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頁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腳踏兩條船的事雖然可以一時得利,但走到了最後終究還是要選擇一個陣營的。”在這點白崇禧這個參謀總長倒是比李宗仁看得開。
“健生說得對!”蔣百里也點頭贊成白崇禧的觀點。“別看現在我們可以左右逢源,兩頭都賣賺錢,可這絕非長久之計。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到最後會陷入很可能會變成兩邊都不討好的地步,如果現在加入了美英為首的盟國一方,在戰後我們提出要分享在澳大利亞的利益時也會更有底氣。”
蘇童從煙盒裡抽出了一個眼繼續點,眯著眼睛說道;“嗯、澹寧公和健生兄說得對,現在走到了選擇陣營的時候了,對於德國我個人並不看好,雖然他們有世界一流的陸軍,但是希特勒這個人太瘋狂了,我不認為和德國聯盟是什麼好事。美英兩國雖然也比較貪婪,但至少他們還有理智,看問題也比較理性。我們只要聯合美英打敗了德國,再分出手來打趴日本,那麼這場世界大戰就基本可以平息下來了,剩下的就是整個世界格局的利益再分配了,這可是華夏重新崛起的機會,我們絕不能錯過!”
就這樣一個足以影響戰後世界隔絕的重大的決議就這樣從幾名大佬的嘴裡決定了下來。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敲開了,國防部參謀作戰處處長徐立少將快步走了進來,他語氣帶著抑制不住的驚訝和一絲喜色,大聲匯報導;“各位長官,剛剛傳來的消息,美國在中途島重創了日本的海軍聯合艦隊。美國人以損失一艘航母、一艘驅逐艦和一百多架飛機的代價擊沉了日本聯合艦隊的四艘航母、一艘重巡洋艦和三百多架飛機,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聽到了這個消息後,蘇童等人的眼裡都閃過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眼神……
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華夏政府宣布,從即日起華夏政府正式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陣營,同時宣布對德、日等軸心國正式宣戰。
華夏政府這個消息的宣布可以說震驚了全世界,有了華夏這個東方大國的加入,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亞洲戰場的局勢也朝著有利於同盟國的方向發展。
一九四二年七月一日,華夏軍隊終於攻占了喀山在此役中龘共消滅和俘虜了蘇俄軍隊六十七萬,華夏軍隊正式打通了通往歐洲的大門。
一九四二年八月五日,面對華夏軍隊咄咄逼人的態勢和如潮水邊湧入歐洲的三百多萬大軍,正在激戰的蘇德兩國開始自發的停止了爭鬥。面對著龐大的威脅蘇德兩國政府開始秘密接觸。八月十五日,蘇俄政府閃電般的向世界宣布,從即日起蘇俄正式脫離同盟國加入軸心國的行列,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把美蘇兩國政府震得是外焦里嫩,羅斯福和邱吉爾立刻向世界發布了通告,嚴厲的譴責蘇俄政府的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並同時宣布對蘇宣戰!
蘇德兩國結盟後,蘇俄兩國聯合起來的近一千萬龐大的兵力立刻就把矛頭對準了在喀山的華夏軍隊。
面對這股龐大的壓力,華夏所有的將領都很是憂心匆匆,尤其是在喀山前線的將領的電報更是如雪片般飛來,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趕緊在全國緊急徵召預備役,在最短的時間內擴軍增援蘇俄戰場。
對此蘇童並不驚慌,他只是不住的好言安撫將領讓他們做好反擊準備。
九月二十七日,蘇德兩國組成的六百多萬蘇德聯軍浩浩蕩蕩的逼近了喀山,孫立人也不示弱指揮著已經加強了實力的第二集團軍群做好了迎戰準備,大戰一觸即發。
正當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場曠世大戰時,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蘇俄軍隊竟然在此時發生了叛亂,剛被晉升為元帥軍銜的朱可夫領著一幫將領和兩百多萬蘇俄軍隊揭竿而起,宣布脫離蘇俄政府,正式加入了由阿列克謝領龘導的俄羅斯護國軍的行列。
這個消息震碎了一地的眼鏡全世界都在嘆息,“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個世界的變化實在是快。”
原來,蘇俄政府突然和德國聯盟的事情讓許多蘇俄軍隊都陷入了混亂,以朱可夫為首的原蘇俄軍隊高級將領的反對意見尤其強烈,他們和德國軍隊進行了兩年的艱苦鬥爭,在這兩年裡蘇俄軍隊陣亡的人數和死亡的平民已經高達一千兩百多萬。
在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代價後蘇俄政府現在竟然宣布要和德國聯盟,這個舉動不但傷透了許許多多蘇俄紅軍士兵的心,同時也在蘇俄軍隊的層中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以朱可夫為首的一干將領的反應是最為強烈的。
