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大大叔,這些年你和嬸子辛苦了。”茵茵心裡感動。

  “夫人這是什麼話,就是有了你的關照,我陳三大才過得這麼體面。”

  “那是你們肯努力啊。哦,對了,大叔,這些年,你過得可好?”

  “好好,好得很。我那大小子,讀書不成,但總是識字算帳沒問題,在家裡為人又公平,三十歲頭上,就當了里正,這都十幾年了。”

  看茵茵臉上還有詢問,他補充道:“以前是肖里正,他年紀大了,就是我那大小子接替他的。”

  “恭喜大叔。”

  “呵呵,還不是託了夫人的福氣?”

  “那是你和嬸子上進,孩子也跟著學好。”

  “當年,你教了冬生識字,我老婆看冬生變得文雅懂事,心裡羨慕,這才讓了大小子讀書,他才有這造化的。”

  “夫人,我晚上帶人,把地里的銀子起出來,送到府上吧?”

  “哦,暫時不用,就放著吧。”

  送走陳三大,茵茵和陳奎秀坐了個普通的灰布棚馬車,在陳家鎮上轉了一圈,然後往碼頭走去。陳奎秀聽說,碼頭有人開了飯店,用河魚做的幾道菜很是美味,他們要去品嘗品嘗。

  沿途已經不是茵茵記憶里的模樣,各種店鋪擠擠挨挨,從陳家鎮到碼頭,已經連接起來,看來,陳家鎮儼然一個小城市模樣了。

  離碼頭還有一段距離,就看到一棟兩層的樓房,一樓是飯店,二樓是客棧,房子建造的很是氣派。等馬車駛近,陳記客棧的牌子映入眼帘,這客棧,卻是趙燕玲的手筆。

  “沒想到你的這個管家,竟然這麼能幹。”陳奎秀也感到驚訝。

  “你是不是知道這些,才一定要回老家來?”

  “我聽說了一些。這個碼頭,還是北方很重要的中轉之處,好些官員聽說我是這裡人,第一句話就說是大善人。有的人,還給我說家裡的這些,讓我既詫異又感動。我雖然以前給趙燕玲留話,讓她把收入都用作善事,可我沒想到她們竟然做得這麼好。”

  “那你,是不是向皇上請旨,給以旌揚?”

  “我得好好想想該怎麼辦,不然,這是你的人,一個不對,變成咱自己夸自己了。”

  “嗯,也是。”

  兩人都著了便裝,但他們的氣度,當然和普通人差別很大的。客棧的小二很熱情,陳奎秀沒有選擇坐雅間,就在大廳的角落坐了,要了一個清蒸魚和幾盤涼菜。

  “盤子裝淺一點,我們就倆人,怕吃不完。”

  “哦,老爺太太,河魚都很大,我們給你蒸個魚段可好?”小二很貼心地提示。

  “哦,好好好。只要滋味好就行。”

  客棧建的氣派,手頭拮据的就不敢進來。茵茵看到這裡的客人,衣著都很光鮮,但層次差別也很大,有人吆五喝六,一副暴發戶模樣,也有文質彬彬,很是斯文。店小二很會說話,客人安頓地妥妥帖帖。

  “難怪生意會這麼好,這裡的管事可不簡單。”陳奎秀讚嘆。

  “是啊,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吃完飯,兩人順著碼頭隨意轉了一圈,除了這個客棧,還有果子鋪,木匠鋪,醬菜園都掛著陳記的牌子,他們也都進去轉了,茵茵還一時興起,每家店鋪都買了些東西。

  “咱們鋪子裡的東西,看著都好,價格也貴。幸好這裡是碼頭,人來人往,不乏有錢的主兒,不然,生意恐怕撐不下來呢。”

  “你覺得滿意不?”陳奎秀問話很奇怪。

  “沒什麼,以前或許會高興,現在,咱們要那麼錢做什麼?”茵茵顯得很平淡。

  由著馬車在後面空走,兩人隨興而行,沿路上的生意雖然不出奇,但一家家平淡的面容下面,都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個穿著長衫的老頭,坐在路邊的桌子跟前,桌子還缺一條腿,用轉頭摞起來支著。桌子前面,靠著一個木牌,上面寫了“代筆”二字。

  “不識字才讓代筆的,他就這麼坐著,也不吆喝,怎能有生意?”茵茵只不過是想開玩笑,陳奎秀卻很認真的解釋:“這一行大概都這樣,那些想要代筆的,看到就能明白吧。”

  “鎮子還算富裕,都有人不識字,我看,咱們辦個義學,讓附近的孩子都能有機會讀書識字,你看這樣可好?”茵茵本來就重視小孩子的教育,這話也是自然而然就冒出來。

  “正合吾意。我還沒來得及給你說呢。”

