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花別人錢做自己事兒,此中滋味,怎一個舒爽了得?

  到底是歷練過的年輕人,著實能為啊。

  和郭山所想不同,顧玉成並不居功。

  在他看來,寶華天子崇信僧道多年,天下人苦之久矣。京師還算富庶,都有百姓為了求神拜佛過不下去,更別提更偏遠窮困的地方了。現在削減僧道勢力,不過是在積蓄已久的暗潮上推一把,藉助趨勢而已。

  最重要的是,啟正天子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仁厚,他在街頭舌戰僧道的時候,菜市口的血跡都沒幹透。挾此赫赫聲威,沒有哪家寺廟道觀會不開眼硬抗。

  ……

  多重因素助推下,由京師開始的滅佛抑道行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各地都有大量僧道還俗,充入平民戶籍。

  進了四月,第一次考核行動開始,識字的寫字,不識字的背誦,如同大風卷浪似的淘汰了上萬名「不配為僧為道」的出家人。這些人想堅持留在廟觀也可以,納稅。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是鎮國寺的考核結果。

  全寺數千名僧人,從方丈主持到燒火擔水的,除了兩個年紀過大的不合格之外,其餘全部過關。

  在滿京師僧人道士哀鴻遍野,走路都在背誦經文的情況下,鎮國寺一時間風頭無兩,人人談起來都豎大拇指。

  「不愧是八百年名寺,真是非同凡響!」

  「人家可是鎮國寺,鎮國的,咋能跟普通和尚一樣?」

  「上個月還不知道去哪兒上香呢,這次十五了還去鎮國寺。」

  「聽說覺緣大師閉關了,不知道還靈不靈?」

  「瞎說什麼呢?了悟大師也是國師啊,經常講經!」

  「走走走,過幾天就去鎮國寺!」

  顧玉成時刻盯著京師動向,對鎮國寺的起死回生頗為感慨。

  瞧瞧人家,真正的名寺風範,若說其中沒有覺緣大師的手筆,他是不信的。

  出於敬佩,顧玉成往西南寄了些東西,對那位運籌帷幄、還能及時抽身的高僧表示敬意,並祝他平安歸來。

  無論哪朝哪代,這種人都是值得敬重對待的。

  忙碌的同時,顧玉成鄭重感謝了顧儀對他家小的照顧,並提出搬出去。

  顧儀對此早有準備,恭賀他得了御賜宅邸的同時還不忘揶揄:「和君是急著娶妻成家嗎?」

  一朝天子一朝臣,何況是公主。自打寶華天子駕崩,柳貴妃一系倒台,幾個高調的公主就偃旗息鼓了。

  等啟正天子登上寶座,昭惠公主幹脆利落地遣散面首,避居皇莊。排在顧儀厭惡榜第一位的合陽公主更是直接落髮,住進了皇家寺廟。如無意外,不會再在公開場合出現,更別提盯著顧儀了。

  作為當事人,顧儀感覺空氣都新鮮了,整個人跟著輕鬆不少,非但開始長居京師,還有心情開學生的玩笑。

  顧玉成一點不害臊地點點頭:「還要仰仗老師為弟子提親。」

  顧儀哈哈大笑:「好!為師應下了!」

  顧玉成趁機問了一番京師的婚嫁規矩,好早做準備,然後才從顧家搬走。

  王婉貞為人內斂,加上兒子不在身邊,寡居之人帶著女兒住在別人家裡,更是謹言慎行,唯恐行差踏錯半步。這樣固然不易出錯,但和顧家人也沒建立什麼深厚情誼,只送了各色禮物和自己繡的鞋子給顧老夫人,並再三道謝。

  顧玉成雖與顧儀師徒相得,但在顧家沒住幾天就被發配西南了,搬新家只有喜悅。一家三口之中,反倒是顧玉榮和眾人最親近,也最捨不得,臨走前幾天就開始和小夥伴們各種道別。

  顧玉成對此喜聞樂見,還特批給妹妹一個小錢袋,裡面裝了五十兩銀子:「想買什麼就跟哥哥說,等新家布置好了,就請他們過來玩。」

  他現在除了俸祿,還是個有賞賜的人,有錢。

  「不用了哥哥。」顧玉榮擺擺小胖手,「我現在是炸貨店的二老板,可有錢了!」

  顧玉成:「……」

  他自回京後就非常忙,還沒來得及關注自家的炸貨店,原來已經開得這麼紅火了嗎?

  顧玉榮看哥哥吃驚,自豪地把帳本搬出來給他看。

  顧玉成這才發現,他以為給母親和妹妹貼補生活的炸貨店,半年下來就賺了他一整年的俸祿……

  羨慕的同時,顧玉成還是堅持給了顧玉榮五十兩,讓她自己攢著:「這是哥哥給你的零花錢。」

  顧玉榮這才接過,放到自己的小匣子裡。

  娘親說了,她現在是一個身價不菲的小姑娘,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錢。

  等到搬走那天,除了大人來送,顧家幾個和顧玉榮同齡的小豆丁也跑出來送她,其中兩個眼淚汪汪的,拉著顧玉榮的手讓她千萬記得回來玩。

  顧玉榮拍拍小胸脯,自豪地道:「我一定會回來的,你們也要來找我呀。」

  她指指顧玉成:「現在我哥哥回來了,我可以請他多布置作業,我們一塊兒寫!」

  兩個小豆丁互相看看,眼淚都收了回來:「……不,不了吧。」

  顧玉榮:「沒事!我哥哥特別會留作業,不累!」

  兩個小豆丁:「……」

  我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累呢。

  第95章 番外4

  顧玉成忙著僧道還俗和新家安頓的時候, 宋琢冰也非常忙碌, 甚至比顧玉成有過之而無不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