已經被大清洗給搞得油滑了許多的朱可夫耍了個花招,他一面偽做恭敬的遵守著史達林的命令,帶著軍隊和德軍踏了前往喀山的道路。另一方面卻通知了華夏軍隊高層,在得到了華夏軍隊的保證後,他在快到喀山的時候才突然率領著手下的心腹將領和士兵發動了兵變,正式宣布脫離蘇俄政府,加入了由阿列克謝領龘導的俄羅斯護國軍。未完待續
正文第七百零六章大結局
蘇德閃電般的結盟和朱可夫的“臨陣投敵”,種種倩的發生不但全世界都看傻了眼,就連莫斯科也被雷得不輕。
蘇德關係經過了兩年的血戰,雙方積怨之深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莫斯科方面突然發出的命令讓下面的士兵和軍官們頓時感到無所適從起來。
“前天還是生死廝殺的敵人,今天就要變成盟友了嗎?”這麼荒唐的事情不要說底層的士兵了,就連很多高層將領心裡也不能接受。坐在克里姆林宮的史達林心裡也不是不明白這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當華夏軍隊攻克喀山的時候,他曾經派出了以莫托洛夫為首的龐大的外交使團到美國面見羅斯福進行遊說。
但是讓這個遊說團想不到的卻是在華盛頓他們還看到了另一個來自蘇俄的外交使團切的說是來的俄羅斯護**方面的外交使團。
經過了華夏『政fǔ』數年的扶持,俄羅新護**已經發展壯大到一百萬的規模。以阿列克謝為首的俄羅斯護**也早就成立了一個俄羅斯『政fǔ』,裡面的人才倒也不少,很多被蘇俄的大清洗政策迫害以的人以及許多白俄的後裔都加入了這個打著沙皇旗號的『政fǔ』里。
雖然羅曼諾夫家族的直系後代沒找著,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大肆打著沙皇的旗號做事。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個大龘使館內,代表著俄羅斯帝國的三『sè』旗又重新飄揚了起來。
當莫托洛夫一行人看到飄揚的三『sè』旗和一眾穿著沙皇時期的軍禮服的一眾軍官時,他的心就象墜到了冰窖里。精明的莫托洛夫心裡頓時明白,美國恐怕已經找到了另外的盟友了,相比於紅『sè』蘇俄,白『sè』的雙頭鷹帝國恐怕更能獲得美國的信任。
果不其然,當莫托洛夫見到羅斯福時,這位美國總統不但沒有答應蘇俄『政fǔ』要求美英聯合向華夏施壓,立刻撤出喀山的要求,而且還要求蘇俄社工黨和俄羅斯護**組成的民龘主黨共同組建聯合『政fǔ』,一同打擊納粹德國。
羅斯福的態度讓莫托洛夫如墜深淵,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蘇俄『政fǔ』已經被拋棄了。
絕望之下的莫托洛夫只好無奈的打道回府,把在美國看到的一切都向史達林做了匯報,聽了莫托洛夫的匯報後史達林也絕望了。組建聯合『政fǔ』?別開玩笑了,要是組建了聯合『政fǔ』他可以肯定自己絕對會死得很慘,而且這個時間絕不會很長,他也知道自己上位的這些年幹了多少見不得人的事,得罪的人都可以繞地球一圈了。
要是自己沒有了現在手中的權利這些敵人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把自己撕碎。
“決不能坐以待斃!”這是史達林現在最迫切的想法,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對付來勢洶洶的華夏國防軍,面對德國和華夏的聯合攻擊,已經被斷絕軍事援助的蘇俄『政fǔ』絕對撐不過三個月。
正在這個時候,蘇俄潛伏在德國的間諜得報告上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華夏人和德國人鬧翻了,華夏『政fǔ』正式召回了駐德大使,就在同一天德國也宣布召回德國駐華大使。
“自己的機會來了,蘇俄的機會也來了。”仿佛是心有靈犀似地,蘇德兩國同時看對了眼,兩國開始秘密接觸起來,在共同的生死存亡的威脅下,蘇德兩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達成了停火協議,隨後兩國便正式結盟共同對付華夏。當盟約一簽訂後,蘇德兩國六百萬大軍就浩浩『dàng』『dàng』的向喀山殺來。
但是讓史達林沒有想到的是,和德國結盟的消息對前線士兵和將領們的刺雞實在是太大了。他們無法忍受不知殺害了自己多少親人的兇手一眨眼就變成了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友軍,這麼荒唐的事情可不是誰都能輕鬆接受的。
“健生說得對!”蔣百里也點頭贊成白崇禧的觀點。“別看現在我們可以左右逢源,兩頭都賣賺錢,可這絕非長久之計。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到最後會陷入很可能會變成兩邊都不討好的地步,如果現在加入了美英為首的盟國一方,在戰後我們提出要分享在澳大利亞的利益時也會更有底氣。”
蘇童從煙盒裡抽出了一個眼繼續點,眯著眼睛說道;“嗯、澹寧公和健生兄說得對,現在走到了選擇陣營的時候了,對於德國我個人並不看好,雖然他們有世界一流的陸軍,但是希特勒這個人太瘋狂了,我不認為和德國聯盟是什麼好事。美英兩國雖然也比較貪婪,但至少他們還有理智,看問題也比較理性。我們只要聯合美英打敗了德國,再分出手來打趴日本,那麼這場世界大戰就基本可以平息下來了,剩下的就是整個世界格局的利益再分配了,這可是華夏重新崛起的機會,我們絕不能錯過!”
