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我們把信寄給他後,他來電話說:「看信後很高興。多年來,一直想去中國開音樂會,以實現父親生前的願望,苦於找不到門路,無法與中國有關部門聯繫上。
現有姜老的信,你們帶來了好消息。」他當下表示非常感激。
此事,經我與國瓊女牽線掛上鉤後,於1985年5月13日下午3點在北京對外友協禮堂,由文化部、對外友協、音樂家協會主持,召開了紀念中國人民的朋友、作曲家阿隆·阿市夏洛穆夫誕辰九十周年音樂會。出席音樂會的有:司徒慧敏、周而復、趙楓、姜椿芳、趙朴初等。我和國瑛女臨時知道的(姜老臨時告知的),但去參加了。並帶去一個小花籃以示祝賀。我們到時見姜老致詞,後周而復同志發了言。休息時間,我親自將小花籃遞給主席台上的雅谷·阿甫夏洛穆夫先生(台上除我們送的一個小花籃外,元一個祝賀的花籃。我認為不符合國際的禮貌,何況我國素來被稱禮義之邦)。我向他作自我介紹,他很激動。此時,聽眾欲起身離場休息、進餐,他興奮地走向擴音器,舉起雙手,請大家坐下。然後,他向大家介紹,此次能來北京開音樂會,主要是全靠牽線人董竹君女士和她的女兒夏國瓊兩位的奔走努力,並談了事情的經過。
紀念會結束,大家去隔壁房間進餐,我們和舞蹈、音樂學院的聽眾在最後一桌,周而復同志招手示意我去主席台人的第一桌,我喜歡和青年人聊聊,遂未遵命。飯間,我認識了芭蕾舞團總指揮卞祖善同志,他說:「在會後要寫篇報導,並要把國瓊和我促其成功的這點亦要寫進去。」我很同意。
次日,在海淀影劇院舉行紀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九十誕辰的紀念音樂會。節目:《孟姜女》、《貴妃之歌》、《夜曲》、女聲獨唱《柳堤岸》,為李白詩譜。
曲,交響詩《北京胡同;及鋼琴協奏曲。樂隊指揮是雅谷·阿甫夏洛穆夫。全場充滿了中國民間與宮廷的情調和中國民族音樂特點。他成功地完成了他父親的宿願。
聽眾鼓掌歡呼,我和國瑛女不用說更是使勁鼓掌。
不久,卞同志來我家出示他在《人民音樂》雜誌第七期上寫的文章,他說:
「有關雅谷先生當眾介紹了這次能來京開成音樂會的原因,未能登載,且未經過我本人的同意,竟隨便把這節刪去了。」我看過雜誌和卞同志的原文,真如其說,未加登載,深感驚奇。難道說,這樣有意義的音樂會,不該助其成嗎?國瓊和我做錯了嗎?真令人莫解?
我讀了卞祖善同志於《人民音樂》雜誌第七期的有關雅谷先生這次指揮的音樂會文章《良師益友》後,更知阿隆先生如何艱苦努力而獲得豐富的創作成就。我對阿隆、雅谷二位先生更是倍加敬重!
下面是雅谷·阿甫夏洛穆夫寫給我和國瓊女的感謝信:
馬麗:(即國瓊英文名)
此次去中國前,Santa Barbara(聖塔巴布拉)我試圖打電話給您,但是您已經搬家走了。
這個節目單將向您表明我的計劃全部實現了。見到您的美麗的母親,很愉快。
誠摯地
雅谷·阿甫夏洛穆夫
1985年5月15日
國瑛同志:
這是美國音樂家阿甫夏洛穆夫指揮要我們轉交給令堂的信和一件為Mary(國瓊英文名)簽字的節目單,請查收。
敬禮
唐健文
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
註:唐同志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工作。
美國作曲家雅谷·阿市夏洛穆夫5月31日離開廈門時,來函致謝。全文如下:
姜椿芳先生請轉董竹君先生,我親愛的朋友:
在我中國之行的最後一天,我要為您對這次紀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誕辰九十周年活動做出的努力致以誠摯地感謝。
看到他的部分音樂作品已經被介紹出來並得到承認,這是對於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創作成果在中國得以復活的良好開端。
請轉達我對所有為這次紀念活動做出努力的工作人員的謝意,感謝對我的熱情接待。
忠實於您的
雅谷·阿甫夏洛穆夫
1985年5月31日
第四十一章 興奮的眼淚
一、國瓊鋼琴演奏成功
阿市夏洛穆夫的音樂會是成功的。我回到家裡更衣後躺坐在沙發上,回想當年國瓊女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鋼琴演奏成功前後一系列的情景。尤其是1937年1月24日,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樂隊,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音樂會,她受這樂隊的邀請參加鋼琴獨奏,該樂隊伴奏。那天,她演奏成功的情景猶在目前。
這個音樂會我在場,工部局樂隊指揮者是蘇聯著名的A.FOA先生,當國瓊演奏完畢時,聽眾異常興奮,連聲叫喊:「ENCORE」、「ENCORE」(意思是再來一曲)。
國瓊的颱風極好,她邊退邊鞠躬,接連出謝三次,最後又演奏一曲,又深深地向聽眾鞠躬、謝幕。但「ENCORE」之聲,依然不絕。我熱淚盈眶,想當初,她的父親堅決不允許她學琴。
國瓊在蘭心大戲院演奏出名之前應日本音樂界主持人的邀請,決定在1937年櫻花節時去日本演出。日本《每日新聞》及某報(報名忘了)均有登載,題為《中國麗人來朝》。繼因全國抗日情緒高漲而未遂。
