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李在堂鑲完了一生中最後一顆牙齒,伸出了雙手。
陳杰將手銬銬在了他的手腕上。
診所的大門口圍了很多人,十幾個工人坐在鍬柄上休息,路基已經挖到診所的門口了。溝兩邊全是人。
啞巴正在清洗櫥窗和砧板,豬頭肉就要開賣了,櫃檯前沒有一個人;閔其蓮還像往常一樣坐在櫃檯裡面;王老闆的書店裡面空空蕩蕩的,李嫂的茶水爐前也沒有人沖開水。
走到居委會的時候,歐陽平和陳杰同時看到了黑板報上的七個粉筆字:昇州路居委會宣。“昇州路”三個字和匿名信上的昇州路一摸一樣。
第十五章 眼鏡蛇看出玄機 余仁成命喪黃泉
昇州路的北路口停著一輛吉普車和一輛警車。
汽車駛過烏龍河的時候,黑壓壓的人群還沒有散去。
李在堂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李在堂以診所為幌子,暗地裡從事倒賣文物的勾當,他的父親就是開當鋪的,李家的當鋪和別的當鋪不一樣,李家的當鋪專做文物生意,和李家當鋪打交道的都是一些飛檐走壁的小偷和專在墳墓裡面找食吃的盜墓賊,這些小偷和盜墓賊選擇的都是死當,丟下東西,拿錢走人,而且只認一家,店家不問東西來路,顧客不知東西的去處,乾淨利索。這種生意賺頭大,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看走眼,一定要水缸裡面捉老鱉——十拿九穩。李在堂年輕的時候,除了跟他爹學了看牙的手藝之外,還掌握了鑑別文物的絕招。
解放前,李家的當鋪失了一把大火,損失慘重,正當李在堂準備東山再起的時候,解放了。他就在昇州路開了一個診所,一些熟客還會找他,余仁成就是其中之一。
文革結束以後,古董文物的行情漸長,蟄伏了十幾年的盜墓賊們重操舊業。
他和余仁成打了多少年的交道,關係非常好,但余仁成非常精明,他到處借錢以掩人耳目,大家都知道他好賭,但他賭錢和別人不一樣,他賭錢適可而止,從來不死纏爛打,所以,他賭錢也是為了混淆視聽。他對李在堂始終心存戒備,每次出手贓物,都是零打碎敲,從來不一次出手,去年十一月,余仁成拿著幾樣玉器來找李在堂,李在堂心裏面“咯噔“了一下,因為這幾件玉器無論從質地,還是從做工、造型上看,都是皇家飾品。放在水裡面,有冒不完的氣泡,李在堂從這些玉器上聞出了棺材的味道,他估計余仁成他們一定是逮到了一條大魚。
當天晚上,他鑽進了李玉環的房間,在和李玉環行魚水之歡的時候,看到了李玉環脖子上的一串翡翠項鍊——那是他一生中見到的最珍貴的翡翠項鍊,他斷定,這串項鍊是余仁成送給李玉環的。經過刨根問底,李玉環終於說出了實情。
所以,他就決定跟蹤余仁成。
關於這一點,啞巴用筆和紙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一天夜裡,我起來小便,看到余從門前走過,他走進過道的時候,又有一個人跟在後面,他躲進了巷子,過了一會,這個人也進去了,他背對著我,我看不清他的臉,我等了半個多鐘頭,這個人出來了,我看清楚了,他就是李在堂。”
精明的李在堂發現,尚家大院的鬼,很可能就是余仁成。那天夜裡的跟蹤,證實了他的判斷,不僅如此,他還發現余仁成的秘密,余仁成每次盜墓所得的贓物,都是藏在鬼屋裡面的。他在鬼屋的屋脊守候了兩個晚上。第二天晚上,余仁成終於出現了,余仁成像猴子一樣竄到一顆香樟樹上,然後上了屋頂,最後鑽進了天窗。
