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上班後,對疑難病例進行討論,病人全部資料均可以用電腦調出,對不清楚的問題可以即刻上網查詢。對解決不了的難題,可在網上與上級專家實時交流,而這一切均是免費的,因為政府規定上級專家具有免費指導下級醫院的義務。多數情況下,不再需要實地會診。
上午早查房時,醫生非常尊重病人的權利,人文關懷的理念已經深入每一位醫師的心靈。病人對醫生也非常信任,病人家屬從不干擾醫療事務。與病人家屬溝通也非常方便,由於相互信任,一般只需數分鐘就可完成。查房結束後,醫生自己支配工作時間,可以學習,也可以研究病例、做醫療操作、查文獻、申報課題、寫醫學論文等。醫院不再每周開會,各種會議基本在業餘時間進行。業務學習材料由全國著名專家提供,甚至來自世界的醫學權威。政府要求網上公開醫學各種教學材料,如講座、國內外學術會議資料等,以利於及時更新基層醫院裡醫生的醫療知識。
中午醫院免費供應午餐,取消午休制度,午餐後即繼續工作。
下午下班前晚查房。尤其對危重病人和疑難病人,需重點查,重點交班。下午下班後,可以回家充分享受美味佳肴。晚上工作時間不超過23∶00。
這高效率的一天工作需要良好的醫療環境提供保障,包括醫院由政府投入,不再有重複建設;醫生享受高於公務員的待遇,醫生的工作能充分得到社會的認可,全體醫護人員均能全心全意工作;媒體登醫療GG均屬違法行為,醫院之間不再為爭病源而進行惡性競爭;醫療社會問題由政府承擔責任,不再由醫生背黑鍋;醫院內發生的個別醫療差錯或醫療事故交給法院處理,不再有封醫院大門這種事件發生;“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將成為歷史,醫院不再為提供證據而惶惶不可終日;藥品與器械由行業定價,政府審批;政府審批過程非常透明,不再有腐敗現象,吃回扣和拿紅包者將被永久開除出醫生隊伍;醫院管理體制、服務理念能與國際接軌,醫院行政後勤人員比例大幅減少,科室主任對醫院負責,具有人事權,對不適應工作崗位者可以隨時調動;病人的醫療費用大部分或全部由保險公司負責,病人實際醫療負擔大大下降;病人住院感到溫馨如家,護理工作不再成病人家庭的負擔,病人出院時均能得到院長簽字的祝福,對出院後病人隨訪成為醫院的日常工作之一。有了這樣的醫療環境,你還會說,下輩子不再做醫生了嗎?
網友點評
評《難以忘懷的時刻》:您的文章里記錄了我們的幸福和無奈。您真是一位有愛心的好大夫,謝謝您把這些故事與同行們分享。
評《喜怒哀樂八小時》:趙教授把患者的喜、怒、哀、樂作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體現了醫患心連心,體現了趙教授高度的責任感和慈愛善良之心。如果我們社會能多一些像趙教授這樣的好醫生,患者的喜和樂就會越來越多,怒和哀就會越來越少,社會就會越來越和諧!
評《急診繞“坑”記》:作者妙筆生花,詼諧幽默中道出了醫生的酸甜苦辣,讓我這個從沒看過急診的人體會了一把急診的緊張滋味。
評《特殊的禮物》:看了文章我挺感動——品味病人送來的糖果,享受人間最真摯的情感。
評《為了你們,我願意》:哥,對不起!我以前誤會你了。你工作以後,每次我往家裡打電話,總是聽媽媽說你不在家,而且是一個多月都沒有回家,我當時很生你的氣。爸媽年齡大了,我在外地,姐離家也很遠,沒辦法照顧他們,你工作的地方離家坐車也就半個多小時的路,可是你很少回家。爸媽總是說你忙,可是我一點也不理解。原來我一直都是錯的,你真的很棒,你為了病人不辭辛苦地加班加點,我以有你這樣的哥哥為榮!
