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那是穿著制服的警察,還有兩個人留在篝火旁,一個穿著消防團服裝,一個是穿雨衣的小個子男人。
“太太也到這裡來了呀?”警察看見秀,吃驚了。
“是的,總覺得放心不下呀!”秀的聲音顏抖著。
“還不能斷定是你家主人。這邊黑得很,跌落的是誰,還不能完全看清楚。”
警察婉轉著說,儘可能地避免刺激秀。
“啊!太太!”
穿雨衣的小個子男人,向秀這邊走過來。
“喂,博一先生,是你發現的嗎?”
良吉頭一次看見杉山博一這個人的面孔。火光中映出他的臉,長滿了絡腮鬍須,約有四十二三歲,也許稍年輕一些,是個多皺紋的臉。
“噢,是我啊。”杉山博一用沙嗄的聲音說,“我呀,去給田代村的倉田先生送木炭,回來走到這裡,見路上積雪的形狀很可疑,那時天很黑看不清楚。可崖根有積雪崩落的痕跡。用提燈照照看,發現有從片壁村走過來的馬跡,到這消失了。我出神地思索著,怕不是你家的俊郎從崖上跌落了吧!於是立刻向分駐所報告了。”
博一結結巴巴地做了簡短的說明。
“我丈夫不是到你家出診去了嗎?”秀問道。
“是啊,他給我妻子彌撒子看病來著。對了,哪時正是3點半。我呢,恰巧那時約定去給倉田先生送木炭,所以不等俊郎先生看完病,就把木炭裝上雪橇先走了。對了,那時大約是4點鐘。”
因為天還暗著,良吉看不清楚,但運木炭的雪橇的確是空空地放在旁邊。
村里雪深,往村外運送東西,要用木製的雪橇。人套在橇繩上,拉著雪橇在雪地上向前滑行。這幾乎是唯一的運輸工具。
“那麼,俊郎在你家看完病了嗎?”秀又問。
“唔,是這樣:他先到大槻正吾先生家看病,然後從那兒到我家來,所以我不知道俊郎先生是什麼時候離開我家的。我來到這個現場後,因為看見馬蹄印在路上消失了,就趕緊報告分駐所,又請你來了。”
“這麼說,我丈夫從你家出來沒有,你不是還不清楚嗎?”
“關於這事,是因為我不在家呀!”
根據杉木博一所說,因為馬蹄印的消失,證明杉山俊郎確實已經走到這裡,所以就用不著回家去問了。良吉接著打聽片壁村誰家有馬,回答說一戶也沒有。
秀用消防團隨身帶來的手電筒,照看了現場,在淡淡的光圈中,距路旁1米的地方,有馬足跌落的痕跡。正像博一所說,從對面的片壁村往桐畑走的途中,一切足跡都突然不見了。
只用手電筒那微弱的光,還不能判明事態,所以秀和良吉這八個人一起圍著篝火,等待天明。
這時,杉山博一又補充了這樣一些話:
博一的妻子彌撒子很早就有胃病,那天胃痙攣急劇發作,痛得非常厲害。看得心焦的博一,就去請堂兄杉山醫生。
杉山俊郎讓博一先走。在博一住的片壁村還有一個病人,那是離博一家約200米遠的大槻正吾家,45歲的正吾正患著肺病。
杉山俊郎準備好注射用具,午後2時騎馬出村,去片壁村雖是雪路,騎馬去一個鐘頭也滿夠了。醫生到大槻正吾家是午後3時。按情理說,應先去杉山博一家,可不知為什麼卻到大槻家出診去了。
最後,醫生駕博一家,是午後3點半。為治彌撒子的胃痙攣,醫生給她打了針,做了局部按摩。正如博一以前所說的,他約定那天傍晚要給田代村的倉田家運去三袋木炭,所以他拋下醫生,在4時出門了。
田代村在桐畑的另一個方向,到那裡需要走1小時40分鐘。
博一用雪橇載著三袋木炭,順利地到了田代村,向倉田家交了木炭。歸途中,在這個現場,發現了這場奇禍的痕跡。
——這是博一所說的話。
五
天亮了。
和博一觀測的沒有差異。於是警察領頭,消防團員隨後,帶上博一,攀著20米深的崖壁下到谷底去,發現了醫生和馬的屍體。河床的幅度意外的寬,水流相當湍急。杉山俊郎墜落時,被岩角揸破了頭,流出血,半個身子浸在水中死去。馬掉在河流正中,被水流衝出10米遠,卡在了另一個岩礁間。
秀在崖上聽到分駐所警察的通知,伏在地上慟哭起來。
良吉初次訪問父親的故鄉,就遇上了這意想不到的變故,心裡十分難受。
天明才開始判明了醫生的蹤跡,40毫米的厚雪鋪積在路面上,路寬不足2米。良吉在黎明時分接觸到這個景色,不禁驚嘆起這個絕景和崖路的險惡了。
