第158頁
永遠活著!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全國剛解放,我和國瑛與周總理見面時,在西花廳大姐也在。當年的西花廳,此時的西花廳,一喜一悲。啊!西花廳!
在鄧大姐長期病中的歲月里,每逢春節,她總是派趙煒同志帶了禮物來探望我。
1991年春節,趙煒同志對我說:「您送給大姐的玉器玩物,她看後很高興,並吩咐我,在她離世後原物還給您。」當時我對趙煒同志說:「你照顧大姐幾十年,親如母女,應該給你留念才合適。」這是件微小之事,但說明大姐的無私,正如她的遺言樸實無華,多麼感人!
哀悼鄧穎超大姐悼詩
(一)
神州風雷久識君,
無我無私為人民。
革命征途肝膽照,
巾幗英雄代代飲。
(二)
羊城病榻慈顏臨,
今拜遺容心碎盡。
辭離中華萬眾淚,
伉儷光芒史冊新。
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八日
1992年9月30日中午,鄧穎超同志遺物處理小組,按鄧大姐生前遺囑,小張同志送來三件,我收後感甚淚下!
董竹君同志:
遵照鄧穎超同志「我個人的遺物、服裝雜件,交分配合用的及身邊工作同志,有來往的一部分親屬留念使用」的遺囑。經鄧大姐生前委託的處理小組成員楊德中、李琦、趙煒、張佐良、高振普、周秉德等六同志商議,將此遺物贈送給您,留作紀念。
鄧穎超同志遺物處理小組
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送遺物:
1.銅龜一個
2.羊毛拖鞋一雙
3.健身球一對
我已將這些東西及大姐歷年送我的壽星均轉贈天津市的總理、鄧大姐紀念館了。
二、詩六首
慶祝中共十四次代表大會成功
(一)喜悅(二首)
浴血志士創紅旗,
錦繡江山披新衣;
經濟中樞入人心,
九泉英豪笑嘻嘻。
刷新歷史五千年,
遍野哀鴻影不見;
華夏江山日月興,
近代史上新紀元。
(二)勉慰
兒心明鏡素質高,
立志愛國赤心照;
昔日勞績非塵土,
八千里路燈火宵。
於一九九三年夏北京家院
(三)思鄉
落日汪洋相映照,
海鷗飛翔白浪滔;
遊子幾思歸故鄉,
兩鬢霜白幼童笑。
於一九九三年夏北京家院
(四)思親(二首)
秋風習習柳枝飄,
窗前閃閃竹影搖。
夜半小院月色明,
依簾思親淚拂曉。
神州烽火密密封,
遍地紅花迎東風。
滿樹歡騰鳥語笑,
雙親人世不時逢。
一九九三年九月北京家院
三、接受「東方時空」採訪
今年3月8日中央電視台播放了記者溫迪雅對我的採訪。我們談得最多的還是女性問題。現將我們的對話,摘要記錄下來。
記者:董老,您曾連續擔任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據說每次會議您的提案特別多,而且還得過優秀提案獎。那麼您每次都關注什麼方面的問題呢?
董:我最關心的問題,重點當然是放在婦女方面。
記者:意識到自己作為女性,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是不公平的,要改變它,是在什麼時候?
董:我是苦出身。我的苦不單是本身苦,小時候住在貧民區,周圍的環境都是苦的,苦得不得了。從小對我的思想影響是很大的,但當時還沒有意識到女性如何如何,只認識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為什麼這麼窮?對它不滿意。女性問題是後來在思想上慢慢認識到的。
記者:據說錦江茶室是第一個公開招聘女服務員的。
董:錦江茶室的服務員都是女性,當時(1935年)轟動了上海。
記者:您當時怎麼想的呢?
董:我就是要提倡女權,當時我是錦江茶室的創辦人,有權,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在那個時代,我想婦女要獨立,首先就是要經濟上獨立,經濟上不能獨立就別想獨立。
記者:您在上海還創辦了一份《婦女雜誌》,您是不是想用它作為一個園地為婦女做一些事情?
董:是呀!我在思想上不完全是為了經商賺錢,賺了錢幹什麼用,要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嘛!所以當時《大公報》的記者蔣逸霄來同我談,我們認為上海已經淪陷,應該有一份雜誌才能抓住人心和宣傳抗日工作,為革命做點貢獻。
記者:您十幾年辛辛苦苦創下的一番事業,您把它獻給了國家,當時是怎麼想的?
董: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想解放了,我一生參與和支持的革命,就是為了這個大的目標。我從來沒有把這個東西當成自己的財產,沒有這個觀念。我把錦江交出來的時候,很多朋友都不贊成。我告訴他們解放了有很多事情好做,不怕你不做,就怕你做不來。
記者:您的兒子夏先生說您非常剛強,有時很像一個男人的性格。
董:我有時候是像一個男人的性格,總之一句話,我不向無理取鬧低頭,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
全國剛解放,我和國瑛與周總理見面時,在西花廳大姐也在。當年的西花廳,此時的西花廳,一喜一悲。啊!西花廳!
