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世子立馬高興了,轉身摟住平王殿下的脖子,大方地保證道:“放心,我不嫌你老!”

  平王殿下親了親小世子,笑著應了聲“好”。

  小世子笑嘻嘻地親回去。

  兩個人膩歪了一會兒,秦淵突然說道:“浩浩,我想將皇兄的死因公諸於眾。”

  小世子點點頭,“那就貼一個告示,讓大家都知道——你是有什麼顧慮嗎?”

  平王殿下看著他,深邃的黑眸中閃過一絲不確定,“浩浩,你說……這樣做會不會打擾到皇兄的在天之靈?”

  小世子想了想,一本正經地說道:“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雞毛’?唔……大概就是這意思,我覺得吧,皇兄如果在天有靈,一定不想讓別人覺得他是被人逼死的。”

  平王殿下揉揉小世子的頭,無聲地笑了。

  以皇兄的性格,他不會在意這種事,然而,他卻很在意。

  正如小世子所說,皇兄身為一代仁君,可以為國為民而死,卻不能為權為利而亡。

  平王殿下長長地舒了口氣,仿佛放下了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浩浩,多謝。”

  小世子抱著平王殿下的腦袋,叭唧一口親在嘴巴上,笑嘻嘻地說道:“這種時候就應該以身相許,而不是客氣地說‘謝謝’!”

  平王殿下勾起唇角,真就以、身、相、許、了。

  ***

  秦淵登基的日子定了下來,十月二十五。

  據掌管司天台的梁大人所說,這是個諸事皆宜的好日子。

  這樣一來,秦盛就不能再霸著太極宮不挪窩了。

  秦盛原本做好了被虐待的心理準備,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還能住進永樂宮。

  他先前為了修建這座宮殿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幾乎都要瘋魔了,甚至還間接搭上了自己的皇帝之位。

  毫不誇張地說,他把永樂宮看得比他兒子的命還重要。

  秦盛原本以為,秦淵當上皇帝之後肯定會第一時間霸占永樂宮,殊不知,他以為是塊寶,別人只覺得是狗皮膏藥,巴不得早點扔掉。

  讓秦盛住到永樂宮還是小世子的主意,用小世子的原話說就是,“永樂宮位置最偏,一道宮牆就能和宮城隔開,咱們兩邊都清靜。”

  這樣的安排不僅讓秦盛感激不盡,秦淵還因此博了個美名,也算是皆大歡喜。

  總之,秦盛移居永樂宮之後,偌大的皇宮完完全全就是平王殿下和小世子的地盤了。

  然而,享受皇后般待遇的只有小世子一個人,為了養“皇后”,“皇帝陛下”一直在忙,他有很多摺子要看,也有很多公文要批。

  看著書案上那個方方正正的私章,小世子終於想起來一件很重要的事。

  他從隨身的超大號“荷包”里把那個缺了耳朵的玉璽拿了出來,得意地邀功,“看,我把這個給你帶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世子和暗衛們的不懈努力下,玉璽君斷掉的那隻耳朵已經“長”回去了。

  平王殿下放下摺子,扳過小世子的腦袋黏黏乎乎地親了好一會兒。

  小世子倒在寬大的坐椅上,嘿嘿直樂。

  平王殿下拍拍他的頭,這才去拿玉璽。

  小世子特意囑咐道:“輕點哦,粘得不太結實……”

  然而,話音剛落,“粘得不太結實”的那隻耳朵就被平王殿下碰掉了。

  小世子把頭磕在書案上,一陣懊惱,“都說不要用漿糊了,白粘了!”

  平王殿下揉揉小世子的腦袋,安慰道:“既然粘不回去,再做一個便好。”

  小世子抬起亂糟糟的雞窩頭,眨著眼睛問道:“再做一個玉璽麼?”

  平王殿下笑笑,捲起寬大的衣袖,摘下架上的毛筆,醮上硃砂,在斷口處一筆一筆畫出一隻彎折的虎耳。

  小世子的眼睛越來越亮,驚喜道:“好像折耳貓!”

  單看小世子高興的模樣,平王殿下便知道他是喜歡的。

  這就夠了。

  就這樣,大夏朝歷代傳承的玉璽便在英武不凡的聖武大帝手中變成了一邊長有突出玉耳,一邊畫有朱色折耳的模樣。

  ——聖武大帝如此行為有何深意?

  ——是否為了紀念仁和睿智卻英年早逝的德仁皇帝?

  後世史學家為此爭論不休。

  打死他們也想不到,在這個平凡的午後,平王殿下的信手塗鴉,只是為了哄媳婦而已。

  ***

  從九月中旬到十月下旬,日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倘若只是登基大典的話,一應規程都有定數,並不算難。

  然而,秦淵私下裡要求,登基大典要和帝後的大婚儀式一同舉行,禮服、飾物、儀仗都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準備妥當,這樣一來時間就很緊了。

  最重要的是,簡浩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男皇后,所有的環節都要重新敲定。

  好在,新提拔上來的禮部尚書是個能人,一應事宜都在按照秦淵的心意有條不紊地進行。

  意外發生得猝不及防。

  九月三十晚上,秦淵和簡小世子尚在睡夢之中,便有宮人來報,“禁軍統領海晏求見。”

  小世子咕噥一聲,“天亮了嗎?”

  平王殿下起身,給他掖好被子,輕聲哄道:“沒有,浩浩再睡會兒。”

  小世子翻了個身,乖乖地繼續睡。

  平王殿下等他睡安穩了,這才穿好衣衫,大踏步走向外殿。

  海晏站在殿內,一身戎裝,面容端肅。

  秦淵深吸一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

  *

  真龍十一年初冬,遼東軍少將軍李文炳與安遠侯世子安孝明串通,起兵謀反。

  這兩家能勾結在一起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要知道,遼東軍和簡家一樣,都是護衛邊疆的純臣,從不參加黨爭,更別說起兵謀反。

  然而,如果再深入了解一下便不難發現,就在七夕過去不久,遼東少將軍李文炳便與安遠侯世子安孝明的嫡女安子嫻定下了婚約。

  安孝明掌握著整個永安城的巡防大營,更有京兆衙門參與其中。

  除此之外,被貶的飛龍衛天字、地字兩隊並未按時離京,而是抱著孤注一擲的心思,同叛軍勾結在一起。

  這四路人馬打著“勤王”的旗號,試圖趁著京中防衛空虛,除掉秦淵。

  聖武大帝登基之前最大的一場危機正式上演。

  第161章 重陽·平叛

  【圓蛋蛋英勇救爹】

  朝局動盪, 不僅要防備朝中的敵對勢力相互勾結、意圖謀反,更要提防境外強敵趁機作亂。

  好在, 大夏朝邊防軍備向來比境內更加完善。

  京中局勢穩定下來之前, 簡鎮西、安固北、秦老九便分別回了西境、漠北、嶺南三方坐陣。

  至於東境壓過來的遼東軍, 秦淵早就做好了親自帶兵平叛的準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