昨夜,路側深暗處全都是峽谷,對面是突兀聳起的高山。這條路是醫生騎馬常走的熟路。對於初次走的人,恐怕無論如何也不敢騎馬走在這裡。
雖說是事故,對醫生的死,警方還是進行了詳細地實地檢驗。
片壁村不足五戶人家。每到傍晚,從桐畑到片壁就絕無人行,另外的村子也不來人。人們考慮走這條路的危險,很自然地就繞開這條路了。
大雪在昨日正午停了。雪路上,有雪橇的拖痕,有人行的足跡,也有馬踏的雪印。人走的足跡淺,馬踏的足跡深。
檢驗,與杉山溥一的陳述是相同的。
雪橇的拖痕和人走的足跡,不用說是博一的,但馬踏的深痕,卻疊在雪橈的拖痕和人走的足跡上面。總之,雪橇的拖痕和人走的足跡,是被後來的馬跡踏亂了的。
關於人跡和馬跡的問題,分駐所警察詳細地記載下來了。隨後,一行人到杉山溥一家去了。博一從昨天送木炭拉出雪橇,今天還是第一次回家。
博一妻子彌撒子,對俊郎醫生的行蹤,說了下面一些話:
“我丈夫用雪橇拖走木炭以後約20分鐘,俊郎先生給我做了胃按摩。做完就騎馬離開我家,時間想來是4時半。”
總之,博一4時離家,在雪地上留下足跡,向田代村去了。30分鐘過後,杉山醫生騎馬循著同一山路向桐畑方向走去。可不幸的是路滑閃了馬腳,跌落到20米深的斷崖下面去了。
良吉始終同警察一行目擊了現場調査。秀因消防團的人抬著俊郎的屍體回去,也跟著一塊走了。
良吉對馬跡、人跡、橇跡,做了仔細的觀察,確實是人跡、橇跡被後來的馬跡踏亂了。醫生騎的馬是在步行人之後來的,這完全得到了證實。
馬跡在遭難現場消失了,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人跡,也就是杉山博一的足跡和撬跡,卻留下了到過現場三次的痕跡。第一次,是從片壁村出來去田代村路上的足跡。第二次,是從田代村回來走到現場的足跡。第三次,是在現場開始發現事故,轉赴分駐所所在的桐畑村去的足跡。
而且,和警察、消防團的人一起來的足跡,也在事故現場附近殘留著。
當然,這些並非截然分得那麼清楚。那上面,也有警察和消防團、秀和良吉踏進來搞亂了的足跡。唯有博一的足跡和他所陳述的話是一致的。
“太太也到這裡來了呀?”警察看見秀,吃驚了。
“是的,總覺得放心不下呀!”秀的聲音顏抖著。
“還不能斷定是你家主人。這邊黑得很,跌落的是誰,還不能完全看清楚。”
警察婉轉著說,儘可能地避免刺激秀。
“啊!太太!”
穿雨衣的小個子男人,向秀這邊走過來。
“喂,博一先生,是你發現的嗎?”
良吉頭一次看見杉山博一這個人的面孔。火光中映出他的臉,長滿了絡腮鬍須,約有四十二三歲,也許稍年輕一些,是個多皺紋的臉。
“噢,是我啊。”杉山博一用沙嗄的聲音說,“我呀,去給田代村的倉田先生送木炭,回來走到這裡,見路上積雪的形狀很可疑,那時天很黑看不清楚。可崖根有積雪崩落的痕跡。用提燈照照看,發現有從片壁村走過來的馬跡,到這消失了。我出神地思索著,怕不是你家的俊郎從崖上跌落了吧!於是立刻向分駐所報告了。”
博一結結巴巴地做了簡短的說明。
“我丈夫不是到你家出診去了嗎?”秀問道。
“是啊,他給我妻子彌撒子看病來著。對了,哪時正是3點半。我呢,恰巧那時約定去給倉田先生送木炭,所以不等俊郎先生看完病,就把木炭裝上雪橇先走了。對了,那時大約是4點鐘。”
因為天還暗著,良吉看不清楚,但運木炭的雪橇的確是空空地放在旁邊。
村里雪深,往村外運送東西,要用木製的雪橇。人套在橇繩上,拉著雪橇在雪地上向前滑行。這幾乎是唯一的運輸工具。
“那麼,俊郎在你家看完病了嗎?”秀又問。
“唔,是這樣:他先到大槻正吾先生家看病,然後從那兒到我家來,所以我不知道俊郎先生是什麼時候離開我家的。我來到這個現場後,因為看見馬蹄印在路上消失了,就趕緊報告分駐所,又請你來了。”
“這麼說,我丈夫從你家出來沒有,你不是還不清楚嗎?”
“關於這事,是因為我不在家呀!”