在鄧大姐長期病中的歲月里,每逢春節,她總是派趙煒同志帶了禮物來探望我。
1991年春節,趙煒同志對我說:「您送給大姐的玉器玩物,她看後很高興,並吩咐我,在她離世後原物還給您。」當時我對趙煒同志說:「你照顧大姐幾十年,親如母女,應該給你留念才合適。」這是件微小之事,但說明大姐的無私,正如她的遺言樸實無華,多麼感人!
哀悼鄧穎超大姐悼詩
(一)
神州風雷久識君,
無我無私為人民。
革命征途肝膽照,
巾幗英雄代代飲。
(二)
羊城病榻慈顏臨,
今拜遺容心碎盡。
辭離中華萬眾淚,
伉儷光芒史冊新。
一九九二年七月十八日
1992年9月30日中午,鄧穎超同志遺物處理小組,按鄧大姐生前遺囑,小張同志送來三件,我收後感甚淚下!
董竹君同志:
遵照鄧穎超同志「我個人的遺物、服裝雜件,交分配合用的及身邊工作同志,有來往的一部分親屬留念使用」的遺囑。經鄧大姐生前委託的處理小組成員楊德中、李琦、趙煒、張佐良、高振普、周秉德等六同志商議,將此遺物贈送給您,留作紀念。
鄧穎超同志遺物處理小組
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送遺物:
1.銅龜一個
2.羊毛拖鞋一雙
3.健身球一對
我已將這些東西及大姐歷年送我的壽星均轉贈天津市的總理、鄧大姐紀念館了。
二、詩六首
慶祝中共十四次代表大會成功
(一)喜悅(二首)
浴血志士創紅旗,
錦繡江山披新衣;
經濟中樞入人心,
九泉英豪笑嘻嘻。
刷新歷史五千年,
遍野哀鴻影不見;
華夏江山日月興,
近代史上新紀元。
(二)勉慰
兒心明鏡素質高,
立志愛國赤心照;
昔日勞績非塵土,
八千里路燈火宵。
於一九九三年夏北京家院
(三)思鄉
落日汪洋相映照,
海鷗飛翔白浪滔;
遊子幾思歸故鄉,
兩鬢霜白幼童笑。
於一九九三年夏北京家院
(四)思親(二首)
秋風習習柳枝飄,
窗前閃閃竹影搖。
夜半小院月色明,
依簾思親淚拂曉。
神州烽火密密封,
遍地紅花迎東風。
滿樹歡騰鳥語笑,
雙親人世不時逢。
一九九三年九月北京家院
三、接受「東方時空」採訪
今年3月8日中央電視台播放了記者溫迪雅對我的採訪。我們談得最多的還是女性問題。現將我們的對話,摘要記錄下來。
記者:董老,您曾連續擔任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據說每次會議您的提案特別多,而且還得過優秀提案獎。那麼您每次都關注什麼方面的問題呢?
董:我最關心的問題,重點當然是放在婦女方面。
記者:意識到自己作為女性,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是不公平的,要改變它,是在什麼時候?
董:我是苦出身。我的苦不單是本身苦,小時候住在貧民區,周圍的環境都是苦的,苦得不得了。從小對我的思想影響是很大的,但當時還沒有意識到女性如何如何,只認識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為什麼這麼窮?對它不滿意。女性問題是後來在思想上慢慢認識到的。
記者:據說錦江茶室是第一個公開招聘女服務員的。
董:錦江茶室的服務員都是女性,當時(1935年)轟動了上海。
記者:您當時怎麼想的呢?
董:我就是要提倡女權,當時我是錦江茶室的創辦人,有權,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在那個時代,我想婦女要獨立,首先就是要經濟上獨立,經濟上不能獨立就別想獨立。
記者:您在上海還創辦了一份《婦女雜誌》,您是不是想用它作為一個園地為婦女做一些事情?
董:是呀!我在思想上不完全是為了經商賺錢,賺了錢幹什麼用,要用在有意義的地方嘛!所以當時《大公報》的記者蔣逸霄來同我談,我們認為上海已經淪陷,應該有一份雜誌才能抓住人心和宣傳抗日工作,為革命做點貢獻。
記者:您十幾年辛辛苦苦創下的一番事業,您把它獻給了國家,當時是怎麼想的?
董: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想解放了,我一生參與和支持的革命,就是為了這個大的目標。我從來沒有把這個東西當成自己的財產,沒有這個觀念。我把錦江交出來的時候,很多朋友都不贊成。我告訴他們解放了有很多事情好做,不怕你不做,就怕你做不來。
記者:您的兒子夏先生說您非常剛強,有時很像一個男人的性格。
董:我有時候是像一個男人的性格,總之一句話,我不向無理取鬧低頭,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