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在海淀學院路有個家吧。”

  “是呀,那是我父母留下來的,他們去加拿大定居了。那裡怎麼了。”

  對李靜的反問,馬學義沒有回答。

  “最近你回去過麼?”

  “沒有,我把那借給我的同學住了。”

  “你的同學!”

  “是呀,我的大學同學,叫王躍進。”

  “他現在在哪?”

  “我剛才出去就是去見他了,他沒說去哪,可能回那兒了吧!”

  馬學義看了一下表,“是幾點與他分手的?”

  “三點多吧。”李靜答到。

  “你有那的鑰匙嗎?”

  “在這。”

  “我們去那看一下,可以吧。”

  “當然,我的同學怎麼了。”

  “沒什麼,只是向他了解些情況。”

  馬學義讓李靜上了車,儘可能快地趕向海淀。車上馬學義又問了一些問題。

  “你一直住在單位嗎?”

  “是的,單位給我了一間房,上班近,所以我就住這。”

  “你的同學從哪來?”

  “西安。”

  “什麼單位?”

  “是西北化工研究所。他說他辦了停薪留職,和朋友作一些生意。”

  “做什麼生意?”

  “他沒說,只是說什麼掙錢作什麼。”

  “他是幾號來的?”

  “記得是四月十七號。”

  “記得這麼准。”

  “是呀,我的生日是四月十九號,他說是趕著來給我賀生日的。順便跟朋友作點生意。”

  “他們有幾個人?”

  “不知道。他來後,給我打了電話,他是一個人到我們院來的,我把鑰匙給他了。”

  “你沒跟他一塊來?”

  “我要上班,他也不讓我送他來。”

  “這麼說,他知道那個地方了。”

  “他以前來這北京,我帶他去過那裡。”

  “大學畢業後,這不是第一次見面。”

  “他三月份來是第一次。”

  “幾號能記住麼?”

  “記不清了。”

  “住了幾天?”

  “好像住了五、六天吧。”

  “那次他住哪,知道麼?”

  “不知道。”

  “這次他為什麼要住在你那?”

  “他說這房這麼好,以後我來住吧。我說當然可以,反正我也要出國了,東西都不要了,隨便住。”

  “看來,你們的關係不錯吧。”

  “你不是向我同學問情況,而是在調查我的同學吧。”李靜反問道。

  “這個一會你就清楚了。你們是怎麼見面的?”

  “我要上班,每次都是他打電話來,或到單位來。”

  “你們都談些什麼?”

  “老同學見面,能談什麼。”李靜有些不高興了。

  “還有一個問題。那裡有電話麼?”

  “沒人住,當然沒有。”

  “五月四日晚,你見到他了麼?”

  “沒有。那是“五四青年節”,我和幾個朋友出去玩了,玩到很晚。”

  看來李靜並不知情,那個王躍進值得懷疑。王躍進可能已經回去了,必須趕在他前頭。

  三

  他們趕到學院路,一切如舊,王躍進沒到。劉小鵬還在這裡等著,張健他們也還沒到。

  李靜打開房門,他們走了進去。

  房間是兩室一廳的,室內還算整潔。割破電話線的一面是個小間,馬學義他們走了進去。首先看到的是窗前的桌上放著一部沒接線的電話,旁邊放著一本列車時刻表,還有水杯等一些物品。桌子右邊是一架單人床,左邊是一書架,書架前的地上放著一個園柱形旅行袋。

  馬學義走到窗前,小心地打開窗戶,伸出頭看著下邊的電話線,割破的地方伸手可以夠到。

  這時,張健他們的車也到了樓下,馬學義向他們招了招手,示意門開了,隨後又輕輕把窗戶關好。

  魏玉明的搜查小組來了,開始收集證據。馬學義把劉小鵬和張健叫到一起,讓李靜講了王躍進的相貌特徵。

  王躍進三十五歲,一米七六,頭髮較稀,戴眼鏡,是個左撇子。當天穿的是白襯衣,灰褲子,皮涼鞋。

  王躍進應該就回來了,儘管證據不足,但從沒接線的電話、列車時刻表、左撇子這幾點是可以以嫌疑人帶去問話的。

  馬學義讓劉小鵬、張健到馬路邊的隱蔽處監視每一個過往的人,發現王躍進立即控制。

  突然,馬學義又想起了什麼,讓魏玉明他們留在屋裡。

  李靜呆呆地坐在大屋的沙發里。

  馬學義下樓來,把魏玉明他們的車和自己開來的車開到別處。回來看了看,一切都已恢復原樣,看不出什麼問題。然後,到附近給局裡打了電話。

  馬學義回到房裡,輕輕把門鎖好。魏玉明把列車時刻表遞給他,指點了一下走了。

  這本時刻表還挺新,在隴海線一段的幾頁上,看出有點髒,好像是多次翻看這幾頁。很清楚,王躍進是在看41、42次列車時間表。其它地方沒有什麼印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