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我爬到神台上面確認屍體之後,更加強信念。
那具百科辭典的解說,屍體被葬在充滿地下水的環境下時,體內的脂肪會分解產生脂肪酸,脂肪酸和水中的鈣、鎂結合,就形成不溶於水的脂肪酸鈣及脂肪酸鎂,簡單說就是化成肥皂,可以長久保持原來的形狀,這就是所謂的蠟屍。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這樣,必須是脂肪比較多的人比較可能形成,而且埋葬的地方還必須是積聚了富含大量鈣、鎂等地下水的地方。
父親的體質跟被埋葬的地方完全符合這些條件,以致於變成了蠟屍。
可是,對學識不豐的小梅和小竹姑婆來,這件事情讓她們多麼驚訝,多麼恐懼啊!
姑婆們一定對父親的屍體感到有種神秘的威脅感,這個犯下史無前例大罪的人竟然在死後還出現這種奇蹟,當然讓姑婆們心生恐懼和敬畏,以致於讓蠟屍穿上盔甲,當成神明供奉在這裡了。
確認這件事之後,我終於獲得十足的滿足感,可是我仍然有一股強烈的好奇心,便輕輕地挪開了父親的屍體,打開棺蓋窺探裡面。
石棺中有一管老舊的獵槍和一把日本刀,還有三個壞了的手電筒。
啊!對八墓村的人而言,這不就是那個恐怖之夜的可怕紀念品嗎?
我不由得渾身打顫,急忙想將石棺的蓋子蓋起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有件東西攫住了我的視線。
一開始我不很清楚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用燈籠一照,那個東西閃著金色的光芒,我趕快從棺底抓起它。
那是一個長三寸、寬三寸左右、四個角落都凹陷的橢圓形金屬,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金屬的一面有木紋,另一面則是粗糙不平。
我睜大了眼睛,把這個東西放在手掌上定定地看了好一會兒,突然,一股無名的戰慄竄過我的背脊。
啊,這不就是黃金做的金幣嗎?
我的牙齒喀喀作響,全身不停地顫抖著,我用顫慄的手指再度搜尋著棺底。
金幣一共有三枚。
再度下藥
那天晚上回到離館時,我的心情興奮得不得了,身體卻好像患感冒一樣,喉嚨乾渴,拿起水壺咕嚕咕嚕地猛灌。
啊,到現在我才知道母親為什麼要把那張地圖放進我的護身符里,為什麼要小心翼翼地留下那張地圖了,而且我現在也知道地方上流傳的傳說,未必都是無稽之談。
不是有人傳說,距今三百七十幾年前,被八墓村的祖先們所殺的八個流亡武士把三千兩黃金堆在馬上嗎?八墓村的祖先們猛然突襲八個逃亡者,固然另有別的理由,但是主要還是覬覦那些黃金,而且聽說當時始終沒有找到那些貴重的黃金。
啊,那些黃金是不是還藏在地下迷宮裡呢?而在二十六年前我的父親逃進山里鑽進地道時,是不是在地下迷宮徘徊的當兒,無意中發現了黃金的藏匿處?當他拿出三枚的時候,卻不幸被小梅和小竹姑婆給毒殺了。姑婆對於傳說一無所知,想都不想父親為什麼會有那種東西,就把黃金跟父親所有的東西一塊兒放進石棺當中了。
是的!一定是這樣的!除此之外實在很難為這三枚黃金找到合適的理由。
我曾經聽說過最先鑄造定質定量的金幣的人是織田信長,在他這前,人們只是用錘子把金塊打平,沒有加上任何印記,當需要時便將金塊切成小塊來使用。我剛剛看到的黃金是不是就是這種金幣的一種呢?尼子城主被殲滅的時間是在永祿九年,比織田信長稱霸天下更早,而當時天下群雄割據,金銀的管理極度紊亂,因此各地都擁有不同的金幣。
八個流亡武士為了東山再起,將黃金放在馬背上運走,中途掉落下來,被人們發現,大家口耳相傳之際,難免誇大其詞,因而錯認他們有三千兩黃金。然而究竟有多少黃金並不那麼重要,只要那些流亡武士帶著金幣躲藏在某處,而那些金幣至今仍舊安然無恙被藏在某個地方這事情沒錯的話,就足以吸引多數人的興趣了,況且躺在石棺中的三枚金幣,不就證明這些事情都是事實嗎?
