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智班的學神們並不是學不會也不是不認真,更多的可能是,沒這方面的興趣。

  他們基本都是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國一」,隨手點一個學生出來都是曾經的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校第一。

  比完了努力,或許他們比的更是天賦。

  陳同因為蘇青在智班的原因,專業選擇上也偏向於智能科技,只是專攻領域不太一樣,蘇青偏學術,陳同的發展方向更偏於市場投入。

  畢業了之後也是一樣,海外讀研,蘇青直博,陳同和朋友一合計,一撮人開公司去了。

  這個「朋友」,就是當年和蘇青一個隊裡的那位,十六歲拿國際金獎的天才少年,姓寧,年紀又小,大家都管他叫小寧子。

  他性格非常跳脫,除了對數學感興趣之外,對其他的什麼信息技術最開始都不屑一顧,在智班晃蕩了一年差點掛了四門,轉專業也沒去數學系,他覺得陳同這人很好玩,就跑去找陳同了。

  蘇青的隊友陳同早就認識,一群人經常在一起吃飯。

  同哥是誰,南巷孩子王,六年的班長不是白當的,小寧子和他一見面就志趣相投,按照蘇青笑話他們的意思來說就是「二百五湊一家」。

  畢業之後讀研,小寧子和陳同考的一個學校去了斯坦福,蘇青大學神和他血緣關係上的親媽一樣,哈爾濱佛學院裡進修,履歷光輝閃瞎旁人的眼。

  異地之後跟著異國,蘇青讀博也在國外,兩個人聚少離多,讓蘇少爺非常不爽,連帶著對小寧子也沒個好眼色。

  不過他倒是知道的,陳同和小寧子意趣相投,更是把他當弟弟,沒別的想法。

  他們各自長大了,對於生活也有了自己的目標,蘇青和陳同都不是會要求對方為自己妥協的人。

  直到蘇青回國任教,陳同和小寧子的公司已經發展得小有規模,蘇青也是股東之一。

  實際上陳同投入的那部分錢本身就是他倆的,只是以陳同的名義入股,蘇青不願做事,沒身體力行地參與。

  他回國之後在技術部掛了個名,然後就去研究所搞科研去了,甩手掌柜當的,什麼也不管。

  反倒是陳同沒個停歇,一天到晚忙著掙錢養蘇少爺,時常出差,讓少爺變成一座可憐巴巴的望夫石。

  不說什麼功成名就,世界這麼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什麼「功成名就」,只有「我不後悔」。

  蘇青父親那邊就是從商的,他從小見多了,比較反感,現在每天去研究所,反倒能讓他安心。

  生活越來越好,陳同在他面前還是那麼個小二百五,他掙錢也不為名利,就是和小寧子一樣,圖個開心。

  他們這樣的商人其實做不出什麼很大的業績,太單純,心不夠狠,但是那也無所謂了,反正……開心嘛。

  夏天的時候兩個人請假回家一趟,照例帶家人去旅遊。

  宋嫻放暑假,陳正業也請了年假陪妻子兒女一起散心,這麼多年過去,恬恬的耳朵雖然還是不太靈便,但不用助聽器輔助了,只是她性子還是那麼柔柔的慢,像一隻小蝸牛。

  電話里陳同和鍋蓋那群狗人約定今年過年的時候聚會,誰也不能缺席,老馬都結婚了,孩子都生了,現在天天催他們趕緊生娃,說小孩真有意思啊,他一逗他兒子就哭。

  嘻嘻哈哈的仿佛和從前沒什麼區別,他們相遇,又離散,可是緣分已經形成了,一條條無形的線穿插在每一個人之間。

  人與人之間像是一個個原子,或強或弱的緣分就是他們之間的價鍵。

  社會是一個由此形成的龐然大物,初見時有些恐怖,細微處又很有人情味道。

  沙灘上宋恬穿著白色的裙子,像是一株鈴蘭,她的寬沿帽子被海風吹起,讓她不得不用手捏住帽沿。海浪漫過她的腳趾,偷偷親吻又害羞離去。

  夕陽西落,青藍和橙黃交融在一起的天色,沙灘上亮晶晶的。

  陳同和蘇青手牽手走在他們身後,前邊宋嫻開心地喊了一聲女兒——她撿到了一枚漂亮的貝殼。

  陳正業一腳一腳地踩在沙灘上,手裡拎著宋嫻和恬恬的涼鞋。

  光影昏黃,和光陰流轉的顏色一樣。

  沒有人看見,陳同仰頭,和蘇青接了個吻。

  作者有話要說:完結感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