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月耳巷的白天,繁華得跟菜場一樣,一眼望去,朝街的古董店面一家連著一家。而那些沒鋪面的,只好就地鋪張牛皮紙,密密麻麻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古幣銀元、首飾玉石、硯台字畫、瓷器玉壺、香爐佛像……
每天這裡都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各種珍寶通過不同的渠道流入市場,每個來淘寶的人臉上都帶著瘋狂的貪慾,希望自己在那麼多真真假假的寶貝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筆意外之財。
在這個巷子裡,也有各種有趣或神秘的人出現。他們有的衣著平凡,有的表情凝重,這些人像是海面的沫泡,聚在一起,又各自散去,連同這些人的故事也被慢慢遺忘在月耳巷青灰色的地磚下。
月耳巷的夜晚,和白天是兩個極端的對比。青石路、磚瓦房給人一種穿梭到民國時期的詭異感。四周靜得讓人發慌,就連空氣里也透著濃郁的陰冷,寒森森的,像個被時光遺忘的死角,連空氣都是凝重的。
由於古董商戶們平時有事無事喜歡談鬼神之事,說得一板一眼,聽的人不信都不行。
遠處有人一路走來,腳下的皮鞋敲打在青石路上發出一連串“啪嗒”聲。這人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小心翼翼地護著懷裡的盒子。看神情,想必他是得了什麼了不得的寶貝。
黑墨一樣濃的夜,終於,掩到了月耳巷上。
羅毅的百寶軒就在月耳巷南口第三間,這可是個旺地,像他這麼年輕的古董商,擁有這樣的旺地實在少見,其原因歸結於他有個很響亮的名號――柳市最年輕的鑒寶專家。而他本人確實有真才實學,只要是他過手的古玩,價值總能連翻幾倍。不過在羅毅看來,賺錢不過是附帶品,最重要的是能見識各種各樣的寶貝,這也是他開店的主要目的。
這一天,羅毅守店鋪,從日當正午,到夕陽西下,一個顧客都沒有。
羅毅見天色已不早,又望了一下街頭,那些擺攤的早已經消失不見,也就準備關門打烊。
這時突然進來一個老相熟,斜對面玉石店的老錢,一進門就高興地嚷嚷:“我今天搞到個好東西。”
羅毅和他的合作人王珂都豎起耳朵,大家都知道老錢是那種傳說中的人精,臉上從來都掛著那副菩薩笑,讓人猜不到內心想法。
羅毅頓時來了興趣,從老錢手裡接過盒子,把手伸了進去,入手一片冰涼,觸覺告訴他是一件銅器。他猛地往外一扯,一件五彩斑斕的物件出現在他的眼前。
那是一個鼓,鼓頭和鼓身合為一體,邊緣上刻著一道道蚯蚓般的字符,而另外一頭卻被黑色的布包著,用手指輕彈發出“撲撲”的聲響。
鼓身上的圖畫以綠色、紅色和古銅色為主色調,圖畫的正中央是個太陽,太陽的四周,是一條河流,河流邊圍繞著巨鷹、耕牛、奔馬等動物,畫得栩栩如生。
畫上有很多人,有的耕作,有的舉弓,有的持盾。而最為醒目的是一個身穿五彩服飾頭戴斗笠的舞者,雙手上舉,五指張開,全身呈跳躍狀。
這幅圖仿佛是新刷上去的,背景中的綠色好像要滴出油似的。但用手一摸,上面傳來的滄桑觸覺卻又明顯帶著歲月的刻痕。
“這應該是某個少數民族的圖畫。這類風格的畫我有些眼熟……”羅毅沉思起來。
他用指頭輕敲著鼓身,這鼓身明顯是銅鑄的,卻不知道是什麼時代的銅器,樣式古舊,而圖案色彩又很新。
羅毅慢慢揭開鼓頭包裹著的黑布,那一瞬間,時間仿佛定格了。
他瞪大了雙眼,直直地盯著那面鼓皮,身上的汗毛一根根倒立起來,從後背一直到頭皮,“轟”地炸開了!
那面鼓皮居然是一張女人的臉!
