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在行進了不知多久後,似乎聽到了狗吠,然後又似乎看到了點點燈光。沒錯!是兩所小屋!就在不遠處!我連滾帶滑地向著這點點希望奔去。狗叫聲越來越大,燈光越來越清晰。這時我只覺得腳底一虛,像是飄在了空中,隨後重重地撞倒了地面,失去了知覺。
等我張開眼睛的時候,發現身邊多了一堆跳動的火焰,慢慢地溫暖著我的全身。透過火焰似乎一個人影在晃動。“我不會是已經死了吧?”我問自己。
“你醒了?”一個夾著濃重地方口音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我坐了起來,對面坐著一位老農民,頭戴一定破舊的雷鋒帽,穿著一件破爛不堪的棉衣,抽著煙杆,濃濃的捲菸草味嗆得我睜不開眼。外面的雨聲依舊。
“這裡是哪裡,大叔?”我邊說邊劇烈地咳嗽。
“這裡是我家啊。”他笑呵呵地回答。
“你家?”我環顧了一下四周。
這是一個家,家徒四壁的家。一張地下用木頭墊著的木板床上面凌亂地放著兩床已經發黑了的棉被;床尾是一個看似六零年代的木箱子,上面放了幾本書;幾張小木凳和一張矮腳方桌,上面吊著一盞微亮著的燈。而我則躺在放在房間另一邊的厚厚的草蓆上,身上蓋了一床破絮的舊棉被。我看到面前的那團火焰,就是他生火做飯的火塘里的火,吊著的一個變形了的鍋早已被熏得黑了一層,上面正在“吱吱”地冒著熱氣。順著鍋,房頂的橫樑上掛著幾串燻肉,干玉米棒子和干紅辣椒。房間裡瀰漫著煙。一切都是那麼典型的雲南山區貧困農民家庭。
“大叔,我怎麼會在這裡了呢?我睡了多久了?”我突然想到了之前像是掉進了懸崖的感覺。
“你從旁邊坡上的小路摔下來,掉在我們家的院子裡面,渾身是泥水。狗一直在叫,我們還以為碰到野獸,出門發現是你昏倒在地上了,我就讓我的兒媳婦幫忙把你抬進來,順便給你換了一身乾衣服,那是我兒子穿的,我讓兒媳婦去給你準備點粥去了。”我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換上了一套舊棉布衣褲,儘管有點不合身,卻是那麼暖。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看得出來是開心,嘴依舊在“咂巴咂巴”地吸著煙杆。
“謝謝!”半響,這兩個字才艱難的從嘴裡迸出,因為喉嚨有一種哽咽的感覺。儘管我不能完全聽懂他的話,但是卻發覺我開始喜歡上了這一口可愛的、濃重的鄉音。這時一個小身影在門外探了探頭,飛快地跑到了老農民的身後去了。
“呵呵,來來來,問叔叔好!”老農民試著把身後的小傢伙拉出來,不成。“這個是我的小孫子,今年四歲了,沒見過外人,很怕羞。”
小傢伙偷偷地從身後探出腦袋,我這才看清這小傢伙剃成了一個阿福頭,好奇地張著大眼睛;臉頰雖然有點髒,卻遮擋不住那燦爛的紅潤;兩條鼻涕流到了嘴上,他用力一吸,“哧溜”一聲把它吸了回去;一身已經就到看不出是紅色的小紅棉襖顯得圓滾滾,煞是可愛。看到我正在看他笑,立刻把頭縮了回去。
從老農民的的口中得知,他家現在四口人,兒子外出打工,剩下兒媳婦和孫子留在家裡;老伴才去世沒多久,就埋在山坡上不遠的地方;家裡的一些玉米地和土豆地都是他和他兒媳婦在照料著;這裡只有他們一戶人家,要下到山下的鄉里也要走大概半個小時的路程(這是相對他們而言)。像我這樣的背包客也很少走到這裡來,不過在一年前這樣曾有一個像我一樣的背包客曾經在他家住了一晚,還贈送了一樣東西給他。
“像我這樣的遊客?他送給你的是什麼東西?”我急切地問道。
“是一隻鋼筆!他說是他最喜歡的一支鋼筆,一直都帶在身上,已經好多年了。說是在這裡住了一晚,打擾我們,沒什麼其他的東西,就堅持一定要把這支鋼筆送給我,我最後實在不好拒絕,就收下了。可是我一直都捨不得用的。”他說。
“大叔可以讓我看看嗎?”
