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是眼前這個女子給了他不敢想像的幸福,給了他一個家,給了他一堆親人,如今,她又孕育了屬於他們的孩子。
幸福原來可以更加圓滿。
阮氏使了個眼色,在場眾人心神領會,靜悄悄地退了出去,把空間留給屋裡的那對小夫妻。
唐松年最後一個邁出門檻,伸手拉上門之時,望了一眼一臉幸福地依偎在女婿懷裡的女兒,嘴角微微上揚。
娘娘無子?可他這輩子卻快要當外祖父了。
芳宜的死訊傳來時,唐松年頭也不抬,只是問了句‘可曾往她心口上插刀’,在得到肯定答案之後便沒有再理會,自有人按照他早前的吩咐,把屍首扔到亂葬崗。
良久,他闔上手中公文,上面是各地呈上的採選名錄,新一輪的民間採選即將開始,在不久的將來,又會有一批年輕女子充入宮廷,或會埋葬深宮,或會一飛沖天,又或會平安終老。
梁皇后雖失寵,可陛下卻也顧及她身為皇后的體面,該有的尊重還是會給的。繼麗妃有喜後,後宮又陸續有兩名嬪妃傳出喜信,陛下的子嗣應該可以無憂了。
如今國庫漸漸充盈,待女兒平安生產後,女婿便會領兵出征,除去國事,他操心的家事也有許多。
譬如還有兒子的前程……
唐淮周殿試時的表現相當好,雖然沒有進入一甲,但也得了二甲第六名的好成績。
唐淮周被喚了過來,聽到了爹爹對自己的安排時愣了愣:“太學?爹爹希望我日後專注研究學問?”
唐松年點點頭:“你可明白為父作出如此安排的用意?”
唐淮周稍稍思索片刻,頷首道:“我明白。爹爹位極人臣,紹廷軍中威名遠播,三哥為陛下掌錢袋子,又貴為駙馬,在外人眼裡,唐府權柄滔天,滿門顯赫。”
“你明白就好。淮周,你需謹記,這天下姓趙不姓唐,金鑾寶座上那位可以世世姓趙,可百官之首卻不能代代姓唐。”
“自太宗皇帝始,朝中兵權便盡掌握在皇帝陛下之手,武將出徵才從陛下手中接得虎符,還朝則歸還兵權,故而紹廷雖威名遠播,民間聲望日盛,可卻偏偏是最能讓陛下、讓文武百官放心的。”
“淮勉雖有生財之能,可他卻為當朝駙馬,天子妹夫,五公主殿下與陛下兄妹情深,陛下愛屋及烏,對淮勉天然便會有一種信賴。”
“然為父則不同,為父與邱仲、韋良同為先帝指定的顧命大臣,唐韋兩府結親,打破三足之勢,陛下必然會偏向邱仲,這無關打壓與否,全不過為君者的平衡之術。”
“為父對你說這番話,並非讓你對陛下心生怨責。事實上,陛下宅心仁厚,勤政愛民,乃是有道明君,然而為君者自有為君者之考慮,亦有許多身不由己之處,這些,你需要明白。”
唐淮周鄭重地點頭:“爹爹放心,孩兒一切聽爹爹安排,日後潛心研究學問,不會插手政事。”
唐松年捊須頷首:“那倒也不必,你只需心懷天下,心系黎民,關心時政,為之出謀劃策並無不可。若是刻意遠避反為不美。”
“爹爹教導的是,孩兒明白了。”
“回去吧!你那沈姓好友若願意送妹進宮搏一前程,便也由他。若是耳聰目明,認得清時勢,權衡得了利弊,後宮亦非龍潭虎穴。”
“爹爹此番話,孩兒會轉告旭昌兄的。”
唐氏父子的此番談話,並無第三人知道,唐筠瑤如今安心養胎,對外頭之事一概不理會。
忠勇大將軍夫人有喜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京中各府陸續送來了賀禮。
唐筠瑤閒來無事翻看禮單,沒有意外地看到了來自鎮遠將軍府的。
“瞧著倒像是莫夫人準備的。”藍淳探過頭來看了一下,道。
這個莫夫人指的便是杜杏嫦。
早前鎮遠將軍府招贅,杜杏嫦成婚,夫君姓莫。不管她當初是自願還是被迫選擇招贅的方式,反正杜家的血脈算是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傳承。
大概也是因為如此,這幾年杜誠忠再沒有找過賀紹廷,想來也是放棄了認回兒子的念頭。
唐筠瑤進門後,也是把鎮遠將軍府視如普通的人家對待,逢年過節送禮回禮,彼此客客氣氣,不遠不近,既不會惹人詬病,也不會讓自己人心生不快。
她只是聽聞自從成婚後,杜杏嫦便掌了鎮遠將軍的家事,想來這幾年兩府可以維持表面的客氣,也是因為她的緣故。
畢竟鎮遠將軍府臭名遠揚,若是再徹底把賀紹廷得罪狠了,只怕在京中再難立足。
因為女兒夫家並沒有長輩,阮氏放心不下,便不時過府來。
這日她特意挑了唐筠瑤快要用膳的時辰過來,也是想要看看這挑嘴丫頭用膳可老實,未曾進門便聽到屋裡傳出女兒那驕縱的聲音。
“我不喜歡吃這個,不要!”
