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頁
第二捲風起雲涌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爭結束以後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爭結束以後
1945年12月30日,這是一個值得全世界人紀念的日子。英、法、德、蘇等國在卡薩布蘭卡簽訂停戰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落下來了。
除了蘇聯外,其他國家都偃旗息鼓。德軍從法國撤退之後,戴高樂帶著自由法國的政fu官員從北非飛赴巴黎,法蘭西共和國成立了,法國復國了。流亡的波蘭政fu和波蘭軍人也回到了波蘭,開始醫治戰爭的傷痕。蘇聯則開始與其加盟共和國陷入了武裝爭奪,德軍撤退的時候,將繳獲的蘇聯武器和一部分自己的武器留在了這些國家,使得蘇聯的收復行動困難重重,就像當初向東面派出軍隊收復新西伯利亞一樣。
蘇聯人的行動還受到了剛剛成立的聯合國的制約,聯合國組織譴責蘇聯的野蠻占領,這使得史達林不得不謹慎從事。不過還好,德國人退卻了,蘇聯得以將首都遷回莫斯科,雖然那裡是一片廢墟,但是史達林卻喜歡在克林姆林宮中辦公的感覺。
---------
至於中國,現在則在忙著另外一件事情。1月1日,海軍總司令陳誠在大連港望著源源不斷抵達港口的日軍軍艦,笑得合不攏嘴。他這個海軍總司令終於不在僅僅管轄數十艘驅逐艦和數艘潛艇了。日軍聯合艦隊在新任指揮官南雲忠一的帶領下全部航行到大連向中國海軍投降,這一次陳誠的麾下增加了三艘大型航母、四艘中型航空母艦和十來艘護航航母,戰列艦也多出了近十艘,至於那些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就更別說了,中國海軍從一窮二白一下子躍進世界第三。這使得陳誠睡著都笑醒了。
望著戰列艦那粗粗的炮口,陳誠感覺到了猙獰和威脅感。在艦炮範圍內均是國土,他深深的理解到了這一切。中國有廣闊的海岸線需要保護,海軍,將作為和陸軍、空軍並列的一個兵種,為捍衛大中華聯邦的海疆而努力。
駕駛這些軍艦的都是原來的日本海軍,只是脫下了軍服而已,當然武器室則全部由中國海軍控制著。日本海軍從技術上講是全世界最好的,他們來到中國後短期不會返回,而是將作為教官教會中國海軍如何使用這些軍艦,如何進行訓練和交戰。每一艘軍艦的日本艦長都將作為副艦長的身份協助中國海軍進行指揮,直到中國海軍徹底掌握了如何運用這些軍艦。即使是南雲忠一本人也將會作為中國海軍的高級顧問給陳誠出謀劃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中國說服了美國放棄了對日本海軍的戰犯審查,這是很難的,畢竟日本海軍在珍珠港偷襲了美國人。
陳誠對這個方式感到非常滿意,他從側面了解到這一切的建議都是空軍司令何俊才提出的,不由得對其非常感激。只有在跨越兵種之間的協助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博大的胸懷。
----------
其實何俊才做的不僅僅是這些,中國人傳統講以德報怨,很多人傾向讓戰敗的日本輕易過關,並將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推到軍隊和天皇的身上,但是何俊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何俊才通過《大公報》將日本民眾在戰爭過程中瘋狂支持軍隊行動的情況予以披露,使得中國人認識到戰爭如果沒有那些瘋狂的日本人的支持是發動不起來的。
進而何俊才通過民盟在國民議會中推動了一個議案,成立了一個清算小組計算日本需要多少戰爭賠償,最後計算出來的金額巨大,大到簡直無法用數字來衡量。除了聯合艦隊的軍艦之外,中國占領的兩個日本島上的大部分船隻和車輛都被空運回到大陸用來抵償一部分,僅留下了維持政fu和民生必須的那些。這些車輛大大地豐富了國內的運輸,民用船隻則豐富了大中華聯邦的遠洋運輸業。
除了車輛之外,日本本土的工廠中的機械全部被拆卸一空,裝船運輸到中國的東北進行組裝,在那裡發揮其作用。日本的礦山則源源不斷地提供原材料,供中國的工廠生產產品。日本逐漸成為了農業國和原料提供國。
----------
山口一家在海參威下船,他是中島飛機製造廠的資深技師,但是隨著中島飛機製造廠被整體搬遷到哈爾濱,他失業了。已經在工廠中做工了二十多年的山口沒有任何其他的技能,還好在積蓄快要花光的時候,山口聽工友說現在中國正在大力招工,特別是他們這些有技能的工人到了中國肯定比現在在日本要強。
於是山口下定決心變賣了全部家產,帶著妻子和兒子女兒購買了前往海參威的船票。沒有心情欣賞海參威那混雜著東西方文化的建築,山口在人群中找到了前來接他的工友,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中的石頭落了地下。
山口從海參威達成西伯利亞鐵路上的列車來到哈爾濱,他驚訝地發現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廠中,使用的全部都是當初中島飛機製造廠的設備,在面試中他當然得到了很高的分數,隨即中國僱主就僱傭了他。山口一家從此在哈爾濱定居下來,並在十多年後獲得了大中華聯邦的國籍。
