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最疼愛的小兒子大孫子啊,一個都靠不住!

  這些年過下來,現在她手裡就剩三畝地了,全靠著收租過活。就這點錢,大兒子也盯著三兒子也盯著,恨不得她立馬翹腳好收了去。

  她啊,還是趁著能動彈的時候,過一天算一天吧。

  說起來,終究還是二郎養了她啊。

  這般想著,呂老太太擦了擦日漸渾濁的眼睛,慢慢挪到院子裡曬太陽去了。

  ……

  多年不第後,顧明祖扛不住壓力,只好在清平縣開了家學館教書。

  雖說有了進項不用再靠馬氏養,兒女也漸漸成人,可他常年鬱郁不得志,壯年時就一病不起,嗚嗚哀哉。

  臨終前躺在書房的軟床上,顧明祖恍惚憶起那年鄉試放榜,他喝醉了從酒館出來四處遊蕩,隔著恭賀送禮的人群,遠遠看見顧玉成拱手道謝,身姿挺拔。

  那時他年輕氣盛,憤而離去,想著以後蟾宮折桂,總有朝堂再見的一日。

  卻沒想到,竟已是永別了……

  作者有話要說:老家的到這裡就結束啦,明天是小顧夫妻の日常~

  第99章 番外8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進入八月初, 京師和附近縣城的寺廟道觀已處理完畢, 各地方的工作也在有序開展。

  隨著大量和尚與道士還俗,充入人丁戶籍,全國人口肉眼可見地在增多。至於賦稅, 現在還不太明顯, 但可以預見的是, 今年秋季將是過往十幾年國庫入帳最多的一次。

  戶部尚書每天對著算盤和帳冊,笑得見牙不見, 甚至破天荒在天子要求增加軍費的時候沒有哭窮, 痛快拿出了一筆銀子。

  作為功臣之一,顧玉成格外受戶部尚書的青眼, 明示暗示地提了好幾次讓他來戶部。

  與戶部尚書爭著搶人的,是御使大夫, 隔天一篇小作文痛陳利害,強烈要求顧玉成來御史台。

  顧玉成哭笑不得地婉言謝絕了兩位,然後正式上表天子,請求去翰林院讀書。

  理由也非常充分。本朝新科進士慣例, 一鼎甲的狀元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職,榜眼和探花則授翰林院編修一職。其餘進士皆需經過朝廷考核, 合格者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不合格者外放為官。

  庶吉士其實就是翰林大學士的學生,需要入翰林院再學習三年,三年後再次考試合格者, 方可授予編修、檢討等職。不合格者外放,稱為散館。

  按照常規,顧玉成這個探花應該和江星漁一樣,直接進入翰林院做編修,一邊學習一邊幫著承擔朝廷日常文書工作,包括起草誥敕、編書修史等等。

  但是他被玄鶴子打壓,連回鄉展墓的假期都沒有,就被發配到黔源做縣令了。

  現在天子啟正,百姓安樂,他一個未曾進入翰林院的探花,想去翰林院深造有錯嗎?

  「沒有!」

  高象急得額頭冒痘,「我真的沒有偷偷勸和君來翰林院!我可是他的座師,論師生之誼,只比顧清泉稍有不如,豈有不盼他仕途通達之理?」

  高象面前,御使大夫和戶部尚書一個抱臂微笑,一個倚門嘆氣。

  「沒想到我們鷸蚌相爭,倒是高大人漁翁得利。」

  「可憐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後啊。」

  「老謀深算,戶部上下自愧弗如。」

  「深謀遠慮,御史台無人能及啊。」

  倆人將高象擠兌一番,氣哼哼攜手離去。

  高象:「……」

  他向來訥於言辭,何況以一敵二,只得眼睜睜看御使大夫和戶部尚書超常發揮,給他扣下數頂「老謀深算」、「未雨綢繆」、「老奸巨猾」的帽子,揚長而去。

  「唉,這兩個老傢伙。」高象搖搖頭,順手拿起顧玉成的表章,指著其中圈出來的好詞佳句念誦,「臣自束髮讀書……」末了對先前躲起來看熱鬧的同僚道,「和君年紀輕輕得中探花,年少卻不以才氣驕人,還一心向學,欽慕翰林大儒。此等心性人品,不正適合我們翰林院嗎?」

  同僚紛紛點頭稱是,有的道「顧和君不慕權貴,有我等翰林風骨」,有的說「翰林院聚天下文氣,譬如梧桐引鳳,君子自來」,還有的惋惜「顧和君治的乃是春秋經,可惜與我詩經不同」。

  更有人角度清奇地羨慕起顧儀來:「一白遮百丑,顧清泉得此佳徒,正可一洗不善教導之污名。」

  滿室言笑晏晏的聲音忽然一靜,眾翰林不約而同看向那位同僚,紛紛辯駁起來。

  「我家侄兒就曾拜入顧儀門下,他的確不善教導,算不得污名。」

  「賢弟言之有理。昔年京師三個少年才子,在他手中連秀才都沒中。」

  「那某家子侄,憤而離開後自學數年,早已散館為官去了。」

  「白自為白,非清泉可洗,聽聞會試都不曾親自指點。」

  「若非顧清泉才名滿天下,早被京師權貴打上門去了。」

  「我本經恰是春秋,或可收顧和君為徒,日後學成,也有個探討之人。」

  羨慕顧儀的同僚:「……」

  進入翰林院六年的他,到底還是太年輕了……

  眾翰林雖說得熱鬧,但其實從上到下並不認為顧玉成理所應當該回翰林院。

  那奏表一出,莫說戶部和御史台吃驚,翰林院眾人也很是驚訝。

  自古「富地方,窮翰林」,翰林院雖說起來名頭清貴,但品階不高,大學士才正五品,俸祿微薄,日常靠著進宮講經吃經筵、寫文章被賞賜過日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