這次上海蘭心大戲院音樂會,會前一日(即1月23日)上海《大公報》曾有報導,原文抄錄如下:
現有姜老的信,你們帶來了好消息。」他當下表示非常感激。
此事,經我與國瓊女牽線掛上鉤後,於1985年5月13日下午3點在北京對外友協禮堂,由文化部、對外友協、音樂家協會主持,召開了紀念中國人民的朋友、作曲家阿隆·阿市夏洛穆夫誕辰九十周年音樂會。出席音樂會的有:司徒慧敏、周而復、趙楓、姜椿芳、趙朴初等。我和國瑛女臨時知道的(姜老臨時告知的),但去參加了。並帶去一個小花籃以示祝賀。我們到時見姜老致詞,後周而復同志發了言。休息時間,我親自將小花籃遞給主席台上的雅谷·阿甫夏洛穆夫先生(台上除我們送的一個小花籃外,元一個祝賀的花籃。我認為不符合國際的禮貌,何況我國素來被稱禮義之邦)。我向他作自我介紹,他很激動。此時,聽眾欲起身離場休息、進餐,他興奮地走向擴音器,舉起雙手,請大家坐下。然後,他向大家介紹,此次能來北京開音樂會,主要是全靠牽線人董竹君女士和她的女兒夏國瓊兩位的奔走努力,並談了事情的經過。
紀念會結束,大家去隔壁房間進餐,我們和舞蹈、音樂學院的聽眾在最後一桌,周而復同志招手示意我去主席台人的第一桌,我喜歡和青年人聊聊,遂未遵命。飯間,我認識了芭蕾舞團總指揮卞祖善同志,他說:「在會後要寫篇報導,並要把國瓊和我促其成功的這點亦要寫進去。」我很同意。
次日,在海淀影劇院舉行紀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九十誕辰的紀念音樂會。節目:《孟姜女》、《貴妃之歌》、《夜曲》、女聲獨唱《柳堤岸》,為李白詩譜。
曲,交響詩《北京胡同;及鋼琴協奏曲。樂隊指揮是雅谷·阿甫夏洛穆夫。全場充滿了中國民間與宮廷的情調和中國民族音樂特點。他成功地完成了他父親的宿願。
聽眾鼓掌歡呼,我和國瑛女不用說更是使勁鼓掌。
不久,卞同志來我家出示他在《人民音樂》雜誌第七期上寫的文章,他說:
「有關雅谷先生當眾介紹了這次能來京開成音樂會的原因,未能登載,且未經過我本人的同意,竟隨便把這節刪去了。」我看過雜誌和卞同志的原文,真如其說,未加登載,深感驚奇。難道說,這樣有意義的音樂會,不該助其成嗎?國瓊和我做錯了嗎?真令人莫解?
我讀了卞祖善同志於《人民音樂》雜誌第七期的有關雅谷先生這次指揮的音樂會文章《良師益友》後,更知阿隆先生如何艱苦努力而獲得豐富的創作成就。我對阿隆、雅谷二位先生更是倍加敬重!
下面是雅谷·阿甫夏洛穆夫寫給我和國瓊女的感謝信:
馬麗:(即國瓊英文名)
此次去中國前,Santa Barbara(聖塔巴布拉)我試圖打電話給您,但是您已經搬家走了。
這個節目單將向您表明我的計劃全部實現了。見到您的美麗的母親,很愉快。
誠摯地
雅谷·阿甫夏洛穆夫
1985年5月15日
國瑛同志:
這是美國音樂家阿甫夏洛穆夫指揮要我們轉交給令堂的信和一件為Mary(國瓊英文名)簽字的節目單,請查收。
敬禮
唐健文
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
註:唐同志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工作。
美國作曲家雅谷·阿市夏洛穆夫5月31日離開廈門時,來函致謝。全文如下:
姜椿芳先生請轉董竹君先生,我親愛的朋友:
在我中國之行的最後一天,我要為您對這次紀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誕辰九十周年活動做出的努力致以誠摯地感謝。
看到他的部分音樂作品已經被介紹出來並得到承認,這是對於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創作成果在中國得以復活的良好開端。
請轉達我對所有為這次紀念活動做出努力的工作人員的謝意,感謝對我的熱情接待。
忠實於您的
雅谷·阿甫夏洛穆夫
1985年5月31日
第四十一章 興奮的眼淚
一、國瓊鋼琴演奏成功
阿市夏洛穆夫的音樂會是成功的。我回到家裡更衣後躺坐在沙發上,回想當年國瓊女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鋼琴演奏成功前後一系列的情景。尤其是1937年1月24日,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樂隊,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音樂會,她受這樂隊的邀請參加鋼琴獨奏,該樂隊伴奏。那天,她演奏成功的情景猶在目前。
這個音樂會我在場,工部局樂隊指揮者是蘇聯著名的A.FOA先生,當國瓊演奏完畢時,聽眾異常興奮,連聲叫喊:「ENCORE」、「ENCORE」(意思是再來一曲)。
國瓊的颱風極好,她邊退邊鞠躬,接連出謝三次,最後又演奏一曲,又深深地向聽眾鞠躬、謝幕。但「ENCORE」之聲,依然不絕。我熱淚盈眶,想當初,她的父親堅決不允許她學琴。
國瓊在蘭心大戲院演奏出名之前應日本音樂界主持人的邀請,決定在1937年櫻花節時去日本演出。日本《每日新聞》及某報(報名忘了)均有登載,題為《中國麗人來朝》。繼因全國抗日情緒高漲而未遂。
這次上海蘭心大戲院音樂會,會前一日(即1月23日)上海《大公報》曾有報導,原文抄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