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這是東山幾位長老的回信,送信的人還說,閣主若是一時半刻不回去,他們便下山到各個堂口去巡查。”
蘇琬看了信,連呼了幾聲“不錯”。岳簫想是度望閣的事,卻也好奇問了一句:“可是度望閣出了什麼事?”
“沒出事,只是跟閣中的長老說了東甫征的事。還說什麼要去堂口巡查,不就是在東山兩年沒有下山耐不住了。”說罷,蘇琬收了信,對施平道:“這幾日你將所有堂口這些年的情況報給我,晚些時候我再給東山回信。”
施平領了命下去,岳簫便問道:“說來,你也有些時日沒怎麼管度望閣的事了。”
“是啊,之前因為燼華章的事,這兩年我都沒顧上度望閣,都是靠那些長老。從前都是到各處雲遊的人,這回在東山上兩年,也難怪他們想下山。”
岳簫看了看蘇琬,抿了抿嘴似是要開口,可頓了頓,還是咽了回去,終是沒有開口。
第211章 結局
悠閒地時候總是過得很快,很快便是兩月過去看,岳簫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朝中對於岳簫的看法又發生的變化,可看起來仍舊不儘是讚美之詞,不過也比從前好了許多,他早已習慣,根本不在乎。而且朝堂之上,東海王也並未提及東甫征半字,這件事該是在兩個月前便已經說清,如今自然不會再提起。
這點岳簫也已經料到,只是楊焯還在眼巴巴的等著。其實這次他也得了些賞賜,只是不多,無非些什麼金銀珠寶之類。他還想看岳簫的賞,可根本沒有看到,這倒是讓他比岳簫看起來還要氣憤。下了朝會,一邊向回走,一邊便免不得與岳簫念了幾句。可還未說完,便又內侍過來,請岳簫過去,說是東海王要見他。
楊焯是以為這賞終究是要來了,實則也確實要給岳簫獎賞了。
岳簫與其他人不同,東海王要賞他自然也與其他人不同。
“你倒是不錯,你請本王讓你回洛陽,沒想到你卻立了這麼大的一件功,本王只是動動手便又如此大的回報,你可當真是個人才,本王天要好好獎賞與你。”東海王看來心情不錯,想來這些日子朝中已經沒有人敢於他明著作對,外族也因為東甫征的事而平靜下來了,如此的順利,他自然心情好。
“多謝王爺誇獎,這都是臣該做的。”
東海王滿意的點點頭:“本王想過要給你什麼樣的獎賞,想你岳家是士族,只是前些年沒落了些時日,如今有你,岳家恢復名望指日可待。如今岳家只有你一人在朝中,你家中也沒有其他能做官的人,所以只能靠你了。你如今是司隸校尉,權勢已然很大,只是這帶兵之事實在不適合你去做,如此便給你文臣之位。與你尚書令,加左光祿大夫,再過些時日,你再為本王做些事情,本王便遷你為司空,如何?”
岳簫抬頭看了看東海王,復又垂下頭去。這等高官是許多人想也不敢想的,雖然還未到三公之位,可為官之人,若是能到這個位置,士族地位便能提高許多。他想了想,俯身拱手行禮:“多謝王爺。”
而一同離開的楊焯早已高興不已,他知道自己這官做得並不好,但日後若是在朝中有岳簫相護,那麼他便安全許多了。如此想來,他索性也不急著回去,便在回去的路上等著他。不知不覺便走到了雀翎台之下,左右是等人,這裡風景極佳,上去等倒也不錯。只是他還沒走進正堂中,便又說話的聲音傳來,聽來像是楊煣。
“聽說,你要走了。”楊煣面前是一株含苞待放的桃花,可她卻根本沒有看到。
“走,我要去哪裡?”蘇琬握著一把剪刀正在修剪花草。
“別騙我了,我問過施平,你是江湖之人,自然要回你的江湖中去。”
蘇琬放下剪刀轉身看向楊煣:“我早已不屬於這個洛陽城了,我回到這裡是為了東甫征,如今事情已了,我已經沒有留在這裡的理由,自然是要走的。”
“是啊,你是回來報仇的,仇已經報了,當然要走。但是,真的沒有留下的理由了麼?”楊煣咬了咬嘴唇:“這個地方,就沒有值得你留戀的麼。”
“這裡是我生長的地方,也是我“死去”的地方,若說留戀,自然有許多。但是,這裡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洛陽了,自從十八年的事之後,這裡就是我再也不願意走進的地方。我會把我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再也不會回來了。”蘇琬說著,看著遠處的一處握緊了拳頭。
楊煣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那裡從前是蘇家的宅院,如今十八年過去,仍是一片廢墟。是啊,沒有人會願意在這樣一個地方繼續生活下去,何況這裡還充滿著陰謀詭計,可能稍不留神便會死。蘇琬的選擇是對的。楊煣忽然覺得不需要再說什麼了,甚至她今日過來問他這個問題也是愚蠢的可笑。
她不想再待下去了,轉身便要離開,還未走出一步,手臂便被拉著,隨後便被拉著轉了身撞進了蘇琬的懷中。
還來不及反應,蘇琬低低的聲音便在她耳邊響起:“和我一起走吧。”
楊煣一怔,許久未能反應過來,待她稍稍回過神來,便覺方才在眼中藏了許久的眼淚竟然早已流了下來:“我……”
蘇琬看了信,連呼了幾聲“不錯”。岳簫想是度望閣的事,卻也好奇問了一句:“可是度望閣出了什麼事?”
