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啊。”馬學義說:“不過啊,一罐煤氣要是都放進房間,那濃度會是很高的,從門縫是可以泄漏一些進裡面的走道吧。那麼裡面的人有可能聞到氣味啊,還有,這個房間還是挺密閉的,早上張大媽進來時就沒有聞到麼?”

  “那說明,在確認已經毒死張明後,應該把窗戶開過一段時間。可是,倒底放進多少可以毒死人,而又需要多少時間可以把房間的空氣稀釋到不可能有人聞出煤氣味的程度。”

  “對,從這裡留下的痕跡說明是這樣做的。但這個罪犯是冒了個大風險啊。”

  “怎麼說?”張京生問道。

  “看啊,把足可以毒死人濃度的煤氣放進房間,如果遇到火星就會發生大爆炸啊。就是說我們不知道死者張明抽菸麼,如果抽,那發生爆炸的可能性很高啊。”

  “你說到這個,我到想起來一個問題。張明是側躺在床上的,要是他開始有中毒反應時,是不是應該起來開門求救啊,既便已經不能開門求救了,也應該死在門口的吧,可他沒有。”

  “我們得再仔細些。”馬學義又蹲下來,仔細看著七號房間窗外的這個地區。“這裡,你看。是不是這的水泥面上有新的被硬東西拉扯過的痕跡。”

  “哈,是。我們的推斷是正確的。煤氣是從這裡送下去的。”

  “我們再下去問問。”

  他們問了服務員和在的住客,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張大媽說早上進去時沒有聞到煤氣味,老了鼻子不好使了。昨天晚上所有在的人也都說沒有聞到煤氣味,半夜去過廁所的人和經過過七號房門前的人也都說沒有注意到煤氣味,說這裡老是霉味很重,經常在這裡呆著就只能聞到霉味,鼻子好象都不靈了。不過,有的人說,這次來住好象空氣比原來差了。馬學義和張京生心裡清楚是怎麼回事了,通風道被堵了,當然送風不好了。都沒有見過死者張明抽過煙,住客抽菸的也很少,因為通風不好,所以抽菸的也少抽了。

  看來用這個方法殺死張明是可行的,而且七號房間的空氣在張明死後是經過稀釋的。就是如何稀釋的現在還不知道。一定要找到稀釋的方法,這個是關鍵。

  他們又把七號房間仔細查了查,沒有發現可以稀釋煤氣的東西。其實,什麼東西可以稀釋煤氣呢,好象沒有啊。

  窗戶怎麼看也沒有新開過的跡像。

  第三章 兩地的調查

  一

  西安鐵路公安處對在五月二日開到西安的41次列車上死亡的羅建設的身份做了大量的調查。

  首先,廣東方面的協查結果是這樣的:

  XX市確有中州路101號,但沒有付9號。這個門號區沒有羅建設這個人,連附近也沒有。整個中州路只有一戶姓羅,所有的親戚都與羅建設聯繫不上。中州路很小,幾十年的老住戶也沒幾家,他們都說沒有印象有這麼個人。更別說操陝西口音的人了。當地派出所也證實,多少年也沒有給一個陝西人發出過羅建設這名的身份證。用死者照片在當地做了大量的走訪,沒有人說見過此人。初步斷定,死者羅建設的身份證是偽造的。

  其次,用死者的指紋,血型,照片等資料在前科的資料庫中做了對比,沒有結果。

  然後,利用所有已知的羅建設的資料,通過各派出所對其轄區的廠礦、單位、私人業主進行走訪,沒有得到更多的東西。

  羅建設在西安是沒有歷史的。或者說,是沒有查到羅建設在西安的歷史。

  對於死者在北京的情況,由於沒有一點線索,也就是通過北京鐵路公安處在北京站查了一下。羅建設帶上車的易拉罐可樂在北京站的小店裡到處都有賣的。他的車票是在三天前,也就是四月二十九日從北京站售出的。對於死者,他們也對站里的工作人員和小店的售貨員進行了走訪,沒有人說見過此人。

  對於羅建設身份的調查陷入了真空。

  關於糖衣氰化鉀的問題,他們走訪了有關專家和屍解員。

  糖衣氰化鉀實際上就是為了延緩氰化鉀起作用的時間,這個是很容易實現的。比如,喝咖啡吧。把氰化鉀填入方糖的中心,把這個放到咖啡里,糖有化解的時間,馬上喝是沒有事的。再有,用口香糖包起來,不咬也不會馬上死。等等。外包物確定了才可以推得化解時間,電影中也看見過,特務自殺不都是咬一下,就是咬破外皮。

  屍解員說,死者屍體上沒有氰化鉀的痕跡。手上也沒有糖的成分。死者的口腔里,腸胃裡分析不出什麼物質可以是用來做包裹氰化鉀的糖衣的。

  他們又對列車做了全面的檢查,特別是十號車廂。廁所,鋪位下,沒有發現線索。垃圾已經處理掉了,沒有找到。列車員說當天晚上關燈後沒有收拾垃圾。

  對洛陽、三門峽西、西安三站的上下人的調查發現了重大線索。據十一車列車員講,在洛陽下車的十一號車廂那一個人的車票是買到西安的。同時,據十三車列車員講,在三門峽西下車的十三號車廂那一個人的車票也是買到西安的。這兩個人為什麼都提前下車呢,若是殺死羅建設的人,那哪個是呢。還有個離奇的事。據十二車廂的列車員講,上四鋪的旅客直到西安也沒有來換票,票也是買到西安的。這個人去哪裡了呢?會不會是嫌疑人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