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可惜這種事兒,真的只是想想,要實現就太難了。
趙悅跟著向南從杏花村出來各處奔走也十幾年了,見識過的人跟事不可謂不多,可她看見的最好的也就是她自己家這位呆木頭,然後就是狗二。
可那也是因為阿茶溫柔賢惠,要是換了阿茶要上戰場,怕是要被狗二鎖家裡安安心心的多生娃娃,好讓媳婦兒走不掉。
有的男人對媳婦兒是好是體貼,可根子上還是免不了存著男人的霸道。
說起這個,孟荷臉上的笑也漸漸落了下來,最後扯了扯嘴角又重新笑起來,“現在我還不算老姑娘啦,還有兩年呢,船到橋頭自然直嘛。夫人咱們去看殺羊吧,還能喝到最新鮮的羊雜湯,可暖胃啦!”
邊城之外就是一道橫切而過的山脈,名喚陽山,陽山南邊就是他們大業的領地,陽山北邊就是遊牧民族的地盤。
陽山說是山,其實就是山脈,山腰開始往上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
因此即使如今已經到了五月中旬,可早晚還是冷颼颼的,但凡有哪天沒有太陽,再吹吹風,那滋味兒,不比冬天好過多少。
這時候能吃羊肉湯可舒服了,雖然昨天他們帶回來的羊不算多,整個軍營下來也就一人喝一碗湯的份兒,不過趙悅他們肯定是能吃上肉的。
昨天趙悅他們帶回來的羊有五十多頭,估計是那群犬戎人怕羊太少瞞不過大業人,因為平民幫貴族放養那數目可都不少。
誰知道大業這邊早就決定即便是犬戎平民也要趕盡殺絕,白白丟了這麼一大群羊給大業軍營的將士們打牙祭。
趙悅將佩刀帶上,黑弓就留在帳篷里,今天他們昨兒出去了的那群人今天都可以休息一天,一大早趙悅就被自家木頭摟著說了一大堆話。
趙悅心情不錯,雖然三十幾歲了,可瞬間感覺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決定今天也放鬆自己一天,就不去騎射營那邊跟著訓練了,就跟著孟荷好好的去看火房後勤兵殺羊做飯熬湯。
雖然昨兒晚上一夜沒睡,可向南也覺得精神莫名其妙就處於一種亢奮狀態,頭腦也清晰得很,連之前還有些捉摸不透的地方也突然腦袋靈光的就想明白了。
向南在器械庫改造那些器械,身邊自然也是有人幫忙的。
像是軍營里很多時候都是需要修補器械的,匠人自然不少,像這種匠人,都是軍營里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甚至因為這個時代技藝的家族傳承制度。
這些匠人很可能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繼續為軍營服務。
而軍營除了對他們做出一定的監控加保護以外,也將會給他們最好的優待。
這個就有點像前世現代的那些軍事科技人才了。
如果有不想要後代接自己班入軍營工作的,那就提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送去別處養著,自己手上的技藝也絕對不允許外傳,只能斷在自己手上或者在軍營給出的一群孩子裡收徒弟傳技藝。
原本周小將軍也就是被軍師慫恿著過來問問的,問向南願不願意帶兩個徒弟。
不過向南並不是那種生怕自己會的東西被別人學去的人,直接爽快的讓周小將軍安排信得過的人過來打下手順便學習一下,畢竟這些東西他們匠人以後也是要負責修補甚至改進的。
從一開始就懂得他做這些時的理論知識,以後也更好工作。
無論是匠人還是學徒,只要是確定對咱們大業足夠忠誠的,向南一律認真教導,就盼著這些人能讓大業軍營的器械能越來越好,讓大業的士兵上了戰場也能更占優勢。
武器,在向南心中,不僅是殺人利器,還能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國家跟親人。
向南的這種觀念,倒是叫跟著他學習的那些匠人跟學徒受到了不小的感觸。有那獨門手藝的人也開始有了思索,一個圈子的發展壯大,是否真的就是在於技術交流?
有了交流才有了融合,有了融合才有了進步與創新。
想想現在直接由朝廷出的農耕技術冊,農耕這幾年可謂是飛速發展,那麼如果他們這些靠手藝吃飯的匠人也能交流呢?