像山口這樣的日本人不再少數,有技能的人在日本現在已經無法生活下去了。日本人來到中國後喜歡選擇在東三省定居,因為在一段時期之中,東三省曾經是日本人的殖民地,擁有大量能聽懂和會說日本話的人,而且這裡的日式建築也讓日本人有家的感覺。
第四百二十二章 戰爭結束以後
1945年12月30日,這是一個值得全世界人紀念的日子。英、法、德、蘇等國在卡薩布蘭卡簽訂停戰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落下來了。
除了蘇聯外,其他國家都偃旗息鼓。德軍從法國撤退之後,戴高樂帶著自由法國的政fu官員從北非飛赴巴黎,法蘭西共和國成立了,法國復國了。流亡的波蘭政fu和波蘭軍人也回到了波蘭,開始醫治戰爭的傷痕。蘇聯則開始與其加盟共和國陷入了武裝爭奪,德軍撤退的時候,將繳獲的蘇聯武器和一部分自己的武器留在了這些國家,使得蘇聯的收復行動困難重重,就像當初向東面派出軍隊收復新西伯利亞一樣。
蘇聯人的行動還受到了剛剛成立的聯合國的制約,聯合國組織譴責蘇聯的野蠻占領,這使得史達林不得不謹慎從事。不過還好,德國人退卻了,蘇聯得以將首都遷回莫斯科,雖然那裡是一片廢墟,但是史達林卻喜歡在克林姆林宮中辦公的感覺。
---------
至於中國,現在則在忙著另外一件事情。1月1日,海軍總司令陳誠在大連港望著源源不斷抵達港口的日軍軍艦,笑得合不攏嘴。他這個海軍總司令終於不在僅僅管轄數十艘驅逐艦和數艘潛艇了。日軍聯合艦隊在新任指揮官南雲忠一的帶領下全部航行到大連向中國海軍投降,這一次陳誠的麾下增加了三艘大型航母、四艘中型航空母艦和十來艘護航航母,戰列艦也多出了近十艘,至於那些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就更別說了,中國海軍從一窮二白一下子躍進世界第三。這使得陳誠睡著都笑醒了。
望著戰列艦那粗粗的炮口,陳誠感覺到了猙獰和威脅感。在艦炮範圍內均是國土,他深深的理解到了這一切。中國有廣闊的海岸線需要保護,海軍,將作為和陸軍、空軍並列的一個兵種,為捍衛大中華聯邦的海疆而努力。
駕駛這些軍艦的都是原來的日本海軍,只是脫下了軍服而已,當然武器室則全部由中國海軍控制著。日本海軍從技術上講是全世界最好的,他們來到中國後短期不會返回,而是將作為教官教會中國海軍如何使用這些軍艦,如何進行訓練和交戰。每一艘軍艦的日本艦長都將作為副艦長的身份協助中國海軍進行指揮,直到中國海軍徹底掌握了如何運用這些軍艦。即使是南雲忠一本人也將會作為中國海軍的高級顧問給陳誠出謀劃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中國說服了美國放棄了對日本海軍的戰犯審查,這是很難的,畢竟日本海軍在珍珠港偷襲了美國人。
陳誠對這個方式感到非常滿意,他從側面了解到這一切的建議都是空軍司令何俊才提出的,不由得對其非常感激。只有在跨越兵種之間的協助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博大的胸懷。
----------
其實何俊才做的不僅僅是這些,中國人傳統講以德報怨,很多人傾向讓戰敗的日本輕易過關,並將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推到軍隊和天皇的身上,但是何俊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何俊才通過《大公報》將日本民眾在戰爭過程中瘋狂支持軍隊行動的情況予以披露,使得中國人認識到戰爭如果沒有那些瘋狂的日本人的支持是發動不起來的。
進而何俊才通過民盟在國民議會中推動了一個議案,成立了一個清算小組計算日本需要多少戰爭賠償,最後計算出來的金額巨大,大到簡直無法用數字來衡量。除了聯合艦隊的軍艦之外,中國占領的兩個日本島上的大部分船隻和車輛都被空運回到大陸用來抵償一部分,僅留下了維持政fu和民生必須的那些。這些車輛大大地豐富了國內的運輸,民用船隻則豐富了大中華聯邦的遠洋運輸業。
除了車輛之外,日本本土的工廠中的機械全部被拆卸一空,裝船運輸到中國的東北進行組裝,在那裡發揮其作用。日本的礦山則源源不斷地提供原材料,供中國的工廠生產產品。日本逐漸成為了農業國和原料提供國。
----------
山口一家在海參威下船,他是中島飛機製造廠的資深技師,但是隨著中島飛機製造廠被整體搬遷到哈爾濱,他失業了。已經在工廠中做工了二十多年的山口沒有任何其他的技能,還好在積蓄快要花光的時候,山口聽工友說現在中國正在大力招工,特別是他們這些有技能的工人到了中國肯定比現在在日本要強。
於是山口下定決心變賣了全部家產,帶著妻子和兒子女兒購買了前往海參威的船票。沒有心情欣賞海參威那混雜著東西方文化的建築,山口在人群中找到了前來接他的工友,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中的石頭落了地下。
山口從海參威達成西伯利亞鐵路上的列車來到哈爾濱,他驚訝地發現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廠中,使用的全部都是當初中島飛機製造廠的設備,在面試中他當然得到了很高的分數,隨即中國僱主就僱傭了他。山口一家從此在哈爾濱定居下來,並在十多年後獲得了大中華聯邦的國籍。
像山口這樣的日本人不再少數,有技能的人在日本現在已經無法生活下去了。日本人來到中國後喜歡選擇在東三省定居,因為在一段時期之中,東三省曾經是日本人的殖民地,擁有大量能聽懂和會說日本話的人,而且這裡的日式建築也讓日本人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