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子垂著的頭抬起,她在這一刻,突然發現,自己很無用,很可悲。

  旭日初升,第二日早朝上出現了危言聳聽之事,全由一個女子引起,便是,頗具爭議的丹陽郡主。

  她言辭鑿鑿,於三日後,將發生地動。

  眾文官出言無狀,紛紛指責她胡說八道,女子就該在家相夫教子,豈能在此妖言惑眾,造謠生事,地動是種懲罰,世人不慈,控制者不仁,方才降罪警示,這是何等的大事?

  聖上微凜,“召欽天監。”

  一旦丹陽所說屬實,那麼,損失可謂巨大,京城這些百年世家的家底都得折騰精光,何談富庶。

  欽天監模稜兩可,卻表示可以再等一日,地動之前會有輕微的變動,然而聖上不想等,“貼出告示,按朕玉印,所有百姓撤出京城,到達沙河口岸。”

  一時間,眾人驚慌失措,女眷不舍家中財寶,死活不願離開,誰道這是不是陰謀,她們都走了,這東西誰搶著就是誰的,愚昧無知。

  大臣的家中大概都有地下密室,安排妥當,紛紛出城躲難。

  京城處於混亂之中,禁衛軍都督聽宋巔言,直接驅趕,更鬧的百姓不服,丹陽郡主成了最主要的罵資,基本上閒著就罵,閒著就怨。

  三日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切的妄想都在破滅,沙河口人山人海,等著京城方向出現巨響,這次,他們團結一心,若丹陽郡主敢打誑語,必定放把火燒她個乾淨。

  這裡面卻有人絲毫不擔心,就是道觀里以肖娘子為首的這些女子,她們安居一隅,不爭對錯。

  不免惹人高看一眼,而龔瑞欣此刻陪在鄭曼柔身側,閒適敘話,“這個郡主了不得啊,我誠該拜她為師,學學這攪棍的活計。”

  說罷,還笑的肆意。

  正巧碩親王經過,威嚴審視她一眼,轉身離開。

  鄭曼柔倒愁緒煩憂,母親讓她聽父親的話,嫁給蜀地貴族,她就在京城守住鄭國公夫人的位置,讓她後顧無憂。

  她還想念著表哥呢,可人家卻絲毫沒有空餘留給她,再鬧騰下去,不過兩敗俱傷而已,也許,她該放下了。

  “瑞欣,謝謝你陪我,以後我去了蜀地,你做事要三思而後行,不可莽撞,還有,碩親王不是良配。”

  她們都曾瞧見碩親王當眾向聖上求娶丹陽郡主,而且神色曖昧,但,她們都是一樣的處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麼可能聽從她們的心意呢。

  鄭曼柔想起柔弱的母親,抬起光滑無比的纖縴手指,她的身上沾滿鮮血,誠如父親所說,不可饒恕,可,她也不想,如若父親有男嗣,怎麼可能讓一無是處的母親做這麼些年的鄭國公夫人,估計早被擠兌的抹了脖子,倒乾淨位置。

  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難辨因。

  京城依舊繁華,卻沒了絲毫人氣,如同一座荒城,接受了地裂山崩之憤。

  所謂地動,頃刻之間,大地開始劇烈震動,山嶽開始怒吼,巨大的樓閣坍塌,道路裂開,原本繁榮富強的京城,瞬間夷為平地,處處瓦礫。

  這次,眾人相信了,在轟隆的巨響中停止說笑和怒罵,整個身子不可抑制的隨著震動趴伏在地,貴人們同樣捂著胸口連聲慶幸,對于丹陽郡主,再沒了怨恨,充盈了滿懷的敬佩和仰慕,紛紛遞花帖去邀請。

  很可惜,林皎並不在沙河口,而是在城郊的皇家御苑裡,鄭國公在外面和宋巔吩咐之後各事,重建工作複雜,他已經讓聖上這寫好聖旨,等到一切恢復,便封他為永昌異姓王,永生鎮守邊疆。

  聖上坐於上首,俯視下方的林皎,“丹陽,你以後就沒有父親了,高興嗎?”

  這是個皇帝該問的嗎,說的什麼鬼話?

  “我的父親好生生的在那呢。”你胡謅什麼?

  “哦,你還不知道,你父親,以後就是我的,我一個人的,這樣你高興嗎?”

  這個神經病,是來跟她炫耀的,是吧。

  “哎呦,哎,哎呦…”

  外面正在交談的兩人齊齊進來,分別站於兩側,焦急關懷的詢問她,到底怎麼了?

  “爹,疼,疼…”

  林皎蜷縮著身子嚶嚶喏喏的低泣起來。

  鄭國公當機立斷,讓太醫過來,抓著她手,告訴讓她別怕,爹在這呢。

  宋巔奇異的回頭看了眼愣住的聖上,心中好笑,這是爭寵呢。

  退後一步,讓父女倆好好說會話。

  畢竟相處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他雖然難以接受,但他尊重,尊重舅舅的決定。

  大晉朝歷經了地動山搖,再次面臨改朝換代,如今該稱先帝了,與鄭國公為守京城,撤退途中被巨石擊中,雙雙身隕,留下遺囑,由其親弟碩親王繼承大位,年號改為元,史稱,元徽帝。

  夏季的京城如個剛出生的嬰兒,處處需要重新丈量和處置,各部忙的焦頭爛額,終於歷經一月後,大致成型,元徽帝開始了自己的盛世朝代。

  首先便是朝中重臣的更替,其中最為惹紅眼的要數原鴻臚寺少卿宋岩,一躍成為新帝的肱骨之臣,位居首位,同時也是歷年來最為年輕的丞相大人。

  而另一位卻絲毫沒有爭議,就是丹陽郡主,加封為國之神女,受百姓香火供養,而她提出要建女學院,也被大肆宣揚,最終,新帝應允,招收各地女學士進京考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