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現在,宋若昭也默認了裴玄靜的判斷。其實那天她不合時宜地大談柿餅經,正是為了提示裴玄靜。
同時裴玄靜還弄懂了,為什麼宋若華在最後一場扶乩時,不直接使用無“心”的《璇璣圖》。在仔細比較了兩版《璇璣圖》之後,裴玄靜發現“春貞永不木同嗟”這七個字,只能從有“心”的《璇璣圖》中找全。
宋若華真是言而有信之人。她巧妙地安排兩種《璇璣圖》,既傳達了自己想說的話,又把離合詩的謎底交給了裴玄靜。
神秘的離合詩果真來自先皇山陵?裴玄靜陷入深思……
宋若昭突然叫道:“那是什麼?”揚手向前方的草叢扔出一個石塊。緊接著便聽到“喵嗚”一聲怪叫,什麼東西躥了出來,落荒而逃。原先寂寂無聲的草叢中蟲鳴聲驟起。
裴玄靜嚇得差點兒蹦起來。
看著她的慌張樣子,宋若昭笑起來,“鍊師莫怕。我的習慣,在宮中時時刻刻保持警覺,方才見草葉有些晃動,擔心是人。還好不是……大明宮中,我只怕人。”
她伸手拉裴玄靜:“咱們走吧,貴主應該被新婿接上車了。現在過去,還來得及喝杯喜酒。”
裴玄靜說:“上官婉兒。”
“什麼?”
“四娘子最崇拜的人是上官婉兒,對嗎?”
宋若昭神色坦然:“是啊。鍊師怎麼突然想起這個?”
“因為我出入柿林院多次,不管大娘子還是三娘子,對柿林院與上官氏的淵源都隻字未提。只有四娘子為我詳加敘述。而且,四娘子始終以婉兒在則天皇后朝時的官職“贊德”來稱呼她。我記得,當上官氏入住大明宮時,應該是中宗皇帝的昭容了吧?可四娘子一次都不曾稱她為上官昭容。”
宋若昭道:“鍊師問了我一個晚上的問題,我是不是也可以問鍊師一個問題?”
“四娘子請問。”
“在鍊師看來,男子對女子究竟意味著什麼?”
裴玄靜被問得愣住了。宋若昭又是一笑:“鍊師可以不回答,但也絕不要用‘男子為女子之天’這樣的套話來搪塞我。”
裴玄靜老實回答:“我要想一想。”
“鍊師慢慢想。我先告訴鍊師我的想法。就拿那句‘璇璣無心勝有心’來說吧。我的二位姐姐都是女中豪傑,然而她們最終死在‘有心’這兩個字上。因為女子只要有心,便會心有所屬。她們都愛上了不該愛上的男子,為了所愛她們願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可她們所愛的男子,卻從未將她們放在心上。所以若昭以為,女子若想活得好,就必須——無心。”
“無心?”裴玄靜喃喃地問,“這可能嗎?”
“當然可能。則天女皇就是一個無心的女子,所以她成就了空前絕後的一世輝煌。上官婉兒也是一個無心的女子,故能歷數載宮廷劇變而倖存。最後她之所以不能善終,錯誤在於——背叛。”
“她背叛了誰?”
宋若昭在夜色中肅然而立,秋水般的光華在雙眸中流轉,她說:“鍊師何必明知故問呢?”
上官婉兒背叛了則天女皇。
她在最後關頭倒向神龍政變一方,意圖自保。為了表明態度,她在原先八百四十字的《璇璣圖》中繡上了“心”字,並且篡改了不少字,使整幅《璇璣圖》從女子自尊自愛的口吻轉為自輕自賤。甚至,她還在八百四十一字的《璇璣圖》中設計了一首公然稱頌神龍政變的迴文詩:“神龍昭飛,文德懷遺,分聖皇歸。”——也就是李彌讀出的那首兜來兜去的怪詩。
詩中寫道:神龍在太宗皇帝的昭陵上空飛翔,長孫皇后的後代為上天所庇佑。時機到了,當今的聖人要分出位置,真正天命的皇帝即將回歸。
曾經,上官婉兒為則天女皇代寫了許多詩文,起草了許多詔書。甚至,連武則天給蘇蕙《璇璣圖》所作的序文,也很可能出自上官婉兒之手。但為了保住性命,上官婉兒以曠世才情偽造出了一幅有‘心’的《璇璣圖》,卻仍然不能倖免於難。
可悲可嘆。
宋若昭說:“鍊師實乃不凡的女子,自是心清目明。若昭只有一句忠告要給鍊師:千萬不要介入皇家的紛爭,那是一個無底的深淵,近不得也。切記,切記。”
——離合詩來自豐陵。
裴玄靜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思考,是否要將這個謎底交給皇帝。
更聲響起又落下,不滅的燭火照亮《璇璣圖》,燭淚斑駁。
宋若華、宋若茵、宋若昭、杜秋娘、鄭瓊娥、盧眉娘,還有郭貴妃,乃至上官婉兒……經過這一夜,裴玄靜深深地理解了這些大明宮中的女子,體會到了她們的盼望與恐懼。
只有無心,才能在大明宮中生存下去。
但孰能無心?沒有心,即使活著也只是行屍走肉。
或許有一個例外——則天女皇。因為她是空前絕後的武則天。但也正是她的血脈,給李氏皇族的後代注入了更多的冷酷和暴戾,令骨肉相殘成了這個家族代代相傳,永遠無法逃避的宿命。
宋若華和宋若昭都說過,千萬不要介入他們的紛爭,那是一個無底的深淵。
裴玄靜何嘗不知。
離合詩來自豐陵,一旦將這個謎底交給皇帝,她就等於站到了懸崖邊緣。
怎麼辦?
