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皇上就問:「什麼人暈倒了?」
忙有太監上前:「是承德方氏。」
沐兒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承德方氏是誰。就見那幾個宮人抬著人已經走遠了。
「哦……是她。她原來……身子不太好麼?」皇上淡淡地說,看了一眼皇后。
皇后娘娘剛才一直蒼白的臉頓時漲得通紅。
沐兒這才反應過來,所謂承德方氏就是方姑娘。方家原來祖籍承德。
她忍不住小小的幸災樂禍了一下。
方姑娘死死維護的名聲,這下應該是徹底完蛋了。
雖說熱,可一百九十九名秀女,人人都好好地,她卻當眾暈倒了。
再說,她早不暈,晚不暈,偏偏剛宣布了太子妃的人選,知道自己落選後,就暈倒了,這什麼胸襟氣度?哪裡配得上當太子妃?
更不用說,本來大家還以為她選不中太子妃,會進宮伺候皇上。可顯然,皇上對她也毫無興趣,還當眾補刀說她身子不好。
這回,方姑娘想要再維持好名聲,嫁個好人家,必定會很艱難。
沐兒正感嘆,就覺得右手下有些痒痒的動靜。她不敢低頭,過一會兒,一隻修長微涼的手指勾住了她的小指。
沐兒小臉表情雖然鎮定,可膚色卻肉眼可見地泛起了一陣淺粉色。她心裡暖甜暖甜地。終於……他們堂堂正正地在一起了。他是她的夫,她是他的妻。當初,誰能想得到呢?
接下來,又選了柳氏做太子良娣。
柳氏行完禮,站在了沐兒左手邊。
沐兒看著皇后娘娘手中的第三張摺子。陳氏現在生死不知,皇上跟皇后娘娘會怎麼處置?
就見皇后看了皇上一眼,最後還是拿起摺子念道:「東宮陳氏,才氣縱橫,品格清毓……茲由大華皇后於康平三十三年六月二十日擇選為太子良媛。」
沐兒有些意外。陳氏竟只是個良媛?難道這才是她用命鬧騰一下的原因?
秀女們聽到陳氏都只鬧了個良媛,便知道她們就算進宮,位份也高不了。不免有些失望。可看著太子那副模樣,又覺得位份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可還沒等皇后娘娘再說什麼,太子已經站了出來,朗聲道:「如今北方大旱,父皇憂心。只因選秀之事,費時耗力,父皇不忍白白浪費民脂民膏,方才擇選兩名秀女,以慰天下官民盡忠之心。孤添為儲君,不敢僭越,故一名不選。諸位秀女,即日歸還本家,擇良婿而嫁,孝親相夫,各安天倫。」
秀女們:……。幾個月的辛苦算是全白費了。
當即又昏倒幾個。
*****
儀式結束之後,沐兒便準備自己先回玉堂殿,想著皇上皇后跟太子還要一起處理陳氏的事情。沒想到,皇上搖了搖頭:「你也一起來!」
沐兒:……從今天起她不但是天下最令人羨慕的女人,也將成為天下知道秘密最多的女人了。
四人一起到了高明殿。
就見殿外每隔著三五步就站著一個侍衛。
幾人進了殿,馮沖迎了出來,報導:「陳夫人已經救醒。高嬤嬤正在內室安慰她。馬宮正說……那毒藥怕是擱置的時間久了,毒性不夠。」
皇上擺了擺手:「先到偏殿。」
四人進了高明殿的偏殿,坐下。
皇上才吩咐道:「把陳氏的遺書拿給太子跟沈氏看。」
小太監忙用托盤遞上一張寫滿了秀麗字跡的桃花箋。
太子垂著黑長的眼睫,一目十行地飛快看完,面無表情,遞還給那太監。那太監忙又舉著托盤到沐兒面前。
沐兒拿起,見上面寫道:
妾生於書香世家,秉性痴愚。雖自知蒲柳之姿,難配殿下神仙之儀,承母后厚德憐惜,選為東宮夫人,已一載有餘。
進宮伊始,妾盡心竭力,盼能替父皇祈福延年,盼能替母后娘娘分憂解愁,盼能與殿下,和以宜之,敬以持之。
奈何沈氏進宮之後,履犯宮規,攪擾父皇病養。言詞囂張,多番忤逆母后。欺凌同儕,至萬夫人於死。卻依仗殿下寵愛,橫行東宮,至今未受寸罰。
今驚聞父皇母后以慈愛殿下之心,欲選立沈氏為太子正妃。
妾痛徹久思,深為父皇母后憂心。欲往桂宮陳情,一來身患宿疾,不忍置父皇母后於險地。二來恐人微言輕,不能挽狂瀾於當下。
妾本久病,早無爭寵之心。可父皇母后待妾,猶如親生。
妾明知沈氏無德,怎忍見父皇母后納此兒媳?
