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經歷讓我在我最混亂迷茫時極端絕望。太多慘痛的故事仿佛真的在說,這世界毫無道理、從未公平,任何奮鬥在命運擺弄下都顯得杯水車薪,所以放棄努力、拒絕希望、認清殘酷現實,只有冰冷無qíng才能更好生存下去,這是人類心靈進化最終未來,這是你們所秉持的信念。”

  “但是,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裡,我又見過聰明而美麗的姑娘,見過堅韌頑qiáng的青年,最讓心生敬畏時,是她放下槍的時候,也是他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這告訴我,一定有什麼東西能勝於仇恨,高於生死,超脫於我所信任的心理學技巧,我想,一定有這樣的東西存在。”

  “它從我們祖先幾十萬年前第一次睜眼看到美麗的星空和浩瀚原野時就深深根植,通過逐代繁衍不斷qiáng大,那不止是道德,而是超越人類道德的更高準則。”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這樣的準則因何而來。我不認為它光光是為了維繫人類社會穩定而產生並存在,如果只是這樣,那麼人類既沒有必要不斷探索物理世界的終極、也沒有必要為優美的藝術而潸然淚下,更沒有必要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而這一年多的經歷,直至前不久,我才忽然明白一些,那究竟是什麼。”

  “想做的更好、想變得更好、想影響這個世界讓它也能越來越好,是許多普通而平凡人最普通不過的追求,這些對一切‘更好’的追求,往往會因生活苦難而被磨平稜角,但永遠也不會消失。”

  “畢竟當我們祖先睜開雙眼的伊始,看到的應當是黑夜裡的浩瀚星空,而他們所憧憬的,是更廣闊的,這個世界。”

  “那麼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在飽受苦難的同時,也是為了看看它究竟可以有多美好,而你究竟能看到多少看到什麼,往往取決於,你的追求。”

  林辰說到這裡時,躺在病chuáng里的女人終於像受不了一樣,艱難地、做了一個嘔吐表qíng。

  林辰終於將看向遠方的視線,收回在沈戀臉上。

  他沒有生氣,只是平靜並簡潔地對沈戀說:“你還是想說,‘我’這樣的‘腦子有病’的人,感受不到你所說的這些?”

  沈戀不置可否。

  “如果我告訴你,你大腦的問題只是你為自己開脫的藉口,我說的所有內容,你都能感受到呢?”

  林辰拿起花瓶邊的文件袋,從中抽出一張,默默說著。

  “很多年前的一天,段萬山帶著他的學生們,做了一項關於抽動障礙的腦研究,為了填充對照組也就是正常人腦圖數量,他所有學生們的大腦,都被一同掃描。”

  “段萬山在這次實驗後,一定很明確找你深談,我不知他究竟說了什麼,但以他直來直去的個性,恐怕明確告訴你‘你的腦子有病’、‘要好好控制自己’……當時你或許對他心生愛慕,但談話後,你卻以為自己秘密bào露,受到奇恥大辱,由愛轉恨。”

  “但其實,你不該恨他。”

  “因為無論他對你說了什麼,他都發自真心,並從未站在居高臨下角度批判你 。其實他沒有告訴你,除學生外,老師的腦部掃描圖也被一併收錄其中。”

  “他比誰都更清晰知道,自己究竟是誰。”

  林辰將腦部掃描圖展開,令沈戀可以清晰看到。

  家庭無法決定一個人,大腦無法決定一個人,基因也無法決定一個人……

  那張腦部掃描圖斑斑駁駁,額框皮質、前額皮質、杏仁核功能存在缺陷,那是屬於大部分變態殺手的大腦,也是屬於段萬山的大腦。

  屬於這個星球上,擁有最美好靈魂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能否將你比作夏日?

  你卻更加溫柔更嬌艷。

  nüè風將五月花蕊摧逝,

  夏季也來得著實短暫;

  天眼之光有時太灼熱,

  金色面龐常黯淡無光;

  萬種妖嬈都將失秀色,

  毀於無常或自然更張:

  但你的夏天不會消亡,

  你的芳顏將歷久不衰;

  只要你永駐千古詩行,

  死神休詡你負其陰霾;

  只要人類尚存仍在閱讀,

  你就與這詩篇流芳萬古。

  ——莎士比亞

  第301章 尾聲

  “據悉,華國時間昨日中午12時15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1架航班,將分別運送在抗擊博納爾病毒過程中犧牲在達納的113具醫護人員遺骸回國……”

  破舊的小電視中,直播新聞斷斷續續。

  後半部分聲音因為信號緣故非常模糊,畫面卻還清晰。

  如洗藍天下是一條破舊飛機跑道,如同紫紅色傷疤,帶著達納地區的確特有的硝煙味道。

  主播聲音還在繼續:“華國專機已由安戈多機場已啟程回國,預計今天下午15:00在永川機場降落……”

  蒸騰熱làng的水泥跑道上,飛機迅速滑過,沖入空中。

  地球另一邊。

  林辰和刑從連站在永川國際機場停機坪外,等待專機回國。

  與達納晴空萬里氣象不同,今日永川下了小雨。

  又是一年清明前後,春雨如蘇,他們共同撐一把黑傘,並沒有和迎接骨灰回國的隊伍站在一起,而是隔著朦朧雨幕,與之遙遙相望。

  這一年多並不平靜。

  許多事qíng發生,不會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博納爾病毒仍舊在達納地區蔓延,那裡死了很多人,許多醫護人員被狂性大發病人殘忍攻擊,獻出生命,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死的。