就這樣一個足以影響戰後世界隔絕的重大的決議就這樣從幾名大佬的嘴裡決定了下來。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敲開了,國防部參謀作戰處處長徐立少將快步走了進來,他語氣帶著抑制不住的驚訝和一絲喜色,大聲匯報導;“各位長官,剛剛傳來的消息,美國在中途島重創了日本的海軍聯合艦隊。美國人以損失一艘航母、一艘驅逐艦和一百多架飛機的代價擊沉了日本聯合艦隊的四艘航母、一艘重巡洋艦和三百多架飛機,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聽到了這個消息後,蘇童等人的眼裡都閃過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眼神……
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華夏政府宣布,從即日起華夏政府正式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陣營,同時宣布對德、日等軸心國正式宣戰。
華夏政府這個消息的宣布可以說震驚了全世界,有了華夏這個東方大國的加入,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亞洲戰場的局勢也朝著有利於同盟國的方向發展。
一九四二年七月一日,華夏軍隊終於攻占了喀山在此役中龘共消滅和俘虜了蘇俄軍隊六十七萬,華夏軍隊正式打通了通往歐洲的大門。
一九四二年八月五日,面對華夏軍隊咄咄逼人的態勢和如潮水邊湧入歐洲的三百多萬大軍,正在激戰的蘇德兩國開始自發的停止了爭鬥。面對著龐大的威脅蘇德兩國政府開始秘密接觸。八月十五日,蘇俄政府閃電般的向世界宣布,從即日起蘇俄正式脫離同盟國加入軸心國的行列,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把美蘇兩國政府震得是外焦里嫩,羅斯福和邱吉爾立刻向世界發布了通告,嚴厲的譴責蘇俄政府的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並同時宣布對蘇宣戰!
蘇德兩國結盟後,蘇俄兩國聯合起來的近一千萬龐大的兵力立刻就把矛頭對準了在喀山的華夏軍隊。
面對這股龐大的壓力,華夏所有的將領都很是憂心匆匆,尤其是在喀山前線的將領的電報更是如雪片般飛來,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趕緊在全國緊急徵召預備役,在最短的時間內擴軍增援蘇俄戰場。
對此蘇童並不驚慌,他只是不住的好言安撫將領讓他們做好反擊準備。
九月二十七日,蘇德兩國組成的六百多萬蘇德聯軍浩浩蕩蕩的逼近了喀山,孫立人也不示弱指揮著已經加強了實力的第二集團軍群做好了迎戰準備,大戰一觸即發。
正當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場曠世大戰時,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蘇俄軍隊竟然在此時發生了叛亂,剛被晉升為元帥軍銜的朱可夫領著一幫將領和兩百多萬蘇俄軍隊揭竿而起,宣布脫離蘇俄政府,正式加入了由阿列克謝領龘導的俄羅斯護國軍的行列。
這個消息震碎了一地的眼鏡全世界都在嘆息,“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個世界的變化實在是快。”
原來,蘇俄政府突然和德國聯盟的事情讓許多蘇俄軍隊都陷入了混亂,以朱可夫為首的原蘇俄軍隊高級將領的反對意見尤其強烈,他們和德國軍隊進行了兩年的艱苦鬥爭,在這兩年裡蘇俄軍隊陣亡的人數和死亡的平民已經高達一千兩百多萬。
在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代價後蘇俄政府現在竟然宣布要和德國聯盟,這個舉動不但傷透了許許多多蘇俄紅軍士兵的心,同時也在蘇俄軍隊的層中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以朱可夫為首的一干將領的反應是最為強烈的。
已經被大清洗給搞得油滑了許多的朱可夫耍了個花招,他一面偽做恭敬的遵守著史達林的命令,帶著軍隊和德軍踏了前往喀山的道路。另一方面卻通知了華夏軍隊高層,在得到了華夏軍隊的保證後,他在快到喀山的時候才突然率領著手下的心腹將領和士兵發動了兵變,正式宣布脫離蘇俄政府,加入了由阿列克謝領龘導的俄羅斯護國軍。未完待續
