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母妃!母妃!你怎麼這麼傻?來人,來人吶!快傳太醫!”

  這孩子居然在殿外?所以他什麼都聽到了?趙易澤有一瞬的愣怔,但他已經懶得多管,縱使聽到動靜,也只是頓住腳步,連回首都不屑,只漠聲道:

  “傳太醫,還有氣息就診治,死了就收屍!”

  懷抱著額頭上鮮血橫流昏迷不醒的母親,目睹乾德帝的冷血,趙令州只覺所有的一切都坍塌了!父親不是父親,母親也不愛他,對他只有嫌惡,縱使如此,她也是他的生身之母啊!

  他如何做得到不管不顧?皇帝對她的生死毫不在乎,趙令州感念母恩,終是留在鳳儀宮守著母親。

  最終乾德帝力排眾議,追封沈悠然為端淑皇后,承譽拗不過他,只能隨他,他只想安安靜靜的為母親守孝,此時的他尚不知曉,乾德帝為了彌補對沈悠然的虧欠,又要昭告天下,指明承譽是他的兒子,且要立他為太子,閔忠奇聽聞皇帝之意,立馬下跪阻止,

  “皇上,萬萬不可啊!皇家血脈關係重大,不能因為端淑皇后的一句話就……就武斷的立太子。”

  自尊心那麼強的一個女人,她斷不可能對他撒謊,“朕了解悠然的性子,她不會騙朕!”

  “即便皇上相信她的為人,可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不會聽信她的一面之詞,除非……除非滴血認親,拿出證據來,才能讓眾人信服!”

  儘管趙易澤已深信不疑,可外人那兒的確需要一個交代,無奈之下,趙易澤才聽從閔忠奇的建議,答應滴血認親。

  彼時沈悠然已然入殮,當趙易澤再次來到瓊華宮,在閔忠奇以及其他三位官員的見證下,準備取承譽之血驗證時,承譽下意識拒絕,不肯去驗,

  “你們做什麼?有什麼可驗的?我不是他的兒子,我娘在說胡話!”

  “安王殿下,是與不是,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一試便知真假。”

  此舉本非趙易澤所願,他總覺得驗證此事對沈悠然來說是一種質疑,可他要堵住悠悠眾口,便只能讓臣子們心服口服,滴血也就成了唯一的途徑,愧疚的他在棺槨前柔聲解釋道:

  “悠然,不是朕不信你,而是朕想封承譽為太子,那麼就免不了得拿出證據,證明他是我們的孩子。”

  一聽說要封太子,承譽並無欣喜,只覺恥辱,“你們都是為了我母親才打算給我尊位,根本就不是真心待我好,我再也不會接受這虛情假意的恩寵!”

  逝者不可追,趙易澤只能將心中對沈悠然的全部感情都轉移到兒子身上,

  “如今你娘先走一步,朕便是你唯一的親人,當然會真心待你,承譽,朕不會再為難你,婚事朕已拒絕,安南王明日便會啟程回國,朕定會用餘生好好補償你。”

  “我不要你補償,我只有娘沒有爹,我不是你兒子!”承譽之所以不願滴血,正是因為心底始終不肯承認這個事實,更不願看到所謂的證據,可趙易澤心意已決,容不得他反抗,命侍衛們上前將他制住,強行割破他的手指,將血滴入其中。

  而後趙易澤亦自劃手指,所有人都摒氣斂聲,等著看結果。

  但見那兩滴血在水中漂浮著,慢慢的匯集在一起,融為一體!

  親眼看到滴血為證的結果,承譽心底那最後一絲堅守的陣地也土崩瓦解!母親沒有撒謊,他果真是趙易澤的血脈!這個他一直視為仇人,甚至不惜痛下殺手的男人,居然是他的親爹!

  老天為何要這樣愚弄他?為什麼?

  欣慰一笑,趙易澤看向承譽的眸光越發慈愛,“承譽,你也看到了?這是事實,由不得你否認,你可還記得,朕曾讓你打開的那方盒子,盒中有個冊子,上面寫著正月二十五,喜迎麟兒。

  麟兒是指旁人的孩子,所以永寧帝他一早就知道你不是他的兒子,你根本就不是三月的生的,玉牒上記載的為假,盒子中才是真的!”

  正月二十五?依稀記得,母親當時開盒子時,的確用了這個數,當時他還曾問母親,這個日子有什麼特殊的,母親只是苦澀一笑,並未明言,如今才知,那竟是他的真實生辰!

  理清這一切後,承譽忽生疑問,“所以你一早就在懷疑我的身份?你既懷疑我是你的兒子,為什麼還要逼我喝毒酒?”

  回想當時的情形,他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你在試探,拿我的命試探我娘!否則她怎會出現的那般及時?”

  這一點,趙易澤無可否認,“當時朕的確是想藉此試探你娘,可朕也沒料到後來竟會發生那些變故……”

  一念之差,害死了深愛之人,這大約就是老天對他最狠的懲罰!

  “若非你鬧這一出,我又怎會失手殺害自己的母親?”新仇舊怨導致承譽對他恨之入骨,眸間只有嫌惡和憤怒,並無一絲對父親的眷戀和敬畏。縱使這血珠已然說明一切,他也不願認這個父親,更不願做什麼太子!

  假如早知會是這樣的結果,趙易澤斷然不會用這樣的法子去試探,只可惜人生沒有假如,他追悔莫及,悵然若失,聲音發顫,

  “朕知錯了,朕已經受到懲罰,承譽,朕對不起你,今後定會加倍待你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