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明月是十月頭上接到薛寒雲的家書的。她做夢也不曾想到,當年不過舉手之勞,卻救了大姑姐與外甥,可算意外之喜。

  便是柳厚得知此事,也感慨非常,只道薛寒青心性堅韌,非尋常女子可比。

  薛寒雲信中所提,只要平定西北,西南有羅家兩位將軍,他大約可以回師進京。

  賀紹思單奕鳴等人原是跟著簡成化在東南起義,只是簡成化狂悖又有野心,在東南自統一方,最近卻傳出消息,因病暴斃,如今簡氏軍由賀紹思掌軍。

  中原之地有司馬瑜與羅行之,天下平定大約指日可期了。

  柳明月每每讀至此信,對著已經可以搖搖擺擺像只鴨子走路的薛寶念叨:“你阿爹就會胡吹大氣,天下哪裡是這麼容易平定的?”

  薛寶不理他,只對阿爹這個詞感覺很是新鮮,嘴裡無意識念叨:“爹……爹……”阿爹兩個字對他來說難度頗高。

  柳明月對薛寶寄予厚望,思來想去,便覺得若要薛寶學武,薛寒雲盡夠了,若要習文,還是當世大儒,薛寒雲的先生林清嘉教的好。

  她與柳厚商議,柳厚錯愕:“你這也想的太遠了些……”薛寶連抓周都未過,一般孩子開蒙,都是三歲。

  不過想到這幾年戰亂動盪的歲月,只除了那一年聽到柳明月的死訊,林清嘉也曾上門安慰柳厚,後來他便傳信相國府,天下大亂,而他一介儒生,唯有回家奉養老母。

  在書齋里蝸居了這麼多年的林清嘉聽說是帶著他的書童與一書齋的書回老家了。

  “想讓林先生教薛寶,總也要等到天下平定吧?”末了柳厚又忍不住逗女兒:“我家月兒好為人師,聽說柳家軍的孩兒們一律喚你為先生,難道教個小豆丁還怕教不了?”

  想當年,他對閨女也是寄予厚望的,她學的東西也不少啊。

  柳明月駭然:“我哪裡忍心對小寶下手?”這孩子淘氣頑劣,小小年紀已見端倪。

  她這番寵子的模樣惹的柳厚大笑:“知道當年阿爹的苦楚了吧?”這丫頭小時候其實脾氣也不算頂好,可他愣是沒捨得動一根手指頭。

  柳明月拋下兒子轉頭來哄老爹:“那是!當年阿爹疼我,就跟疼眼珠子似的,我哪裡不明白啊?!”

  人老了都需要晚輩哄著。柳厚又賦閒在家,很有些落寞的樣子,因此柳明月時不時便要給他老人家灌一回**湯。

  “阿爹最好了!”

  柳厚卻伸出了雙手,“還是咱家小寶最乖了!”

  薛寶搖搖擺擺,向著外翁撲了過來。

  薛寶抓周這日,薛寒雲未曾親至,但柳明月邀請了親朋好友,羅家眾人及從前的眾姐妹們一起熱鬧。一大幫人正熱熱鬧鬧的起鬨著,卻聽得城門口鼓聲急響,被請來的羅老爺子頓時臉色一變:“不好——”率先往外衝去。

  青天白日,明鑠也不知道從哪裡冒了出來。

  按理說,他已經跟明昊會合,手中兵權也已經上交明昊了,聽說明氏如今在西南及南方一帶橫行,哪裡想到他又會前來京師?

  虧是羅老爺子平日調度有方,守城將士聽得遠上馬蹄聲,為著穩妥起見,先關了城門,這才防止了明氏軍攻入京師。

  眾人站在城頭,看著城下烏壓壓的軍營,心中不約而同的發寒。

  京師守城之軍,不足兩萬之數,當初留下來的,有一部分是傷兵,真正能上戰場得用的,不過一萬餘人,分散到城中四個城門,每個城門不過幾千人,但城下明氏軍,瞧著旌旗招展,約有十萬之數,實不是好事兒。

  十一月中,京中被圍一月,羅老爺子出城迎敵四次,最後一次受傷,被眾兵勇拼死搶了回來,如今尚在養傷。

  自此,京師城樓之上,記掛免戰牌。

  但明鑠來自遊牧地區,他並不信奉大啟戰爭規則,仍時不時夜半偷襲,意圖攻城。守城士兵折損過半,苦不堪言,京中人心惶惶,就怕被明氏攻破了城門。

  甚至有百姓暗地裡議論,其實明氏鑠治軍嚴謹,待百姓又向來寬厚,哪怕被明氏攻進城來,也不會對百姓大屠殺。

  天下百姓所求,不過溫飽平安。面對戰爭,其實並無多少熱情。況又在這種情況之下,守城之心也不夠堅定。

  柳明月內心焦灼,唯有每日前去營中探望羅老爺子。羅老爺子雖然受了傷,卻仍在軍中指揮。

  十二月初,京中忽降大雪,白茫茫一片,京城內外銀妝素裹。但城中百姓有不少人家已經斷了頓,也有當初明氏軍前來之時,從城外趕來京中的百姓,滯留數月不得歸家,都圍在城門口吵吵嚷嚷。