我又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因為興奮而微微地顫抖著。我把一向不離身的護身符從脖子上取下來,用顫抖的手指從裡面拿出寫在日本紙上的地圖。
那是一張用毛筆畫出來而像迷宮一樣複雜的路徑地圖,其中有三個地點寫上地名。這三個地名分別是“龍顎”、“狐穴”、“鬼火潭”每個名稱都很怪異,地名旁邊則寫了以下三句歌:
進入寶山的人要知道龍的可怕,
踏進比暗夜更漆黑的一百零八個狐穴者切勿迷路,
莫飲鬼火潭之水,否則將會瘋狂而亡!
啊,一定錯不了。我以前總是隨口哼唱這些歌,可是現在重新看過之後就發現,這正是前往寶山的路標,同時也是一種警示。這段路的半途中會有“龍顎”、“狐穴”、“鬼火潭”等險要地點,一個不小心誤闖進去,說不定會喪命呢!
我不知道母親怎麼會有這種地圖,也不懂是誰在什麼時候做出這種歌。可是這些都不重要,只要這是引導我前往埋藏三千兩黃金的寶山的地圖就夠了。
我懷著一顆興奮的心看著地圖,當我仔細看過之後,我漸漸感到失望。這張地圖根本不完整,很多線條都模糊不清,有些地方的線條甚至斷掉了,大概是畫這張地圖的人不曾去探過險吧!最讓我困擾的是,我不知道前往這張地圖標示的地點的路究竟在哪裡,地圖上並沒有標示出地道的位置呀!這時候我猛然想起姐姐擁有的那張地圖。
那張地圖上有一個叫“猿腰掛”的地名……啊,對了,那張地圖會不會跟這張地圖是連接起來的?而姐姐的地圖標示著哪裡是入口,而我的地圖則是標示裡面的路徑……可是,這張地圖上也沒有標示最重要的寶山位置,原因何在呢?難道還有另外一張地圖嗎?
當天晚上我夜不成眠,倒並不是我有了貪慾之心,而是:第一,就算我找到幾枚黃金,就法律上來說,我不知道能不能把它歸為已有,其次,我之所以會那麼興奮、那麼熱衷,是因為我對尋寶的過程近乎狂熱,“金銀島”和“所羅門王寶藏”至今廣受讀者喜愛就是最佳證據,當然,這些小說描寫半路上的冒險經過相當有趣,可是如果最後沒有挖到寶藏,就無法滿足讀者克服困難終獲成功的心理,所以這兩點缺一不可。
第二天,我很想跟姐姐談論地圖的事情,可是遲遲無法說出口。因為我擔心潛藏在我心裡的野心萌發了,以及萬一那張地圖沒有標示出藏寶的地點,而只是地下迷宮的路徑圖的話,我是不是會大失所望?更何況我利用姐姐的無知而搶奪那麼貴重的東西,是否太不厚道了?儘管如此,我仍舊不想將秘密說出來。尋寶的事我只想獨自進行,就因為秘密進行,才能享受到獨自的樂趣。結果,那一天我一直沒有機會提起這件事。
隔了好幾天之後,金田一耕助又來了。慰問過姐姐之後,他說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今天我要來解釋一件事。上次我來的時候不是說過了嗎?濃茶尼姑被殺的時間是在晚上十二點前後,可是久野醫師卻在更早之前搭上了十點五十分由N市車站開出的上行列車,所以就這個事件來說,久野醫師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可是,這種推斷是錯誤的。”
那具百科辭典的解說,屍體被葬在充滿地下水的環境下時,體內的脂肪會分解產生脂肪酸,脂肪酸和水中的鈣、鎂結合,就形成不溶於水的脂肪酸鈣及脂肪酸鎂,簡單說就是化成肥皂,可以長久保持原來的形狀,這就是所謂的蠟屍。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成這樣,必須是脂肪比較多的人比較可能形成,而且埋葬的地方還必須是積聚了富含大量鈣、鎂等地下水的地方。
父親的體質跟被埋葬的地方完全符合這些條件,以致於變成了蠟屍。
可是,對學識不豐的小梅和小竹姑婆來,這件事情讓她們多麼驚訝,多麼恐懼啊!