“沒出事,只是跟閣中的長老說了東甫征的事。還說什麼要去堂口巡查,不就是在東山兩年沒有下山耐不住了。”說罷,蘇琬收了信,對施平道:“這幾日你將所有堂口這些年的情況報給我,晚些時候我再給東山回信。”
施平領了命下去,岳簫便問道:“說來,你也有些時日沒怎麼管度望閣的事了。”
“是啊,之前因為燼華章的事,這兩年我都沒顧上度望閣,都是靠那些長老。從前都是到各處雲遊的人,這回在東山上兩年,也難怪他們想下山。”
岳簫看了看蘇琬,抿了抿嘴似是要開口,可頓了頓,還是咽了回去,終是沒有開口。
第211章 結局
悠閒地時候總是過得很快,很快便是兩月過去看,岳簫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朝中對於岳簫的看法又發生的變化,可看起來仍舊不儘是讚美之詞,不過也比從前好了許多,他早已習慣,根本不在乎。而且朝堂之上,東海王也並未提及東甫征半字,這件事該是在兩個月前便已經說清,如今自然不會再提起。
這點岳簫也已經料到,只是楊焯還在眼巴巴的等著。其實這次他也得了些賞賜,只是不多,無非些什麼金銀珠寶之類。他還想看岳簫的賞,可根本沒有看到,這倒是讓他比岳簫看起來還要氣憤。下了朝會,一邊向回走,一邊便免不得與岳簫念了幾句。可還未說完,便又內侍過來,請岳簫過去,說是東海王要見他。
楊焯是以為這賞終究是要來了,實則也確實要給岳簫獎賞了。
岳簫與其他人不同,東海王要賞他自然也與其他人不同。
“你倒是不錯,你請本王讓你回洛陽,沒想到你卻立了這麼大的一件功,本王只是動動手便又如此大的回報,你可當真是個人才,本王天要好好獎賞與你。”東海王看來心情不錯,想來這些日子朝中已經沒有人敢於他明著作對,外族也因為東甫征的事而平靜下來了,如此的順利,他自然心情好。
“多謝王爺誇獎,這都是臣該做的。”
東海王滿意的點點頭:“本王想過要給你什麼樣的獎賞,想你岳家是士族,只是前些年沒落了些時日,如今有你,岳家恢復名望指日可待。如今岳家只有你一人在朝中,你家中也沒有其他能做官的人,所以只能靠你了。你如今是司隸校尉,權勢已然很大,只是這帶兵之事實在不適合你去做,如此便給你文臣之位。與你尚書令,加左光祿大夫,再過些時日,你再為本王做些事情,本王便遷你為司空,如何?”
岳簫抬頭看了看東海王,復又垂下頭去。這等高官是許多人想也不敢想的,雖然還未到三公之位,可為官之人,若是能到這個位置,士族地位便能提高許多。他想了想,俯身拱手行禮:“多謝王爺。”
而一同離開的楊焯早已高興不已,他知道自己這官做得並不好,但日後若是在朝中有岳簫相護,那麼他便安全許多了。如此想來,他索性也不急著回去,便在回去的路上等著他。不知不覺便走到了雀翎台之下,左右是等人,這裡風景極佳,上去等倒也不錯。只是他還沒走進正堂中,便又說話的聲音傳來,聽來像是楊煣。
“聽說,你要走了。”楊煣面前是一株含苞待放的桃花,可她卻根本沒有看到。
“走,我要去哪裡?”蘇琬握著一把剪刀正在修剪花草。
“別騙我了,我問過施平,你是江湖之人,自然要回你的江湖中去。”
蘇琬放下剪刀轉身看向楊煣:“我早已不屬於這個洛陽城了,我回到這裡是為了東甫征,如今事情已了,我已經沒有留在這裡的理由,自然是要走的。”
“是啊,你是回來報仇的,仇已經報了,當然要走。但是,真的沒有留下的理由了麼?”楊煣咬了咬嘴唇:“這個地方,就沒有值得你留戀的麼。”
“這裡是我生長的地方,也是我“死去”的地方,若說留戀,自然有許多。但是,這裡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洛陽了,自從十八年的事之後,這裡就是我再也不願意走進的地方。我會把我能帶走的全部帶走,再也不會回來了。”蘇琬說著,看著遠處的一處握緊了拳頭。
楊煣順著他的目光看去,那裡從前是蘇家的宅院,如今十八年過去,仍是一片廢墟。是啊,沒有人會願意在這樣一個地方繼續生活下去,何況這裡還充滿著陰謀詭計,可能稍不留神便會死。蘇琬的選擇是對的。楊煣忽然覺得不需要再說什麼了,甚至她今日過來問他這個問題也是愚蠢的可笑。
她不想再待下去了,轉身便要離開,還未走出一步,手臂便被拉著,隨後便被拉著轉了身撞進了蘇琬的懷中。
還來不及反應,蘇琬低低的聲音便在她耳邊響起:“和我一起走吧。”
楊煣一怔,許久未能反應過來,待她稍稍回過神來,便覺方才在眼中藏了許久的眼淚竟然早已流了下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