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現場一片寂靜,就像乞求願望那般在心中默念三次的那種沉默。旋即,吹雪打破了這樣的沉默。
“兇手是誰?”
“還不到說的時候,最好是由兇手自己報上名號,我希望在我說話途中,有人舉手說是自己犯下的。”
終於開始要按邏輯線索追溯了。是因為緊張氣氛嗎?有栖川不停地搔撥頭髮,一回神,發現我自己也一樣。
3
手不知放哪裡,麻里亞似乎也一樣,從剛才就一直看到她在撥弄瀏海或鬢旁的髮絲。仿佛聽眾里有人在注視自己,一直無法定下心來。還是把精神集中在江神的談話吧!
“昨天傍晚到今天早上,在本部用地範圍內有三人不幸失去性命。一開始,讓人以為土肥憲作與子母澤尊人為他殺,而弘岡繁彌為自殺,但事實上全為他殺。嫌犯不僅殺害了土肥先生與子母澤先生,還企圖嫁禍給弘岡先生。關於弘岡繁彌遭他殺的證據,我說明如下。”
關於弘岡遭他殺的詳細情況已向由良做過說明,而她也轉速過給協會幹部們知悉,但椿先生與荒木先生還不知情。以威士忌酒桶盆栽遭彈擊為起點推理的詳情,江神詳細地又解說了一次。說明中途,椿先生不斷將身子往前探,最後忍不住終於插話了。
“這麼說來,手槍射擊了三次;一發是子母澤的額頭,一發是弘岡的太陽穴,而另一發則射擊在威士忌酒桶上。但是,讓遺體握住手槍,藉由死後僵直扣發扳機……這可是前所未聞啊!”
打鐵趁熱,荒木也隨之興奮起來。
“哈哈,這我懂了!無論是將遺體浸泡在水池裡,或者以水泥空心磚堵住通往後院的門,若將這些都視為嫌犯偽裝手段的一環,那我就相信這個說法。明明槍聲一響就趕過去了,但屍體卻已是冰冷的了。”
“這屬於情況證據。”
派崔克冷淡地補上一句後,右鄰的稻越立刻舉手。
“我舉手不是要承認我是兇手——我有問題。根據江神先生所言,嫌犯在殺了土肥與子母澤之後,連弘岡也給殺了,甚至還企圖嫁禍給弘岡。這種企圖是有可能,但剛才你說兇手也許會供出自己的罪行也說不定。這兩者之間豈不是矛盾了?”
“你指出的疑點很正確。”江神承認,“我之所以說‘無法解讀嫌犯心中在想什麼”的意思,是因為嫌犯的行為有前後不一的疑點,也許這正是嫌犯想要讓人引起的混亂與迷惑,但也可能是基於某種理由或必然性而產生的現象。關於這一點,我稍後會再說明。”
“那我還想問一個問題。兇手殺害弘岡並偽裝成自殺,但工夫也未免太巧妙了吧!若要讓人看了像是殺害土肥與子母澤而畏罪自殺的話,只要讓弘岡右手握槍即可,為何還要大費周章利用死後僵直的特性擊發子彈呢?”
“這是因為……”
青田話說一半即保持沉默,而稻越則彎下腰,從較遠的位置說話。
“你說什麼?青田?不要客氣,儘量說出來。”
“好,我在想,是不是要製造所謂的不在場證明。很抱歉,打斷說話。”
“我也認為其中兼有不在場證明的詭計。”江神輪流看了兩個人,“如果除了要讓弘岡背黑鍋之外,還製造自己的不在場證明,那就是一石二鳥之計了,雖然麻煩,但值得這麼做。不過,這種假造的不在場證明還是有瓶頸。依個案的不同,死後僵直的速度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就連專家也很難預測。如果嫌犯的目標是製造不在場證明,那麼嫌犯就必須為自己的不在場時間估出較充裕的時間帶,然而到目前為止並無符合此一條件的人。”
“這麼說來,”稻越思考著如何遺詞用字,“偽裝自殺便是兇手的主要目的,如果順利的話,還可以製造不在場證明,是這個意思吧?”