姑婆們一定對父親的屍體感到有種神秘的威脅感,這個犯下史無前例大罪的人竟然在死後還出現這種奇蹟,當然讓姑婆們心生恐懼和敬畏,以致於讓蠟屍穿上盔甲,當成神明供奉在這裡了。
確認這件事之後,我終於獲得十足的滿足感,可是我仍然有一股強烈的好奇心,便輕輕地挪開了父親的屍體,打開棺蓋窺探裡面。
石棺中有一管老舊的獵槍和一把日本刀,還有三個壞了的手電筒。
啊!對八墓村的人而言,這不就是那個恐怖之夜的可怕紀念品嗎?
我不由得渾身打顫,急忙想將石棺的蓋子蓋起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有件東西攫住了我的視線。
一開始我不很清楚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用燈籠一照,那個東西閃著金色的光芒,我趕快從棺底抓起它。
那是一個長三寸、寬三寸左右、四個角落都凹陷的橢圓形金屬,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金屬的一面有木紋,另一面則是粗糙不平。
我睜大了眼睛,把這個東西放在手掌上定定地看了好一會兒,突然,一股無名的戰慄竄過我的背脊。
啊,這不就是黃金做的金幣嗎?
我的牙齒喀喀作響,全身不停地顫抖著,我用顫慄的手指再度搜尋著棺底。
金幣一共有三枚。
再度下藥
那天晚上回到離館時,我的心情興奮得不得了,身體卻好像患感冒一樣,喉嚨乾渴,拿起水壺咕嚕咕嚕地猛灌。
啊,到現在我才知道母親為什麼要把那張地圖放進我的護身符里,為什麼要小心翼翼地留下那張地圖了,而且我現在也知道地方上流傳的傳說,未必都是無稽之談。
不是有人傳說,距今三百七十幾年前,被八墓村的祖先們所殺的八個流亡武士把三千兩黃金堆在馬上嗎?八墓村的祖先們猛然突襲八個逃亡者,固然另有別的理由,但是主要還是覬覦那些黃金,而且聽說當時始終沒有找到那些貴重的黃金。
啊,那些黃金是不是還藏在地下迷宮裡呢?而在二十六年前我的父親逃進山里鑽進地道時,是不是在地下迷宮徘徊的當兒,無意中發現了黃金的藏匿處?當他拿出三枚的時候,卻不幸被小梅和小竹姑婆給毒殺了。姑婆對於傳說一無所知,想都不想父親為什麼會有那種東西,就把黃金跟父親所有的東西一塊兒放進石棺當中了。
是的!一定是這樣的!除此之外實在很難為這三枚黃金找到合適的理由。
我曾經聽說過最先鑄造定質定量的金幣的人是織田信長,在他這前,人們只是用錘子把金塊打平,沒有加上任何印記,當需要時便將金塊切成小塊來使用。我剛剛看到的黃金是不是就是這種金幣的一種呢?尼子城主被殲滅的時間是在永祿九年,比織田信長稱霸天下更早,而當時天下群雄割據,金銀的管理極度紊亂,因此各地都擁有不同的金幣。
八個流亡武士為了東山再起,將黃金放在馬背上運走,中途掉落下來,被人們發現,大家口耳相傳之際,難免誇大其詞,因而錯認他們有三千兩黃金。然而究竟有多少黃金並不那麼重要,只要那些流亡武士帶著金幣躲藏在某處,而那些金幣至今仍舊安然無恙被藏在某個地方這事情沒錯的話,就足以吸引多數人的興趣了,況且躺在石棺中的三枚金幣,不就證明這些事情都是事實嗎?
