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狼吞虎咽地把人肉吃完之後,忽然看到一個白慘慘的不明物體出現他們眼前。之後,那戶人家七口人全都死了。他們身上沒有任何傷痕。沒人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也沒有人在乎他們是怎麼死的。

  一下死了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七個人,這是多麼喜大普奔的事情!鄰里像過節一樣,將那七人的屍體分了。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吃了那七個人的肉的人全都莫名其妙地死了,而且死狀都跟那七個人一模一樣!

  “這些人死去之後化作的鬼魂都有一種極其特殊的煞氣。那漆雕朴真是厲害,不知去哪弄來這種怨氣,施出百鬼夜行這種邪術。”

  “這麼厲害?看怪人似乎胸有成竹的樣子。他讓你守陣,他使的是什麼法子?”

  紫陽道:“如果我猜得沒錯,應該是鬼王驅煞法。”

  “鬼王驅煞法?”這名字一聽就跟我們家族有重大關聯。

  果不其然,紫陽說:“這鬼王驅煞法正是你們鍾氏一族的高人有關。”

  紫陽說:“鬼王驅煞法誕生於1645年,也就是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順治二年。”

  公元1645年,清兵在多鐸的率領下,分兵亳州、徐州兩路,向南推進,勢如破竹,迅速占領了徐州、亳州、盱眙,並乘勢下淮安,奪泗州,渡淮河。

  四月十九日,明將許定國引多鐸師至揚州,揚州被清水陸各軍重圍。守將史可法統率軍民,堅守孤城,同時,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應,揚州告急。

  四月二十一日,明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拔營出降,形勢更為危急。史可法等堅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終因彈盡糧絕,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在多鐸百般的誘降時,史可法斬釘截鐵地說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態不可屈”,結果慘遭殺害。史可法的部下在這種情形下,仍率餘部繼續鏖戰,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

  清軍占領揚州後,縱兵屠掠。

  有關揚州十日的記載全部來自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的《揚州十日記》。這是一本僅八千字不到的小書。此書長期被清廷禁止無法流通,導致250年來大部分人對此屠殺事件一無所知。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留日愛國學生才鑽進東京和大阪的圖書館裡,把列為《四庫》禁毀書、在國內湮沒無聞達250年之久,卻因流入日本而倖存的《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等書“印了輸入漢地,希望使忘卻的舊恨復活,助革命成功。”(魯迅《雜記》)

  根據《揚州十日記》記載,5月20日的城防崩潰後,揚州城居民只有聽天由命了。當時大雨傾盆,不見天日。像是天公為這座城的悲慘遭遇流下了眼淚。

  一些居民忙著燒香,準備著入侵者的到來,同時大量地隱藏他們的金銀財寶。他們只能做這些謹慎的準備,卻無力抵抗那些接管這座城市的滿族人、蒙古人和投降了的漢人。王秀楚寫道:“眾皆次第待命,予初念亦甘就縛。”

  那些叛徒領著清兵在這座商業城市中從一個富戶進入另一個富戶。

  清兵們先是要銀子,後來就無所不要了。

  直到20日的白天,還沒有人身傷害。但是夜幕降臨之後,人們便聽到了砸門聲、鞭子抽人聲和受傷人發出的嚎叫聲。那個夜晚火勢蔓延開來,但有些地方的火被雨澆滅了。

  到了5月21日,清兵出了一份告示,保證說如果藏起來的人能夠出來自首的話就會得到赦免,於是許多藏在自己家裡的人走了出來。可他們走出來後卻被分成50或60人一堆,在三四個士兵的監督下,用繩子捆起來。然後就開始用長矛一陣猛刺,當場把他們殺死。即使仆倒在地者也不能倖免。

  “諸婦女長索系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塗地,泣聲盈野。”

  揚州變成了屠場,血腥惡臭瀰漫,到處是肢體殘缺的屍首,一切社會準則都不復存在了。揚州城那些因美麗而聞名的婦女們,願意把她們自己獻給清兵,最要緊的是用身體贖回她們的生命。逐漸地,一股瘋狂席捲了入侵者。任何女人不論願意還是不願意,都有可能被抓住,被成群的士兵輪姦。

  一些市民像奴隸一樣為清兵服務,替這些入侵者做飯,打掃衛生。由於這種人的生命可以得到赦免,因此其餘的人也極力想加入進去,但是被拒絕了。與此同時,大屠殺仍然在繼續。

  “遇一卒至,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

  那些從城牆上跳下去企圖逃跑的人不是摔斷了大腿,就是落到了流氓無賴和散兵游勇手中。他們把這些人抓起來拷打,要他們交出財寶來。

  在城裡,一些人藏到垃圾堆里,在身上塗滿爛泥和髒物,希望以此躲開人們的注意,但是清兵不時地用長矛猛刺垃圾堆,直到裡面的人像動物一樣蠕動起來,鮮血從傷口流了出來。大火蔓延開來,那些因為藏在屋子裡或地下室里仍然活著的人們,或者是被無情的大火所吞噬,或者是戰戰兢兢地跑到街上,被那些仍然在屠城的清兵殺死了。

  甚至那些被正規的清軍放過去的、赤身露體在街上游轉的、孤弱無助的市民,又被成群的散兵(“不知為清兵、為鎮兵、為亂民”)攔住,亂棒打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