“……大概就是如此。”
江神似乎本來想說什麼,但後來打住不說了。幾乎就快上鉤說出時,還好稻越說了聲“知道了”,很守規矩地點點頭。
“那我接著說了——由於發現第三顆子彈,讓整起事件的樣貌有了輪廓。接下來,就讓我們試著去追查兇手的行動。昨天下午五點過不久,剛值勤看守任務的土肥遭人從背後勒斃,現場的監視錄影帶被帶走,藏在東塔冥想室中,而在隱藏之前,還先以事先備妥的磁鐵將錄影帶消磁去除資料,大概是錄影帶中拍到了致命而又不便讓人發現的畫面——認為如何?椿先生?”
江神敏銳地找出似乎想發言提問的人,以促使他們發言。
“我聽說了在冥想室發現錄影帶,應該就是嫌犯藏在那裡的吧!但那間冥想室一直都是子母澤在裡面閉關,因此嫌犯若這麼做,一定會遭到盤問。莫非子母澤會是共謀?”
“不,子母澤若為同夥,錄影帶不會只是放在置物架上,而是擺在更不容易發現的地方避人耳目。”
“若非同夥,那麼嫌犯是任意從窗子放進去的?”
“是的。”這個答案似乎令椿先生大感意外,只見他用手掌擋在右耳後方想聽個仔細。
“無論子母澤是否也是嫌犯之一,錄影帶就放在置物架上。如果我的房間裡有人丟進這種東西,我當場就會問對方這是什麼,但修行中的子母澤是不可以說話的,就算感到疑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而默不作聲,而且嫌犯也許會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錄影帶攜入的方法。就本庄小姐面臨的情況而言,子母澤因一心投入冥想而忘了用餐,因此她在送早餐時,有時候會發現前一晚尚未動用過的餐點。”
“兇手是誰?”
“還不到說的時候,最好是由兇手自己報上名號,我希望在我說話途中,有人舉手說是自己犯下的。”
終於開始要按邏輯線索追溯了。是因為緊張氣氛嗎?有栖川不停地搔撥頭髮,一回神,發現我自己也一樣。
3
手不知放哪裡,麻里亞似乎也一樣,從剛才就一直看到她在撥弄瀏海或鬢旁的髮絲。仿佛聽眾里有人在注視自己,一直無法定下心來。還是把精神集中在江神的談話吧!
“昨天傍晚到今天早上,在本部用地範圍內有三人不幸失去性命。一開始,讓人以為土肥憲作與子母澤尊人為他殺,而弘岡繁彌為自殺,但事實上全為他殺。嫌犯不僅殺害了土肥先生與子母澤先生,還企圖嫁禍給弘岡先生。關於弘岡繁彌遭他殺的證據,我說明如下。”
關於弘岡遭他殺的詳細情況已向由良做過說明,而她也轉速過給協會幹部們知悉,但椿先生與荒木先生還不知情。以威士忌酒桶盆栽遭彈擊為起點推理的詳情,江神詳細地又解說了一次。說明中途,椿先生不斷將身子往前探,最後忍不住終於插話了。
“這麼說來,手槍射擊了三次;一發是子母澤的額頭,一發是弘岡的太陽穴,而另一發則射擊在威士忌酒桶上。但是,讓遺體握住手槍,藉由死後僵直扣發扳機……這可是前所未聞啊!”
