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托蘭德打開一罐可樂,“我在想俄國人對約翰·福特的西部片會有什麼反應。不曉得怎麼搞得,我總覺得艾森斯坦同志可能已經看過一、兩部他的作品。”

  “是啊,他在這裡一定能適應,甚至於比我們更能適應。你今晚直接回家嗎?”

  “是的,看完電影之後。太棒了,四天的長周末。”

  這個影片表現出新的內容,與他在家裡所看到的他自己的影帶不一樣,雖然保留了原聲帶,而且多少修剪過,但音樂部分是由莫斯科國家交響樂團重新製作過,他們為普羅高菲夫的音樂作了最佳的詮釋。

  影片的開端是俄羅斯的大草原呢?還是俄羅斯的南方?托蘭德想著,總之,它表現出在綠浪起伏的青草地上散布著早年對抗蒙古人所留下的骨骸與武器。“黃禍”(註:指早年蒙古人對俄羅斯的入侵,由於蒙古人是黃種人,故稱為黃禍。)一直是俄羅斯人的夢魘,蘇聯人雖然併吞了大部分的蒙古領土,但如今中共已擁有核子武器和全世界規模最龐大的軍隊。

  “畫面棒極了!”洛伊說。

  “比我自己的錄影帶好太多了。”托蘭德同意道。兩部VHS錄影機正在錄下這些畫面。海軍並不供應錄影帶,這兩位軍官各自為自己買了一卷。看來大西洋艦隊戰略情報調查處的聲明並不太好。

  這些情節應該是發生在波羅的海的,托蘭德想。主要角色是透過一首歌曲介紹的,有些人帶著漁網,證實了托蘭德的想法沒錯。兩位軍官都同意,這是一段完美的社會主義者序曲:英雄出自勞工階級。然後兩人開玩笑地說,到底哪種人對俄國人的領土較具危險性,是蒙古人,還是德國人?

  “老天爺,你知道嗎?他們的思考方式還是這樣。托蘭德咯咯笑道。

  “事情改變得愈多……”洛伊打開一罐可樂。

  “我想在這傢伙跟在漁網後面跑到水裡的樣子,真像女孩子,他的手臂怎麼到處飛舞著。”

  “你應該在及膝的水中跑跑看。”洛伊不平地說道。

  接下來,畫面轉變成“日耳曼族的威脅”。

  “一群失業的騎士,就像十字軍。老天爺,就像三十年代的印第安電影,把人劈開,把嬰兒丟進火里。”

  “你認為他們真的做了那種事情?”

  “你有沒有聽過一個叫做‘奧斯威辛’(註:波蘭西南部一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集中營所在地)的地方,巴伯?”洛伊問道:“你知道嗎?在文明的二十世紀。”

  “納粹那些傢伙並未帶著主教。”

  “你研究以下耶路撒冷的十字軍運動,他們也殺人,或是先奸後殺,全都是為了‘上帝的榮耀’。帶著主教和樞機主教,可以令他們鼓舞。好一群人,是的,這是真實的。你知道的,一九四一到一九四五年東戰線的基督徒都看見了兩邊的殺戮,那真是骯髒的戰役。還要爆米花嗎?”

  影片最後,老百姓也開始動員,尤其是無知的農民。

  站起來吧!俄羅斯的人民,面對光榮的戰爭,面對死亡的挑戰。

  “該死!”托蘭德向前坐,“他們真的把那首歌唱出來了。”音質十分完美,即使加上了衛星傳送的困難。

  站起來吧!俄羅斯的人民,

  為正義而戰,為生死而戰。

  站起來吧!自由而勇敢的人民,

  保衛我們正義的國土。

  托蘭德計算著歌詞中共用了二十次‘俄羅斯’這個名詞。

  “有點奇怪。”他觀察道:“他們一直想要脫離這個想法,所以他們一直不太願意用‘俄羅斯’這三個字。蘇維埃聯邦一直被他們認為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大家庭’,而不是新俄羅斯帝國。”

  “我猜你想稱它為歷史的遁詞。”洛伊表示意見道:“史達林利用這影片來警告他的人民防範納粹的威脅。他雖然是喬治亞人,最後還是成為俄羅斯的民族主義者,很奇怪,但他是個奇怪的紈絝子弟。”

  這電影很明顯的是一九三○年代的作品,那尖銳的特色無異是出自約翰·福特或羅爾·威爾夏的手法:一個傲然獨立的英雄人物——亞歷山大·納夫斯基王子,加上兩個勇敢而滑稽的友伴,以及慣例上必要的愛情趣味。德國敵人是傲慢的,且其臉孔大部分隱藏在艾森斯坦親自熱及的頭盔後面而不為人所見。入侵的德國人已經分割了俄羅斯,一位武士成為斯克夫的“王子”,在一個鎮壓平民的恐怖例子中,入侵者屠殺男人、女人及兒童——而兒童被丟入大火中——以表現出誰是主宰。這場大戰役的現場是在一個冰凍的湖上。

  “什麼樣的瘋子會在冰凍的湖上戰鬥,尤其當他穿著半噸重的盔甲時?”托蘭德喃喃說著。洛伊解釋說那種事情或多或少曾經真實地發生過。

  “我相信他們多少也有點誇大,就像‘他們穿著靴子而死’里的情節一樣,”這位上校說:“但是這個戰鬥的確曾經發生過。”

  這場戰爭是件真實的史事。德國武士輕率而不顧適當的戰術。俄羅斯的農民由亞歷山大及它的兩名隨從率領,以保衛戰術團團困住他們。接下來,當然,變成了亞歷山大王子與德國頭目的單打獨鬥。德國軍隊分散了,當他們試圖在湖邊上再集合時,冰凍的湖面裂開,幾乎每一個人都被湖水吞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