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皇上搖搖頭:“建白的脾氣就是太倔,算了,這楊美人雖沒有養育之功,資歷卻也是夠了,看在建白的面子上,就提為婕妤吧。”
皇后記了下來,又和皇上商量了幾個人的位分,這才熄燈安寢。
冊封的典禮過後,按照規矩,是能讓家人進來探視的。舒曼瑾等了大半天,才等到了舒曼瑜。她往舒曼瑜身後看了好幾次,舒曼瑜倒是瞧出她的意思來了,嗤笑了一聲:“德妃娘娘就別看了,今兒就我一個人過來了。”
舒曼瑾皺了皺眉,舒曼瑜不在意的說道:“祖母身子不舒服,母親要為祖母侍疾,所以就沒遞牌子。正巧,蔡家也有幾分擔心蔡美人,所以就讓我進宮來瞧瞧。”
自打舒曼瑾自己偷了摺子進了宮,舒成業就在舒家說過,後宮的事情,一點兒不能插手。老太太和程氏原本就和舒曼瑾不親近,自是不會違背了舒成業的意思的。而舒成業,已經為舒曼瑾留下了一條後路,那他只要知道舒曼瑾還活著就行,至於活的好不好,過的快不快樂,舒成業是插不上手的。
就算是能插手,舒成業也絕對不會插手,自己選的路,哪怕前面是布滿荊棘,也得自己走下去,誰也不能背你一路。舒曼瑾當年既然自己背叛了舒家,那就別想舒家再幫她。
舒曼瑾麵皮緊了緊,她本來就是聰明人,舒家幾年都沒往宮裡送過什麼東西,更不曾捎過一言半語,就是逢年過節老太太和程氏進宮請安,也只是在皇后那裡坐上一會兒就走人了。現下她升了位分,舒家都沒人來送賀禮,可見舒家是完全放棄了她的。
“爹爹可還好?”舒曼瑾讓人上了茶水,看著舒曼瑜問道,原先她還想著,自己就是犯一次錯也不要緊,她是舒家的嫡女,是舒成業的親生女兒,爹爹那人,最是心軟,對兒女最是寵愛,冷她一兩年,就該為自己打算了。可是這時間也太長了點兒,這都八年了,爹爹還是不願祖母她們來看自己。
舒曼瑜點點頭:“爹爹還好,就是去西疆的時候受了寒,最近有些不太舒坦。德妃娘娘,這是爹爹讓我給你帶過來的賀禮。”
說完就沒要說的了,姐妹倆雖然是一胞雙胎,但之前就鬧了齷蹉,幾年沒見,連話題都找不到了。最後還是舒曼瑾開口了:“妹妹的日子看來過的很是不錯,臉色很好。”
舒曼瑜笑著點點頭:“我現在也是有兒有女了,相公也是個疼人的,家裡的事情,都是我管著,公爹從不插手,也不讓婆婆管,我日子過的舒心,自然是越過越好了。”
舒曼瑾面上神色有些複雜,又問了舒哲明:“那弟妹怎麼也沒進宮?”
“弟妹忙著呢,母親要侍疾,三弟和四妹就沒人管了,弟妹得照看幾個孩子。”再者,戚寶珠和舒曼瑤關係更好,就是進宮,怕也是不會親近舒曼瑾的。
舒曼瑾忍不住抱怨道:“你當初怎麼就讓他們定下了這門親事?你難道不知道,戚家是站在舒曼瑤那邊的嗎?哲明雖然是我們的親弟弟,但是成家之後,必定是要和他娘子更親近的,若是戚寶珠在哲明跟前說了什麼,他以後還會記得我們這兩個姐姐嗎?”
