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拉,我的真主!”

  加州桑尼維爾

  “老天爺!”那位美國空軍一級士官長屏息驚呼。始於煉油廠汽油和柴油區的那場大火嚴重得驚動了遠在印度洋上空二萬四千英哩外那枚在地球軌道上的戰略預警衛星。訊號傳回到地面上一處空軍基地內最高保防等級的工作站。

  在衛星管制站里的資深值星官是位空軍上校;他轉身對他手下這位資深技術士官說:“標出位置。”

  “是,長官。”士官在他的鍵盤上打入指令,告訴衛星調整靈敏度。熒幕上閃光訊號停了下來,衛星迅速指出熱能來源,熒幕上緊鄰著目視顯示板的一幅電腦控制地圖給了他們正確的位置指示。“長官,那是一場煉油廠火災。老天!看來真是一場大混亂。上校,二十分鐘之內會有一隻“大鳥”衛星掠過,追蹤軌道在兩萬公里之內。”

  “嗯,”上校仔細觀察熒幕,右手拿起通往柯羅拉多州夏安山北美防空司令的點電話。

  “這裡是阿加斯控制中心,有個‘閃急通訊’要給指揮部司令。”

  “請稍等,”第一個聲音說道。

  “指揮部司令,”第二個聲音說,那是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司令。

  “長官,我是阿加斯控制中心的班奈特上校,我們看見有一大團熱能,熒幕上顯示的坐標是在北緯六十度五十分,東經七十六度四十分。地點標示是一處軍用煉油廠。二十分鐘內我們的KH-11偵測衛星會掠過靠近熱源之處。將軍,我的初步估計是有一場油田大火。”

  “會不會是俄國人對你的衛星射出一道雷射光;他們很有可能是在玩花樣。”

  “不會。那個光源含有紅外線和所有的可見光譜。不是,重複一次,不是單色的。幾分鐘之後我們就會知道得更多。長官,目前為止,每一個跡象都顯示那是一場非常大的地面火災。”

  半小時之後他們確定了。KH-11偵測衛星越過地平線來到現場,高度低得足以使它的八具攝影機錄下這場大混亂。一具側向上鍵裝置將訊號傳送到同步軌道上的通訊衛星,班奈特可以看見所有的“真實現場”,活生生的彩色畫面。一半的煉油廠以及附近一半以上的油田都被卷進了火海,燃燒中的原油從鄂畢河上破裂的油管中不斷溢出,他們可以看見火勢的蔓延。每小時四十公里的風力迅速助長了火勢。濃煙蒙蔽了大部分地區的能見光線,但是紅外線感應器穿透濃煙,顯示出只有巨大的油槽密集地燃燒才有可能造成的那種熱源。班奈特的士官出身於德州東部,從小就在油田工作。他以按鍵定住現場的畫面,與旁邊的目視顯示板比較,以決定出煉油廠的哪些部分已經著火了。

  “該死的,上校,”這位士官凝重地搖頭,以十分專業的口氣說道:“煉油廠,它已經不見了。長官,火勢將隨風蔓延,沒有方法可以阻止,煉油廠不見了,徹底消失了。火災會延續三、四天,有一部分可能會延燒一個星期,除非他們有辦法阻止。看來油田也要完蛋了。長官,到了下一次衛星掃描時,它會全部被燒毀,所有的那些油井井口裝置也都會全部燒掉。老天爺,我想即使是瑞德·愛德爾(註:一九四七年德州大火災的救火英雄)也不會要這個工作!”

  “煉油廠一點也不剩了嗎?嗯,”班奈特看著“大鳥”掃描錄影帶的重播畫面。“這是他們最新、最大的廠。要是他們從頭再建立軍用油的生產,可得大費周章了。一旦他們滅了大火,可得好好地重新整頓他們的石油氣與柴油的生產。我敢說俄國人要是遇到工業災難,他們可不會團團轉。我們的俄國朋友有大麻煩了,士官長。”

  這份分析報告在第二天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證實了;第三天,英國與法國的國家安全單位也證實了。

  但是他們全錯了。

  第二章 一意孤行

  日期——時間1月31日6時15分01——01

  副本

  主題:蘇聯火災檔案號碼1809.FL

  損失重大的蘇聯火災,在蘇聯下瓦爾托斯夫克油田報導編輯部:星期三午間新聞預稿

  主筆:威廉·布雷克

  美聯社·軍事/情報作家

  華盛頓美聯社報導——根據華盛頓軍方及情報消息來源指出,自一九八四年墨西哥城大災難以及一九四七年德克薩斯大火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大火災,今天包圍了蘇聯中部地區。

  這場大火是由美國的“國家科技手段”偵測到的,通常指的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操縱的偵測衛星探測到的。CIA拒絕對此事件發表意見。

  五角大樓消息來源證實了此項報導,指出火災散發出的氣體引起北美防空司令部一場短暫的騷動,該部原來擔心火災可能是一枚直接對著美國發射的飛彈,或是企圖用雷射裝置或其他地面裝置使美國預警衛星的偵察失效。

  該來源並未透露任何要提高美國警戒層次或要使美國核子軍力呈備戰狀態的想法。該消息來源說:“整個過程不到三十分鐘。”

  沒有任何來自蘇俄官方新聞社,即塔斯社的證實,但蘇聯向來很少發表此種事件的報導。

  美國官方參考兩件以前的工業災難,指出此次事件的傷亡人數可能不亞於那兩件歷史災難。國防部消息來源不願推測平民的可能傷亡人數。下瓦爾托夫斯克市全被石油燃燒所產生的化合物保圍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