緊接著便是女婿好脾氣的回答:“可是昨日你不是說很喜歡的麼?怎麼……好好好,不喜歡就不喜歡,不喜歡我給你換一樣。”
她停下了腳步,也不進屋,也不讓人通傳,就這般靜靜地站在門外,聽著裡頭傳出女兒一會兒嫌棄這個菜味道淡,一會兒又嫌棄那個菜味道重,好不容易有個不重也不淡味道適中的,她又嫌棄雕的胡蘿蔔花不好看影響了胃口。
幸福原來可以更加圓滿。
阮氏使了個眼色,在場眾人心神領會,靜悄悄地退了出去,把空間留給屋裡的那對小夫妻。
唐松年最後一個邁出門檻,伸手拉上門之時,望了一眼一臉幸福地依偎在女婿懷裡的女兒,嘴角微微上揚。
娘娘無子?可他這輩子卻快要當外祖父了。
芳宜的死訊傳來時,唐松年頭也不抬,只是問了句‘可曾往她心口上插刀’,在得到肯定答案之後便沒有再理會,自有人按照他早前的吩咐,把屍首扔到亂葬崗。
良久,他闔上手中公文,上面是各地呈上的採選名錄,新一輪的民間採選即將開始,在不久的將來,又會有一批年輕女子充入宮廷,或會埋葬深宮,或會一飛沖天,又或會平安終老。
梁皇后雖失寵,可陛下卻也顧及她身為皇后的體面,該有的尊重還是會給的。繼麗妃有喜後,後宮又陸續有兩名嬪妃傳出喜信,陛下的子嗣應該可以無憂了。
如今國庫漸漸充盈,待女兒平安生產後,女婿便會領兵出征,除去國事,他操心的家事也有許多。
譬如還有兒子的前程……
唐淮周殿試時的表現相當好,雖然沒有進入一甲,但也得了二甲第六名的好成績。
唐淮周被喚了過來,聽到了爹爹對自己的安排時愣了愣:“太學?爹爹希望我日後專注研究學問?”
唐松年點點頭:“你可明白為父作出如此安排的用意?”
唐淮周稍稍思索片刻,頷首道:“我明白。爹爹位極人臣,紹廷軍中威名遠播,三哥為陛下掌錢袋子,又貴為駙馬,在外人眼裡,唐府權柄滔天,滿門顯赫。”
“你明白就好。淮周,你需謹記,這天下姓趙不姓唐,金鑾寶座上那位可以世世姓趙,可百官之首卻不能代代姓唐。”
“自太宗皇帝始,朝中兵權便盡掌握在皇帝陛下之手,武將出徵才從陛下手中接得虎符,還朝則歸還兵權,故而紹廷雖威名遠播,民間聲望日盛,可卻偏偏是最能讓陛下、讓文武百官放心的。”
“淮勉雖有生財之能,可他卻為當朝駙馬,天子妹夫,五公主殿下與陛下兄妹情深,陛下愛屋及烏,對淮勉天然便會有一種信賴。”
“然為父則不同,為父與邱仲、韋良同為先帝指定的顧命大臣,唐韋兩府結親,打破三足之勢,陛下必然會偏向邱仲,這無關打壓與否,全不過為君者的平衡之術。”
“為父對你說這番話,並非讓你對陛下心生怨責。事實上,陛下宅心仁厚,勤政愛民,乃是有道明君,然而為君者自有為君者之考慮,亦有許多身不由己之處,這些,你需要明白。”
唐淮周鄭重地點頭:“爹爹放心,孩兒一切聽爹爹安排,日後潛心研究學問,不會插手政事。”
唐松年捊須頷首:“那倒也不必,你只需心懷天下,心系黎民,關心時政,為之出謀劃策並無不可。若是刻意遠避反為不美。”
“爹爹教導的是,孩兒明白了。”
“回去吧!你那沈姓好友若願意送妹進宮搏一前程,便也由他。若是耳聰目明,認得清時勢,權衡得了利弊,後宮亦非龍潭虎穴。”
“爹爹此番話,孩兒會轉告旭昌兄的。”
唐氏父子的此番談話,並無第三人知道,唐筠瑤如今安心養胎,對外頭之事一概不理會。
忠勇大將軍夫人有喜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京中各府陸續送來了賀禮。
唐筠瑤閒來無事翻看禮單,沒有意外地看到了來自鎮遠將軍府的。
“瞧著倒像是莫夫人準備的。”藍淳探過頭來看了一下,道。
這個莫夫人指的便是杜杏嫦。
早前鎮遠將軍府招贅,杜杏嫦成婚,夫君姓莫。不管她當初是自願還是被迫選擇招贅的方式,反正杜家的血脈算是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傳承。
大概也是因為如此,這幾年杜誠忠再沒有找過賀紹廷,想來也是放棄了認回兒子的念頭。
唐筠瑤進門後,也是把鎮遠將軍府視如普通的人家對待,逢年過節送禮回禮,彼此客客氣氣,不遠不近,既不會惹人詬病,也不會讓自己人心生不快。
她只是聽聞自從成婚後,杜杏嫦便掌了鎮遠將軍的家事,想來這幾年兩府可以維持表面的客氣,也是因為她的緣故。
畢竟鎮遠將軍府臭名遠揚,若是再徹底把賀紹廷得罪狠了,只怕在京中再難立足。
因為女兒夫家並沒有長輩,阮氏放心不下,便不時過府來。
這日她特意挑了唐筠瑤快要用膳的時辰過來,也是想要看看這挑嘴丫頭用膳可老實,未曾進門便聽到屋裡傳出女兒那驕縱的聲音。
“我不喜歡吃這個,不要!”
緊接著便是女婿好脾氣的回答:“可是昨日你不是說很喜歡的麼?怎麼……好好好,不喜歡就不喜歡,不喜歡我給你換一樣。”
她停下了腳步,也不進屋,也不讓人通傳,就這般靜靜地站在門外,聽著裡頭傳出女兒一會兒嫌棄這個菜味道淡,一會兒又嫌棄那個菜味道重,好不容易有個不重也不淡味道適中的,她又嫌棄雕的胡蘿蔔花不好看影響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