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第十八章 聖母的救濟
〔我在家等待著鄧莞千的消息,等來的卻是三個男人。想必他們已經殺過人,乾脆把我殺了,從此就一勞永逸了。偏偏我躲在了墓地里,他們不僅沒找到我,我還偷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我叫王天嬌,我有一隻奇怪的貓,這隻貓背上的毛是紅色的。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花花。花花究竟什麼時候來的,我也記不清了。只記得那是在冬天,外面下了雪,早上起床開門的時候,就看見它縮在門口瑟瑟發抖。
我看它很可憐的樣子,所以就用舊紙箱做了一個窩,放在院子裡。都說貓養不親,我原本想等太陽出來了,它就會離開的。等我放學回家,沒想到花花沒有走,大概是為了感謝我的救命之恩,還一個勁兒地來蹭我的腳後跟。我看花花惹人憐愛,所以就乾脆把它養在家裡了。
我住的村子叫濟陽村,這一帶其實有很多像花花一樣的流浪貓。為什麼呢?因為濟陽村是個漁村,這裡的村民都以打魚為生。每次漁獵回來,他們總會把那些死掉的小魚小蝦丟在岸邊,這就成了小貓小狗的天堂。
花花可通人性了,很快就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睡覺。我上學去,心裡老是惦記著它。我想花花也是一樣,所以每當我回家,它總是站在門口迎接我,想不到貓也會這樣吧。等到花花再大一點的時候,它還會到學校門口找我呢!
我們有過很多有趣的事兒,還擁有很多秘密。最令人難忘的,還數初中那一次。有天,我班上有幾個小混混欺負一個孤兒,我看不下去了,就拉著小孩去教訓他們。
我和他們打賭,誰要是猜中馬路上最先過去五輛車的車牌就算贏。其實啊,我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馬路的拐角處是一個收費站,很多車在那排隊過關卡,我就記住了它們的車牌號。前四輛都對了,可半途,從拐角處鑽出來一輛中巴車,這可是我事先沒想到的,眼看就要輸了,你猜怎麼著?花花就好像知道我們在打賭似的,它猛地跑到馬路中間,擋住了中巴。中巴嘎吱一下就停住了,結果後面的車輛讓我如願贏了。那幫小混混還以為我有什麼特異功能呢,真是笑死人了!
我為什麼要講那麼多花花,是因為我的故事,實在和它脫不了關係。
我爸爸說,王家世代都住在這裡,這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這是一個小海灣。岸邊樹木成林,到了秋天的時候,碩果纍纍。果實滾落進海裡面,就成了最好的養分。海灣得天獨厚的環境,又讓它很少受到風浪的襲擊,所以。每到季節,總有成群的魚來海灣築巢下卵,簡直就是個天然的養魚場。
爸爸曾經跟我說過“涸澤而漁”是不對的,濟陽村的父老鄉親都堅守著這個原則,即使漁情再喜人,也只打自己需要的分量,這樣才能長久。
我們的生活不富裕,但不愁吃不愁喝,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但好景不長,很快,外地來了個私人老闆在這建了一家氮肥廠,就把所有的美夢都打破了。
他們開著鏟土機,手裡拿著斧子鋤頭,把山上成片的樹林砍倒,圍起了圍牆,豎起煙囪,建起了工廠。他們說這是為了振興經濟。濟陽村的老百姓都很善良,為了振興經濟,那些樹砍掉就砍掉吧。
可慢慢地,事情就不對了。我們發現那個氮肥廠,每天都會汩汩地往外冒著黑水。這些黑水酸臭沖天,順著山坡流進了海里。原來碧藍的海水再也看不見了,而且成群的死魚死蝦浮在海面。它們的屍體被海水衝上岸,腐爛發臭。濟陽村簡直就變成了一個露天的垃圾場。
我們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漁民們因為捕不到魚陷入貧窮。萬不得已之下,村里人終於去氮肥廠討說法。
那天晚上,爸爸回來之後很開心,說是接待他們的那個老闆,答應一個星期內給答覆,我們很快就能過上原來的生活了。
大家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一周之後,老闆沒有出現,倒是來了幾個自稱氮肥廠宣傳幹事的人,他們哪裡是什麼幹事,手裡都拿著棍棒,就是一幫地痞無賴,而且領頭的我認識,他就是劉文海,是我的初中同學。
劉文海很早就輟學了,在社會上拉攏了一幫小混混,六親不認、無惡不作,是我們當地的一霸。他們並不是來給什麼說法的,而是要趕我們走,好讓氮肥廠繼續為他們賺錢。
在劉文海的威脅下,很多村民拿了一點點補償費就搬走了。但也剩下兩三戶怎麼也不願搬的,氮肥廠也沒辦法,只能由他們自生自滅,其中就包括我家。
爸爸說,現在住的這間老屋是祖上傳下來的,就算死也要死在裡面,否則就是不孝。然後他就嘆了一口氣兒,又說這份孝心維持到他那輩也就夠了,希望我能夠考出這個漁村,去創造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為此我努力學習,也獲得一點小成績。在那麼多科目中,我最喜歡的是數學,我對數字有天生的敏感,還代表縣裡參加過奧林匹克競賽呢!
