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命人不解的是,兇手為何要留在屋裡悠悠哉哉地等我回來?殺害曳間後,應該已經沒什麼好逗留了,可以儘快離開……或者,我回來時兇手正好才完成犯行想要逃走,但下到一樓的時候,聽到鑰匙轉動的開鎖聲,於是慌忙躲到廚房窗簾後面,而我卻忽略了呢?

  但是,倉野幾乎從一開始就明白這樣的假設無法成立。為什麼?即使不是專業人員,從血跡的狀況判斷也知道,命案發生已超過一個小時以上。事實上,後來根據解剖得知,推定死亡時刻為正午至十二點牛之間。但果真如此的話,就表示兇手等倉野回來等了大約三個小時了。

  ——為什麼?

  倉野完全無法想像到底是什麼理由。兇手一直躲藏暗處,在如此的酷熱中靜靜等到他回來,

  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已相當瘋狂了,正因為如此,幻想才會伴隨著怪異的現實感壓迫著倉野,而倉野的身子也不禁顫抖了無數次。

  ——還有,兇手為什麼要故意讓我看見鞋子?

  倉野愈想心裡愈是迷糊。就算有不得不等待倉野回來的理由,兇手應該會有足夠的時間藏匿自己的野地高統靴,可是他卻沒這麼做,而是明日張膽擺在曳間的籃球鞋旁,彷彿故意告知「我還在這裡」。

  ——理應藏匿而未藏匿的鞋子,很難認定是愚蠢的兇手忘了藏匿!肯定是有某種理由故意讓我看到那雙鞋子,但是什麼理由呢?

  ——還有,兇手為何挑我這個房間當做犯案現場?今天之所以前往新宿完全是臨時起意,應該任何人都無法預知,何況兇手絕對不會知道我什麼時候回來。就算今天早上十點偶然目擊我出門,應該也無從判斷我要去什麼地方吧?更何況絕對不可能知道我會在一分鐘後回來,或是一小時後回來,,甚至到根戶或羽仁的住處,住一個晚上再回來。

  腦袋一片混亂,推理錯綜複雜,無法理出頭緒。

  回神時,巡邏車警笛聲已逼近。兩個單調的音階不停反覆,加速倉野的心跳。到昨天為止,對於常在半夜街道上響起的警笛聲,他都毫無任何感動,只是事不關己地想著,,又出事啦?

  ——這是不成密室的密室!兇手明明隨時可以逃走,卻寧願放棄機會,而且為求慣重,還鎖上後門。最終逃走的路徑竟然是,趁我返回時為了進入屋內而打開的大門。

  從大門進來,打開後門鎖外出,由外側鎖上大門,再從後門進入屋內,鎖上後門。然後,從倉野打開的大門逃離。兇手這一連串的行動,倉野已在腦子裡描繪反芻了不知道多少次,在他的想像中,只有兇手的臉孔部份一片模糊,愈想要凝神細看,愈發覺那面容是一片暗影而無法看清楚。那傢伙甚至會停下腳步,回頭望過來,露出嘲諷的笑容。

  倉野心有未甘地緊咬下唇。

  警笛聲在車庫前方停止,接著是開啟車門的聲音,然後傳來好幾個人匆促雜亂的腳步聲穿越脫鞋間走道,跑上樓梯。

  肯定是哪裡出了錯—從日常的生活突然進入迷途,若是不去理會,令人迷惑的現象會在不知不覺間消失。然而,眼前的一切已成了無法挽回的事實。

  ——倉野無法捨棄這樣的想法。

  3.鞋子與惡作劇

  「晤……那後來呢?」

  夏日的陽光穿過白色法式窗戶照射進來,從鋪著純白綢緞的圓桌對面,羽仁屈身探前問道。

  倉野閉上眼睛準備回答。羽仁身後,金雀枝沐浴在陽光強烈反射的金黃光輝中。倉野再度低頭,搜尋已經遺忘的語彙。

  那天的氣溫達到高峰,此後就急速下降,降到年均溫以下,但陽光強度並未減弱。隔天,七月十六日,盛夏才正要開始。

  倉野猶豫著不知按怎樣的順序敘述。事實上,也難怪羽仁會顯示如此高度的興趣。因為根據倉野所言,前天發生的意外絕對是他殺事件,警方也找過羽仁查證,但後來就再也絲毫沒有將這個案子當成殺人事件的跡象。

  昨天報紙上雖然刊登在倉野的住處發現死於非命的曳間屍體,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是自殺抑或他殺的報導,但今天早報已不再提及該事件:據此推測,這個案子若不是被當做自殺案件處理,就是警方正在進行連記者也不得透露的極機密調查。但無論如何,羽仁內心仍有非常多的疑惑。

  「怎麼了?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倉野搖頭說道:「我本來只打算來個小小的惡作劇……」

  其實,當天後來發生的事情,對倉野來說並不愉快。最初趕到的是三名警察,他們帶倉野到隔壁的空房間,進行直到發現屍體為止的簡單偵訊,,緊接著進來的似乎是鑑識人員,並不清楚有多少人進入倉野的房間,只是頻繁聽見拍照時的相機聲。

  令倉野驚訝的是,並非刑警最先進入殺人現場,好像在鑑識人員尚未完成幾項調查之前,刑警是不被允許入內的。而在調查結束之後,雖然不太清楚接下來的進入者身份,但應該就是所謂的法醫吧!

  負責指揮調查的是身穿邋過鼠灰色西裝、年齡大約四十歲,眼神很壞的傢伙。

  在倉野六席榻榻米大的房間裡,不斷傳出聲響。倉野當時想的是一些無意義的事情,諸如,不能就這樣留下曳間嗎?難道在東京不容許一個人安靜死去嗎?內心夾雜的憤怒情緒逐漸高漲,不知不覺間,類似的想法像高速拍攝的膠捲一般,在倉野的腦海中開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