正文第七百零六章大結局
蘇德閃電般的結盟和朱可夫的“臨陣投敵”,種種倩的發生不但全世界都看傻了眼,就連莫斯科也被雷得不輕。
蘇德關係經過了兩年的血戰,雙方積怨之深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莫斯科方面突然發出的命令讓下面的士兵和軍官們頓時感到無所適從起來。
“前天還是生死廝殺的敵人,今天就要變成盟友了嗎?”這麼荒唐的事情不要說底層的士兵了,就連很多高層將領心裡也不能接受。坐在克里姆林宮的史達林心裡也不是不明白這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當華夏軍隊攻克喀山的時候,他曾經派出了以莫托洛夫為首的龐大的外交使團到美國面見羅斯福進行遊說。
但是讓這個遊說團想不到的卻是在華盛頓他們還看到了另一個來自蘇俄的外交使團切的說是來的俄羅斯護**方面的外交使團。
經過了華夏『政fǔ』數年的扶持,俄羅新護**已經發展壯大到一百萬的規模。以阿列克謝為首的俄羅斯護**也早就成立了一個俄羅斯『政fǔ』,裡面的人才倒也不少,很多被蘇俄的大清洗政策迫害以的人以及許多白俄的後裔都加入了這個打著沙皇旗號的『政fǔ』里。
雖然羅曼諾夫家族的直系後代沒找著,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大肆打著沙皇的旗號做事。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個大龘使館內,代表著俄羅斯帝國的三『sè』旗又重新飄揚了起來。
當莫托洛夫一行人看到飄揚的三『sè』旗和一眾穿著沙皇時期的軍禮服的一眾軍官時,他的心就象墜到了冰窖里。精明的莫托洛夫心裡頓時明白,美國恐怕已經找到了另外的盟友了,相比於紅『sè』蘇俄,白『sè』的雙頭鷹帝國恐怕更能獲得美國的信任。
果不其然,當莫托洛夫見到羅斯福時,這位美國總統不但沒有答應蘇俄『政fǔ』要求美英聯合向華夏施壓,立刻撤出喀山的要求,而且還要求蘇俄社工黨和俄羅斯護**組成的民龘主黨共同組建聯合『政fǔ』,一同打擊納粹德國。
羅斯福的態度讓莫托洛夫如墜深淵,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蘇俄『政fǔ』已經被拋棄了。
絕望之下的莫托洛夫只好無奈的打道回府,把在美國看到的一切都向史達林做了匯報,聽了莫托洛夫的匯報後史達林也絕望了。組建聯合『政fǔ』?別開玩笑了,要是組建了聯合『政fǔ』他可以肯定自己絕對會死得很慘,而且這個時間絕不會很長,他也知道自己上位的這些年幹了多少見不得人的事,得罪的人都可以繞地球一圈了。
要是自己沒有了現在手中的權利這些敵人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把自己撕碎。
“決不能坐以待斃!”這是史達林現在最迫切的想法,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對付來勢洶洶的華夏國防軍,面對德國和華夏的聯合攻擊,已經被斷絕軍事援助的蘇俄『政fǔ』絕對撐不過三個月。
正在這個時候,蘇俄潛伏在德國的間諜得報告上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華夏人和德國人鬧翻了,華夏『政fǔ』正式召回了駐德大使,就在同一天德國也宣布召回德國駐華大使。
“自己的機會來了,蘇俄的機會也來了。”仿佛是心有靈犀似地,蘇德兩國同時看對了眼,兩國開始秘密接觸起來,在共同的生死存亡的威脅下,蘇德兩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達成了停火協議,隨後兩國便正式結盟共同對付華夏。當盟約一簽訂後,蘇德兩國六百萬大軍就浩浩『dàng』『dàng』的向喀山殺來。
但是讓史達林沒有想到的是,和德國結盟的消息對前線士兵和將領們的刺雞實在是太大了。他們無法忍受不知殺害了自己多少親人的兇手一眨眼就變成了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友軍,這麼荒唐的事情可不是誰都能輕鬆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