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我們坐在一個兩人包間裡,關上門,綠絨窗簾緊拉著。即使如此,她還是半天才摘下頭巾和大蛤蟆鏡,不時四處張望——這點倒有些像猴三。
聽我說到猴三臨死前的囑託,她眼圈紅了,非常傷心地哭了一場,手捂著臉,泣不成聲,淚水從指縫裡透出來,把淡藍色的眼影都沖沒了,臉上塗的粉也劃成一條條的。她說了聲抱歉,然後去洗手間補妝。
那三萬兩千塊錢她沒要,說送給我好了,她現在不缺錢了,有林總支持。
“這個碗呢?”
“也給你,不過有個條件……”她躊躇著,“你能答應不把這事說出去嗎?”
“可以。”
她拿出一隻小巧的包,從裡面掏出來一沓錢,數了數,“這是八千,我只帶了這麼多,回頭我再給你三萬,買你手裡的那張照片……”
“不用了,給你做紀念吧。”我把那張她和猴三的舊合影遞過去。
她臉漲得通紅,剛想說什麼,手機鈴聲響了。
她站起來,背對著我,像是怕我聽到,誠惶誠恐的,聲音甜得發膩,尾音像葡萄須一樣繞著圈兒,“林總,你別急呦,我真是有事,對,一個老朋友,我馬上就來嘛!”
我並沒有難為她,只是覺得猴三太不值了,他那點錢能有什麼用呢?
我們就這麼分開了。
後來在候車室內等火車時,我在電視上又看到了她,不過不叫王美麗了,叫王菲菲,更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她競選的角色是那個滿腹愁怨的林黛玉。
在表演裡面的經典段落黛玉葬花時,哀怨的音樂中,她挑著個小筐,淚光盈盈,聲聲如泣血,可不知怎麼回事,我眼前老浮現出猴三那張瘦臉,尤其是她唱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時,我突然很傷感。
都說人生如戲,戲裡落花她都會憐惜,挖香冢哀悼,一唱三嘆,那種投入的感情也不像是假的,可真實人生里到死都念著她的猴三呢?被孤獨地埋在冷冰冰地底下的猴三呢?怎麼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後來王菲菲又晉了級,接受採訪時她哭著感謝了國家,感謝了老師,感謝了父母,感謝了林總,唯獨沒有感謝猴三。
我不想再看了,但最後的才藝展示部分還是吸引了我,她深情款款地唱了首歌,是猴三經常哼唧的《你好毒》,我又坐下來,豎著耳朵,第一次完整地聽完了它:
你說我耍賴,才讓你離不開,你說我自私,只顧著自己愛。一陣陣暴雨隨狂風吹過來,我左右搖擺差點就倒頭栽,幸好我仍然有一點功力在,你觸碰不到我致命的要害,卯上你只好自認倒霉活該,拽拽的樣子你真的心太壞,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嗚嗚嗚,你越說越離譜,我越聽越糊塗,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嗚嗚嗚,打死不肯認輸,還假裝不在乎,你好毒……
她的聲音低沉婉轉,模仿張學友惟妙惟肖。唱到“你好毒”的時候,場裡場外的觀眾全都揮舞著手裡的螢光棒和印有她頭像的海報,跟著大聲尖叫。
但所有這些都跟死去的猴三沒關係了。
我又到了上海,去了福州路的博古齋,一個專門收購古物的場所,把金碗、猴三先前給我的幾塊填死屍的羊脂玉一起拿給一個管鑑定的。
他拿著金碗看了半天,突然神色大變,讓我先等一等,他去叫個人。十幾分鐘後又來了一個留山羊鬍子的戴黑框眼鏡的老人。
老人客氣地請我到他的書房裡細談,問我金碗是從哪兒弄的,確定要賣嗎。我說是祖傳之物,現在急需錢。他捋著鬍子沉吟了半天,最後伸了兩根手指,“二百萬如何?”
我呆住了。
“二百二十萬。”他又說。
我耳朵里嗡嗡直響。
“這樣吧,加上你那幾塊玉,二百三十萬。”
看著老人殷勤的眼光,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你的祖先在明朝做過大官吧?”
“嗯。”
“怪不得有這東西,這是舊時皇宮之物。”老人意猶未盡,又拿出放大鏡仔細賞玩著,“看這花紋,保存得真好,三四百年了,你們一定都挺愛惜的。”
“嗯。”
“如果轉讓,我們還有一套法律程序要走,你不急的話,先在上海玩幾天如何?”
我咬了咬牙,“對不起,我不想賣了。”
老人的長眉毛往上揚了揚,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你嫌錢少了?”
“不是。”我不曉得該如何解釋,被他盯得面紅耳赤,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不知過了多大會兒,他長長地嘆了口氣,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別說原因了,不賣就不賣吧,還好碰到我了,我不勉強你。不賣是對的,換我寧願砸鍋賣鐵、去賣血賣器官,也不會轉手。這是傳家寶,應該世世代代留存著。”
我在上海待了半個多月,和這位通情達理、知識淵博的老人也成了朋友。他告訴我那金碗是明朝皇宮御品,燕王朱棣特製的心愛之物,一共有兩隻。一隻清末時被外國人搶去了,目前在大英博物館,那隻破損得很嚴重,比我這個差多了。
聽我說到猴三臨死前的囑託,她眼圈紅了,非常傷心地哭了一場,手捂著臉,泣不成聲,淚水從指縫裡透出來,把淡藍色的眼影都沖沒了,臉上塗的粉也劃成一條條的。她說了聲抱歉,然後去洗手間補妝。
那三萬兩千塊錢她沒要,說送給我好了,她現在不缺錢了,有林總支持。
“這個碗呢?”
