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待槐兄扶姜縣令回了衙門,姜縣令仍舊搖頭道:“我是何等蠢鈍,竟遭海賊如此戲弄!來人備筆墨,我當自請貶謫。”
見槐兄正要勸誡,姜縣令自嘲般笑笑,道:“魏名捕不必再勸。此間百人遭害,必當有人擔起責任。”槐兄見此,只長嘆一聲,便不再相勸。
姜縣令寫畢,亦一聲長嘆,道:“即便將我貶謫,卻也難償百姓喪親之痛。若有錢財與每家償些才好。”話至當中,姜縣令又道:“只恨本府平日不留余財。想在當今戰時與省府求財告慰衙役家屬,只怕是難於登天。”
我幾人聞言,不禁紛紛俯首沉思。
半晌,只見蒲先生忽道:“若只是錢財,我卻有一計。”
我等聞言,登時一眾緊盯蒲先生。
蒲先生頓生尷尬,賠笑道:“想周先生曾在島上說過,十六年前黃吏部案時,周海龍曾命人在田間埋藏銀子。不知當今……”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槐兄連連稱妙,姜縣令眉頭稍舒,道:“既如此,不妨請周天年與我等一同造訪。”
隨即,我等便一同造訪周天年鋪子,姜縣令將來意道明,蒲先生與槐兄二人又與他將周海龍一生軼事盡數相告,直驚得周天年呆若木雞。待講至周海龍與成仙二人陳屍洞府時,周天年不禁潸然淚下,滴淚半晌,方才道:“如今家兄既已身故,若在田間仍有舊時財物,聽候姜大人發落便好。”見姜縣令猶疑不定,周天年嘆道:“家兄既是憂國憂民的義士,想必樂於散財告慰文登衙役家眷,請姜大人應允。”
聽此,我等便跟在周天年身後,出了城,往周海龍田野間豪宅走去。
解鎖開門,只見周海龍宅邸富麗敞亮,極具派頭。雖無人居住,卻被收拾得一塵不染,大抵是周天年常年悉心照料,隨時盼望周海龍歸來罷!開了周海龍正房大門,周天年將我等引上三層會客室,道:“想家兄每在此會客。如今也請諸位貴客先在此落座,待我沏茶來招待,再議尋寶之事。”
姜縣令忙拱手道:“罪官實不敢多煩擾,還請周先生徑直將我等引至藏寶處便好。”
只見周天年面露難色,道:“實不相瞞,小民對家兄一早落草之事尚且不知,又怎會曉得家兄將寶物埋在何處?”
姜縣令不由皺眉道:“周先生有理,只是我等往何處尋找?”
周天年答道:“既諸位大人已知家兄將財寶埋藏與田間,”說著,他徑直行至窗邊用力一推,將兩扇木窗大敞:“在此,可將家兄田地盡收眼底,以便大人查點。”
話音剛落,我等幾人早應聲行至窗邊,向外張望。夕陽之下,只見窗外百頃良田羅列得方方正正,青蔥欲滴。田地中央,割出一方清澈池塘,四周架起八座龍骨水車。姜縣令見此,卻只是叫苦:“不想周先生田地竟如此寬闊!若將田間掘地三尺,不只大耗人力,更恐殃及秧苗。這可怎生是好?”
蒲先生低吟道:“此間周家僕人早已盡散,也不知當年黃吏部在何處竊得財寶。”
但此時,我因騎行勞頓,又一路未得歇息,左肋處已隱隱作痛。稍一彎腰,只見武玲姑娘早將我攙穩,問道:“嚴飛哥哥,莫非舊傷未愈?”
槐兄一驚,忙道:“今日騎行百里,又跋涉來此,必是疲了。怪我一時疏忽,未顧及飛兄傷勢。”
姜縣令與周天年聽得疑惑,待蒲先生解釋一番,周天年忙道:“嚴名捕有傷在身卻不得歇,實是小民失敬。還請來椅上稍歇。”說著,周天年忙去拉開八仙桌前的白玉椅。
然而,那白玉椅卻紋絲不動。
周天年一驚,又一用力,那白玉椅卻仍舊執拗不動。周天年尷尬笑笑,忙自一旁拉出另一把白玉椅,安置武玲姑娘扶我落座。
將我安頓完畢,周天年回身,不料槐兄早上前來,問道:“周先生,可有此屋平面圖紙麼?”
周天年吃了一驚,卻只是搖搖頭。槐兄道:“既如此,請取筆墨來,我當將此屋內布置仔細測繪。”周天年不明就裡,卻拗不過槐兄,取出了筆墨。
槐兄道過謝,便在屋內仔細觀察,他將全部家具一一挪動觀測,又仔細數過地上每一方磚格數目,前後足足折騰將近一個時辰,才將圖紙在八仙桌上一拍。我等紛紛圍攏相視,只見屋內每一件家具位置,均被他仔細標記。
“魏槐兄,此兩件被塗黑的物件是什麼?”蒲先生看罷問道。
只見槐兄狡黠一笑,答道:“近當中這件,是方才不得挪動之椅。至於另一件,乃是牆邊那件大櫃。”
蒲先生點點頭,又問:“這在當中被描黑的物件,可是八仙桌?”槐兄笑笑,頷首道:“正是。此桌亦不可動分毫。”
蒲先生低吟片刻,忽然一聲大叫:“莫非是!”隨即他抄起圖紙,直奔向大敞的兩窗,向屋外舉目。片刻,蒲先生忙回身拱手,道:“魏槐兄,實在佩服!”
見槐兄雖回禮,但其餘人等卻皆是一頭霧水,蒲先生忙將圖紙舉起,道:“諸位,此圖的模樣,正如窗外田地一模一樣!且看中央池塘,其大小比于田地,正如屋內這張八仙桌比於此室!”
