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百慕達?我太知道了,可以說我們這代人就是在百慕達三角的神秘和恐懼中成長起來的,關於它的傳說已經耳熟能詳了。

  位於北大西洋上,由百慕達群島、波多黎各及美國佛羅里達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區海域,就是百慕達三角,經常發生超自然現象及違反物理定律的事件,無法解釋的事件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迄今為止,已經有數不清的途徑船隻和飛機無故失蹤,所以該地又被稱為死亡三角區,百慕達成了神秘死亡的代名詞。

  “哦?難道這地方也有大量的船隻和飛機失事和莫名失蹤嗎?”我充滿好奇的問道。

  “是有很多怪事發生,而且都集中在近段時期,事件主要發生在船上,飛機倒還沒有,船也沒有失蹤,失蹤了相反還好解釋,可能是遇上了海難什麼的,更奇怪的是,船隻最終都被其他途徑的人無意間發現,船隻均完好無損,而船上卻沒有半個人的蹤影,全部人間蒸發,此類事件不斷在該區域發生,於是,周邊的國家就將它稱為太平洋上的‘百慕達’,其中,也包括中國的船隻。”老頑童大致的說了一下情況。

  我有所領悟道:“你告訴我這個,是不是想說和地下組織有關呢?”

  老頑童不很肯定的說:“不好說,我也就是這麼一想,但眼下找不到任何聯繫。”

  “你說的這個地方在哪?”

  “是分別位於日本以南和台灣以東都是一千多公里的海域上,也就在日屬火山列島的附近。”

  我心說,會不會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核武器基地搞的鬼呢?原來不是有“太陽從西邊升起”的故事嗎?可一想,老頑童說的地方離馬紹爾群島的美軍基地也太遠了點,不應該是。

  反正現在一提到日本,我就草木皆兵,既然火山列島是屬於日本的,難道真和地下組織有關嗎?如果他們暗中在那裡搞實驗,將其變成了一個魔鬼海域,也不是沒有可能。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五十五章 雷射與使命

  更新時間2010-1-27 22:33:31 字數:2494

  【廣告】異型出品懸疑長篇二十二對染色體實體修訂版已經出版上市,全國新華書店、部分民營書店、當當網和機場等有售,歡迎購閱、收藏!

  ~~~~~~~~~~~~~~~~~~~~~~~~~~~~~~~~~~~~~~~~~~~

  關於“百慕達”的事,我特地詢問了一下教授,看看他們的基地周圍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教授回答從沒聽說過,他們與世隔絕、孤陋寡聞,也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兒。

  這樣看來,如果“百慕達”和地下組織有關,在火山列島附近設有基地的話,其性質應該和教授所在的基地不同,否則兩處都應該有類似的情況出現,要不就傳說只是偶然的現象,不一定是地下組織所為。

  不著邊際的事情先擱一邊,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那個不明位置的IP位址,它是通過一個什麼怪異的方式上網的呢?連超級權限都奈何不了它,總覺得其中似有很大的問題,應該是個超隱秘的地點,光說在日本,怎麼去找呢?

  還有一點,不明位置的IP是個獨立的地址,搞不清楚那裡是個什麼規模的去處,是一個人呢還是一群人?若像核電站里的區域網,一看就知道是個大單位。

  不明就不明吧,做點別的,在密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展。

  由於我的職業習慣,總覺得這些字符串是通過某種形式的編碼編譯而來的,只有通過反編譯才能得出真相,因為電腦中的所有字符都是通過機器語言來表示的,隨著計算機中心處理器CPU的硬體水平不斷提升,其運算能力也在加強,寄存器的位數從早期的16位升到32位,現在更升到了*位,儲存能力、處理速度和精度都大幅提高,而密文每段*位的字符串使我聯想到計算機的編碼。

  問題在於,計算機可以識別若干種字符集和不同編碼,卻沒有一種已知的編碼是像密文這樣來寫的,當然,敵人不會傻到直接採用其中一種編碼,那對於專業從事計算機的人員來說,要反編譯就太小兒科了,一定是將編碼用另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最大的難點。

  編碼隨你怎麼編,萬變不離其宗,無外乎就是二進位或十六進位的編碼,可密文看上去都不是,從其中的數字可以看出,有0到9的數字,也就是說肯定不是二進位,否則只有0和1,多多少少和十六進位還挨得上點邊,我始終對裡面的D和L兩個字母的含義不得要領,十六進位里並不包含這兩個字符。

  想不出來也不能一個勁的往下想,暫時放一放,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獲得一些靈感。

  還是將重點轉移到幾個IP的監控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又被我發現了一個來自以色列的IP和不明位置的IP有信息往來,傳遞的文件除了有關雷射技術的資料,其中還有密文。

  最讓我喜出望外的是,此密文並非字符串的密文,而是真由子使用過的那種,使用英文寫成,破譯出來的內容是:以色列和美國方面已經有所察覺,行動要注意保密和安全。

  這個發現讓我想到兩件事,一是在瑞士蘇黎世國家專家組會議上,以色列專家提到的雷射研究技術被盜的事,一個是用不明地址接收情報的人,可能類似於教授所處的位置,從他們傳遞雷射資料可以看出,這可能是地下組織中收集各國雷射研究資料的另一條聯絡線路,和真由子他們一樣是單線聯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