是的,那是張女人的臉,美人如玉,人面妝鼓。它的主人應該很年輕,因為整個鼓面看不出一絲褶皺。嘴唇、眼瞼、鼻樑,用一種很細的線縫合。她擁有一張橢圓形的臉蛋,羊脂美玉般的膚色稍微透著黃,柳葉眉,嘴唇微翹,完全是一張東方美人應有的面孔。
美中不足的是,她的鼻樑卻是塌下來的,應該是製作者為了保持鼓面的平整,才故意為之。
羅毅也被這張臉震驚了,震驚中卻帶著一絲欣喜。收藏鑒寶那麼多年,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古怪的東西。
羅毅幾乎是瞬間就喜歡上了這面鼓,還給它取了個很貼切的名字――美人鼓。
夢影人迷醉
老錢拿這個東西來找羅毅,是因為羅毅是這個街上最有見識的鑒寶大師,看寶從來沒有走過眼。他希望羅毅給點兒評價,沒想到羅毅竟然也是這般沒見識過的模樣。
誰都知道這東西是寶貝,可向買家推銷的時候,要是說不出點兒什麼道道來,也就很難抬價。老錢有一點兒泄氣,包了東西就準備走。
羅毅忙拉著他:“東西給我留一下?我回家好好看看,明天給你個答案。”
老錢倒也痛快,把包美人鼓的盒子往他懷裡一塞,自個兒先走了。
羅毅抱著這個美人鼓,如獲至寶地回到了家。但當他興奮地在女友沈嫣然面前展示起那面鼓時,沈嫣然卻很不高興。
不過,他也能理解,女人都膽小,看見這麼詭異的東西肯定會害怕。沈嫣然威脅他如果明天不把鼓送回去就搬出去住,羅毅連哄帶騙、任打任罵,終於把這事矇混了過去。
每天這裡都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各種珍寶通過不同的渠道流入市場,每個來淘寶的人臉上都帶著瘋狂的貪慾,希望自己在那麼多真真假假的寶貝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筆意外之財。
在這個巷子裡,也有各種有趣或神秘的人出現。他們有的衣著平凡,有的表情凝重,這些人像是海面的沫泡,聚在一起,又各自散去,連同這些人的故事也被慢慢遺忘在月耳巷青灰色的地磚下。
月耳巷的夜晚,和白天是兩個極端的對比。青石路、磚瓦房給人一種穿梭到民國時期的詭異感。四周靜得讓人發慌,就連空氣里也透著濃郁的陰冷,寒森森的,像個被時光遺忘的死角,連空氣都是凝重的。
由於古董商戶們平時有事無事喜歡談鬼神之事,說得一板一眼,聽的人不信都不行。
遠處有人一路走來,腳下的皮鞋敲打在青石路上發出一連串“啪嗒”聲。這人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小心翼翼地護著懷裡的盒子。看神情,想必他是得了什麼了不得的寶貝。
黑墨一樣濃的夜,終於,掩到了月耳巷上。
羅毅的百寶軒就在月耳巷南口第三間,這可是個旺地,像他這麼年輕的古董商,擁有這樣的旺地實在少見,其原因歸結於他有個很響亮的名號――柳市最年輕的鑒寶專家。而他本人確實有真才實學,只要是他過手的古玩,價值總能連翻幾倍。不過在羅毅看來,賺錢不過是附帶品,最重要的是能見識各種各樣的寶貝,這也是他開店的主要目的。
這一天,羅毅守店鋪,從日當正午,到夕陽西下,一個顧客都沒有。
羅毅見天色已不早,又望了一下街頭,那些擺攤的早已經消失不見,也就準備關門打烊。
這時突然進來一個老相熟,斜對面玉石店的老錢,一進門就高興地嚷嚷:“我今天搞到個好東西。”
羅毅和他的合作人王珂都豎起耳朵,大家都知道老錢是那種傳說中的人精,臉上從來都掛著那副菩薩笑,讓人猜不到內心想法。
羅毅頓時來了興趣,從老錢手裡接過盒子,把手伸了進去,入手一片冰涼,觸覺告訴他是一件銅器。他猛地往外一扯,一件五彩斑斕的物件出現在他的眼前。
那是一個鼓,鼓頭和鼓身合為一體,邊緣上刻著一道道蚯蚓般的字符,而另外一頭卻被黑色的布包著,用手指輕彈發出“撲撲”的聲響。
鼓身上的圖畫以綠色、紅色和古銅色為主色調,圖畫的正中央是個太陽,太陽的四周,是一條河流,河流邊圍繞著巨鷹、耕牛、奔馬等動物,畫得栩栩如生。
畫上有很多人,有的耕作,有的舉弓,有的持盾。而最為醒目的是一個身穿五彩服飾頭戴斗笠的舞者,雙手上舉,五指張開,全身呈跳躍狀。
這幅圖仿佛是新刷上去的,背景中的綠色好像要滴出油似的。但用手一摸,上面傳來的滄桑觸覺卻又明顯帶著歲月的刻痕。
“這應該是某個少數民族的圖畫。這類風格的畫我有些眼熟……”羅毅沉思起來。
他用指頭輕敲著鼓身,這鼓身明顯是銅鑄的,卻不知道是什麼時代的銅器,樣式古舊,而圖案色彩又很新。
羅毅慢慢揭開鼓頭包裹著的黑布,那一瞬間,時間仿佛定格了。
他瞪大了雙眼,直直地盯著那面鼓皮,身上的汗毛一根根倒立起來,從後背一直到頭皮,“轟”地炸開了!
那面鼓皮居然是一張女人的臉!
是的,那是張女人的臉,美人如玉,人面妝鼓。它的主人應該很年輕,因為整個鼓面看不出一絲褶皺。嘴唇、眼瞼、鼻樑,用一種很細的線縫合。她擁有一張橢圓形的臉蛋,羊脂美玉般的膚色稍微透著黃,柳葉眉,嘴唇微翹,完全是一張東方美人應有的面孔。
美中不足的是,她的鼻樑卻是塌下來的,應該是製作者為了保持鼓面的平整,才故意為之。
羅毅也被這張臉震驚了,震驚中卻帶著一絲欣喜。收藏鑒寶那麼多年,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古怪的東西。
羅毅幾乎是瞬間就喜歡上了這面鼓,還給它取了個很貼切的名字――美人鼓。
夢影人迷醉
老錢拿這個東西來找羅毅,是因為羅毅是這個街上最有見識的鑒寶大師,看寶從來沒有走過眼。他希望羅毅給點兒評價,沒想到羅毅竟然也是這般沒見識過的模樣。
誰都知道這東西是寶貝,可向買家推銷的時候,要是說不出點兒什麼道道來,也就很難抬價。老錢有一點兒泄氣,包了東西就準備走。
羅毅忙拉著他:“東西給我留一下?我回家好好看看,明天給你個答案。”
老錢倒也痛快,把包美人鼓的盒子往他懷裡一塞,自個兒先走了。
羅毅抱著這個美人鼓,如獲至寶地回到了家。但當他興奮地在女友沈嫣然面前展示起那面鼓時,沈嫣然卻很不高興。
不過,他也能理解,女人都膽小,看見這麼詭異的東西肯定會害怕。沈嫣然威脅他如果明天不把鼓送回去就搬出去住,羅毅連哄帶騙、任打任罵,終於把這事矇混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