窗外忽然響起悉悉率率的聲音,窗紙微微泛白,又一場春雨飄來。雨滴落在樹葉上,落在廊檐上,落在瓦片上,細密溫柔。
裴玄靜想起上官婉兒的兩句詩:“月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她曾經不理解,從未踏出過皇宮的上官婉兒,怎麼會去思念一個萬里之外的人。現在她懂了,世間有一種距離叫作咫尺天涯。
君心似海深。
他們曾經那樣接近過。但為了救她,也為了自己那飛蛾撲火的野心,他終究還是放棄了他們共同的未來。
裴玄靜能清晰地感覺到,確實有一種強大的意志在悄悄左右他們的命運。她必須做出選擇。如果只求自保,現在退出或許還來得及。但那也意味著,從此她將只能“思君萬里余”。
她認識到自己力量的薄弱,與天抗爭,哪怕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失敗仍然不可避免。
一場註定失敗的戰鬥是否還值得去打呢?
次日清晨,漢陽公主的帖子送到時,雨剛剛停。
使者說:“皇太后要召見鍊師,漢陽公主派奴來請鍊師,入興慶宮覲見。”
皇太后,漢陽公主?光這兩個身份還不夠讓裴玄靜詫異,真正使她震驚的是——自己將要踏進興慶宮了嗎?
興慶宮,那可是唐玄宗的龍興之地,也是他與楊貴妃的溫柔鄉。勤政務本樓、花萼相輝樓、南熏殿、沉香亭……留下無數旖旎傳說的大唐南內。“天長地久應有時,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曠世之戀,便是在這座巨大舞台上演的。
同時裴玄靜還弄懂了,為什麼宋若華在最後一場扶乩時,不直接使用無“心”的《璇璣圖》。在仔細比較了兩版《璇璣圖》之後,裴玄靜發現“春貞永不木同嗟”這七個字,只能從有“心”的《璇璣圖》中找全。
宋若華真是言而有信之人。她巧妙地安排兩種《璇璣圖》,既傳達了自己想說的話,又把離合詩的謎底交給了裴玄靜。
神秘的離合詩果真來自先皇山陵?裴玄靜陷入深思……
宋若昭突然叫道:“那是什麼?”揚手向前方的草叢扔出一個石塊。緊接著便聽到“喵嗚”一聲怪叫,什麼東西躥了出來,落荒而逃。原先寂寂無聲的草叢中蟲鳴聲驟起。
裴玄靜嚇得差點兒蹦起來。
看著她的慌張樣子,宋若昭笑起來,“鍊師莫怕。我的習慣,在宮中時時刻刻保持警覺,方才見草葉有些晃動,擔心是人。還好不是……大明宮中,我只怕人。”
她伸手拉裴玄靜:“咱們走吧,貴主應該被新婿接上車了。現在過去,還來得及喝杯喜酒。”
裴玄靜說:“上官婉兒。”
“什麼?”
“四娘子最崇拜的人是上官婉兒,對嗎?”
宋若昭神色坦然:“是啊。鍊師怎麼突然想起這個?”
“因為我出入柿林院多次,不管大娘子還是三娘子,對柿林院與上官氏的淵源都隻字未提。只有四娘子為我詳加敘述。而且,四娘子始終以婉兒在則天皇后朝時的官職“贊德”來稱呼她。我記得,當上官氏入住大明宮時,應該是中宗皇帝的昭容了吧?可四娘子一次都不曾稱她為上官昭容。”
宋若昭道:“鍊師問了我一個晚上的問題,我是不是也可以問鍊師一個問題?”
“四娘子請問。”
“在鍊師看來,男子對女子究竟意味著什麼?”
