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的鞋攤上有沒有比較鋒利的刀呢?”

  “有啊!這些東西都是我吃飯的傢伙。一把錐子幾把刀,這是我全部的家當。”

  “都有一些什麼樣的刀具,您能拿給我們看看嗎?”

  “行,我這就去拿,你們等一下。”黃師傅走出傳達室。

  傳達室的門用一塊磚頭抵著,前後窗戶都是開著的,空氣中瀰漫著油漆的味道,剛油漆好的綠色門窗,鮮亮的很。

  圍觀的人還沒有散去,人們聚集在醬油店的門口,而且人越集越多。

  一分鐘以後,黃師傅拿著一個牛皮夾帶走進傳達室。

  “歐陽科長,所有刀都在這。”

  牛皮夾帶上插著六七把刀,其中一把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郭老從牛皮夾帶上取下這把刀,這把刀長二十公分左右,刀口和刀柄為一體,刀柄上窄下寬,窄的地方有三公分左右,寬的的地方有五公分左右,刀柄上纏著布,大概是時間太長的緣故,布黑乎乎的;刀口是斜的——成七八十度角,刀口寬九公分左右。

  郭老想用右手的大拇指試一試刀口,被黃師傅叫停了:“老同志,別碰——千萬別碰刀口。”

  郭老將手縮了回去。

  黃師傅從郭老的手中接過刀柄,用刀口在牛皮夾帶上輕輕一拉,牛皮夾帶上就出現了一條很深的口子。

  歐陽平倒吸了一口涼氣,黃師傅的手中果然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刀。

  “郭老,用這把刀切割一個人的腦袋,寬度綽綽有餘。”

  黃師傅望了望歐陽平,又望了郭老,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歐陽科長,這把刀有什麼問題嗎?”

  “黃師傅,我們已經把段老五抓起來了?”

  “你們把段師傅抓起來了,他莫不是和窨井裡面的兩個女人的死有關?”

  “不錯,根據我們的調查,窨井中的兩個女人是站巷口的女人,她們生前曾經和段老五做過皮肉生意。”

  “這——這怎麼可能呢?歐陽科長,你們該不會搞錯吧!”

  “ 不會有錯,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叫施梅蘭的女人,她曾經和段老五做過。”

  “施姑娘?”

  “對,您認識她嗎?”

  “認識,我的老家是洪澤,我們是老鄉,她是蔣壩人,她的眉宇之間有一個胭脂胎記。她在我這裡修鞋子,我從來不收她的錢。那是一個很老實的姑娘,可惜走了這條路。”

  “正是她。

  “歐陽科長,你能告訴我兩個女人叫什麼名字嗎?”

  “一個叫翁英梅,一個叫蕭紅葉。”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刀被動過

  “原來是這兩個女人。”

  “黃師傅,您也認識這兩個女人?”

  “我在胡同口擺鞋攤,她們就在路口招攬生意,如果我晚上遲一點收攤的話,就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有時候,她們會到我攤子上來修鞋子。這個叫蕭紅葉的女人的下巴上有一顆黑痣。”

  “黃師傅,您不知道段老五和站巷口的女人之間的事情嗎?”

  “沒有想到他是這麼一個人,白披了一張人皮啊!”

  “黃師傅,我們懷疑段老五是用您這把刀殺害了翁英梅和蕭紅葉。”

  “這倒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跟你們說一件事情——現在,我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黃師傅眉頭緊蹙,若有所思。

  “黃師傅,您說。”歐陽平從黃師傅的表情中看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做我們這一行,除了手藝,主要靠這些傢伙事。”黃師傅指著牛皮夾帶上的刀道,“我這些刀只能用來切皮革的,不能碰其它東西。我記得很清楚,一九六六年六月,有一天晚上,因為下雨,我就把攤子放在了段老五的屋子裡面,第二天,我拿這把刀切鞋底的時候,發現刀口上有一個小口子,口子兩邊的刀口也捲起來了。經你們這麼一說,我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情。敢情是段老五動了我的刀。後來,我花了幾天的時間,才把刀口磨出來。”

  “黃師傅,您說的就是這把刀嗎?”

  “就是這把刀。”

  “您當時沒有在意這個問題嗎?”

  “我怎麼都不會想到段老五會動我的刀,我每天晚上忙到天黑才收攤,我以為是切鞋底的時候,刀口碰到了鞋釘,就沒有往他段老五身上想。”

  “窨井裡面的紅磚和窨井上面的水泥地平所用的水泥和沙子是從火柴廠的工地弄來的。”

  “對了,我想起來了,當時,火柴廠正在翻修房子。”

  “黃師傅,您能把這把刀借給我們用一下嗎?”

  “行。如果這把刀殺過人的話,那——那我就不要了。”

  “沒有這把刀,您還怎麼幹活呢!”

  “不礙事的,我攤子上還有一把,這把刀已經跟了我二十幾年,也該換一換了。”

  聚集在醬油店前面的人仍然沒有散去,人們或打探消息,或交頭接耳,議論著什麼。

  隨著郭老的到來,案件似乎有了轉機。

  回到公安局,歐陽平提審了段老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