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賀跟許墨是同科進士,還都是頭甲,而頭甲的三人現在只剩下了他倆,此時見面多少生出點惺惺相惜的感覺。

  王賀對許墨說:「許大人每天觀星,有沒有覺得人生了無生趣?」

  許墨有點奇怪,不過還是老是回答:「挺好的。」

  王賀他有些不信,許墨明明才華不錯,這麼多年都在欽天監浪費人生,竟然會覺得挺好?難道不應該不滿陛下的安排嗎?

  王賀這些年仕途其實不怎麼順,狀元出身熬了這麼多年,還是在戶部給黃仕權打雜。王賀肩負著復興王氏的任務,有些著急,所以他找了王瑾來談事兒。

  許墨從一開始就被皇帝陛下嫌棄,丟到了欽天監,熬成了監正就到頭了。怎麼可能在心裡頭對陛下毫無芥蒂呢?

  王賀小聲的問許墨:「若是有個機會,可願意離開欽天監?」

  許墨沒有搭腔。

  王賀卻是腦筋不停的轉,想搞要拉攏許墨。

  許墨等王賀說完,找准機會插話:「王大人,我出身貧寒,又沒什麼本事,也沒得陛下青眼,這種事情力不從心啊。」

  王賀給許墨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許墨:「……」許墨心想,這王賀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還沒看透陛下是個心黑手毒的?怪不得升不上官兒。怪不得王家要沒落。怪不得陛下不重視他。

  六個人各懷心思的釣魚,最後在王賀和魏賢的邀請下,六個人又去了附近的飯莊吃飯。

  圍坐一桌,酒過三巡,王賀開始講他的理想抱負,想忽悠這些人跟他混。可惜在場其他人都是人精,只有鄭家福隨意的附和,後來還被魏賢給攔住了。等魏賢一杯一杯又一杯的把亂講話的王賀灌醉,其他人都鬆了口氣。

  時候也不早了,王瑾不想和王賀扯上關係,於是先下手為強的讓許墨把王賀送回去。許墨在這幾個人裡頭官職最低,年紀也輕,只好聽了王瑾的話送人。

  偶然聚在一起的六個人,和來時不同的組合方式又離開了。

  王瑾跟謝歸之同乘一輛馬車,走了一路,王瑾忽然問:「謝大人,您當年是為什麼要倒向陛下?」

  王瑾問的是陛下親政以前的事情。如果不是謝歸之認可,陛下沒那麼容易進文淵閣。

  謝歸之笑笑,說道:「陛下給我兒安排了差事啊,求人幫忙,回個情面。」

  謝歸之說的是當初謝雲洲本要留任京城,結果被陛下劃拉離京的事情。可這事兒是怎麼成陛下『功勞』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王瑾心裡頭嘁一下,都是千年狐狸,擱這兒跟他玩聊齋,看不起誰呢。

  大約是王瑾的表情太露骨,謝歸之面兒上有點掛不住,反問王瑾當時吳家謀反時候,王家是怎麼回事兒。有先帝改革,御史台雖然比不得輔政大臣,卻是真正兒掌握朝臣命門的地方。而王氏一族,明明當初吳家謀逆的時候,是明確朝王瑾發出過邀請的。

  王瑾非但拒絕了,還倒向了陛下。

  若不是王瑾支持,後期拔除吳家在朝堂的勢力,不會那麼輕鬆。

  「陛下當年在江南,為了調查人口拐帶……」王瑾說著當年的事情,臉上帶了點欽佩之情。他本來是不知道的,這些事都是後來從陛下身邊帶的幾個僕人嘴裡聽來的。

  「陛下小小年紀,就能忍常人之不能忍,還心懷仁慈,這樣的君主值得追隨。」王瑾說完,微微皺眉,嘆息一下:「若是先帝爺還在,陛下定能更加優秀。」

  前頭的話謝歸之聽著還挺有意思,他還從不知道陛下有這麼一段經歷呢。聽到後頭王瑾開始夸先帝,謝歸之就不由得嘁聲。

  若是先帝爺還在,陛下指不定要怎麼被猜忌呢。哦,逝者已矣,也不該妄議君上。

  不過王瑾這麼有誠意的說了個故事,謝歸之也很大方,他對王瑾說:「當年有一回宮宴比作詞,人人都在宴會上誇大皇子文採風流。我喝多了在外頭醒酒,看見陛下一個人溜出宴會,丟掉了他寫的內容,我好奇撿來看,發現上頭寫著一首詞,那可真是才華洋溢啊。」

  王瑾有點好奇。

  謝歸之大筆一揮,給王瑾複寫了當時的句子。

  「陛下當真是才華不外露,這真是一個稚童所作嗎?」王瑾看完,大為讚賞。

  「當時紙張上的筆跡稚嫩,陛下從未將這句子公之於眾,若是請人代筆想出風頭,怎會捨得中途丟棄……」

  謝歸之捻須:「陛下是懂得韜光養晦之人,並不愛爭搶風頭,又目光長遠,心繫百姓。他不做君王,又有誰合適呢?」

  王瑾聞言,點頭贊同。

  他們選擇認可陛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陛下是最合適的那一個,恰巧也是最好的那一個選擇。

  作者有話要說:王賀:我想搞事!

  許墨:呵呵,你是不知道陛下有多心黑。

  王瑾:陛下很像先帝,所以很好。

  謝歸之:陛下寫詞兒這麼厲害,不錯不錯。

  ——————

  感謝大可愛:地北天南給禿頭作者投出地雷1個;

  感謝小天使:我吃傻白兔灌溉營養液30瓶=3=;地北天南和嘿呀餵分別灌溉營養液10瓶;雍匪灌溉營養液5瓶;就醬、有姝和輕風拂面分別灌溉營養液1瓶;

  ——————

  兩點多,熬夜冠軍就是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