在匠人們看來,向大人在發明這方面可謂是大業第一人,可就是這樣一位奇人,對於自己會的東西卻能毫無顧忌的教給願意學習的人。
兩廂一對比,叫許多家裡有獨門手藝的匠人都生出點羞愧感。當然,短時間內大家都是在自己內部琢磨,畢竟是自己祖祖輩輩吃飯的手藝,要讓他們一時半會兒就放開手拿出來交流也不大可能。
向南倒是完全沒想過這些,他尊重別人的想法跟做法,也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並不強迫誰如何做,平日裡依舊照常幹活,有知識點的時候就邊說邊做,爭取讓跟著自己的人都理解到。
雖然向南一再強調跟著他學習的前提就是要忠於國家,跟著向南的這些人也沒覺得有什麼,畢竟忠君愛國這種思想本身就已經被他們這些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軍隊專用匠人傳承到了血脈里,對他們來說自然沒什麼。
而且通過這個要求,他們也明白了向大人是真的忠君愛國,是真的在用自己的學識能力去為國做貢獻,倒是叫他們越發敬佩。
向南這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彈射絆馬繩跟彈射捕捉網都試驗成功,周小將軍看見自己設想中的東西真箇做好了擺在自己面前,頓時激動得不行。
四十多歲了還跟個孩子似的,親自上手試了好幾次還不夠過癮,還拉著兩隊兵馬來了場模擬戰意,自己這方用投射捕捉網不損一兵一卒就贏了,頓時意氣風發得意得很。
這兩樣東西被匠人營加班加點的趕著大批量的做出來,另外又派了人儘快帶著一批成品以及二十多名匠人前往其他幾座城池軍營。
之後周小將軍就成天去城牆上轉悠,就盼著那伙犬戎人趕緊的來,好讓他用新武器殺得他們屁滾尿流。
向南的工作繼續著,趙悅也跟著孟荷那隊人又出城巡邏,殺了兩隊犬戎探子,又過了半個多月,原本留在當初戈壁荒漠驛站那邊養傷的護衛以及金常他們終於來了邊城。
說來也是倒霉,因著那伙犬戎人的刀都不知殺了多少人了,病菌多得很,金常他們那會兒又因為藥物缺乏都緊著向南這邊了,所以後來傷口又反反覆覆發燒紅腫。
好在後來向南到了邊城又派劉通去給他們送了一回物資,消毒的消炎的療傷的,這些藥從城主府拿出來的,自然都是好的。
要不是劉通帶人送了一回東西過去,怕是金常他們就要交代在那驛站里了。
這倒也怪不了驛站的驛丞,畢竟那段時間他已經將驛站里的好東西都往金常他們幾人身上堆了,可奈何他們也只是個小驛站,條件有限。
劉通帶著金常以及另外幾名護衛直接來的軍營,等向南聽到自己護衛隊裡的隊長稟報,抽空從器械庫出來見了劉通他們,這才知道金常跟其他人居然還遭遇了這麼一番危險,頓時心有餘悸的拍了拍金常的肩膀,“早知道就該讓你們跟本官擠著一起來邊城的,那驛站不是個養傷的好地方,是本官對不住你們,險些害了你們性命!”
趙悅跟著向南從杏花村出來各處奔走也十幾年了,見識過的人跟事不可謂不多,可她看見的最好的也就是她自己家這位呆木頭,然後就是狗二。
可那也是因為阿茶溫柔賢惠,要是換了阿茶要上戰場,怕是要被狗二鎖家裡安安心心的多生娃娃,好讓媳婦兒走不掉。
有的男人對媳婦兒是好是體貼,可根子上還是免不了存著男人的霸道。
說起這個,孟荷臉上的笑也漸漸落了下來,最後扯了扯嘴角又重新笑起來,“現在我還不算老姑娘啦,還有兩年呢,船到橋頭自然直嘛。夫人咱們去看殺羊吧,還能喝到最新鮮的羊雜湯,可暖胃啦!”
邊城之外就是一道橫切而過的山脈,名喚陽山,陽山南邊就是他們大業的領地,陽山北邊就是遊牧民族的地盤。
陽山說是山,其實就是山脈,山腰開始往上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
因此即使如今已經到了五月中旬,可早晚還是冷颼颼的,但凡有哪天沒有太陽,再吹吹風,那滋味兒,不比冬天好過多少。
這時候能吃羊肉湯可舒服了,雖然昨天他們帶回來的羊不算多,整個軍營下來也就一人喝一碗湯的份兒,不過趙悅他們肯定是能吃上肉的。
昨天趙悅他們帶回來的羊有五十多頭,估計是那群犬戎人怕羊太少瞞不過大業人,因為平民幫貴族放養那數目可都不少。
誰知道大業這邊早就決定即便是犬戎平民也要趕盡殺絕,白白丟了這麼一大群羊給大業軍營的將士們打牙祭。
趙悅將佩刀帶上,黑弓就留在帳篷里,今天他們昨兒出去了的那群人今天都可以休息一天,一大早趙悅就被自家木頭摟著說了一大堆話。
趙悅心情不錯,雖然三十幾歲了,可瞬間感覺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決定今天也放鬆自己一天,就不去騎射營那邊跟著訓練了,就跟著孟荷好好的去看火房後勤兵殺羊做飯熬湯。
雖然昨兒晚上一夜沒睡,可向南也覺得精神莫名其妙就處於一種亢奮狀態,頭腦也清晰得很,連之前還有些捉摸不透的地方也突然腦袋靈光的就想明白了。