舒曼瑜有些好笑的看她:“怎麼會不記得?我時常回舒家的,弟妹每次都打點的十分妥當。哲明也很是惦記我啊,就是上次,我自己想要開個鋪子,結果因為不懂行,得罪了永安侯,我那相公是個沒本事的,最後還是哲明親自上門去解決了這事情的,哲明也不是那沒心沒肺的,就是娶了媳婦也不會忘記我們的。”
說完忍不住笑了一下,至於會不會忘記舒曼瑾,那就說不準了。
舒曼瑾臉色發青,舒曼瑜笑著起身:“蔡美人和德妃娘娘是住一個院子的對吧?我還有些東西是帶給蔡美人的,德妃娘娘,你派人領我過去瞧瞧?”
舒曼瑾滿心不耐煩,就是冊封的喜悅也少了一大半。原先家裡不看重她,她還想著,現在升了位分,祖母她們總該正眼看自己了,自己也是能為家族帶去好處了,可沒想到,她們竟然只讓曼瑜進宮了!曼瑜現在可是蔡家的人,難不成以後她在宮裡還要靠著蔡家不成?
滿心不痛快,等舒曼瑜從蔡美人那兒出來,舒曼瑾也沒心情再見舒曼瑜了,只派了宮人送舒曼瑜出宮。
接下來,舒曼瑾才算是看明白了,這蔡美人,簡直就是上天派來折磨她的。因著兩家是姻親,舒曼瑜又是她的親妹妹,她在宮裡,還不能對蔡美人明面上有什麼不滿,甚至還得對蔡美人多加照顧。
比如說,皇后娘娘賞賜下來一批東西,她帶回去之後就會正好遇上蔡美人,於是,蔡美人就會挑選走幾樣她喜歡的。
再比如說,皇上好不容易來一次,蔡美人都要想盡辦法來見一面,十次裡面能有兩三次將皇上從她這裡帶走。哪怕只有那兩三次,舒曼瑾都覺得自己要氣死了。
再比如說,蔡美人得罪了哪位貴人,她們都不去找蔡美人的麻煩,反而要說她這個一宮主位教導不力,自己得替蔡美人背黑鍋!連皇后娘娘都說,你們兩人親如姐妹,蔡美人不懂事兒,你多教導一番。
蔡美人這人,是有點兒小聰明,可她你小聰明到後宮就完全不夠看。她還是個心高的,怎麼都不肯安分下來,舒曼瑾得三番五次的替她收拾殘局。
本來舒曼瑾有幾次能得到皇上的獎賞,結果因為蔡美人惹事兒,她別說是獎賞了,都得自掏荷包去賠禮道歉!
一年下來,舒曼瑾累的心力交瘁,簡直想自己將蔡美人給捏死。她倒是想過將蔡美人扔到一邊不管,可架不住蔡美人自己要扒著她,逢人便說德妃娘娘的親妹妹是她大嫂,自己和德妃娘娘親如姐妹。
舒曼瑾和舒家的來往已經差不多斷了,本來在皇上皇后那裡的印象已經不好了,若是連蔡美人都和她生分了,那她就是孤家寡人了,明明有兄弟姐妹,卻成了孤家寡人,她那名聲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個人連自己的家人都不待見她,她人品會好嗎?
這蔡美人,簡直就是那狗皮膏藥,貼上去讓人厭煩,不貼著卻又沒辦法遮蓋那底下的惡瘡。
++++++++++++++++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想寫死舒曼瑾的,但是後來一想,舒老爹還活著呢,哪怕是舒老爹和舒曼瑾不親了,但舒曼瑾在後宮代表的就是舒家的臉面,除非皇上想要抄了舒家,要不然,舒曼瑾就得活著,所以,暫時她就死不了了……不過,她自己不做死,蔡姑娘也會幫她作死的,所以,她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186番四
看完帳本,舒曼瑜嘆了口氣,蔡宇珩正坐在另外一邊看書,聽她嘆氣,就抬頭看了看:“怎麼了?”