  不過所幸,疫苗研發已進入臨chuáng前研究階段,被收購後的周瑞製藥調整組織結構,在疫苗研製過程中出了很大力,很像在將功折罪。

  他的老師以及諸多腦康寧藥物不良反應受害者都在逐漸康復過程中,但一些腦損傷不可逆轉,包括林辰自己。

  不過好在解毒劑研製非常及時,一切並不嚴重。

  反攻行動很快展開。

  在麥林地區繳獲的伺服器中存在大量使用者信息,通過解碼和一系列釣魚行動後,許多參與者被相繼抓捕歸案。

  一位神秘的黑客將所有涉嫌參與觀看死亡直播人員名單公之於眾,在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但王朝堅稱這絕不是他幹的,為揪出對方,少年人至今仍在加班。

  令人遺憾的是,沈戀背後的人並沒有被抓捕歸案。

  有時林辰懷疑,他們很難把這種惡意具體到某一個確切的人身上。

  那是遠比想像中更多的人和想像中更難以消弭的惡,自古而來,根深蒂固。

  林辰想到這裡時,身邊的人握了握他的手。

  刑從連抬起黑色傘沿,順著他目光,林辰也抬起頭。

  飛機穿透雲層,從空中降落,起落架降下,砰然落地。

  在緩緩滑行一段後,飛機停下、艙門打開,覆蓋國旗和紅十字會會旗的骨灰盒被依次捧下。

  細雨輕輕灑落紅白交接布面上,有些滲入紋理,有些微小水滴仍在表面閃閃發光。

  鐵青色跑道上,家屬上前,完成最後的骨灰交接儀式。

  白髮蒼蒼的老人撫摸孫兒的遺像,嗷嗷待哺的幼童懵懂看著父親的照片。

  雨中的簡短儀式,沉默而莊嚴。

  電視內外,無數人默哀致意。

  直播畫面就此終結,有人抬起遙控板,關閉電視,對坐在電視機前的女囚犯說:“時間到了。”

  沈戀從那台她再熟悉不過的液晶電視前站起,理了理衣擺,跟著前人走出門,走入一條漆黑漫長、並再不會亮光的甬道。

  永川機場。

  黑色專車護送家屬和醫生骨灰緩緩駛離。

  刑從連手機微震,他點開簡訊,沖林辰點了點頭。

  達納雨林。

  伴隨直播告一段落,醫療站的醫生離開那台小電視,重新忙碌起來。

  端陽今天清了假,他背著包,開始登攀登夏姿山脈。

  叢林茂密,登至山頂時,起了一陣風,海一樣的綠色漣漪泛濫開來。

  在陽光穿透茂密林葉,在一株參天巨木下,有一方墓碑。

  和風中,端陽注視墓前良久,他跪了下來,深深親吻碑面。

  永川的細雨已經停了。

  刑從連收起傘,林辰與之並肩而行。

  “今天晚上想吃什麼?”刑從連這樣問他。

  林辰握住他的手:“不知道為什麼,但總覺得我們今天晚上,可能吃不上飯。”

  刑從連的雨傘輕輕點了下地面,林辰的手機應聲響起。

  王朝激動的聲音衝出聽筒:“阿辰哥哥,我們定位到他的最新藏身地了!”

  林辰刑從連對視一眼,迅速拉開車門。

  積滿灰塵的吉普車,再次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科學家曾計算過。

  成人腦組織中有超過一千億神經元,每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的交接點約有一千至一萬處,因而大腦各種活動組合總量,超越宇宙中基本粒子數量。

  人類每一次思考時,都有浩如星海的神經節點被激活,如果你能夠想像,那是星雲般美妙的神經雲圖,在一呼一吸間,被輕輕點亮。

  沒有人知道,人類最後會駛向何方。

  但大腦這一神奇的器官,讓我們能夠從茹毛飲血到開始探索宇宙,並最終試圖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

  而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能成為更好的人。

  求真、向善、憧憬美好,同人類與生俱來的動物性抗爭到底,這,就是人性。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一直沒怎麼寫作者有話說,現在可以絮叨了。

  總有美少女問我書單,我順便找重要幾本列一些,後面會有更全的(其實也沒多少)。

  文中變態心理的內容參考錢怡銘老師編寫的《變態心理學》,各項相關定義和判定標準以此版本為準。

  《一沙》11年寫的,也是我寫的第一個短篇故事。

  最早決定要改長的原因是因為短篇里有個bug,我控制不住自己,就想稍微修下,所以一沙基本保持短篇原貌。

  但因為寫的很早不是很記得當時參考資料,記憶給市場老闆喚醒記憶應該是參考了《NLP理性qíng緒療法》,主線是根據“系統脫敏療法”制定的,應該還有參考沙盤遊戲的內容,很多書上都有寫,當時的參考書籍確實不記得了,抱歉這裡無法提供,有興趣就隨便看看關鍵詞吧。

  《雙程》起因是很多年前的一次春遊中的高速見聞,論文主要參考《基於MEMS加速度計的車用自動呼救系統》,常模是心理測量中常用的概念,智力測驗人格測驗一類是心理測量的研究範疇,它大概是除心理學統計外最枯燥的科目了,沒找到什麼特別好的科普類圖書。專業心理測量一般有專業機構和評分標準,必須參考常模。

  《三墳》主要參考了《烏合之眾》和《狂熱分子》,當然本意是寫一個XJ組織,但這太觸線,所以寫了個更加隱晦的故事,其實傳銷和XJ這些心理控制法本質沒什麼區別,但對於烏合之眾的批判也有不少,這裡不做贅述,我說得都很粗淺,還是看書吧。之前有位朋友提出集體無意識的問題,有時寫作時專有名詞使用不夠嚴謹,也請不吝指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