“你等等,我去找來。”說完就起身向那個六零年代的木箱走過去,打開箱子翻了好一陣,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樣東西走了過來,坐下,然後再小心翼翼地打開那個小盒子,遞到了我的面前。
果然!
J,不管我走到哪裡,你一直都在身邊。
我心裡一陣莫名的涌動,這支鋼筆是當年讀書的時候我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上面還清晰的刻著我的名字。我小心地把筆放好,把盒子還給了老農民。
原來我是在走J走過的路。
我的思緒在翻動。
一位年輕女子端著熱氣騰騰的鍋走了進來。是他的兒媳婦。簡練的短髮,不需用胭脂來掩飾的標誌五官,樸素乾淨的衣著,看那身形確實是一個會持家的女人模樣。她朝火塘走了過來,麻利地把鍋駕上,然後在對面坐下,把她兒子攬入懷中,靦腆地對著我點頭微笑了一下。
“這是我的兒媳婦。”老農民介紹說。
“麻煩你們了,真不好意思!”我實在找不出更好的言語來表達。這時女人突然想起了什麼,起身出了門。過了一會兒拿了幾隻碗筷進來,邊走還邊用草刷刷著碗,來到鍋的面前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送到我面前,我接過碗喝了一口。“是雞湯?!”我吃了一驚。不是我沒喝過雞湯,而是因為在這樣的貧困山區,這樣清貧的家庭,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客拿出家裡為數不多的雞作招待,我真的不忍下咽。我再次被他們的純樸感動,眼睛霎時間濕潤了。
等我張開眼睛的時候,發現身邊多了一堆跳動的火焰,慢慢地溫暖著我的全身。透過火焰似乎一個人影在晃動。“我不會是已經死了吧?”我問自己。
“你醒了?”一個夾著濃重地方口音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
我坐了起來,對面坐著一位老農民,頭戴一定破舊的雷鋒帽,穿著一件破爛不堪的棉衣,抽著煙杆,濃濃的捲菸草味嗆得我睜不開眼。外面的雨聲依舊。
“這裡是哪裡,大叔?”我邊說邊劇烈地咳嗽。
“這裡是我家啊。”他笑呵呵地回答。
“你家?”我環顧了一下四周。
這是一個家,家徒四壁的家。一張地下用木頭墊著的木板床上面凌亂地放著兩床已經發黑了的棉被;床尾是一個看似六零年代的木箱子,上面放了幾本書;幾張小木凳和一張矮腳方桌,上面吊著一盞微亮著的燈。而我則躺在放在房間另一邊的厚厚的草蓆上,身上蓋了一床破絮的舊棉被。我看到面前的那團火焰,就是他生火做飯的火塘里的火,吊著的一個變形了的鍋早已被熏得黑了一層,上面正在“吱吱”地冒著熱氣。順著鍋,房頂的橫樑上掛著幾串燻肉,干玉米棒子和干紅辣椒。房間裡瀰漫著煙。一切都是那麼典型的雲南山區貧困農民家庭。
“大叔,我怎麼會在這裡了呢?我睡了多久了?”我突然想到了之前像是掉進了懸崖的感覺。
“你從旁邊坡上的小路摔下來,掉在我們家的院子裡面,渾身是泥水。狗一直在叫,我們還以為碰到野獸,出門發現是你昏倒在地上了,我就讓我的兒媳婦幫忙把你抬進來,順便給你換了一身乾衣服,那是我兒子穿的,我讓兒媳婦去給你準備點粥去了。”我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換上了一套舊棉布衣褲,儘管有點不合身,卻是那麼暖。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看得出來是開心,嘴依舊在“咂巴咂巴”地吸著煙杆。