李在堂也鑽進了天窗,鬼屋的裡間有一些破衣櫥,余仁成挪開衣櫥,下了一塊牆板,從裡面掏出一個紙包。李在堂終於明白,余仁成把東西藏在了木板後面的牆洞之中。
李在堂本來是準備等余仁成離開之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拿走這些寶貝,可是,余仁成裹著紅袍子睡下了。他就像一個忠實的守墓人,守護著那些寶貝,就怕有絲毫的閃失。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的晚上,李在堂約余仁成到診所來喝酒,那一天,李在堂的老婆淑芳帶著孩子到鄉下走親戚去了。李在堂準備好了一條麻袋和一把鐵鍬。口袋裡面揣著一根鐵絲。
余仁成把那些寶貝看得比命還重要,但對自己的小命卻沒有當回事。兩個人推杯換盞,余仁成的身子開始發飄,舌頭也不利索了。李在堂乘倒酒之際,從口袋裡面掏出鐵絲,走到余仁成的後面,將鐵絲套在了余仁成的脖子上。
兩分鐘不到,余仁成氣絕身亡。
李在堂在確認余仁成死亡之後,將它裝進了麻袋,他打開診所的門,朝路兩頭看了看,然後扛起麻袋,拿起鐵鍬走出了診所的門,夜已深,天下著雨。前一天的晚上,李在堂用竹竿打壞了四盞路燈。
他走到湛家的門口,朝四周看了看,幾戶人家的屋子裡面都黑著燈。他把麻袋放到地上,然後將麻袋滾入深溝之中,搬了十幾塊石板壓在麻袋上面,用鍬在石板上蓋了一層土。最後鑽進了紫袍巷。
“那些寶貝被你拿走了嗎?”
“我後悔啊!”
“為什麼?”
“第二天夜裡,我帶著一根繩子到鬼屋去了,可奇怪的是,東西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我在屋子裡面找了兩個多小時,始終沒有找到那一包東西。”
陳杰將手銬銬在了他的手腕上。
診所的大門口圍了很多人,十幾個工人坐在鍬柄上休息,路基已經挖到診所的門口了。溝兩邊全是人。
啞巴正在清洗櫥窗和砧板,豬頭肉就要開賣了,櫃檯前沒有一個人;閔其蓮還像往常一樣坐在櫃檯裡面;王老闆的書店裡面空空蕩蕩的,李嫂的茶水爐前也沒有人沖開水。
走到居委會的時候,歐陽平和陳杰同時看到了黑板報上的七個粉筆字:昇州路居委會宣。“昇州路”三個字和匿名信上的昇州路一摸一樣。
第十五章 眼鏡蛇看出玄機 余仁成命喪黃泉
昇州路的北路口停著一輛吉普車和一輛警車。
汽車駛過烏龍河的時候,黑壓壓的人群還沒有散去。
李在堂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李在堂以診所為幌子,暗地裡從事倒賣文物的勾當,他的父親就是開當鋪的,李家的當鋪和別的當鋪不一樣,李家的當鋪專做文物生意,和李家當鋪打交道的都是一些飛檐走壁的小偷和專在墳墓裡面找食吃的盜墓賊,這些小偷和盜墓賊選擇的都是死當,丟下東西,拿錢走人,而且只認一家,店家不問東西來路,顧客不知東西的去處,乾淨利索。這種生意賺頭大,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能看走眼,一定要水缸裡面捉老鱉——十拿九穩。李在堂年輕的時候,除了跟他爹學了看牙的手藝之外,還掌握了鑑別文物的絕招。
解放前,李家的當鋪失了一把大火,損失慘重,正當李在堂準備東山再起的時候,解放了。他就在昇州路開了一個診所,一些熟客還會找他,余仁成就是其中之一。
文革結束以後,古董文物的行情漸長,蟄伏了十幾年的盜墓賊們重操舊業。
