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蘇瑾瑾卻抑制不住心裡的擔憂,“陶碩,我要你一句準話,你還回得來嗎?”
陶碩當然知道她在擔心什麼,將她冰涼的手掌牢牢攥在手中,“瑾瑾,如今在我心裡,最重要的還是你和母親,要說多了什麼,也頂多是多了一個嬌嬌,你信我嗎?”
一句話里只提至親之人,蘇瑾瑾沒辦法不去相信,但就是覺得委屈,她低下頭看著盯著腳尖看了半晌,才悶悶開口,“我在宛城等你回來。”
陶碩知她心上不樂意,摸了摸她的頭頂,動作間頗有安撫的意味。“一個人身在邊關見不到你和女兒,心裡著實難受得慌。”
要從陶碩嘴裡挖出一兩句肉麻的話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蘇瑾瑾明白他有心寬慰自己,也不想再繼續使氣,“那你就多費點心,早日把事兒了結了趕緊回家來。”
“我看母親現在身體不如從前好,我不在,你也多費點心。現在要照顧母親還有照顧嬌嬌,辛苦你了。”
蘇瑾瑾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了一絲愧疚,不由得心軟,“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會把母親和嬌嬌照顧得好好的。”
知道把陶碩強留在邊關的舉動一定會觸怒蘇瑾瑾,元祁一直不敢主動去招惹她,直到臨行前,蘇瑾瑾都沒能喝上元祁答應她的醉夢仙。
嬌嬌窩在陶母的懷裡兀自睡得香甜,蘇瑾瑾撩開帘子看著越來越遠的京城主街,再想到享譽京城的醉夢仙,只覺得滿腔的心緒都扭成了一股麻花辮,她恨恨得放下帘子。
說什么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我呸!
第73章 大結局
陶碩再次回京復命時,是兩年後的一個秋日。彼時,皇城金桂覆滿枝頭,清幽香氣隨風送往百里開外,陶碩抵達京城時夕陽已然沉落西山,他卻片刻都沒停歇,趁宮禁之前,執意進宮面聖。
皇帝批閱奏摺的偏殿內,掌事太監恭敬得接過元祁遞過來的硃筆,在筆洗里洗淨了,小心翼翼擱到筆架上。
元祁一揚袖袍,親自下殿來迎,“比從京城離開時瘦削不少,邊關清苦,難為你了。”
兩年的執政生涯,令眼前這位尚還年輕的天子變得更加喜怒不行於色,屏退掌事太監後,殿內只余了陶碩二人,元祁眼裡似被凍住的情緒才漸漸消融,笑容里也多了幾分真摯。
“陶碩有事稟奏陛下,亦有一事相求。”陶碩先前已當著掌事太監的面行過君臣之禮,這會只是立於階下,做出一個抱拳的姿勢。
留意到陶碩言語裡的恭敬,元祁皺了皺眉,眉間暗藏一絲若有似無的落寞,“你在瀟湘館內一眼看破我身份時,可沒有現在這麼拘謹。”
“昔時陛下還是皇子之身,此一時彼一時。”陶碩並沒有因為元祁的話變得鬆懈,仍恭恭敬敬地保持著原來的姿勢。
元祁負手步至他面前站定,平舉手掌,在他肘下抬了抬,“登基兩年,什麼陛下萬歲,我都聽得膩味了,真情假意的恭順我也都看煩了,你若再這般拘謹,可就沒意思了。”
陶碩抬眼看了看他,不再堅持,接著將邊關的軍情一五一十告知,“新軍徵集已吿一段落,我已安排好合適的人進行操練,西南一線薄弱的部分,我與薄將軍商議好,從北面借調兵力加強防衛,另外,我在軍中挑了一部分人重新整編了一支隊伍,等待陛下賜名。”
昔日令炎軍聞風喪膽的忠武軍顯然已經無法再現陣前,陶碩卻不希望,冠以忠武之名的鐵血軍魂也隨之湮滅。新帝即位,陶碩敏感地覺察到,這個從內里腐爛的政局也即將面臨著百廢待興的新氣象。
陶碩從懷中取出兩頁疊好的宣紙,置於楠木椅旁的案桌上。
元祁看了一眼,“這是?”