見槐兄正要勸誡,姜縣令自嘲般笑笑,道:“魏名捕不必再勸。此間百人遭害,必當有人擔起責任。”槐兄見此,只長嘆一聲,便不再相勸。
姜縣令寫畢,亦一聲長嘆,道:“即便將我貶謫,卻也難償百姓喪親之痛。若有錢財與每家償些才好。”話至當中,姜縣令又道:“只恨本府平日不留余財。想在當今戰時與省府求財告慰衙役家屬,只怕是難於登天。”
我幾人聞言,不禁紛紛俯首沉思。
半晌,只見蒲先生忽道:“若只是錢財,我卻有一計。”
我等聞言,登時一眾緊盯蒲先生。
蒲先生頓生尷尬,賠笑道:“想周先生曾在島上說過,十六年前黃吏部案時,周海龍曾命人在田間埋藏銀子。不知當今……”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槐兄連連稱妙,姜縣令眉頭稍舒,道:“既如此,不妨請周天年與我等一同造訪。”
隨即,我等便一同造訪周天年鋪子,姜縣令將來意道明,蒲先生與槐兄二人又與他將周海龍一生軼事盡數相告,直驚得周天年呆若木雞。待講至周海龍與成仙二人陳屍洞府時,周天年不禁潸然淚下,滴淚半晌,方才道:“如今家兄既已身故,若在田間仍有舊時財物,聽候姜大人發落便好。”見姜縣令猶疑不定,周天年嘆道:“家兄既是憂國憂民的義士,想必樂於散財告慰文登衙役家眷,請姜大人應允。”
聽此,我等便跟在周天年身後,出了城,往周海龍田野間豪宅走去。
解鎖開門,只見周海龍宅邸富麗敞亮,極具派頭。雖無人居住,卻被收拾得一塵不染,大抵是周天年常年悉心照料,隨時盼望周海龍歸來罷!開了周海龍正房大門,周天年將我等引上三層會客室,道:“想家兄每在此會客。如今也請諸位貴客先在此落座,待我沏茶來招待,再議尋寶之事。”
姜縣令忙拱手道:“罪官實不敢多煩擾,還請周先生徑直將我等引至藏寶處便好。”
只見周天年面露難色,道:“實不相瞞,小民對家兄一早落草之事尚且不知,又怎會曉得家兄將寶物埋在何處?”
姜縣令不由皺眉道:“周先生有理,只是我等往何處尋找?”
周天年答道:“既諸位大人已知家兄將財寶埋藏與田間,”說著,他徑直行至窗邊用力一推,將兩扇木窗大敞:“在此,可將家兄田地盡收眼底,以便大人查點。”
話音剛落,我等幾人早應聲行至窗邊,向外張望。夕陽之下,只見窗外百頃良田羅列得方方正正,青蔥欲滴。田地中央,割出一方清澈池塘,四周架起八座龍骨水車。姜縣令見此,卻只是叫苦:“不想周先生田地竟如此寬闊!若將田間掘地三尺,不只大耗人力,更恐殃及秧苗。這可怎生是好?”
蒲先生低吟道:“此間周家僕人早已盡散,也不知當年黃吏部在何處竊得財寶。”
但此時,我因騎行勞頓,又一路未得歇息,左肋處已隱隱作痛。稍一彎腰,只見武玲姑娘早將我攙穩,問道:“嚴飛哥哥,莫非舊傷未愈?”
槐兄一驚,忙道:“今日騎行百里,又跋涉來此,必是疲了。怪我一時疏忽,未顧及飛兄傷勢。”
姜縣令與周天年聽得疑惑,待蒲先生解釋一番,周天年忙道:“嚴名捕有傷在身卻不得歇,實是小民失敬。還請來椅上稍歇。”說著,周天年忙去拉開八仙桌前的白玉椅。
然而,那白玉椅卻紋絲不動。
周天年一驚,又一用力,那白玉椅卻仍舊執拗不動。周天年尷尬笑笑,忙自一旁拉出另一把白玉椅,安置武玲姑娘扶我落座。
將我安頓完畢,周天年回身,不料槐兄早上前來,問道:“周先生,可有此屋平面圖紙麼?”
周天年吃了一驚,卻只是搖搖頭。槐兄道:“既如此,請取筆墨來,我當將此屋內布置仔細測繪。”周天年不明就裡,卻拗不過槐兄,取出了筆墨。
槐兄道過謝,便在屋內仔細觀察,他將全部家具一一挪動觀測,又仔細數過地上每一方磚格數目,前後足足折騰將近一個時辰,才將圖紙在八仙桌上一拍。我等紛紛圍攏相視,只見屋內每一件家具位置,均被他仔細標記。
“魏槐兄,此兩件被塗黑的物件是什麼?”蒲先生看罷問道。
只見槐兄狡黠一笑,答道:“近當中這件,是方才不得挪動之椅。至於另一件,乃是牆邊那件大櫃。”
蒲先生點點頭,又問:“這在當中被描黑的物件,可是八仙桌?”槐兄笑笑,頷首道:“正是。此桌亦不可動分毫。”
蒲先生低吟片刻,忽然一聲大叫:“莫非是!”隨即他抄起圖紙,直奔向大敞的兩窗,向屋外舉目。片刻,蒲先生忙回身拱手,道:“魏槐兄,實在佩服!”
見槐兄雖回禮,但其餘人等卻皆是一頭霧水,蒲先生忙將圖紙舉起,道:“諸位,此圖的模樣,正如窗外田地一模一樣!且看中央池塘,其大小比于田地,正如屋內這張八仙桌比於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