裴玄靜被問得愣住了。宋若昭又是一笑:“鍊師可以不回答,但也絕不要用‘男子為女子之天’這樣的套話來搪塞我。”
裴玄靜老實回答:“我要想一想。”
“鍊師慢慢想。我先告訴鍊師我的想法。就拿那句‘璇璣無心勝有心’來說吧。我的二位姐姐都是女中豪傑,然而她們最終死在‘有心’這兩個字上。因為女子只要有心,便會心有所屬。她們都愛上了不該愛上的男子,為了所愛她們願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可她們所愛的男子,卻從未將她們放在心上。所以若昭以為,女子若想活得好,就必須——無心。”
“無心?”裴玄靜喃喃地問,“這可能嗎?”
“當然可能。則天女皇就是一個無心的女子,所以她成就了空前絕後的一世輝煌。上官婉兒也是一個無心的女子,故能歷數載宮廷劇變而倖存。最後她之所以不能善終,錯誤在於——背叛。”
“她背叛了誰?”
宋若昭在夜色中肅然而立,秋水般的光華在雙眸中流轉,她說:“鍊師何必明知故問呢?”
上官婉兒背叛了則天女皇。
她在最後關頭倒向神龍政變一方,意圖自保。為了表明態度,她在原先八百四十字的《璇璣圖》中繡上了“心”字,並且篡改了不少字,使整幅《璇璣圖》從女子自尊自愛的口吻轉為自輕自賤。甚至,她還在八百四十一字的《璇璣圖》中設計了一首公然稱頌神龍政變的迴文詩:“神龍昭飛,文德懷遺,分聖皇歸。”——也就是李彌讀出的那首兜來兜去的怪詩。
詩中寫道:神龍在太宗皇帝的昭陵上空飛翔,長孫皇后的後代為上天所庇佑。時機到了,當今的聖人要分出位置,真正天命的皇帝即將回歸。
曾經,上官婉兒為則天女皇代寫了許多詩文,起草了許多詔書。甚至,連武則天給蘇蕙《璇璣圖》所作的序文,也很可能出自上官婉兒之手。但為了保住性命,上官婉兒以曠世才情偽造出了一幅有‘心’的《璇璣圖》,卻仍然不能倖免於難。
可悲可嘆。
宋若昭說:“鍊師實乃不凡的女子,自是心清目明。若昭只有一句忠告要給鍊師:千萬不要介入皇家的紛爭,那是一個無底的深淵,近不得也。切記,切記。”
——離合詩來自豐陵。
裴玄靜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思考,是否要將這個謎底交給皇帝。
更聲響起又落下,不滅的燭火照亮《璇璣圖》,燭淚斑駁。
宋若華、宋若茵、宋若昭、杜秋娘、鄭瓊娥、盧眉娘,還有郭貴妃,乃至上官婉兒……經過這一夜,裴玄靜深深地理解了這些大明宮中的女子,體會到了她們的盼望與恐懼。
只有無心,才能在大明宮中生存下去。
但孰能無心?沒有心,即使活著也只是行屍走肉。
或許有一個例外——則天女皇。因為她是空前絕後的武則天。但也正是她的血脈,給李氏皇族的後代注入了更多的冷酷和暴戾,令骨肉相殘成了這個家族代代相傳,永遠無法逃避的宿命。
宋若華和宋若昭都說過,千萬不要介入他們的紛爭,那是一個無底的深淵。
裴玄靜何嘗不知。
離合詩來自豐陵,一旦將這個謎底交給皇帝,她就等於站到了懸崖邊緣。
怎麼辦?
窗外忽然響起悉悉率率的聲音,窗紙微微泛白,又一場春雨飄來。雨滴落在樹葉上,落在廊檐上,落在瓦片上,細密溫柔。
裴玄靜想起上官婉兒的兩句詩:“月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她曾經不理解,從未踏出過皇宮的上官婉兒,怎麼會去思念一個萬里之外的人。現在她懂了,世間有一種距離叫作咫尺天涯。
君心似海深。
他們曾經那樣接近過。但為了救她,也為了自己那飛蛾撲火的野心,他終究還是放棄了他們共同的未來。
裴玄靜能清晰地感覺到,確實有一種強大的意志在悄悄左右他們的命運。她必須做出選擇。如果只求自保,現在退出或許還來得及。但那也意味著,從此她將只能“思君萬里余”。
她認識到自己力量的薄弱,與天抗爭,哪怕小心翼翼,步步為營,失敗仍然不可避免。
一場註定失敗的戰鬥是否還值得去打呢?
次日清晨,漢陽公主的帖子送到時,雨剛剛停。
使者說:“皇太后要召見鍊師,漢陽公主派奴來請鍊師,入興慶宮覲見。”
皇太后,漢陽公主?光這兩個身份還不夠讓裴玄靜詫異,真正使她震驚的是——自己將要踏進興慶宮了嗎?
興慶宮,那可是唐玄宗的龍興之地,也是他與楊貴妃的溫柔鄉。勤政務本樓、花萼相輝樓、南熏殿、沉香亭……留下無數旖旎傳說的大唐南內。“天長地久應有時,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曠世之戀,便是在這座巨大舞台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