“也給你,不過有個條件……”她躊躇著,“你能答應不把這事說出去嗎?”
“可以。”
她拿出一隻小巧的包,從裡面掏出來一沓錢,數了數,“這是八千,我只帶了這麼多,回頭我再給你三萬,買你手裡的那張照片……”
“不用了,給你做紀念吧。”我把那張她和猴三的舊合影遞過去。
她臉漲得通紅,剛想說什麼,手機鈴聲響了。
她站起來,背對著我,像是怕我聽到,誠惶誠恐的,聲音甜得發膩,尾音像葡萄須一樣繞著圈兒,“林總,你別急呦,我真是有事,對,一個老朋友,我馬上就來嘛!”
我並沒有難為她,只是覺得猴三太不值了,他那點錢能有什麼用呢?
我們就這麼分開了。
後來在候車室內等火車時,我在電視上又看到了她,不過不叫王美麗了,叫王菲菲,更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她競選的角色是那個滿腹愁怨的林黛玉。
在表演裡面的經典段落黛玉葬花時,哀怨的音樂中,她挑著個小筐,淚光盈盈,聲聲如泣血,可不知怎麼回事,我眼前老浮現出猴三那張瘦臉,尤其是她唱到“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時,我突然很傷感。
都說人生如戲,戲裡落花她都會憐惜,挖香冢哀悼,一唱三嘆,那種投入的感情也不像是假的,可真實人生里到死都念著她的猴三呢?被孤獨地埋在冷冰冰地底下的猴三呢?怎麼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後來王菲菲又晉了級,接受採訪時她哭著感謝了國家,感謝了老師,感謝了父母,感謝了林總,唯獨沒有感謝猴三。
我不想再看了,但最後的才藝展示部分還是吸引了我,她深情款款地唱了首歌,是猴三經常哼唧的《你好毒》,我又坐下來,豎著耳朵,第一次完整地聽完了它:
你說我耍賴,才讓你離不開,你說我自私,只顧著自己愛。一陣陣暴雨隨狂風吹過來,我左右搖擺差點就倒頭栽,幸好我仍然有一點功力在,你觸碰不到我致命的要害,卯上你只好自認倒霉活該,拽拽的樣子你真的心太壞,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嗚嗚嗚,你越說越離譜,我越聽越糊塗,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嗚嗚嗚,打死不肯認輸,還假裝不在乎,你好毒……
她的聲音低沉婉轉,模仿張學友惟妙惟肖。唱到“你好毒”的時候,場裡場外的觀眾全都揮舞著手裡的螢光棒和印有她頭像的海報,跟著大聲尖叫。
但所有這些都跟死去的猴三沒關係了。
我又到了上海,去了福州路的博古齋,一個專門收購古物的場所,把金碗、猴三先前給我的幾塊填死屍的羊脂玉一起拿給一個管鑑定的。
他拿著金碗看了半天,突然神色大變,讓我先等一等,他去叫個人。十幾分鐘後又來了一個留山羊鬍子的戴黑框眼鏡的老人。
老人客氣地請我到他的書房裡細談,問我金碗是從哪兒弄的,確定要賣嗎。我說是祖傳之物,現在急需錢。他捋著鬍子沉吟了半天,最後伸了兩根手指,“二百萬如何?”
我呆住了。
“二百二十萬。”他又說。
我耳朵里嗡嗡直響。
“這樣吧,加上你那幾塊玉,二百三十萬。”
看著老人殷勤的眼光,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你的祖先在明朝做過大官吧?”
“嗯。”
“怪不得有這東西,這是舊時皇宮之物。”老人意猶未盡,又拿出放大鏡仔細賞玩著,“看這花紋,保存得真好,三四百年了,你們一定都挺愛惜的。”
“嗯。”
“如果轉讓,我們還有一套法律程序要走,你不急的話,先在上海玩幾天如何?”
我咬了咬牙,“對不起,我不想賣了。”
老人的長眉毛往上揚了揚,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你嫌錢少了?”
“不是。”我不曉得該如何解釋,被他盯得面紅耳赤,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不知過了多大會兒,他長長地嘆了口氣,走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別說原因了,不賣就不賣吧,還好碰到我了,我不勉強你。不賣是對的,換我寧願砸鍋賣鐵、去賣血賣器官,也不會轉手。這是傳家寶,應該世世代代留存著。”
我在上海待了半個多月,和這位通情達理、知識淵博的老人也成了朋友。他告訴我那金碗是明朝皇宮御品,燕王朱棣特製的心愛之物,一共有兩隻。一隻清末時被外國人搶去了,目前在大英博物館,那隻破損得很嚴重,比我這個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