“九曲絕殺陣的奧義盡在紙上,陶碩承父遺願,望四境再無烽火,望陛下的江山再無動盪。”空寂的大殿只掌了兩盞宮燈,幽暗的光亮也掩不下他眼中的清亮。
元祁看著桌上的兩頁紙箋,邊關物資貧瘠,連紙張都比京城要糙上許多,隱隱能夠看見墨黑的字跡透出紙背。元祁眸色沉沉,卻並沒有立刻打開,手無意識地在桌上輕點兩下,才抬起頭對上陶碩的目光,“你要回宛城了?”
“陛下命我遠赴邊關整頓軍務,我已竭我所能,再沒有什麼能夠幫得上陛下。何況……”
陶碩話音一頓,面色舒緩,極淡地笑了笑,“何況我已兩年未曾見到母親與妻女,心中掛念,是時候回家了。”
“回家……”元祁喃喃念著這兩字,有一瞬間的怔忪,隨後苦笑一聲——孤寡之人,早就有國無家了。
兩人一時相對無言,沉默良久,元祁低聲問道,“真要走?”
“嗯!”
元祁微微笑起來,“你是該回家了,再不回去,蘇姑娘大約要殺到京城來管我要人了,什麼時候走?”
陶碩對上他眼裡的落寞,偏開了視線,“明日。”
元祁笑著點點頭,“好,你要走,我不留你,今晚就別回去了,陪我喝一頓,不醉不歸。”
陶碩微微皺眉,“深宮內苑,君臣有別,於禮不合。”
元祁一揮衣袖,滿不在乎地道,“有什麼不合的,這裡我最大,我說了算。若連這點自由都沒有,這皇帝我當來有什麼用?”
陶碩當然知道她在擔心什麼,將她冰涼的手掌牢牢攥在手中,“瑾瑾,如今在我心裡,最重要的還是你和母親,要說多了什麼,也頂多是多了一個嬌嬌,你信我嗎?”
一句話里只提至親之人,蘇瑾瑾沒辦法不去相信,但就是覺得委屈,她低下頭看著盯著腳尖看了半晌,才悶悶開口,“我在宛城等你回來。”
陶碩知她心上不樂意,摸了摸她的頭頂,動作間頗有安撫的意味。“一個人身在邊關見不到你和女兒,心裡著實難受得慌。”
要從陶碩嘴裡挖出一兩句肉麻的話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蘇瑾瑾明白他有心寬慰自己,也不想再繼續使氣,“那你就多費點心,早日把事兒了結了趕緊回家來。”
“我看母親現在身體不如從前好,我不在,你也多費點心。現在要照顧母親還有照顧嬌嬌,辛苦你了。”
蘇瑾瑾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了一絲愧疚,不由得心軟,“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會把母親和嬌嬌照顧得好好的。”
知道把陶碩強留在邊關的舉動一定會觸怒蘇瑾瑾,元祁一直不敢主動去招惹她,直到臨行前,蘇瑾瑾都沒能喝上元祁答應她的醉夢仙。
嬌嬌窩在陶母的懷裡兀自睡得香甜,蘇瑾瑾撩開帘子看著越來越遠的京城主街,再想到享譽京城的醉夢仙,只覺得滿腔的心緒都扭成了一股麻花辮,她恨恨得放下帘子。
說什么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我呸!