“謝謝!”半響,這兩個字才艱難的從嘴裡迸出,因為喉嚨有一種哽咽的感覺。儘管我不能完全聽懂他的話,但是卻發覺我開始喜歡上了這一口可愛的、濃重的鄉音。這時一個小身影在門外探了探頭,飛快地跑到了老農民的身後去了。
“呵呵,來來來,問叔叔好!”老農民試著把身後的小傢伙拉出來,不成。“這個是我的小孫子,今年四歲了,沒見過外人,很怕羞。”
小傢伙偷偷地從身後探出腦袋,我這才看清這小傢伙剃成了一個阿福頭,好奇地張著大眼睛;臉頰雖然有點髒,卻遮擋不住那燦爛的紅潤;兩條鼻涕流到了嘴上,他用力一吸,“哧溜”一聲把它吸了回去;一身已經就到看不出是紅色的小紅棉襖顯得圓滾滾,煞是可愛。看到我正在看他笑,立刻把頭縮了回去。
從老農民的的口中得知,他家現在四口人,兒子外出打工,剩下兒媳婦和孫子留在家裡;老伴才去世沒多久,就埋在山坡上不遠的地方;家裡的一些玉米地和土豆地都是他和他兒媳婦在照料著;這裡只有他們一戶人家,要下到山下的鄉里也要走大概半個小時的路程(這是相對他們而言)。像我這樣的背包客也很少走到這裡來,不過在一年前這樣曾有一個像我一樣的背包客曾經在他家住了一晚,還贈送了一樣東西給他。
“像我這樣的遊客?他送給你的是什麼東西?”我急切地問道。
“是一隻鋼筆!他說是他最喜歡的一支鋼筆,一直都帶在身上,已經好多年了。說是在這裡住了一晚,打擾我們,沒什麼其他的東西,就堅持一定要把這支鋼筆送給我,我最後實在不好拒絕,就收下了。可是我一直都捨不得用的。”他說。
“大叔可以讓我看看嗎?”
“你等等,我去找來。”說完就起身向那個六零年代的木箱走過去,打開箱子翻了好一陣,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樣東西走了過來,坐下,然後再小心翼翼地打開那個小盒子,遞到了我的面前。
果然!
J,不管我走到哪裡,你一直都在身邊。
我心裡一陣莫名的涌動,這支鋼筆是當年讀書的時候我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上面還清晰的刻著我的名字。我小心地把筆放好,把盒子還給了老農民。
原來我是在走J走過的路。
我的思緒在翻動。
一位年輕女子端著熱氣騰騰的鍋走了進來。是他的兒媳婦。簡練的短髮,不需用胭脂來掩飾的標誌五官,樸素乾淨的衣著,看那身形確實是一個會持家的女人模樣。她朝火塘走了過來,麻利地把鍋駕上,然後在對面坐下,把她兒子攬入懷中,靦腆地對著我點頭微笑了一下。
“這是我的兒媳婦。”老農民介紹說。
“麻煩你們了,真不好意思!”我實在找不出更好的言語來表達。這時女人突然想起了什麼,起身出了門。過了一會兒拿了幾隻碗筷進來,邊走還邊用草刷刷著碗,來到鍋的面前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送到我面前,我接過碗喝了一口。“是雞湯?!”我吃了一驚。不是我沒喝過雞湯,而是因為在這樣的貧困山區,這樣清貧的家庭,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客拿出家裡為數不多的雞作招待,我真的不忍下咽。我再次被他們的純樸感動,眼睛霎時間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