根據杉木博一所說,因為馬蹄印的消失,證明杉山俊郎確實已經走到這裡,所以就用不著回家去問了。良吉接著打聽片壁村誰家有馬,回答說一戶也沒有。
秀用消防團隨身帶來的手電筒,照看了現場,在淡淡的光圈中,距路旁1米的地方,有馬足跌落的痕跡。正像博一所說,從對面的片壁村往桐畑走的途中,一切足跡都突然不見了。
只用手電筒那微弱的光,還不能判明事態,所以秀和良吉這八個人一起圍著篝火,等待天明。
這時,杉山博一又補充了這樣一些話:
博一的妻子彌撒子很早就有胃病,那天胃痙攣急劇發作,痛得非常厲害。看得心焦的博一,就去請堂兄杉山醫生。
杉山俊郎讓博一先走。在博一住的片壁村還有一個病人,那是離博一家約200米遠的大槻正吾家,45歲的正吾正患著肺病。
杉山俊郎準備好注射用具,午後2時騎馬出村,去片壁村雖是雪路,騎馬去一個鐘頭也滿夠了。醫生到大槻正吾家是午後3時。按情理說,應先去杉山博一家,可不知為什麼卻到大槻家出診去了。
最後,醫生駕博一家,是午後3點半。為治彌撒子的胃痙攣,醫生給她打了針,做了局部按摩。正如博一以前所說的,他約定那天傍晚要給田代村的倉田家運去三袋木炭,所以他拋下醫生,在4時出門了。
田代村在桐畑的另一個方向,到那裡需要走1小時40分鐘。
博一用雪橇載著三袋木炭,順利地到了田代村,向倉田家交了木炭。歸途中,在這個現場,發現了這場奇禍的痕跡。
——這是博一所說的話。
五
天亮了。
和博一觀測的沒有差異。於是警察領頭,消防團員隨後,帶上博一,攀著20米深的崖壁下到谷底去,發現了醫生和馬的屍體。河床的幅度意外的寬,水流相當湍急。杉山俊郎墜落時,被岩角揸破了頭,流出血,半個身子浸在水中死去。馬掉在河流正中,被水流衝出10米遠,卡在了另一個岩礁間。
秀在崖上聽到分駐所警察的通知,伏在地上慟哭起來。
良吉初次訪問父親的故鄉,就遇上了這意想不到的變故,心裡十分難受。
天明才開始判明了醫生的蹤跡,40毫米的厚雪鋪積在路面上,路寬不足2米。良吉在黎明時分接觸到這個景色,不禁驚嘆起這個絕景和崖路的險惡了。
昨夜,路側深暗處全都是峽谷,對面是突兀聳起的高山。這條路是醫生騎馬常走的熟路。對於初次走的人,恐怕無論如何也不敢騎馬走在這裡。
雖說是事故,對醫生的死,警方還是進行了詳細地實地檢驗。
片壁村不足五戶人家。每到傍晚,從桐畑到片壁就絕無人行,另外的村子也不來人。人們考慮走這條路的危險,很自然地就繞開這條路了。
大雪在昨日正午停了。雪路上,有雪橇的拖痕,有人行的足跡,也有馬踏的雪印。人走的足跡淺,馬踏的足跡深。
檢驗,與杉山溥一的陳述是相同的。
雪橇的拖痕和人走的足跡,不用說是博一的,但馬踏的深痕,卻疊在雪橈的拖痕和人走的足跡上面。總之,雪橇的拖痕和人走的足跡,是被後來的馬跡踏亂了的。
關於人跡和馬跡的問題,分駐所警察詳細地記載下來了。隨後,一行人到杉山溥一家去了。博一從昨天送木炭拉出雪橇,今天還是第一次回家。
博一妻子彌撒子,對俊郎醫生的行蹤,說了下面一些話:
“我丈夫用雪橇拖走木炭以後約20分鐘,俊郎先生給我做了胃按摩。做完就騎馬離開我家,時間想來是4時半。”
總之,博一4時離家,在雪地上留下足跡,向田代村去了。30分鐘過後,杉山醫生騎馬循著同一山路向桐畑方向走去。可不幸的是路滑閃了馬腳,跌落到20米深的斷崖下面去了。
良吉始終同警察一行目擊了現場調査。秀因消防團的人抬著俊郎的屍體回去,也跟著一塊走了。
良吉對馬跡、人跡、橇跡,做了仔細的觀察,確實是人跡、橇跡被後來的馬跡踏亂了。醫生騎的馬是在步行人之後來的,這完全得到了證實。
馬跡在遭難現場消失了,這是理所當然的。可是人跡,也就是杉山博一的足跡和撬跡,卻留下了到過現場三次的痕跡。第一次,是從片壁村出來去田代村路上的足跡。第二次,是從田代村回來走到現場的足跡。第三次,是在現場開始發現事故,轉赴分駐所所在的桐畑村去的足跡。
而且,和警察、消防團的人一起來的足跡,也在事故現場附近殘留著。
當然,這些並非截然分得那麼清楚。那上面,也有警察和消防團、秀和良吉踏進來搞亂了的足跡。唯有博一的足跡和他所陳述的話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