他和余仁成打了多少年的交道,關係非常好,但余仁成非常精明,他到處借錢以掩人耳目,大家都知道他好賭,但他賭錢和別人不一樣,他賭錢適可而止,從來不死纏爛打,所以,他賭錢也是為了混淆視聽。他對李在堂始終心存戒備,每次出手贓物,都是零打碎敲,從來不一次出手,去年十一月,余仁成拿著幾樣玉器來找李在堂,李在堂心裏面“咯噔“了一下,因為這幾件玉器無論從質地,還是從做工、造型上看,都是皇家飾品。放在水裡面,有冒不完的氣泡,李在堂從這些玉器上聞出了棺材的味道,他估計余仁成他們一定是逮到了一條大魚。
當天晚上,他鑽進了李玉環的房間,在和李玉環行魚水之歡的時候,看到了李玉環脖子上的一串翡翠項鍊——那是他一生中見到的最珍貴的翡翠項鍊,他斷定,這串項鍊是余仁成送給李玉環的。經過刨根問底,李玉環終於說出了實情。
所以,他就決定跟蹤余仁成。
關於這一點,啞巴用筆和紙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一天夜裡,我起來小便,看到余從門前走過,他走進過道的時候,又有一個人跟在後面,他躲進了巷子,過了一會,這個人也進去了,他背對著我,我看不清他的臉,我等了半個多鐘頭,這個人出來了,我看清楚了,他就是李在堂。”
精明的李在堂發現,尚家大院的鬼,很可能就是余仁成。那天夜裡的跟蹤,證實了他的判斷,不僅如此,他還發現余仁成的秘密,余仁成每次盜墓所得的贓物,都是藏在鬼屋裡面的。他在鬼屋的屋脊守候了兩個晚上。第二天晚上,余仁成終於出現了,余仁成像猴子一樣竄到一顆香樟樹上,然後上了屋頂,最後鑽進了天窗。
李在堂也鑽進了天窗,鬼屋的裡間有一些破衣櫥,余仁成挪開衣櫥,下了一塊牆板,從裡面掏出一個紙包。李在堂終於明白,余仁成把東西藏在了木板後面的牆洞之中。
李在堂本來是準備等余仁成離開之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拿走這些寶貝,可是,余仁成裹著紅袍子睡下了。他就像一個忠實的守墓人,守護著那些寶貝,就怕有絲毫的閃失。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的晚上,李在堂約余仁成到診所來喝酒,那一天,李在堂的老婆淑芳帶著孩子到鄉下走親戚去了。李在堂準備好了一條麻袋和一把鐵鍬。口袋裡面揣著一根鐵絲。
余仁成把那些寶貝看得比命還重要,但對自己的小命卻沒有當回事。兩個人推杯換盞,余仁成的身子開始發飄,舌頭也不利索了。李在堂乘倒酒之際,從口袋裡面掏出鐵絲,走到余仁成的後面,將鐵絲套在了余仁成的脖子上。
兩分鐘不到,余仁成氣絕身亡。
李在堂在確認余仁成死亡之後,將它裝進了麻袋,他打開診所的門,朝路兩頭看了看,然後扛起麻袋,拿起鐵鍬走出了診所的門,夜已深,天下著雨。前一天的晚上,李在堂用竹竿打壞了四盞路燈。
他走到湛家的門口,朝四周看了看,幾戶人家的屋子裡面都黑著燈。他把麻袋放到地上,然後將麻袋滾入深溝之中,搬了十幾塊石板壓在麻袋上面,用鍬在石板上蓋了一層土。最後鑽進了紫袍巷。
“那些寶貝被你拿走了嗎?”
“我後悔啊!”
“為什麼?”
“第二天夜裡,我帶著一根繩子到鬼屋去了,可奇怪的是,東西已經不在原來的地方了,我在屋子裡面找了兩個多小時,始終沒有找到那一包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