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8頁
行事方正是美好德行,任職刑部理應如此;可是卻也會因為缺少轉圜而惹下禍事——比方說在眼前這件“後宮人懷鬼胎”之事上。
倘若是余文儀當真秉公直斷,難道真的要以一個刑部大臣的身份,問兩位妃位主子的欺君大罪去?
又或者——在兩位妃位主子後頭,是不是還有更重要的人去?
“余文儀自己倒是無所謂,”和珅輕輕一哂,“反正他都九十多歲了。以這樣的年紀,便是辦不好差事,皇上也得顧及他的年歲,不能將他怎樣。可是皇上總得找個人來擔罪,到時候兒自然要連累到瑪法您老去。”
英廉長嘆一聲,“我所擔心的,也正是如此!”
和珅緩緩低首,“……此時瑪法已是進退兩難。依著孫女婿看,此事不能這麼辦。無論是瑪法跟著余文儀進內,還是不跟著進內,都不是最好的法子。”
.
英廉迷惑地望住和珅,“可是這是聖旨啊。我若不這麼著,豈不成了奉旨不遵?”
和珅點頭,“那常明自己說鬼話,結果是自己賣了自己,叫自己當年的罪行大白於天下,最終落得個人頭落地……瑪法您說,如果咱們這兩位妃位主子也肯跟常明學學,自己說出鬼話,招供出來呢?那豈不是省了瑪法多少的事去?”
英廉也是一驚,“可是,這如何能做得到?況且那二位的脾氣你如何不知曉,她們怎麼可能是肯自己認罪的?”
和珅淡淡垂首,“順妃和惇妃當中,咱們至少要設法保一個下來。瑪法聽孫女婿一言,咱們需得將話兒先給惇妃遞過去。”
英廉眯起眼來,“你是說,要保惇妃?這是為何?”
第2686章 番外 古怪的胎(8)
和珅輕嘆一口氣,“自是為了天爵。”
和珅雖說官運亨通,卻子息不旺。
這與他的嫡福晉是英廉的孫女兒有關——他從咸安宮官學生時代起,就受楹聯的恩惠;後來能進官場,再到如今的官運亨通,全都離不開英廉手把手的教授與提攜。
忌憚著英廉,他雖年輕瀟灑,在外也有不少韻事。但是終究不敢造次亂來。故此子息暫時都只能由嫡福晉馮氏一人所出。
馮氏身子本就弱,這便成婚這些年來,和珅至今唯有一個兒子。和珅自是愛若珍寶。
當父親的,除了將香火傳承都寄托在兒子身上之外,更是個個兒都望子成龍。和珅如今平步青雲,卻還是不滿足,還是希望兒子會比自己更為直上雲天。故此給兒子取了小字,名“天爵”。
說來也巧,天爵也是生在乾隆四十年正月里,與十公主的生辰是前後腳,只比十公主晚了半個月而已。
既是存了“天爵”之心,和珅的主意便早早就打在了十公主的身上去。
——他家裡是有世職,不過不過是個輕車都尉,不夠保兒子一世安穩;而如果兒子能尚公主,那便至少是和碩額駙的世職,自也相當於公爵品級了。
還有一宗巧事,他弟弟和琳的兒子,也是出生在乾隆四十年,還比天爵早幾天,故此也是生在正月里,跟十公主的生辰更近。
和琳何等有眼色,知道兄長存了這個心,便為他自己兒子避嫌,給兒子取了小字“存谷”。
一個天爵,一個存谷,當真是一個心在天上,一個心在地上了。
只是那會子孩子還小,還沒種痘。小孩兒在種痘之前,能活多久都難說,和珅那會子雖存著這個心,卻還沒有付諸於行動。
天爵和存谷兩個孩子都在今年滿了兩生日,便一同在二月里種痘。兩個男孩子都健健康康地送了聖去。
種痘已是平安,此時和珅正是開始心活泛了的時候兒。
——而眼前,就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去。
終究十公主是惇妃所出,能利用此事得了惇妃的好兒,那這件事便成了一半了。
.
此事英廉年過七十,天爵是他孫女兒的兒子,乃是他的重外孫。
到了這個年歲的老人家,一聽說為了那小乖重孫,自是一切都肯的了。
英廉沉吟片刻,便也道,“如此說來,待會兒進內,我還是得與余文儀一同去!終究要先到惇妃主子面前,尋空隙,點撥她幾句話才是。”
和珅垂首又笑笑,“惇妃主子性子直,脾氣爆,瑪法若是當面提點她,她興許未必能領會瑪法的苦心。甚或,反倒有可能當場惱了,發作開來,倒不好了。”
“瑪法不如趁著余文儀請脈的當兒,避出門外去,將此事告知惇妃主子的身邊女子。藉由那女子的口,將此事委婉回與惇妃主子才好。”
英廉也是豁然開朗,口中連連稱:“是啊!”
.
又過了一會子,余文儀終於隨傳旨太監而來。
終究是九十多歲的老人家,雖說依舊精神矍鑠,可是腿腳還是慢了些。
余文儀見英廉在內右門前等候,忙上前施禮。
英廉見了忙親手扶住,含笑道,“……方才皇上與我說起余大人,講的是余大人於乾隆十五年,親審‘鬼魂附身’的奇案。皇上說,便是因為那次的奇案,令皇上對余大人刮目相看。”
余文儀只是淡淡笑笑,“哪裡有什麼奇案,又何來的鬼魂附身呢?紀昀是一支妙筆,愛談鬼論狐;他父親紀容舒便也一脈傳承,也願意相信這些鬼狐之說。可惜,下官卻不信!”