評《真願為您多做一點》:偶然走進這個“醫生的一天徵文”網站,我被醫生們的文章深深打動了!作為一個老百姓,我平時也是牢騷滿腹,看病難、醫務人員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等都是我平時和別人討論的話題。我們甚至覺得醫生們總是在撈紅包,根本不負責任。所以每次進醫院都準備抓住醫生的問題,做著和醫院打官司的準備。看了這些文章後,我受到了強烈震動!原來醫生們每天都在這麼超負荷、辛苦地工作,不但身體,而且心靈上每天都在受到如此的衝擊,但他們無怨無悔,不但在盡最大的努力戰勝病魔,解除病人痛苦,而且也在中國目前不完善的醫療制度下替國家承擔著罵名和委屈,所以醫生們也在戰勝著自己!太不容易了!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對醫生和醫院的看法。尤其看到周醫生兩周後又碰到老大爺的情景,我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
評《寶貝對不起》:讀了您的文章,我深有同感。現在社會上對醫生的偏見太大,有我們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們不能左右的社會因素。看到您的孩子,我也想起了我的女兒。每當我很晚從幼兒園接她時,她總說“你最後一個接我,我也不哭”。謝謝您,寫出了我們的心聲。
評《腎臟科醫生的一天》:我相信事情的真實性,因為每一位有責任感的醫生都會這麼做!正是有了責任感,我們才會在較差的醫療環境下忍辱負重,也正是這種責任感構築起我們與患者之間溝通的橋樑。
上午早查房時,醫生非常尊重病人的權利,人文關懷的理念已經深入每一位醫師的心靈。病人對醫生也非常信任,病人家屬從不干擾醫療事務。與病人家屬溝通也非常方便,由於相互信任,一般只需數分鐘就可完成。查房結束後,醫生自己支配工作時間,可以學習,也可以研究病例、做醫療操作、查文獻、申報課題、寫醫學論文等。醫院不再每周開會,各種會議基本在業餘時間進行。業務學習材料由全國著名專家提供,甚至來自世界的醫學權威。政府要求網上公開醫學各種教學材料,如講座、國內外學術會議資料等,以利於及時更新基層醫院裡醫生的醫療知識。
中午醫院免費供應午餐,取消午休制度,午餐後即繼續工作。
下午下班前晚查房。尤其對危重病人和疑難病人,需重點查,重點交班。下午下班後,可以回家充分享受美味佳肴。晚上工作時間不超過23∶00。
這高效率的一天工作需要良好的醫療環境提供保障,包括醫院由政府投入,不再有重複建設;醫生享受高於公務員的待遇,醫生的工作能充分得到社會的認可,全體醫護人員均能全心全意工作;媒體登醫療GG均屬違法行為,醫院之間不再為爭病源而進行惡性競爭;醫療社會問題由政府承擔責任,不再由醫生背黑鍋;醫院內發生的個別醫療差錯或醫療事故交給法院處理,不再有封醫院大門這種事件發生;“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將成為歷史,醫院不再為提供證據而惶惶不可終日;藥品與器械由行業定價,政府審批;政府審批過程非常透明,不再有腐敗現象,吃回扣和拿紅包者將被永久開除出醫生隊伍;醫院管理體制、服務理念能與國際接軌,醫院行政後勤人員比例大幅減少,科室主任對醫院負責,具有人事權,對不適應工作崗位者可以隨時調動;病人的醫療費用大部分或全部由保險公司負責,病人實際醫療負擔大大下降;病人住院感到溫馨如家,護理工作不再成病人家庭的負擔,病人出院時均能得到院長簽字的祝福,對出院後病人隨訪成為醫院的日常工作之一。有了這樣的醫療環境,你還會說,下輩子不再做醫生了嗎?
網友點評
評《難以忘懷的時刻》:您的文章里記錄了我們的幸福和無奈。您真是一位有愛心的好大夫,謝謝您把這些故事與同行們分享。
評《喜怒哀樂八小時》:趙教授把患者的喜、怒、哀、樂作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體現了醫患心連心,體現了趙教授高度的責任感和慈愛善良之心。如果我們社會能多一些像趙教授這樣的好醫生,患者的喜和樂就會越來越多,怒和哀就會越來越少,社會就會越來越和諧!
評《急診繞“坑”記》:作者妙筆生花,詼諧幽默中道出了醫生的酸甜苦辣,讓我這個從沒看過急診的人體會了一把急診的緊張滋味。
評《特殊的禮物》:看了文章我挺感動——品味病人送來的糖果,享受人間最真摯的情感。
評《為了你們,我願意》:哥,對不起!我以前誤會你了。你工作以後,每次我往家裡打電話,總是聽媽媽說你不在家,而且是一個多月都沒有回家,我當時很生你的氣。爸媽年齡大了,我在外地,姐離家也很遠,沒辦法照顧他們,你工作的地方離家坐車也就半個多小時的路,可是你很少回家。爸媽總是說你忙,可是我一點也不理解。原來我一直都是錯的,你真的很棒,你為了病人不辭辛苦地加班加點,我以有你這樣的哥哥為榮!
評《真願為您多做一點》:偶然走進這個“醫生的一天徵文”網站,我被醫生們的文章深深打動了!作為一個老百姓,我平時也是牢騷滿腹,看病難、醫務人員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等都是我平時和別人討論的話題。我們甚至覺得醫生們總是在撈紅包,根本不負責任。所以每次進醫院都準備抓住醫生的問題,做著和醫院打官司的準備。看了這些文章後,我受到了強烈震動!原來醫生們每天都在這麼超負荷、辛苦地工作,不但身體,而且心靈上每天都在受到如此的衝擊,但他們無怨無悔,不但在盡最大的努力戰勝病魔,解除病人痛苦,而且也在中國目前不完善的醫療制度下替國家承擔著罵名和委屈,所以醫生們也在戰勝著自己!太不容易了!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對醫生和醫院的看法。尤其看到周醫生兩周後又碰到老大爺的情景,我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
評《寶貝對不起》:讀了您的文章,我深有同感。現在社會上對醫生的偏見太大,有我們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們不能左右的社會因素。看到您的孩子,我也想起了我的女兒。每當我很晚從幼兒園接她時,她總說“你最後一個接我,我也不哭”。謝謝您,寫出了我們的心聲。
評《腎臟科醫生的一天》:我相信事情的真實性,因為每一位有責任感的醫生都會這麼做!正是有了責任感,我們才會在較差的醫療環境下忍辱負重,也正是這種責任感構築起我們與患者之間溝通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