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后為人還是很謹慎的,她不相信皇太后,但是,她拋出的條件實在誘人,又正是她日夜所想所擔憂的問題,她還是願意冒險一拼。良久,她才緩緩地道:“母后懂得這樣想,臣妾實在很高興,母后愛子心切,臣妾也能體諒,只是母后也要記住,淮安候病情十分嚴重,若母后有意拖延或者耍什麼花招,那高相國那邊,便不是臣妾可以控

  制的,還請母后三思後行。”

  皇太后冷笑一聲,“事到如今,皇后還有什麼好擔心的?莫非哀家在你眼皮子底下還能耍什麼把戲?這闔宮都是你的人。”

  “母后不要這樣說,蘇嬤嬤年紀大了,不合適在母后身邊伺候著,若母后實在是不習慣這些人在你身邊,那不如安排沈路和春意過來?這兩人是先帝跟前的人,善解人意,相信可以伺候好母后的。”

  “你打什麼主意?”皇太后驚疑地看著皇后,她怎麼也不相信皇后會願意把沈路和春意調過來。

  “母后一個人,也不需要這麼多伺候,這宮中的便撤走吧,留下沈路和春意伺候就是了。”皇后笑著說。

  皇太后倒抽一口涼氣,此女真是歹毒異常,而且報復心很強,先不說春意是皇上身邊一直寵信的舊人,就說社沈路,早便已經是宮內太監總管,卻讓他來做三等宮女太監伺候的活兒。

  這種報復,快狠准。

  “皇后高興就好。”皇太后冷冷地說。

  皇后微微一笑,“是的,臣妾如今真的很高興。”

  果然,皇后走了之後,宮中所有的人都撤走了,春意和沈路被調遣了過來。

  兩人都消瘦了很多,春意面容憔悴,見了皇太后,跪在地上眼淚汪汪,可就是沒掉下來。

  皇太后仿佛這才想起喪子之痛來,這種痛從開始的輕淡到慢慢地滲入骨髓。

  原來,不曾想的時候,不覺得難受,一想起便是剝離骨肉的痛。

  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真的忽略了子昊。

  不過,皇后這一次調派兩人過來,本意是為了屈辱兩人,可也幫了她一個大忙,至少,她可以順著這個台階下。

  皇帝駕崩之後,第一次的早朝。

  由皇太后主持。

  先帝臨終前,曾指定太子監國,所以太子如今還是以監國的身份,出現在早朝上。

  龍椅空著無人坐,皇太后坐在一側,太子坐在另外一側,朝中文武百官幾乎無人請假,都來了。

  高相國睿親王與琪親王等人也在殿下,他們神情倨傲,嘴角有幾分得意之色。

  平南王與長孫大人等則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雖說今天早朝會發生什麼事他們心中都有數,但是,誰能說一定沒有變故呢。

  因為還沒登基,所以皇太后還是皇太后。

  三呼皇太后千歲之後,百官依次站立。

  “眾愛卿,哀家今日傳旨早朝,是有些事情不得不跟諸位愛卿交代的。”皇太后眸光環視眾人,凝重地道。

  “是!”百官應答。

  太子冷君陽神色平靜,眸光時而在百官臉上巡梭,時而淡漠地瞧著手中的玉扳指。甚至皇太后說話的時候,他都並沒有太在意。

  看似淡然,但是卻蘊藏著一種讓人震懾的氣勢。皇太后的聲音清晰地在殿中響起,“自從皇帝駕崩之後,哀家就一直沉浸在哀痛之中,實在打不起精神來管這爛攤子的事情。只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尤其我們大周國邊境雖說平靜多年,但是也時有外擾,

  這新帝的事情是早一日定下來便能早一日安定民心,想來,諸位大臣與哀家都是一樣的心情。”

  “皇太后聖明!”眾大臣喊道。

  皇后並沒有出現在早朝上,她坐在殿後,從屏風裡窺探著早朝的一切。

  聽到皇太后這樣說,她微微點頭,嘴唇勾起,露出了一個笑容。

  “娘娘,這皇太后會不會亂說話啊?”身邊的宮女問道。

  皇后道:“為了淮安候,她做了多少事情?甚至連皇上的生死都不顧,你覺得,她如今會為了冷君陽而置淮安候於死地嗎?不要小看一個母親,有時候,母親為了自己的孩子,會不惜一切。”這邊說著,殿外便響起了皇太后的聲音,“這兩日,皇后體恤哀家,知道哀家念先帝心苦,遂特意調派了先帝生前身邊的春意和沈路過來伺候哀家。昨夜,哀家與他們二人談了許久,說的都是先帝生前的事

  情。”

  眾臣不語,滿殿籠罩著一種哀傷的氣氛,甚至,有些老臣已經開始抽泣抹淚,念起先帝的種種來了。

  “皇太后節哀啊!”說話的是高相國,他單膝跪下,道:“皇太后要與臣等說什麼,儘管說便是,只要是先帝的遺旨,臣等都會照辦。”皇太后微微頜首,嘆息一聲,春意在旁邊遞過手絹讓她抹去淚水,她深呼吸一口,道:“之前,哀家曾拿出先帝的遺旨,說先帝要廢太子,立逍遙王。昨夜,哀家與春意沈路兩人說起往事的時候,他們二人

  也親口證實,先帝確實有過這樣的旨意。”

  此言一出,眾臣譁然,高相國與琪親王對視一眼,兩人眼中皆有得意之色。

  後面的皇后聽得此言,微微一笑,對身邊的宮女說:“聽見沒有?她不可能會拿自己的兒子的性命賭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