  再這樣下去,京是斷糧,外面的米糧運不進來,京中百姓斷了頓,明鑠帶兵對百姓一向秋毫無犯,百姓暴起是遲早之事。

  她身份特殊,因此站在城門口去瞧城下連成片的軍營,但見得明氏軍從京郊山中獵來的獵物,正在城下軍營之前架火去烤,冷風如刀,但那火勢卻旺,只烤的火上的獵物焦黃油亮,即使隔著城上城下的距離,她身邊守城的兵士仍是忍不住咽口水。

  城中糧食緊張,連果腹都難,何況肉味

  這等情形,恐怕守城兵士之心也不堅……

  柳明月心中悚然而驚,唯有一腔心事回家。

  十二月二十二日,城中已有餓死百姓,縱是積雪盈尺,明氏部眾吃飽喝足,城下兵勇抬著滾木開始攻城。

  柳明月內心絕望,懷中緊抱著動來動去,尚不知世事兇險的薛寶,坐在家中靜聽城樓上的動靜。只聽得城樓之上戰鼓齊響,但結果卻實不容人樂觀。

  明氏這次攻城,持續了兩日,眼瞧著京師要失陷,二十四日傍晚,從明氏後方衝過來一隊人馬,打頭的乃是一名少年小將,身後跟著的皆是年輕兒郎,長槍所過之處,便能收割一片人命。

  那少年所率人馬,便如尖刀一樣,狠狠插入明氏軍中,將連成片的明氏大軍撕開裂開一個大口子,又來回在明氏軍中掃蕩,如入無人之境,瞧著勇悍非常。

  城樓之上守城的士兵皆熱淚盈眶,擂鼓的兵士直恨不得要將鼓都要敲破了,只為了給這少年小將助威。

  明鑠整軍迎敵,卻聽得後方戰馬疾馳而來的聲音,地動山搖。

  ——薛寒雲帶軍回師京城了。

  城下大軍,飄著羅字柳家薛字大旗,兩軍廝殺,明鑠眼瞧著勝利在望,卻被薛寒雲帶兵前來,破壞了這大好時機。

  他這次能出來,全憑在其父明昊面前保證,一定能拿下京師,這才得明昊重用,重新得回了兵權,前來圍攻京師。

  明昊如今在西南,另有一弟在東南,皆是主力大軍。

  明鑠與薛寒雲算得是老對頭了。薛寒雲恨明鑠入骨,對這位明氏之子,早有生吞活剝之意,而明鑠對薛寒雲,還夾雜著對柳明月的一點執念,恨不得薛寒雲戰死沙場。

  兩軍對壘,兩帥皆有置對方於死地的想法,明鑠先向薛寒雲下了戰書。

  起先直殺入明氏營中的少年小將乃是白英,聽得明鑠向薛寒雲挑戰,他便提搶攔著薛寒云:“阿舅,不如讓我來,將這個外賊的狗頭砍下來!”

  薛寒青一路之上對白英的態度逐漸和緩,也許是身邊有了親人的關係,薛寒雲又對她諸多懷肯定,令得她多年孤寒的一顆心漸漸融化,對待白英竟然也奇蹟般的柔軟了下來。

  “還不讓開,讓你阿舅迎戰。莫讓敵軍以為你阿舅怕了!”

  薛寒雲拍馬向前,兩軍陣前,與明鑠見禮:“明帥,許久不見,這些日子夾著尾巴做人,滋味如何呀?”

  他一上來,就沒好話。

  明鑠對他亦無好感:“勞薛帥掛記,本帥也曾紅袖添香,也有過的好的時候。”都這個時候了,明鑠還不忘諷刺薛寒雲護妻不力,致使柳明月曾誤落他手,還曾與他紅袖添香。

  薛寒雲早對這段過往不再介意,任憑明鑠如何說,他只道:“明鑠大約是在做夢吧?這郊外冷風嗖嗖,紅袖添香這等美事,說不得要等明鑠入了黃泉才能享受得到。不過……明帥手中血債纍纍,想來就算到了地府,恐怕也沒好日子過吧?”說著驅馬向前,槍尖向著明鑠咽喉處點去。

  明鑠在馬上身子朝後倒去,險險避過了這一招。

  城樓之上眾人瞧的分明,頓時響起歡呼之聲,戰鼓齊響,為薛寒雲加油助威。

  明鑠與薛寒雲皆是當世青年俊傑,哪怕明鑠乃外族入侵,便是連羅行之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外族王子對中原之事知之甚多,決非一味蠻戰之輩。

  他在京中總領全城事務之下,百姓日子安樂,京城市面漸漸繁華,治世之時,剛柔並濟,極有手腕,若非是外族,倒真有一代明君的潛質。

  140

  一百三十七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