舒曼瑜放下帳本,湊到蔡宇珩身邊:“剛才看帳,咱們家帳面上就剩下五百兩銀子了。”這還是因為今年風調雨順,莊子上的產息好,所以才剩下了五百兩。以往每年能剩下二三百兩就算是不錯了,一年三百兩,十年才能攢夠三千兩。
“那不很好嗎?”蔡宇珩微微挑眉,舒曼瑜張張嘴,又閉上了,總不能說,她看中了玲瓏閣的一套首飾,要一千五百兩銀子吧?正要買了,那蔡家明年一年的嚼用可都沒有了。
想著她就有些心煩,在舒家的時候,自己什麼時候為這些個東西煩惱過?若是看中了哪個首飾,和祖母說一聲,第二天就能買回來了。別說是一千五百兩了,就是三千兩,祖母也不會捨不得的。
還有,霓裳閣前段時間出了一款新衣服,曼瑤都買了好幾身,一身五十兩銀子,一季至少了得四身衣服吧?出門做客,你總是穿那一兩身,就是別人不笑話,你自己也會不好意思的。家裡倒是有針線房,只是那衣服的布料,也不是便宜的,光是買布都得花多少錢了。
還有,過幾天是喜姐兒的生辰,閨女得嬌養,自己想要給她辦兩桌宴席,請了她一輩兒的表姐妹們一塊兒過來玩耍,盤算下來,至少得五十兩了。
前段時間,爹爹說公爹能挪挪位置,畢竟是在祭酒的位置上待了十幾年了,也算是學生滿天下了,只是要打點一番,這要去打點,沒個三五千兩會成嗎?總不能讓自己親爹掏銀子吧?
越想越煩,再瞅瞅一邊認真看書的蔡宇珩,那人還是和以前一樣,俊眉朗目,看書的時候最是認真了。心裡的怒火,就散了一些,不管怎麼說,這門親事都是自己選的,就是日子不好過,自己只要努力了,還是有奔頭的。
想著,就開始盤算,大姐姐是個有本事的,手底下好幾個鋪子,據說是每年都賺錢的,要不然,自己找大姐姐合夥兒開個鋪子?或者是找母親?母親那莊子上,種了朝廷給的試驗種,每年朝廷會有二百兩的補貼,要是種成了,收成也是自己的,自己找母親走走路子,也弄些試驗種?
再或者,弟妹那個胭脂鋪,好像生意也挺好,要不然,開個胭脂鋪子?
皇后記了下來,又和皇上商量了幾個人的位分,這才熄燈安寢。
冊封的典禮過後,按照規矩,是能讓家人進來探視的。舒曼瑾等了大半天,才等到了舒曼瑜。她往舒曼瑜身後看了好幾次,舒曼瑜倒是瞧出她的意思來了,嗤笑了一聲:“德妃娘娘就別看了,今兒就我一個人過來了。”
舒曼瑾皺了皺眉,舒曼瑜不在意的說道:“祖母身子不舒服,母親要為祖母侍疾,所以就沒遞牌子。正巧,蔡家也有幾分擔心蔡美人,所以就讓我進宮來瞧瞧。”
自打舒曼瑾自己偷了摺子進了宮,舒成業就在舒家說過,後宮的事情,一點兒不能插手。老太太和程氏原本就和舒曼瑾不親近,自是不會違背了舒成業的意思的。而舒成業,已經為舒曼瑾留下了一條後路,那他只要知道舒曼瑾還活著就行,至於活的好不好,過的快不快樂,舒成業是插不上手的。
就算是能插手,舒成業也絕對不會插手,自己選的路,哪怕前面是布滿荊棘,也得自己走下去,誰也不能背你一路。舒曼瑾當年既然自己背叛了舒家,那就別想舒家再幫她。
舒曼瑾麵皮緊了緊,她本來就是聰明人,舒家幾年都沒往宮裡送過什麼東西,更不曾捎過一言半語,就是逢年過節老太太和程氏進宮請安,也只是在皇后那裡坐上一會兒就走人了。現下她升了位分,舒家都沒人來送賀禮,可見舒家是完全放棄了她的。
“爹爹可還好?”舒曼瑾讓人上了茶水,看著舒曼瑜問道,原先她還想著,自己就是犯一次錯也不要緊,她是舒家的嫡女,是舒成業的親生女兒,爹爹那人,最是心軟,對兒女最是寵愛,冷她一兩年,就該為自己打算了。可是這時間也太長了點兒,這都八年了,爹爹還是不願祖母她們來看自己。
舒曼瑜點點頭:“爹爹還好,就是去西疆的時候受了寒,最近有些不太舒坦。德妃娘娘,這是爹爹讓我給你帶過來的賀禮。”
說完就沒要說的了,姐妹倆雖然是一胞雙胎,但之前就鬧了齷蹉,幾年沒見,連話題都找不到了。最後還是舒曼瑾開口了:“妹妹的日子看來過的很是不錯,臉色很好。”
舒曼瑜笑著點點頭:“我現在也是有兒有女了,相公也是個疼人的,家裡的事情,都是我管著,公爹從不插手,也不讓婆婆管,我日子過的舒心,自然是越過越好了。”
舒曼瑾面上神色有些複雜,又問了舒哲明:“那弟妹怎麼也沒進宮?”