打鐵趁熱,荒木也隨之興奮起來。
“哈哈,這我懂了!無論是將遺體浸泡在水池裡,或者以水泥空心磚堵住通往後院的門,若將這些都視為嫌犯偽裝手段的一環,那我就相信這個說法。明明槍聲一響就趕過去了,但屍體卻已是冰冷的了。”
“這屬於情況證據。”
派崔克冷淡地補上一句後,右鄰的稻越立刻舉手。
“我舉手不是要承認我是兇手——我有問題。根據江神先生所言,嫌犯在殺了土肥與子母澤之後,連弘岡也給殺了,甚至還企圖嫁禍給弘岡。這種企圖是有可能,但剛才你說兇手也許會供出自己的罪行也說不定。這兩者之間豈不是矛盾了?”
“你指出的疑點很正確。”江神承認,“我之所以說‘無法解讀嫌犯心中在想什麼”的意思,是因為嫌犯的行為有前後不一的疑點,也許這正是嫌犯想要讓人引起的混亂與迷惑,但也可能是基於某種理由或必然性而產生的現象。關於這一點,我稍後會再說明。”
“那我還想問一個問題。兇手殺害弘岡並偽裝成自殺,但工夫也未免太巧妙了吧!若要讓人看了像是殺害土肥與子母澤而畏罪自殺的話,只要讓弘岡右手握槍即可,為何還要大費周章利用死後僵直的特性擊發子彈呢?”
“這是因為……”
青田話說一半即保持沉默,而稻越則彎下腰,從較遠的位置說話。
“你說什麼?青田?不要客氣,儘量說出來。”
“好,我在想,是不是要製造所謂的不在場證明。很抱歉,打斷說話。”
“我也認為其中兼有不在場證明的詭計。”江神輪流看了兩個人,“如果除了要讓弘岡背黑鍋之外,還製造自己的不在場證明,那就是一石二鳥之計了,雖然麻煩,但值得這麼做。不過,這種假造的不在場證明還是有瓶頸。依個案的不同,死後僵直的速度之間有極大的差異,就連專家也很難預測。如果嫌犯的目標是製造不在場證明,那麼嫌犯就必須為自己的不在場時間估出較充裕的時間帶,然而到目前為止並無符合此一條件的人。”
“這麼說來,”稻越思考著如何遺詞用字,“偽裝自殺便是兇手的主要目的,如果順利的話,還可以製造不在場證明,是這個意思吧?”
“……大概就是如此。”
江神似乎本來想說什麼,但後來打住不說了。幾乎就快上鉤說出時,還好稻越說了聲“知道了”,很守規矩地點點頭。
“那我接著說了——由於發現第三顆子彈,讓整起事件的樣貌有了輪廓。接下來,就讓我們試著去追查兇手的行動。昨天下午五點過不久,剛值勤看守任務的土肥遭人從背後勒斃,現場的監視錄影帶被帶走,藏在東塔冥想室中,而在隱藏之前,還先以事先備妥的磁鐵將錄影帶消磁去除資料,大概是錄影帶中拍到了致命而又不便讓人發現的畫面——認為如何?椿先生?”
江神敏銳地找出似乎想發言提問的人,以促使他們發言。
“我聽說了在冥想室發現錄影帶,應該就是嫌犯藏在那裡的吧!但那間冥想室一直都是子母澤在裡面閉關,因此嫌犯若這麼做,一定會遭到盤問。莫非子母澤會是共謀?”
“不,子母澤若為同夥,錄影帶不會只是放在置物架上,而是擺在更不容易發現的地方避人耳目。”
“若非同夥,那麼嫌犯是任意從窗子放進去的?”
“是的。”這個答案似乎令椿先生大感意外,只見他用手掌擋在右耳後方想聽個仔細。
“無論子母澤是否也是嫌犯之一,錄影帶就放在置物架上。如果我的房間裡有人丟進這種東西,我當場就會問對方這是什麼,但修行中的子母澤是不可以說話的,就算感到疑惑,也只能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而默不作聲,而且嫌犯也許會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不僅如此,還有其他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將錄影帶攜入的方法。就本庄小姐面臨的情況而言,子母澤因一心投入冥想而忘了用餐,因此她在送早餐時,有時候會發現前一晚尚未動用過的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