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瑋躺在馮小憐的懷中,像個孩子似的喃喃自語,馮小憐撫著他的髮鬢,只是淡淡一笑,最終她的眼神落在遠處的身影上,飄然不定,那眼底卻是又愛又恨,直至變成深不見底黑潭。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倒計時了,希望月底完結。麼麼噠。

  ☆、琅琊王高儼

  高長恭領著五萬兵馬到了并州,那領頭的主將達溪武見來人戴著鬼面,寒氣深深,卻不是令他聞風喪膽的高長恭又是誰?

  頓時,周軍眾人軍心潰散,不敢力戰,達溪武自知與他實力懸殊,不是他對手,為了保命更是且戰且退,并州救援及時,並沒有損失多少兵馬,城中百姓皆是歡呼不已,開城門迎接蘭陵武王的到來。

  有的百姓拿著自家種的瓜果,有些則是平日裡捨不得吃攢下來的雞蛋,還有一些肉乾等等,百姓的盛情讓高長恭心生動容,又有些於心不忍,在這戰亂的年代,糧食就是百姓的命根子。

  高長恭正要拒絕時,突然聽到人群中一孩子的哭聲,不是一個,甚至好幾個,高長恭穿過人群,朝那哭聲方向走去,那些百姓自覺讓出一條道來。

  高長恭這才看清,那孩子不過四五歲,一頭枯黃的頭髮,眼睛大而無神,這會兒見帶著鬼面的他,嚇得趕緊止住了哭聲。

  其餘的孩子也都害怕得忘記了大哭,皆是逃竄似的朝婦人身後躲去,有些大膽的還時不時探出頭來看著高長恭,婦人見此有些尷尬的躬身道:“請王爺恕罪,是民婦教子無方,讓王爺您見笑了。”

  高長恭看了看她身後的孩子,再看到孩子們盯著她手裡的肉乾只吞口水,頓時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這婦人家裡有三個孩子,想來平日裡也過得緊巴巴的,也不容易,高長恭道:“這些肉乾就留給孩子們吃吧,他們年紀小經不起餓。”

  說著高長恭又蹲下身子,對婦人身後的孩子道:“你們要乖乖聽母親的話,知不知道?”

  那些孩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高長恭笑了笑這才起身,孩子們是最純真無邪的,嚼著母親分的肉乾,也不再吵鬧。

  這時,高長恭又命將士將軍中的糧食分了些出來給有需要的百姓,那些家中老者年邁的,和家中幼兒眾多的,皆是有份。

  百姓們不願去接受,他們愛戴蘭陵武王,才會這麼去做,這麼多年戰亂不斷,百姓人人惶恐度日,有蘭陵武王、斛律光大將軍這樣的鎮國石柱,他們才不至於擔驚受怕,他們情願少吃一口飯,也是他們甘之如飴的。

  可是高長恭心意已決,百姓這才感動流涕接受了他的好意,軍中將士皆是與高長恭出生入死的,自是明白四殿下的脾性,他心善志堅,從不擺皇族的架子,與他們這些粗人同吃同住,每得甘甜必會想到眾位將士,情願自己少吃點,也絕不會虧待他們這些將士。

  所以這次為了百姓也是如此,雖然軍中糧食有限,但他們並不予計較。

  雲州,晉州的失地在高長恭的猛烈攻勢下,不過兩個月便一併收復,那些周軍倉皇逃跑,城中還餘下不少糧草,沒來得及帶走,這下高長恭撿了個大便宜,眾將士皆是大喜,軍中的缺口再次補上。

  一別兩年載,高孝珩遠在幽州,終於來了書信,信上說,他過得很好,每日悠哉逗狗為樂,幽州距鄴城甚遠,北周志不在此,比起其他州,也算安穩太平。

  他知這幾年,高長恭身心俱疲,問他可願來幽州一聚,也好續續兄弟的情分,高孝珩的字裡行間並未提及當年之事,或許是放縱自己,或許是已經放下,不過這一切已都不再重要了。

  高長恭命慰相願回宮復命,而自己則隻身一人前往幽州,脫下戰袍,恢復他那決然天姿,飄逸瀟灑,宛若謫仙。

  軍中不少將士早已目睹過高長恭摘下面具的樣子,自是見怪不怪了,只是這一路行去,倒是惹來不少路人的驚艷之色。

  高孝珩在幽州有一處別院,時值仲夏,院中綠柳成蔭,倒是分外涼爽怡人,他的僕人白澤見高長恭來了,恭敬的上前行禮後,這才領著高長恭朝內院走去。

  看似不大的宅子,裡面倒是別有洞天,說不上奢華浪費,但是卻古樸雅致,讓人見了心生愉悅。

  高孝珩在一涼亭中等著他,他身邊圍著三三兩兩的波斯狗,都雀躍著爭搶他手中的食物,見生人靠近,紛紛側目而望,嘴裡發出嗷嗷的聲音,被高孝珩一瞪,皆是聳拉著耳朵不敢造次。

  嗷嗷聲變成了嗚嗚聲,高孝珩命白澤將那些狗帶了下去,才笑著讓高長恭坐下,高孝珩與過去變化不大,除了清瘦了些,精神什麼都還好。

  高長恭這才放下心來,當日他的一時悲憤,與高孝珩大打出手,事後事後又聽五弟說起,讓他不要怪二哥,還說二哥心裡也很不好受,為了三哥的事,他身染寒疾也沒去理會,高長恭當然知道這寒疾可大可小,弄不好烙下病根可是要命的。

  後來又因婉兒的事,他無暇顧及太多,等到婉兒好了,二哥也走了,他一直沒有機會與二哥說聲對不起,高長恭一笑,“二哥,難為我自責當日那樣對你,看來是小弟我多心了。”

  “時隔境遷,還提那些做甚,都過去了。”高孝珩舉起酒盞正要一仰而盡,被高長恭一把按住道:“二哥,酒能傷身,再說你的寒疾,還是少飲為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