我又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因為興奮而微微地顫抖著。我把一向不離身的護身符從脖子上取下來,用顫抖的手指從裡面拿出寫在日本紙上的地圖。
那是一張用毛筆畫出來而像迷宮一樣複雜的路徑地圖,其中有三個地點寫上地名。這三個地名分別是“龍顎”、“狐穴”、“鬼火潭”每個名稱都很怪異,地名旁邊則寫了以下三句歌:
進入寶山的人要知道龍的可怕,
踏進比暗夜更漆黑的一百零八個狐穴者切勿迷路,
莫飲鬼火潭之水,否則將會瘋狂而亡!
啊,一定錯不了。我以前總是隨口哼唱這些歌,可是現在重新看過之後就發現,這正是前往寶山的路標,同時也是一種警示。這段路的半途中會有“龍顎”、“狐穴”、“鬼火潭”等險要地點,一個不小心誤闖進去,說不定會喪命呢!
我不知道母親怎麼會有這種地圖,也不懂是誰在什麼時候做出這種歌。可是這些都不重要,只要這是引導我前往埋藏三千兩黃金的寶山的地圖就夠了。
我懷著一顆興奮的心看著地圖,當我仔細看過之後,我漸漸感到失望。這張地圖根本不完整,很多線條都模糊不清,有些地方的線條甚至斷掉了,大概是畫這張地圖的人不曾去探過險吧!最讓我困擾的是,我不知道前往這張地圖標示的地點的路究竟在哪裡,地圖上並沒有標示出地道的位置呀!這時候我猛然想起姐姐擁有的那張地圖。
那張地圖上有一個叫“猿腰掛”的地名……啊,對了,那張地圖會不會跟這張地圖是連接起來的?而姐姐的地圖標示著哪裡是入口,而我的地圖則是標示裡面的路徑……可是,這張地圖上也沒有標示最重要的寶山位置,原因何在呢?難道還有另外一張地圖嗎?
當天晚上我夜不成眠,倒並不是我有了貪慾之心,而是:第一,就算我找到幾枚黃金,就法律上來說,我不知道能不能把它歸為已有,其次,我之所以會那麼興奮、那麼熱衷,是因為我對尋寶的過程近乎狂熱,“金銀島”和“所羅門王寶藏”至今廣受讀者喜愛就是最佳證據,當然,這些小說描寫半路上的冒險經過相當有趣,可是如果最後沒有挖到寶藏,就無法滿足讀者克服困難終獲成功的心理,所以這兩點缺一不可。
第二天,我很想跟姐姐談論地圖的事情,可是遲遲無法說出口。因為我擔心潛藏在我心裡的野心萌發了,以及萬一那張地圖沒有標示出藏寶的地點,而只是地下迷宮的路徑圖的話,我是不是會大失所望?更何況我利用姐姐的無知而搶奪那麼貴重的東西,是否太不厚道了?儘管如此,我仍舊不想將秘密說出來。尋寶的事我只想獨自進行,就因為秘密進行,才能享受到獨自的樂趣。結果,那一天我一直沒有機會提起這件事。
隔了好幾天之後,金田一耕助又來了。慰問過姐姐之後,他說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今天我要來解釋一件事。上次我來的時候不是說過了嗎?濃茶尼姑被殺的時間是在晚上十二點前後,可是久野醫師卻在更早之前搭上了十點五十分由N市車站開出的上行列車,所以就這個事件來說,久野醫師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可是,這種推斷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