  “大多數孩子,自己帶吃的,學校只管燒水餾饃,提供開水。家境差但還想讀書的,由學校提供一日三餐。這個,讓村裡的里正做個證明就行了。”這時候的人,很重視名聲,沒人為了幾口吃食,自願當“窮人”,他們還怕背了這樣的名聲,出門讓人看不起。不像後世的某些人,為了利益,臉面都不要。

  兩人隨意亂走,回到家裡,天都快黑了,他們也累了,洗漱過後就休息了。

  第二天,茵茵和陳奎秀仔細商量了辦義學的事兒,兩人還到陳家老宅邊上的那個客棧後面的地里看了看,覺得那裡交通方便,做校址很合適。

  陳奎秀沒有體育鍛鍊的概念,打算用個七八畝地就可以,茵茵沒答應。

  “應該建的大一些,不光請教識字的,還應該教拳腳,我們不能盡教出一些那些個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的豆芽菜。”

  “豆芽菜?”想著一些文人半弓著腰,細瘦如竹竿,頂著個大腦袋,可不就豆芽菜模樣,陳奎秀笑了,“好,如你所說,咱們用二十畝地,建一個校場,孩子每天早上,先練一通拳腳。”

  兩人商量好了,茵茵便通知陳三大起出銀子。他竟然攢出八千兩來,一部分埋在他家,大多數埋在地里,那些長工看到這麼多白花花的銀子,一個個目瞪口呆。

  “老爺夫人要用這些銀子建一個義學,今後,方圓的孩子都可以過去讀書,家貧的還免費給衣服穿,給飯吃。”陳三大解釋,“老爺和夫人說,這些都是咱們干出來的,將來那義學開了,咱們的子孫,個個都可以進去。”

  “真的?”這些人不是不得已,也不會離開家裡做長工,聽到這話,一個個面露喜色。不過,有個人還是嘆了口氣,“孩子出來念書,怎麼也得穿體面些,唉”言下之意也是負擔啊。

  陳三大送銀子過去,閒談之間把這話給說了出來,茵茵和陳奎秀都愣了,茵茵暗暗責怪自己,考慮不周。

  “你看,能不能把學校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不管衣食的,另一部分,吃穿都管,但每過六天,要去地里幹活,等於他們自己掙錢自己花,這樣,孩子不自卑,也個個衣食無憂?”茵茵問陳奎秀。

  “不分了,全部都這樣,不想幹活,那就不要來這裡。”

  “呵呵,好,到時孩子全部穿一樣的衣服,在學校誰也不覺得低誰一頭,這樣最好。”茵茵很贊成他的提議。

  茵茵和陳奎秀開始籌建學校。他召集匠工,商討學校建的樣子,茵茵照著他們的意思,畫出了圖來。

  “這個好。照著這個來建房子,絕不會有錯的。”陳奎秀把圖紙拿給匠人,那些人聽了陳奎秀解說,也覺得好,新學校的方案就這麼定下來。

  資金充足,人員也有了,那塊地的莊稼快要成熟,現在就只等收了莊稼就開工。

  到了集日,陳奎秀委託的匠人,幫著看好木料,陳三大負責購買,存儲。

  方圓二十里的村莊,都貼了告示,讓過了八歲的孩子,秋後過來讀書,不收一分錢,供吃供穿。

  後一個集日,新校址那裡,涌了很多人,都是家長來打聽的。陳奎秀原本打算,委託那個賣字的,將來守學校大門,好歹給他一碗飯吃,後天聽說他是個賭鬼,這才罷手。

  其實,那人還是茵茵的老熟人,這是燕玲告示她的。

  正文 第二四四章 結束篇

  第二四四章 結束篇

  “夫人還記得,北落村的那個陳里正嗎?”看茵茵眨眼,燕玲一笑,“就是那個想要鴨蛋嫁給他兒子的。”

  “哦,想起來了,怎麼了?”

  “那就是想娶鴨蛋的人啊。他後來倒插門到鎮上。”

  “怎會倒插門?陳里正還是有能力給他娶媳婦的。”

  “鎮上這閨女長得好啊,小小的,嬌嬌的。那女孩家,見他讀書識字,又長得俊,就拼命拉攏,他不顧父母反對,尋死上吊的,逼得陳里正答應了,剛開始來這邊,還挺好的,那家開了個雜貨鋪,日子也過得,後來岳父母死了,他就沾上了賭博,家底抖落光了,女人實在受不了,跟人跑了,他最後把鋪子都輸了,先是給人當夥計,有一回偷了東家的東西,被打了出來,鎮上的人都知道他不好,也沒人雇他,北落村的哥嫂,也不待見他,不肯收留,他就在那裡賣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