“弟妹忙著呢,母親要侍疾,三弟和四妹就沒人管了,弟妹得照看幾個孩子。”再者,戚寶珠和舒曼瑤關係更好,就是進宮,怕也是不會親近舒曼瑾的。
舒曼瑾忍不住抱怨道:“你當初怎麼就讓他們定下了這門親事?你難道不知道,戚家是站在舒曼瑤那邊的嗎?哲明雖然是我們的親弟弟,但是成家之後,必定是要和他娘子更親近的,若是戚寶珠在哲明跟前說了什麼,他以後還會記得我們這兩個姐姐嗎?”
舒曼瑜有些好笑的看她:“怎麼會不記得?我時常回舒家的,弟妹每次都打點的十分妥當。哲明也很是惦記我啊,就是上次,我自己想要開個鋪子,結果因為不懂行,得罪了永安侯,我那相公是個沒本事的,最後還是哲明親自上門去解決了這事情的,哲明也不是那沒心沒肺的,就是娶了媳婦也不會忘記我們的。”
說完忍不住笑了一下,至於會不會忘記舒曼瑾,那就說不準了。
舒曼瑾臉色發青,舒曼瑜笑著起身:“蔡美人和德妃娘娘是住一個院子的對吧?我還有些東西是帶給蔡美人的,德妃娘娘,你派人領我過去瞧瞧?”
舒曼瑾滿心不耐煩,就是冊封的喜悅也少了一大半。原先家裡不看重她,她還想著,現在升了位分,祖母她們總該正眼看自己了,自己也是能為家族帶去好處了,可沒想到,她們竟然只讓曼瑜進宮了!曼瑜現在可是蔡家的人,難不成以後她在宮裡還要靠著蔡家不成?
滿心不痛快,等舒曼瑜從蔡美人那兒出來,舒曼瑾也沒心情再見舒曼瑜了,只派了宮人送舒曼瑜出宮。
接下來,舒曼瑾才算是看明白了,這蔡美人,簡直就是上天派來折磨她的。因著兩家是姻親,舒曼瑜又是她的親妹妹,她在宮裡,還不能對蔡美人明面上有什麼不滿,甚至還得對蔡美人多加照顧。
比如說,皇后娘娘賞賜下來一批東西,她帶回去之後就會正好遇上蔡美人,於是,蔡美人就會挑選走幾樣她喜歡的。
再比如說,皇上好不容易來一次,蔡美人都要想盡辦法來見一面,十次裡面能有兩三次將皇上從她這裡帶走。哪怕只有那兩三次,舒曼瑾都覺得自己要氣死了。
再比如說,蔡美人得罪了哪位貴人,她們都不去找蔡美人的麻煩,反而要說她這個一宮主位教導不力,自己得替蔡美人背黑鍋!連皇后娘娘都說,你們兩人親如姐妹,蔡美人不懂事兒,你多教導一番。
蔡美人這人,是有點兒小聰明,可她你小聰明到後宮就完全不夠看。她還是個心高的,怎麼都不肯安分下來,舒曼瑾得三番五次的替她收拾殘局。
本來舒曼瑾有幾次能得到皇上的獎賞,結果因為蔡美人惹事兒,她別說是獎賞了,都得自掏荷包去賠禮道歉!
