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皇后沉默半晌,喉頭卻似哽住,再難說出“抬起頭來”這樣的客套話。
旁人只當陳家的皇后,不喜歡裴家的太子妃。
可是皇后卻如遭雷擊心神恍惚,許久之後才緩過神來,定定地想。
她認出她來了。
而她不是人。
太子妃裴安素……哪裡是個十五六歲嬌艷欲滴的姑娘?
分明是抹……面目可憎,青面獠牙的怨魂啊……
那些年曾在洛陽鄉間流傳的詭語,那些宮人內侍繪聲繪色的秘聞,那前朝公主與駙馬之間不可說的點點滴滴……
冷汗順著皇后的背脊一點點往上爬,她臉上掛著笑容,囑咐身邊的僕婦將裴安素送出,滿心卻只想到了一件事。
她是陳家的皇后,想的卻是殺掉身畔這個皇帝。
那裴安素……又是個什麼玩意?裴安素欲嫁給太子盧睿,抱的又是何等居心?
一直以來……力挺太子上位的太子太傅裴縣之,又到底打得是哪門子算盤?
到得此時,陳皇后終於對太子太傅裴縣之初次顯露了戒心。
中秋夜宴,是她囑人跟在太子與太傅身後,千鈞一髮時吸引太子的注意,免去太子洗脫不清的逼奸嫌疑。其後太傅裴縣之血濺金鑾殿,亦是她瞅准機會下手,借陳家之力將計就計,將太傅裴縣之徹底斬除。
乃至後來太子北征,亦是她一手扶持秦家上位,將裴安素接入宮中小心看管,於佛堂中日沐佛光,徹底與太子隔絕開來。
含宣殿陰暗的小佛堂中,皇后端正肅穆地跪坐在裴安素的身前,看著面前冷淡又自持的她衝著佛祖盈盈下拜,高昂的下巴絲毫沒有半點的心虛。
“娘娘再逼問我,我亦只是這一句話……”裴安素微微笑,“您的肉身是陳家女兒,一片丹魂卻為護衛殿下而來。我的肉身亦雖是裴家女兒,但與您一樣,一片丹心只為救殿下而來。”
皇后沉默良久,又問:“你到底是何人?為何要救我兒?睿兒身邊的阿鳳姑娘,又與你有何關係?”
裴安素再轉過頭,白皙的膚色在星星點點的日光下通透,青色的血管像是獠牙,隱藏在她姣好的眉目之下。
“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眾生,皆非眾生,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非是人……”
她緩緩閉上了眼睛,再不理會身後的皇后。
秘密未曾出口,裴安素比誰都還篤定,皇后不敢亦不會殺她。
她沐著佛光,明明該是溫暖,四肢卻情不自禁地顫抖,宛若回到了殞命那一天。
“我李彥秀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而泰安……你呢?”
金箭劃破長空,橙紅色的火焰掛在箭尖,留下極夢幻的一道長痕。紛紛揚揚灑落黑色灰燼,像是無數黑色的羽毛漂浮在天空之中。
一張紙片而已,又能燃得多久?
紙片大小的泰安化作黑色的浮灰飄散在四周,而他身旁的帷幔燒了起來,屏風燒了起來,桌案亦燒了起來。
越來越大的火勢將他層層包圍,熱浪灼痛,他在滾滾濃煙之中淚流滿面,胸臆中難解的怨氣,順著他的手臂爬上了他的胸口。
仇人的仇人,亦是我的仇人。
恨意入骨,無邊的怨恨之中又有一縷遺憾與纏綿。
他閉上了眼睛,迎接最後的死亡。
朦朧之間,卻感覺到了從天而降的,星星點點的暖意。
像是溫暖的熱流灌溉四肢,驅散了屬於死亡的疼痛,往昔的一切煩擾,都不過是唇舌之間的寥寥數語。
執念未消,你逆天而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皇后選擇了守護和抗斗。泰安選擇了忘卻和重逢。而李彥秀選擇了……復仇。
那一夜兵變之後,彌留之際他的一抹怨魂,一般無二地附著在了《聖祖訓》之上。宿在書中的李彥秀被血氣喚醒,抬眼看見的卻是正在牙牙學語的天真稚童,撕心裂肺地啼哭著。
而耳邊依稀聽見的第一句話,卻是太常少卿裴縣之陰惻惻地說:“無妨,待定王殞命,再一把火將這妖孽燒個乾淨。”
這是要將他召喚來拿刀使,事成之後再一把火燒個乾淨?
李彥秀冷冷抬眸,提線木偶一般,望向面前的裴縣之與陳克令。
就沒有人告訴你們嗎?招魂之事勿要輕易做。
請神容易送神難,眼前的一個兩個,都是我的仇人,我亦都不會放過。
李彥秀恨意澎湃,望向面前二人的眼神凌冽如刀,良久之後冷冷道:“定王,身在何處?”
他為復國而來,他為復仇而來,為將所有失去的東西奪回,為登上金鑾寶座,坐他足足等待了五年的皇位。
他藏在薄薄一冊書中,被收在尚是嬰孩的裴安素的懷中,隨著裴老淑人進宮,成為了誅殺定王盧啟的最關鍵一枚暗器。
時隔多年再度入宮,一切的一切都那樣熟悉而又陌生。他聽見了絲竹管弦,聽見了酒宴之上的觥籌交錯,亦像是聽見了太液池畔的風聲。
直到……聽到山呼萬歲,聽到貴妃抱著她給皇帝行禮,聽到現在的皇帝,當日的定王,敷衍地開口:“好孩子,初次見你,這個隨你拿去頑罷。”
旁人只當陳家的皇后,不喜歡裴家的太子妃。
可是皇后卻如遭雷擊心神恍惚,許久之後才緩過神來,定定地想。
她認出她來了。
而她不是人。
太子妃裴安素……哪裡是個十五六歲嬌艷欲滴的姑娘?