向南在器械庫改造那些器械,身邊自然也是有人幫忙的。
像是軍營里很多時候都是需要修補器械的,匠人自然不少,像這種匠人,都是軍營里需要特殊照顧的人群,甚至因為這個時代技藝的家族傳承制度。
這些匠人很可能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繼續為軍營服務。
而軍營除了對他們做出一定的監控加保護以外,也將會給他們最好的優待。
這個就有點像前世現代的那些軍事科技人才了。
如果有不想要後代接自己班入軍營工作的,那就提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送去別處養著,自己手上的技藝也絕對不允許外傳,只能斷在自己手上或者在軍營給出的一群孩子裡收徒弟傳技藝。
原本周小將軍也就是被軍師慫恿著過來問問的,問向南願不願意帶兩個徒弟。
不過向南並不是那種生怕自己會的東西被別人學去的人,直接爽快的讓周小將軍安排信得過的人過來打下手順便學習一下,畢竟這些東西他們匠人以後也是要負責修補甚至改進的。
從一開始就懂得他做這些時的理論知識,以後也更好工作。
無論是匠人還是學徒,只要是確定對咱們大業足夠忠誠的,向南一律認真教導,就盼著這些人能讓大業軍營的器械能越來越好,讓大業的士兵上了戰場也能更占優勢。
武器,在向南心中,不僅是殺人利器,還能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國家跟親人。
向南的這種觀念,倒是叫跟著他學習的那些匠人跟學徒受到了不小的感觸。有那獨門手藝的人也開始有了思索,一個圈子的發展壯大,是否真的就是在於技術交流?
有了交流才有了融合,有了融合才有了進步與創新。
想想現在直接由朝廷出的農耕技術冊,農耕這幾年可謂是飛速發展,那麼如果他們這些靠手藝吃飯的匠人也能交流呢?
在匠人們看來,向大人在發明這方面可謂是大業第一人,可就是這樣一位奇人,對於自己會的東西卻能毫無顧忌的教給願意學習的人。
兩廂一對比,叫許多家裡有獨門手藝的匠人都生出點羞愧感。當然,短時間內大家都是在自己內部琢磨,畢竟是自己祖祖輩輩吃飯的手藝,要讓他們一時半會兒就放開手拿出來交流也不大可能。
向南倒是完全沒想過這些,他尊重別人的想法跟做法,也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並不強迫誰如何做,平日裡依舊照常幹活,有知識點的時候就邊說邊做,爭取讓跟著自己的人都理解到。
雖然向南一再強調跟著他學習的前提就是要忠於國家,跟著向南的這些人也沒覺得有什麼,畢竟忠君愛國這種思想本身就已經被他們這些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軍隊專用匠人傳承到了血脈里,對他們來說自然沒什麼。
而且通過這個要求,他們也明白了向大人是真的忠君愛國,是真的在用自己的學識能力去為國做貢獻,倒是叫他們越發敬佩。
向南這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彈射絆馬繩跟彈射捕捉網都試驗成功,周小將軍看見自己設想中的東西真箇做好了擺在自己面前,頓時激動得不行。
四十多歲了還跟個孩子似的,親自上手試了好幾次還不夠過癮,還拉著兩隊兵馬來了場模擬戰意,自己這方用投射捕捉網不損一兵一卒就贏了,頓時意氣風發得意得很。
這兩樣東西被匠人營加班加點的趕著大批量的做出來,另外又派了人儘快帶著一批成品以及二十多名匠人前往其他幾座城池軍營。
之後周小將軍就成天去城牆上轉悠,就盼著那伙犬戎人趕緊的來,好讓他用新武器殺得他們屁滾尿流。
向南的工作繼續著,趙悅也跟著孟荷那隊人又出城巡邏,殺了兩隊犬戎探子,又過了半個多月,原本留在當初戈壁荒漠驛站那邊養傷的護衛以及金常他們終於來了邊城。
說來也是倒霉,因著那伙犬戎人的刀都不知殺了多少人了,病菌多得很,金常他們那會兒又因為藥物缺乏都緊著向南這邊了,所以後來傷口又反反覆覆發燒紅腫。
好在後來向南到了邊城又派劉通去給他們送了一回物資,消毒的消炎的療傷的,這些藥從城主府拿出來的,自然都是好的。
要不是劉通帶人送了一回東西過去,怕是金常他們就要交代在那驛站里了。
這倒也怪不了驛站的驛丞,畢竟那段時間他已經將驛站里的好東西都往金常他們幾人身上堆了,可奈何他們也只是個小驛站,條件有限。
劉通帶著金常以及另外幾名護衛直接來的軍營,等向南聽到自己護衛隊裡的隊長稟報,抽空從器械庫出來見了劉通他們,這才知道金常跟其他人居然還遭遇了這麼一番危險,頓時心有餘悸的拍了拍金常的肩膀,“早知道就該讓你們跟本官擠著一起來邊城的,那驛站不是個養傷的好地方,是本官對不住你們,險些害了你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