一年下來,舒曼瑾累的心力交瘁,簡直想自己將蔡美人給捏死。她倒是想過將蔡美人扔到一邊不管,可架不住蔡美人自己要扒著她,逢人便說德妃娘娘的親妹妹是她大嫂,自己和德妃娘娘親如姐妹。
舒曼瑾和舒家的來往已經差不多斷了,本來在皇上皇后那裡的印象已經不好了,若是連蔡美人都和她生分了,那她就是孤家寡人了,明明有兄弟姐妹,卻成了孤家寡人,她那名聲會變成什麼樣子?一個人連自己的家人都不待見她,她人品會好嗎?
這蔡美人,簡直就是那狗皮膏藥,貼上去讓人厭煩,不貼著卻又沒辦法遮蓋那底下的惡瘡。
++++++++++++++++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想寫死舒曼瑾的,但是後來一想,舒老爹還活著呢,哪怕是舒老爹和舒曼瑾不親了,但舒曼瑾在後宮代表的就是舒家的臉面,除非皇上想要抄了舒家,要不然,舒曼瑾就得活著,所以,暫時她就死不了了……不過,她自己不做死,蔡姑娘也會幫她作死的,所以,她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186番四
看完帳本,舒曼瑜嘆了口氣,蔡宇珩正坐在另外一邊看書,聽她嘆氣,就抬頭看了看:“怎麼了?”
舒曼瑜放下帳本,湊到蔡宇珩身邊:“剛才看帳,咱們家帳面上就剩下五百兩銀子了。”這還是因為今年風調雨順,莊子上的產息好,所以才剩下了五百兩。以往每年能剩下二三百兩就算是不錯了,一年三百兩,十年才能攢夠三千兩。
“那不很好嗎?”蔡宇珩微微挑眉,舒曼瑜張張嘴,又閉上了,總不能說,她看中了玲瓏閣的一套首飾,要一千五百兩銀子吧?正要買了,那蔡家明年一年的嚼用可都沒有了。
想著她就有些心煩,在舒家的時候,自己什麼時候為這些個東西煩惱過?若是看中了哪個首飾,和祖母說一聲,第二天就能買回來了。別說是一千五百兩了,就是三千兩,祖母也不會捨不得的。
還有,霓裳閣前段時間出了一款新衣服,曼瑤都買了好幾身,一身五十兩銀子,一季至少了得四身衣服吧?出門做客,你總是穿那一兩身,就是別人不笑話,你自己也會不好意思的。家裡倒是有針線房,只是那衣服的布料,也不是便宜的,光是買布都得花多少錢了。
還有,過幾天是喜姐兒的生辰,閨女得嬌養,自己想要給她辦兩桌宴席,請了她一輩兒的表姐妹們一塊兒過來玩耍,盤算下來,至少得五十兩了。
前段時間,爹爹說公爹能挪挪位置,畢竟是在祭酒的位置上待了十幾年了,也算是學生滿天下了,只是要打點一番,這要去打點,沒個三五千兩會成嗎?總不能讓自己親爹掏銀子吧?
越想越煩,再瞅瞅一邊認真看書的蔡宇珩,那人還是和以前一樣,俊眉朗目,看書的時候最是認真了。心裡的怒火,就散了一些,不管怎麼說,這門親事都是自己選的,就是日子不好過,自己只要努力了,還是有奔頭的。
想著,就開始盤算,大姐姐是個有本事的,手底下好幾個鋪子,據說是每年都賺錢的,要不然,自己找大姐姐合夥兒開個鋪子?或者是找母親?母親那莊子上,種了朝廷給的試驗種,每年朝廷會有二百兩的補貼,要是種成了,收成也是自己的,自己找母親走走路子,也弄些試驗種?
再或者,弟妹那個胭脂鋪,好像生意也挺好,要不然,開個胭脂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