分明是抹……面目可憎,青面獠牙的怨魂啊……
那些年曾在洛陽鄉間流傳的詭語,那些宮人內侍繪聲繪色的秘聞,那前朝公主與駙馬之間不可說的點點滴滴……
冷汗順著皇后的背脊一點點往上爬,她臉上掛著笑容,囑咐身邊的僕婦將裴安素送出,滿心卻只想到了一件事。
她是陳家的皇后,想的卻是殺掉身畔這個皇帝。
那裴安素……又是個什麼玩意?裴安素欲嫁給太子盧睿,抱的又是何等居心?
一直以來……力挺太子上位的太子太傅裴縣之,又到底打得是哪門子算盤?
到得此時,陳皇后終於對太子太傅裴縣之初次顯露了戒心。
中秋夜宴,是她囑人跟在太子與太傅身後,千鈞一髮時吸引太子的注意,免去太子洗脫不清的逼奸嫌疑。其後太傅裴縣之血濺金鑾殿,亦是她瞅准機會下手,借陳家之力將計就計,將太傅裴縣之徹底斬除。
乃至後來太子北征,亦是她一手扶持秦家上位,將裴安素接入宮中小心看管,於佛堂中日沐佛光,徹底與太子隔絕開來。
含宣殿陰暗的小佛堂中,皇后端正肅穆地跪坐在裴安素的身前,看著面前冷淡又自持的她衝著佛祖盈盈下拜,高昂的下巴絲毫沒有半點的心虛。
“娘娘再逼問我,我亦只是這一句話……”裴安素微微笑,“您的肉身是陳家女兒,一片丹魂卻為護衛殿下而來。我的肉身亦雖是裴家女兒,但與您一樣,一片丹心只為救殿下而來。”
皇后沉默良久,又問:“你到底是何人?為何要救我兒?睿兒身邊的阿鳳姑娘,又與你有何關係?”
裴安素再轉過頭,白皙的膚色在星星點點的日光下通透,青色的血管像是獠牙,隱藏在她姣好的眉目之下。
“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眾生,皆非眾生,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非是人……”
她緩緩閉上了眼睛,再不理會身後的皇后。
秘密未曾出口,裴安素比誰都還篤定,皇后不敢亦不會殺她。
她沐著佛光,明明該是溫暖,四肢卻情不自禁地顫抖,宛若回到了殞命那一天。
“我李彥秀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而泰安……你呢?”
金箭劃破長空,橙紅色的火焰掛在箭尖,留下極夢幻的一道長痕。紛紛揚揚灑落黑色灰燼,像是無數黑色的羽毛漂浮在天空之中。
一張紙片而已,又能燃得多久?
紙片大小的泰安化作黑色的浮灰飄散在四周,而他身旁的帷幔燒了起來,屏風燒了起來,桌案亦燒了起來。
越來越大的火勢將他層層包圍,熱浪灼痛,他在滾滾濃煙之中淚流滿面,胸臆中難解的怨氣,順著他的手臂爬上了他的胸口。
仇人的仇人,亦是我的仇人。
恨意入骨,無邊的怨恨之中又有一縷遺憾與纏綿。
他閉上了眼睛,迎接最後的死亡。
朦朧之間,卻感覺到了從天而降的,星星點點的暖意。
像是溫暖的熱流灌溉四肢,驅散了屬於死亡的疼痛,往昔的一切煩擾,都不過是唇舌之間的寥寥數語。
執念未消,你逆天而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皇后選擇了守護和抗斗。泰安選擇了忘卻和重逢。而李彥秀選擇了……復仇。
那一夜兵變之後,彌留之際他的一抹怨魂,一般無二地附著在了《聖祖訓》之上。宿在書中的李彥秀被血氣喚醒,抬眼看見的卻是正在牙牙學語的天真稚童,撕心裂肺地啼哭著。
而耳邊依稀聽見的第一句話,卻是太常少卿裴縣之陰惻惻地說:“無妨,待定王殞命,再一把火將這妖孽燒個乾淨。”
這是要將他召喚來拿刀使,事成之後再一把火燒個乾淨?
李彥秀冷冷抬眸,提線木偶一般,望向面前的裴縣之與陳克令。
就沒有人告訴你們嗎?招魂之事勿要輕易做。
請神容易送神難,眼前的一個兩個,都是我的仇人,我亦都不會放過。
李彥秀恨意澎湃,望向面前二人的眼神凌冽如刀,良久之後冷冷道:“定王,身在何處?”
他為復國而來,他為復仇而來,為將所有失去的東西奪回,為登上金鑾寶座,坐他足足等待了五年的皇位。
他藏在薄薄一冊書中,被收在尚是嬰孩的裴安素的懷中,隨著裴老淑人進宮,成為了誅殺定王盧啟的最關鍵一枚暗器。
時隔多年再度入宮,一切的一切都那樣熟悉而又陌生。他聽見了絲竹管弦,聽見了酒宴之上的觥籌交錯,亦像是聽見了太液池畔的風聲。
直到……聽到山呼萬歲,聽到貴妃抱著她給皇帝行禮,聽到現在的皇帝,當日的定王,敷衍地開口:“好孩子,初次見你,這個隨你拿去頑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