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李玉瑤綻出一個虛弱的笑容:“讓皇兒用你們高車人的做法,火化我。我將在烈火中永生,這樣我也能陪著你,直到永遠。”
圖蘭眼角流出淚來:“我愛你,公主。”
這三個字是她第一次說,然而這些年她已在心底重複了無數次。
“我也是,我也愛你......圖蘭.....”李玉瑤沒有用漢文,她用圖蘭的母語說道,最後緩緩垂下手,笑著閉上眼睛,恍若沉睡一般。
一切都處理得很順利,圖蘭將裝著李玉瑤骸骨的匣子緊緊抱在胸前,登上馬車。
“娘親......”已經登基許多年的皇帝試探著喊了一聲。他知道,眼前這個人、母后的侍女,才是他真正的母親,他的生母。
母后是這麼告訴他的,可是圖蘭從來不許他這麼叫。
圖蘭笑了笑,她第一次答應了這個稱呼:“我要走了,孩子。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國家。”
“您還會回來麼?”
圖蘭搖搖頭,她看向遠方.......
華發蒼蒼的圖蘭跋山涉水,終於從西遼來到周朝。
當她繼續朝內陸行進時,遇到了一個人。
那時她隨身抱著匣子,在路邊茶攤上歇腳。
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婦人在一旁的樹蔭下納涼,
她們目光相觸,對視了一會兒,若有所覺,但都不敢確定。
跑來招呼的是婦人的孫子,他很熱情地問圖蘭需要什麼。
年輕人為了端茶上菜方便,穿著利索的短衣,胸前露出一枚紅線繫著的駱駝骨吊墜。
圖蘭立刻就認出來了,因為這吊墜正是她母親的遺物,天底下只一份的。她年少時曾送給柳芽兒做定情信物,及至二人決裂,她想要回這枚吊墜,不過那時柳芽兒爭執之中將它扔了,便再也沒有找到。
而現在......
圖蘭回首再看那老婦人,發現對方也再看她。
“圖.......蘭?”語氣里是難以置信。
儘管聲音已是如此乾癟衰老,圖蘭還是透過縱橫的溝壑依稀辨別出對方年輕時的模樣。“你好啊,柳芽兒。好久不見啦。”她帶著笑意平靜地說。
原來柳芽兒跟了李致不久後就有了孩子,她因此得寵,脫了奴籍,做了李致的側室。不過李致的女人實在太多,很快就厭倦了她。再後來,李恪登基,李致因屢次忤逆聖意,被抄家流放。柳芽兒在事情已有端倪時就偷偷跑出王府了。
她東躲西藏,一個無足輕重的王府小妾,很快就被人遺忘。她便在此紮根謀生。
“後來又嫁了一次人,是一個老實的屠戶,待我很好。這些年我過得很好,也明白了富貴不過煙雲,當年處心積慮謀求的,不過是一場空。對不起,圖蘭。”她說。
圖蘭搖搖頭:“不用說對不起,我早就不怪你了。這些年,我也過得很好。”
圖蘭帶上柳芽兒一家熱情的饋贈,繼續上路了。
又過了許多天,她終於到達雲中境內,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她卻覺得一點兒都不陌生——這是李玉瑤生長的地方,她最喜歡的地方。
圖蘭隱姓埋名,在離李家舊宅頗近的一處小山村里落下腳。
她將和李玉瑤一同,在此長眠。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寫完了,內心也是百感交集。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寫文吧,
歷時若干年(哈哈哈哈,還有臉說)
中間幾次都想放棄,
原因很多,主觀的,客觀的,
甚至我現在再回頭看,
仍有太多難以直視的地方,
但是還是讓它有個結局吧。
寫文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
專注的重要,堅持的意義
半途而廢的後悔
自我懷疑的剖析......