第73章 大結局
陶碩再次回京復命時,是兩年後的一個秋日。彼時,皇城金桂覆滿枝頭,清幽香氣隨風送往百里開外,陶碩抵達京城時夕陽已然沉落西山,他卻片刻都沒停歇,趁宮禁之前,執意進宮面聖。
皇帝批閱奏摺的偏殿內,掌事太監恭敬得接過元祁遞過來的硃筆,在筆洗里洗淨了,小心翼翼擱到筆架上。
元祁一揚袖袍,親自下殿來迎,“比從京城離開時瘦削不少,邊關清苦,難為你了。”
兩年的執政生涯,令眼前這位尚還年輕的天子變得更加喜怒不行於色,屏退掌事太監後,殿內只余了陶碩二人,元祁眼裡似被凍住的情緒才漸漸消融,笑容里也多了幾分真摯。
“陶碩有事稟奏陛下,亦有一事相求。”陶碩先前已當著掌事太監的面行過君臣之禮,這會只是立於階下,做出一個抱拳的姿勢。
留意到陶碩言語裡的恭敬,元祁皺了皺眉,眉間暗藏一絲若有似無的落寞,“你在瀟湘館內一眼看破我身份時,可沒有現在這麼拘謹。”
“昔時陛下還是皇子之身,此一時彼一時。”陶碩並沒有因為元祁的話變得鬆懈,仍恭恭敬敬地保持著原來的姿勢。
元祁負手步至他面前站定,平舉手掌,在他肘下抬了抬,“登基兩年,什麼陛下萬歲,我都聽得膩味了,真情假意的恭順我也都看煩了,你若再這般拘謹,可就沒意思了。”
陶碩抬眼看了看他,不再堅持,接著將邊關的軍情一五一十告知,“新軍徵集已吿一段落,我已安排好合適的人進行操練,西南一線薄弱的部分,我與薄將軍商議好,從北面借調兵力加強防衛,另外,我在軍中挑了一部分人重新整編了一支隊伍,等待陛下賜名。”
昔日令炎軍聞風喪膽的忠武軍顯然已經無法再現陣前,陶碩卻不希望,冠以忠武之名的鐵血軍魂也隨之湮滅。新帝即位,陶碩敏感地覺察到,這個從內里腐爛的政局也即將面臨著百廢待興的新氣象。
陶碩從懷中取出兩頁疊好的宣紙,置於楠木椅旁的案桌上。
元祁看了一眼,“這是?”
“九曲絕殺陣的奧義盡在紙上,陶碩承父遺願,望四境再無烽火,望陛下的江山再無動盪。”空寂的大殿只掌了兩盞宮燈,幽暗的光亮也掩不下他眼中的清亮。
元祁看著桌上的兩頁紙箋,邊關物資貧瘠,連紙張都比京城要糙上許多,隱隱能夠看見墨黑的字跡透出紙背。元祁眸色沉沉,卻並沒有立刻打開,手無意識地在桌上輕點兩下,才抬起頭對上陶碩的目光,“你要回宛城了?”
“陛下命我遠赴邊關整頓軍務,我已竭我所能,再沒有什麼能夠幫得上陛下。何況……”
陶碩話音一頓,面色舒緩,極淡地笑了笑,“何況我已兩年未曾見到母親與妻女,心中掛念,是時候回家了。”
“回家……”元祁喃喃念著這兩字,有一瞬間的怔忪,隨後苦笑一聲——孤寡之人,早就有國無家了。
兩人一時相對無言,沉默良久,元祁低聲問道,“真要走?”
“嗯!”
元祁微微笑起來,“你是該回家了,再不回去,蘇姑娘大約要殺到京城來管我要人了,什麼時候走?”
陶碩對上他眼裡的落寞,偏開了視線,“明日。”
元祁笑著點點頭,“好,你要走,我不留你,今晚就別回去了,陪我喝一頓,不醉不歸。”
陶碩微微皺眉,“深宮內苑,君臣有別,於禮不合。”
元祁一揮衣袖,滿不在乎地道,“有什麼不合的,這裡我最大,我說了算。若連這點自由都沒有,這皇帝我當來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