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穆衛軍一直嘴角含笑地看著玩成一團的妻兒,心裡軟的一團糊塗。老天不只待他不薄,還很厚愛他。
拆石膏後沒兩天,穆衛軍就出院了,蕭清韞也開始恢復了上課。
此時已經是四月中旬,人們脫去了厚重的棉襖,換上了薄衫。最為明顯的變化是衣服的顏色不再是沉寂的藍、黑、灰、綠,出現了其他更為鮮艷的色彩。
校園裡,穿喇叭褲、厚底鞋的人更是多了起來。以前蕭斌為蕭清韞買的紅色高腰大衣,此時穿著一點也不顯眼了。
最為讓蕭清韞驚訝的是,不知什麼時候,校門外開始出現賣小吃的小推車。因為不要糧票,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蕭清韞所在的西南門也有,李大妹初見時,很是震驚,回來跟蕭清韞和穆衛軍說時,還一臉不敢置信,“他們怎麼敢做生意?這可是投機倒把呀!”雖然老二穆衛民也幹些“投機倒把”的事,但是那都是偷偷弄的,這些人也太明目張胆了!
蕭清韞也有點驚訝,如今才1979年上半年,沒想到就有人開始做起小買賣了。不過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大運動過去兩三年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也提出快開半年,自然也不缺眼光明銳膽子又大的人。
簡單解釋道:“國家提出改革開放,就是鼓勵人們做生意,以後做生意就不是投機倒把了。”
蕭清韞說的話李大麼還是很相信的,但還是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問道:“只要想做生意,誰都能做了?也不會被批/鬥了?”
蕭清韞忍俊不禁,“是這樣。比如,媽你要是想做生意照樣可以做。”
李大妹連連擺手,說道:“我哪會做什麼生意。”
蕭清韞終於忍不住笑道:“可別這樣說,媽你現在做飯可好吃了,以後要是開個館子,生意肯定紅火。”
李大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這手藝還不是在你和小梁那裡學來的?在家裡自己吃還可以,開館子可不行。”
這話可是真的,她以前做飯沒有這麼多食材和佐料,基本就是煮煮稀飯,炒個青菜,炒菜也只放點鹽和辣椒這些常見的調料。而現在,不但菜的種類多了,調料齊全了,還講究葷素搭配和什麼營養搭配。
李大妹覺得,以前煮飯那就是個任務,就是把東西弄熟了能吃而已。現在煮飯,那簡直就是享受和樂趣。她現在也非常熱衷於弄吃的,還經常和蕭清韞、王梅一起研發個新菜式什麼的,成就感滿滿的。
不過,李大妹還是覺得自己的手藝比不上小梁和蕭清韞,明明都是一模一樣的步驟,但她煮出來的東西就沒有這兩人好吃。也因此,李大妹對蕭清韞這個兒媳婦兒更滿意了,覺得“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句話簡直就是為自家三兒媳說的。
“媽,你可別小瞧了自己,你現在的手藝,開個小飯館妥妥的。”蕭清韞這可不是哄李大妹開心,如今都是公家的飯店,要是誰開個私人飯館,不要糧票。只要量足了,就是味道差些也不影響,更何況李大妹的手藝也不差。
李大妹臉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對兒媳這麼肯定自己很是心滿意足,不過還是說道:“還是算了,我才沒這個閒心去開什麼館子,還是抱我乖孫才是正經。”說著看向一旁被穆衛軍抱著的穆慢慢小朋友。
蕭清韞也跟著看過去,只見穆衛軍靠坐在太師椅上,雙手扶著慢慢的小身子,讓小傢伙面向他。父子兩低著頭,一動不動的看著什麼。
由於慢慢背著蕭清韞,蕭清韞只能看出是小傢伙在低頭玩著什麼,具體的看不見。
“哈哈哈哈……”李大妹突然發出一陣大笑聲。
蕭清韞有些好奇了,她看穆衛軍一臉嚴肅的樣子,怎麼李大妹卻笑得這麼厲害?
起身換個角度,這一看,簡直哭笑不得,這父子兩,真是,真是,簡直讓她不知道說什麼好。
蕭清韞無奈的把自家蠢兒子的小手拿起來,見他還一臉不樂意的看著她,不能對小傢伙說什麼,只能沒好氣的對穆衛軍說道:“你都不知道把他手拿開嗎?還看著他弄。”而且還看得一臉認真嚴肅的樣子,連她剛剛跟李大妹的談話都沒發表意見。
穆衛軍看向她,很是無辜地說道:“小男孩對自己小/雞/雞好奇,想要研究研究又沒什麼不好。”
蕭清韞一噎,好想問一句難道你以前也研究過?不過考慮到李大妹在一旁,還是算了。
沒想,李大妹卻大聲笑著道:“沒事沒事,老三小時候也這樣,我們慢慢還真跟爸爸一模一樣。”
“噗。”蕭清韞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活該,現世報應啊!
穆衛軍:“……”媽,咱說話能悠著點不?