最深的感悟就是: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希望以後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還是寫文,都能牢記這一點。
最後,向各位看這篇文的小天使們致歉加感謝。
沒有你們,我可能都不想再打開這個頁面23333
圖蘭眼角流出淚來:“我愛你,公主。”
這三個字是她第一次說,然而這些年她已在心底重複了無數次。
“我也是,我也愛你......圖蘭.....”李玉瑤沒有用漢文,她用圖蘭的母語說道,最後緩緩垂下手,笑著閉上眼睛,恍若沉睡一般。
一切都處理得很順利,圖蘭將裝著李玉瑤骸骨的匣子緊緊抱在胸前,登上馬車。
“娘親......”已經登基許多年的皇帝試探著喊了一聲。他知道,眼前這個人、母后的侍女,才是他真正的母親,他的生母。
母后是這麼告訴他的,可是圖蘭從來不許他這麼叫。
圖蘭笑了笑,她第一次答應了這個稱呼:“我要走了,孩子。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國家。”
“您還會回來麼?”
圖蘭搖搖頭,她看向遠方.......
華發蒼蒼的圖蘭跋山涉水,終於從西遼來到周朝。
當她繼續朝內陸行進時,遇到了一個人。
那時她隨身抱著匣子,在路邊茶攤上歇腳。
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婦人在一旁的樹蔭下納涼,
她們目光相觸,對視了一會兒,若有所覺,但都不敢確定。
跑來招呼的是婦人的孫子,他很熱情地問圖蘭需要什麼。
年輕人為了端茶上菜方便,穿著利索的短衣,胸前露出一枚紅線繫著的駱駝骨吊墜。
圖蘭立刻就認出來了,因為這吊墜正是她母親的遺物,天底下只一份的。她年少時曾送給柳芽兒做定情信物,及至二人決裂,她想要回這枚吊墜,不過那時柳芽兒爭執之中將它扔了,便再也沒有找到。
而現在......
圖蘭回首再看那老婦人,發現對方也再看她。
“圖.......蘭?”語氣里是難以置信。
儘管聲音已是如此乾癟衰老,圖蘭還是透過縱橫的溝壑依稀辨別出對方年輕時的模樣。“你好啊,柳芽兒。好久不見啦。”她帶著笑意平靜地說。
原來柳芽兒跟了李致不久後就有了孩子,她因此得寵,脫了奴籍,做了李致的側室。不過李致的女人實在太多,很快就厭倦了她。再後來,李恪登基,李致因屢次忤逆聖意,被抄家流放。柳芽兒在事情已有端倪時就偷偷跑出王府了。
她東躲西藏,一個無足輕重的王府小妾,很快就被人遺忘。她便在此紮根謀生。
“後來又嫁了一次人,是一個老實的屠戶,待我很好。這些年我過得很好,也明白了富貴不過煙雲,當年處心積慮謀求的,不過是一場空。對不起,圖蘭。”她說。
圖蘭搖搖頭:“不用說對不起,我早就不怪你了。這些年,我也過得很好。”
圖蘭帶上柳芽兒一家熱情的饋贈,繼續上路了。
又過了許多天,她終於到達雲中境內,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她卻覺得一點兒都不陌生——這是李玉瑤生長的地方,她最喜歡的地方。
圖蘭隱姓埋名,在離李家舊宅頗近的一處小山村里落下腳。
她將和李玉瑤一同,在此長眠。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寫完了,內心也是百感交集。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寫文吧,
歷時若干年(哈哈哈哈,還有臉說)
中間幾次都想放棄,
原因很多,主觀的,客觀的,
甚至我現在再回頭看,
仍有太多難以直視的地方,
但是還是讓它有個結局吧。
寫文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
專注的重要,堅持的意義
半途而廢的後悔
自我懷疑的剖析......
最深的感悟就是: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希望以後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還是寫文,都能牢記這一點。
最後,向各位看這篇文的小天使們致歉加感謝。
沒有你們,我可能都不想再打開這個頁面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