但思母后從此,要日日因沈氏而母子有間,鬱郁不得安享餘年,妾便心痛如裂,徹夜難眠。
思前顧後,妾決以殘軀死諫。
聽之否之,全在父皇母后。
妾只以一死全孝足矣。
*****
沐兒看完,沉默了。
她突然有些明白,皇后娘娘為什麼會突然改變主意,一定要阻止自己當這個太子妃。這封信寫得真是太妙了。
除了一個大寫的「孝」字,「餘生」兩個字是關鍵。
皇上身體不好,想必會走在皇后娘娘前頭。
這封信替皇后娘娘想像了一下皇上走後的日常生活。
相比皇上後宮多幾個女人,要面對沈氏這個忤逆不孝,還挑唆得兒子也不孝的媳婦,皇后娘娘自然不難選擇。
*****
室內十分沉默。
忙有太監上前:「是承德方氏。」
沐兒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承德方氏是誰。就見那幾個宮人抬著人已經走遠了。
「哦……是她。她原來……身子不太好麼?」皇上淡淡地說,看了一眼皇后。
皇后娘娘剛才一直蒼白的臉頓時漲得通紅。
沐兒這才反應過來,所謂承德方氏就是方姑娘。方家原來祖籍承德。
她忍不住小小的幸災樂禍了一下。
方姑娘死死維護的名聲,這下應該是徹底完蛋了。
雖說熱,可一百九十九名秀女,人人都好好地,她卻當眾暈倒了。
再說,她早不暈,晚不暈,偏偏剛宣布了太子妃的人選,知道自己落選後,就暈倒了,這什麼胸襟氣度?哪裡配得上當太子妃?
更不用說,本來大家還以為她選不中太子妃,會進宮伺候皇上。可顯然,皇上對她也毫無興趣,還當眾補刀說她身子不好。
這回,方姑娘想要再維持好名聲,嫁個好人家,必定會很艱難。
沐兒正感嘆,就覺得右手下有些痒痒的動靜。她不敢低頭,過一會兒,一隻修長微涼的手指勾住了她的小指。
沐兒小臉表情雖然鎮定,可膚色卻肉眼可見地泛起了一陣淺粉色。她心裡暖甜暖甜地。終於……他們堂堂正正地在一起了。他是她的夫,她是他的妻。當初,誰能想得到呢?
接下來,又選了柳氏做太子良娣。
柳氏行完禮,站在了沐兒左手邊。
沐兒看著皇后娘娘手中的第三張摺子。陳氏現在生死不知,皇上跟皇后娘娘會怎麼處置?
就見皇后看了皇上一眼,最後還是拿起摺子念道:「東宮陳氏,才氣縱橫,品格清毓……茲由大華皇后於康平三十三年六月二十日擇選為太子良媛。」
沐兒有些意外。陳氏竟只是個良媛?難道這才是她用命鬧騰一下的原因?
秀女們聽到陳氏都只鬧了個良媛,便知道她們就算進宮,位份也高不了。不免有些失望。可看著太子那副模樣,又覺得位份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可還沒等皇后娘娘再說什麼,太子已經站了出來,朗聲道:「如今北方大旱,父皇憂心。只因選秀之事,費時耗力,父皇不忍白白浪費民脂民膏,方才擇選兩名秀女,以慰天下官民盡忠之心。孤添為儲君,不敢僭越,故一名不選。諸位秀女,即日歸還本家,擇良婿而嫁,孝親相夫,各安天倫。」
秀女們:……。幾個月的辛苦算是全白費了。
當即又昏倒幾個。
*****
儀式結束之後,沐兒便準備自己先回玉堂殿,想著皇上皇后跟太子還要一起處理陳氏的事情。沒想到,皇上搖了搖頭:「你也一起來!」
沐兒:……從今天起她不但是天下最令人羨慕的女人,也將成為天下知道秘密最多的女人了。
四人一起到了高明殿。
就見殿外每隔著三五步就站著一個侍衛。
幾人進了殿,馮沖迎了出來,報導:「陳夫人已經救醒。高嬤嬤正在內室安慰她。馬宮正說……那毒藥怕是擱置的時間久了,毒性不夠。」
皇上擺了擺手:「先到偏殿。」
四人進了高明殿的偏殿,坐下。
皇上才吩咐道:「把陳氏的遺書拿給太子跟沈氏看。」
小太監忙用托盤遞上一張寫滿了秀麗字跡的桃花箋。
太子垂著黑長的眼睫,一目十行地飛快看完,面無表情,遞還給那太監。那太監忙又舉著托盤到沐兒面前。
沐兒拿起,見上面寫道:
妾生於書香世家,秉性痴愚。雖自知蒲柳之姿,難配殿下神仙之儀,承母后厚德憐惜,選為東宮夫人,已一載有餘。
進宮伊始,妾盡心竭力,盼能替父皇祈福延年,盼能替母后娘娘分憂解愁,盼能與殿下,和以宜之,敬以持之。
奈何沈氏進宮之後,履犯宮規,攪擾父皇病養。言詞囂張,多番忤逆母后。欺凌同儕,至萬夫人於死。卻依仗殿下寵愛,橫行東宮,至今未受寸罰。
今驚聞父皇母后以慈愛殿下之心,欲選立沈氏為太子正妃。
妾痛徹久思,深為父皇母后憂心。欲往桂宮陳情,一來身患宿疾,不忍置父皇母后於險地。二來恐人微言輕,不能挽狂瀾於當下。
妾本久病,早無爭寵之心。可父皇母后待妾,猶如親生。
妾明知沈氏無德,怎忍見父皇母后納此兒媳?
但思母后從此,要日日因沈氏而母子有間,鬱郁不得安享餘年,妾便心痛如裂,徹夜難眠。
思前顧後,妾決以殘軀死諫。
聽之否之,全在父皇母后。
妾只以一死全孝足矣。
*****
沐兒看完,沉默了。
她突然有些明白,皇后娘娘為什麼會突然改變主意,一定要阻止自己當這個太子妃。這封信寫得真是太妙了。
除了一個大寫的「孝」字,「餘生」兩個字是關鍵。
皇上身體不好,想必會走在皇后娘娘前頭。
這封信替皇后娘娘想像了一下皇上走後的日常生活。
相比皇上後宮多幾個女人,要面對沈氏這個忤逆不孝,還挑唆得兒子也不孝的媳婦,皇后娘娘自然不難選擇。
*****
室內十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