林春園就是在這個時候遇見的。
看見她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心想怎麼會有那麼像的人,我們身高一樣,體重一樣,五官也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我的脖子後面有個胎記。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是姐妹啊。
因為都喜歡數學,所以我們很快成了好朋友。雖然不在一個學校,可是我們保持著聯繫,放假的時候,我會去找她玩,她也會來我家做客。
〔我在家等待著鄧莞千的消息,等來的卻是三個男人。想必他們已經殺過人,乾脆把我殺了,從此就一勞永逸了。偏偏我躲在了墓地里,他們不僅沒找到我,我還偷聽到了他們的對話。〕我叫王天嬌,我有一隻奇怪的貓,這隻貓背上的毛是紅色的。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花花。花花究竟什麼時候來的,我也記不清了。只記得那是在冬天,外面下了雪,早上起床開門的時候,就看見它縮在門口瑟瑟發抖。
我看它很可憐的樣子,所以就用舊紙箱做了一個窩,放在院子裡。都說貓養不親,我原本想等太陽出來了,它就會離開的。等我放學回家,沒想到花花沒有走,大概是為了感謝我的救命之恩,還一個勁兒地來蹭我的腳後跟。我看花花惹人憐愛,所以就乾脆把它養在家裡了。
我住的村子叫濟陽村,這一帶其實有很多像花花一樣的流浪貓。為什麼呢?因為濟陽村是個漁村,這裡的村民都以打魚為生。每次漁獵回來,他們總會把那些死掉的小魚小蝦丟在岸邊,這就成了小貓小狗的天堂。
花花可通人性了,很快就和我成了好朋友。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睡覺。我上學去,心裡老是惦記著它。我想花花也是一樣,所以每當我回家,它總是站在門口迎接我,想不到貓也會這樣吧。等到花花再大一點的時候,它還會到學校門口找我呢!
我們有過很多有趣的事兒,還擁有很多秘密。最令人難忘的,還數初中那一次。有天,我班上有幾個小混混欺負一個孤兒,我看不下去了,就拉著小孩去教訓他們。
我和他們打賭,誰要是猜中馬路上最先過去五輛車的車牌就算贏。其實啊,我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馬路的拐角處是一個收費站,很多車在那排隊過關卡,我就記住了它們的車牌號。前四輛都對了,可半途,從拐角處鑽出來一輛中巴車,這可是我事先沒想到的,眼看就要輸了,你猜怎麼著?花花就好像知道我們在打賭似的,它猛地跑到馬路中間,擋住了中巴。中巴嘎吱一下就停住了,結果後面的車輛讓我如願贏了。那幫小混混還以為我有什麼特異功能呢,真是笑死人了!
我為什麼要講那麼多花花,是因為我的故事,實在和它脫不了關係。
我爸爸說,王家世代都住在這裡,這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這是一個小海灣。岸邊樹木成林,到了秋天的時候,碩果纍纍。果實滾落進海裡面,就成了最好的養分。海灣得天獨厚的環境,又讓它很少受到風浪的襲擊,所以。每到季節,總有成群的魚來海灣築巢下卵,簡直就是個天然的養魚場。
爸爸曾經跟我說過“涸澤而漁”是不對的,濟陽村的父老鄉親都堅守著這個原則,即使漁情再喜人,也只打自己需要的分量,這樣才能長久。
我們的生活不富裕,但不愁吃不愁喝,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但好景不長,很快,外地來了個私人老闆在這建了一家氮肥廠,就把所有的美夢都打破了。
他們開著鏟土機,手裡拿著斧子鋤頭,把山上成片的樹林砍倒,圍起了圍牆,豎起煙囪,建起了工廠。他們說這是為了振興經濟。濟陽村的老百姓都很善良,為了振興經濟,那些樹砍掉就砍掉吧。
可慢慢地,事情就不對了。我們發現那個氮肥廠,每天都會汩汩地往外冒著黑水。這些黑水酸臭沖天,順著山坡流進了海里。原來碧藍的海水再也看不見了,而且成群的死魚死蝦浮在海面。它們的屍體被海水衝上岸,腐爛發臭。濟陽村簡直就變成了一個露天的垃圾場。
我們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漁民們因為捕不到魚陷入貧窮。萬不得已之下,村里人終於去氮肥廠討說法。
那天晚上,爸爸回來之後很開心,說是接待他們的那個老闆,答應一個星期內給答覆,我們很快就能過上原來的生活了。
大家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一周之後,老闆沒有出現,倒是來了幾個自稱氮肥廠宣傳幹事的人,他們哪裡是什麼幹事,手裡都拿著棍棒,就是一幫地痞無賴,而且領頭的我認識,他就是劉文海,是我的初中同學。
劉文海很早就輟學了,在社會上拉攏了一幫小混混,六親不認、無惡不作,是我們當地的一霸。他們並不是來給什麼說法的,而是要趕我們走,好讓氮肥廠繼續為他們賺錢。
在劉文海的威脅下,很多村民拿了一點點補償費就搬走了。但也剩下兩三戶怎麼也不願搬的,氮肥廠也沒辦法,只能由他們自生自滅,其中就包括我家。
爸爸說,現在住的這間老屋是祖上傳下來的,就算死也要死在裡面,否則就是不孝。然後他就嘆了一口氣兒,又說這份孝心維持到他那輩也就夠了,希望我能夠考出這個漁村,去創造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為此我努力學習,也獲得一點小成績。在那麼多科目中,我最喜歡的是數學,我對數字有天生的敏感,還代表縣裡參加過奧林匹克競賽呢!
林春園就是在這個時候遇見的。
看見她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心想怎麼會有那麼像的人,我們身高一樣,體重一樣,五官也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我的脖子後面有個胎記。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們是姐妹啊。
因為都喜歡數學,所以我們很快成了好朋友。雖然不在一個學校,可是我們保持著聯繫,放假的時候,我會去找她玩,她也會來我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