不管怎麼說,有孩子在的日子總是歡樂的。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穆衛軍身上其他傷口基本已經痊癒。就是腿上的傷還需要修養,現在走路仍需要杵著拐杖。
勞動節的時候,韓思雲和楊幼功跟約好的一樣,一前一後到了蕭清韞家。
兩人見到穆衛軍還有些驚訝,以為他請了探親假呢,結果卻是穆衛軍受傷。
兩人都有些生氣,覺得這麼大的事蕭清韞都不通知他們一下,別的不說,住院的時候他們幫忙跑跑腿總是可以的。
拆石膏後沒兩天,穆衛軍就出院了,蕭清韞也開始恢復了上課。
此時已經是四月中旬,人們脫去了厚重的棉襖,換上了薄衫。最為明顯的變化是衣服的顏色不再是沉寂的藍、黑、灰、綠,出現了其他更為鮮艷的色彩。
校園裡,穿喇叭褲、厚底鞋的人更是多了起來。以前蕭斌為蕭清韞買的紅色高腰大衣,此時穿著一點也不顯眼了。
最為讓蕭清韞驚訝的是,不知什麼時候,校門外開始出現賣小吃的小推車。因為不要糧票,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蕭清韞所在的西南門也有,李大妹初見時,很是震驚,回來跟蕭清韞和穆衛軍說時,還一臉不敢置信,“他們怎麼敢做生意?這可是投機倒把呀!”雖然老二穆衛民也幹些“投機倒把”的事,但是那都是偷偷弄的,這些人也太明目張胆了!
蕭清韞也有點驚訝,如今才1979年上半年,沒想到就有人開始做起小買賣了。不過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大運動過去兩三年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也提出快開半年,自然也不缺眼光明銳膽子又大的人。
簡單解釋道:“國家提出改革開放,就是鼓勵人們做生意,以後做生意就不是投機倒把了。”
蕭清韞說的話李大麼還是很相信的,但還是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問道:“只要想做生意,誰都能做了?也不會被批/鬥了?”
蕭清韞忍俊不禁,“是這樣。比如,媽你要是想做生意照樣可以做。”
李大妹連連擺手,說道:“我哪會做什麼生意。”
蕭清韞終於忍不住笑道:“可別這樣說,媽你現在做飯可好吃了,以後要是開個館子,生意肯定紅火。”
李大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這手藝還不是在你和小梁那裡學來的?在家裡自己吃還可以,開館子可不行。”
這話可是真的,她以前做飯沒有這麼多食材和佐料,基本就是煮煮稀飯,炒個青菜,炒菜也只放點鹽和辣椒這些常見的調料。而現在,不但菜的種類多了,調料齊全了,還講究葷素搭配和什麼營養搭配。
李大妹覺得,以前煮飯那就是個任務,就是把東西弄熟了能吃而已。現在煮飯,那簡直就是享受和樂趣。她現在也非常熱衷於弄吃的,還經常和蕭清韞、王梅一起研發個新菜式什麼的,成就感滿滿的。
不過,李大妹還是覺得自己的手藝比不上小梁和蕭清韞,明明都是一模一樣的步驟,但她煮出來的東西就沒有這兩人好吃。也因此,李大妹對蕭清韞這個兒媳婦兒更滿意了,覺得“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這句話簡直就是為自家三兒媳說的。
“媽,你可別小瞧了自己,你現在的手藝,開個小飯館妥妥的。”蕭清韞這可不是哄李大妹開心,如今都是公家的飯店,要是誰開個私人飯館,不要糧票。只要量足了,就是味道差些也不影響,更何況李大妹的手藝也不差。
李大妹臉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對兒媳這麼肯定自己很是心滿意足,不過還是說道:“還是算了,我才沒這個閒心去開什麼館子,還是抱我乖孫才是正經。”說著看向一旁被穆衛軍抱著的穆慢慢小朋友。
蕭清韞也跟著看過去,只見穆衛軍靠坐在太師椅上,雙手扶著慢慢的小身子,讓小傢伙面向他。父子兩低著頭,一動不動的看著什麼。
由於慢慢背著蕭清韞,蕭清韞只能看出是小傢伙在低頭玩著什麼,具體的看不見。
“哈哈哈哈……”李大妹突然發出一陣大笑聲。
蕭清韞有些好奇了,她看穆衛軍一臉嚴肅的樣子,怎麼李大妹卻笑得這麼厲害?
起身換個角度,這一看,簡直哭笑不得,這父子兩,真是,真是,簡直讓她不知道說什麼好。
蕭清韞無奈的把自家蠢兒子的小手拿起來,見他還一臉不樂意的看著她,不能對小傢伙說什麼,只能沒好氣的對穆衛軍說道:“你都不知道把他手拿開嗎?還看著他弄。”而且還看得一臉認真嚴肅的樣子,連她剛剛跟李大妹的談話都沒發表意見。
穆衛軍看向她,很是無辜地說道:“小男孩對自己小/雞/雞好奇,想要研究研究又沒什麼不好。”
蕭清韞一噎,好想問一句難道你以前也研究過?不過考慮到李大妹在一旁,還是算了。
沒想,李大妹卻大聲笑著道:“沒事沒事,老三小時候也這樣,我們慢慢還真跟爸爸一模一樣。”
“噗。”蕭清韞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活該,現世報應啊!
穆衛軍:“……”媽,咱說話能悠著點不?
不管怎麼說,有孩子在的日子總是歡樂的。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穆衛軍身上其他傷口基本已經痊癒。就是腿上的傷還需要修養,現在走路仍需要杵著拐杖。
勞動節的時候,韓思雲和楊幼功跟約好的一樣,一前一後到了蕭清韞家。
兩人見到穆衛軍還有些驚訝,以為他請了探親假呢,結果卻是穆衛軍受傷。
兩人都有些生氣,覺得這麼大的事蕭清韞都不通知他們一下,別的不說,住院的時候他們幫忙跑跑腿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