倘若是余文儀當真秉公直斷,難道真的要以一個刑部大臣的身份,問兩位妃位主子的欺君大罪去?
又或者——在兩位妃位主子後頭,是不是還有更重要的人去?
“余文儀自己倒是無所謂,”和珅輕輕一哂,“反正他都九十多歲了。以這樣的年紀,便是辦不好差事,皇上也得顧及他的年歲,不能將他怎樣。可是皇上總得找個人來擔罪,到時候兒自然要連累到瑪法您老去。”
英廉長嘆一聲,“我所擔心的,也正是如此!”
和珅緩緩低首,“……此時瑪法已是進退兩難。依著孫女婿看,此事不能這麼辦。無論是瑪法跟著余文儀進內,還是不跟著進內,都不是最好的法子。”
.
英廉迷惑地望住和珅,“可是這是聖旨啊。我若不這麼著,豈不成了奉旨不遵?”
和珅點頭,“那常明自己說鬼話,結果是自己賣了自己,叫自己當年的罪行大白於天下,最終落得個人頭落地……瑪法您說,如果咱們這兩位妃位主子也肯跟常明學學,自己說出鬼話,招供出來呢?那豈不是省了瑪法多少的事去?”
英廉也是一驚,“可是,這如何能做得到?況且那二位的脾氣你如何不知曉,她們怎麼可能是肯自己認罪的?”
和珅淡淡垂首,“順妃和惇妃當中,咱們至少要設法保一個下來。瑪法聽孫女婿一言,咱們需得將話兒先給惇妃遞過去。”
英廉眯起眼來,“你是說,要保惇妃?這是為何?”
第2686章 番外 古怪的胎(8)
和珅輕嘆一口氣,“自是為了天爵。”
和珅雖說官運亨通,卻子息不旺。
這與他的嫡福晉是英廉的孫女兒有關——他從咸安宮官學生時代起,就受楹聯的恩惠;後來能進官場,再到如今的官運亨通,全都離不開英廉手把手的教授與提攜。
忌憚著英廉,他雖年輕瀟灑,在外也有不少韻事。但是終究不敢造次亂來。故此子息暫時都只能由嫡福晉馮氏一人所出。
馮氏身子本就弱,這便成婚這些年來,和珅至今唯有一個兒子。和珅自是愛若珍寶。
當父親的,除了將香火傳承都寄托在兒子身上之外,更是個個兒都望子成龍。和珅如今平步青雲,卻還是不滿足,還是希望兒子會比自己更為直上雲天。故此給兒子取了小字,名“天爵”。
說來也巧,天爵也是生在乾隆四十年正月里,與十公主的生辰是前後腳,只比十公主晚了半個月而已。
既是存了“天爵”之心,和珅的主意便早早就打在了十公主的身上去。
——他家裡是有世職,不過不過是個輕車都尉,不夠保兒子一世安穩;而如果兒子能尚公主,那便至少是和碩額駙的世職,自也相當於公爵品級了。
還有一宗巧事,他弟弟和琳的兒子,也是出生在乾隆四十年,還比天爵早幾天,故此也是生在正月里,跟十公主的生辰更近。
和琳何等有眼色,知道兄長存了這個心,便為他自己兒子避嫌,給兒子取了小字“存谷”。
一個天爵,一個存谷,當真是一個心在天上,一個心在地上了。
只是那會子孩子還小,還沒種痘。小孩兒在種痘之前,能活多久都難說,和珅那會子雖存著這個心,卻還沒有付諸於行動。
天爵和存谷兩個孩子都在今年滿了兩生日,便一同在二月里種痘。兩個男孩子都健健康康地送了聖去。
種痘已是平安,此時和珅正是開始心活泛了的時候兒。
——而眼前,就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去。
終究十公主是惇妃所出,能利用此事得了惇妃的好兒,那這件事便成了一半了。
.
此事英廉年過七十,天爵是他孫女兒的兒子,乃是他的重外孫。
到了這個年歲的老人家,一聽說為了那小乖重孫,自是一切都肯的了。
英廉沉吟片刻,便也道,“如此說來,待會兒進內,我還是得與余文儀一同去!終究要先到惇妃主子面前,尋空隙,點撥她幾句話才是。”
和珅垂首又笑笑,“惇妃主子性子直,脾氣爆,瑪法若是當面提點她,她興許未必能領會瑪法的苦心。甚或,反倒有可能當場惱了,發作開來,倒不好了。”
“瑪法不如趁著余文儀請脈的當兒,避出門外去,將此事告知惇妃主子的身邊女子。藉由那女子的口,將此事委婉回與惇妃主子才好。”
英廉也是豁然開朗,口中連連稱:“是啊!”
.
又過了一會子,余文儀終於隨傳旨太監而來。
終究是九十多歲的老人家,雖說依舊精神矍鑠,可是腿腳還是慢了些。
余文儀見英廉在內右門前等候,忙上前施禮。
英廉見了忙親手扶住,含笑道,“……方才皇上與我說起余大人,講的是余大人於乾隆十五年,親審‘鬼魂附身’的奇案。皇上說,便是因為那次的奇案,令皇上對余大人刮目相看。”
余文儀只是淡淡笑笑,“哪裡有什麼奇案,又何來的鬼魂附身呢?紀昀是一支妙筆,愛談鬼論狐;他父親紀容舒便也一脈傳承,也願意相信這些鬼狐之說。可惜,下官卻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