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宋美齡大傳》作者:何虎生+於澤俊【完結】
簡介:
在張學良將軍溘然長逝之後,世人的眼光集中到了宋美齡的身上:這位中國最後一部活歷史書。
本書儘量真實地記載、最大限度地客觀評述了宋美齡的一生:她堅決主張抗日,不失為愛國主義者,但她又包庇親友,大發國難財,為中國的現代史揮灑了沉重的一筆;她崇尚美德,堅決勇敢,一生孜孜以求,始終不渝,曾被譽為“聖女貞德”,但她又有自私的一面,善於耍政治手腕,玩弄權術。眾多尖銳的矛盾集於她一身,我們看到她的陰影,也看到了她的光亮,回顧中國現代史的發展過程,不能不承認她在歷史中所起的作用,當然也包括副作用。
一、淘氣的小女孩
宋美齡出生時,宋耀如已離開衛理公會,成為上海灘上有錢有勢的百萬富翁、興中會的執行秘書長。小美齡是個胖乎乎的可愛的孩子。冬天,母親倪桂珍給她穿上厚厚的棉襖,使得本來就胖嘟嘟的美齡顯得更圓了,活像一隻滿地滾動的大皮球。
宋美齡聰穎靈敏,淘氣好玩。倪桂珍從多方面培養子女,不但讓女兒們學習識字斷文,而且希望她們精通針線活。為此,她請來一個知書達理的寡婦,教女兒們學刺繡。生性好動的美齡根本就坐不住,看著老師繡花的樣子就格格直笑,在她的影響下,藹齡、慶齡也憋不住笑。刺繡老師很生氣,不滿地說:“再笑,我不教了!”
三姐妹一聽“不教了”,就像獲得了特赦令一樣,飛也似的跑了出去。
宋家宅院後面有一個大菜園,圍牆兩邊都栽著樹,一邊是風景樹,一邊是鄉里人種的果樹。正值桃樹豐收,蜜桃滿枝,三姐妹望著又大又鮮的蜜桃直流口水。小美齡人小膽大,二話不說,脫下鞋子,就往風景樹上爬,借著風景樹,她翻過圍牆,又爬到牆外的桃樹上,非常麻利地摘下蜜桃,扔到姐姐們的手裡。藹齡和慶齡接到桃子,坐在地上吃,小美齡顧不上下來,就在樹上嚼開了。正當三姐妹吃得津津有味時,遠處傳來一聲吆喝,果農來了。又驚又嚇,小美齡坐在樹上,嘴裡還含著半塊桃子,嚇得大哭起來,藹齡和慶齡也不知所措,幸好宋耀如及時趕來,才解了圍。
倪桂珍非常生氣,訓斥三個女兒不好好學女紅,還出去惹事生非。宋耀如卻不以為然地說,既然僅花幾美元就能買到最好的刺繡,那麼,用這種精工細活去損害孩子們的眼睛完全沒有必要,眼睛最好用於閱讀。
三姐妹們解放了,她們走出家庭,跑遍了鄉村,和周圍許多小孩子成了好朋友,經常在一起做遊戲。
捉迷藏是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小美齡卻不太會玩,輪到她藏的時候,她往往不知道該往哪兒藏,很快就被人家找到了。當她去找別人時,卻又不知道該去哪兒找,因而,她往往成為孩子們遊戲中的小累贅,所以,孩子們都不太願意跟她玩。
有一次,又玩捉迷藏,大家禁不住美齡的一再哀求只得帶她玩。有一個小孩想出了一個主意甩掉美齡。她對美齡說:“你站在花園裡,閉上眼睛數一百個數再找我們。”
小美齡用胖乎乎的小手捂住眼睛,耐著性子數了起來。為了早點數到一百,她經常從二十就跳到三十甚至四十,沒多一會兒,她就數到了一百。當她高興地睜開眼睛,正準備開始找時,發現花園四周一片沉寂,連個人影都沒有。她找了半天,一個人也沒找到。這時她才明白自己上當受騙了:她們一定是跑到別處去玩了,也許還在那兒嘲笑自己呢。一種被拋棄被輕視被愚弄的委屈感頓時湧上心頭,她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站在那裡傷心地嗚嗚哭了起來。這時,大姐藹齡跑了過來,替她擦乾了眼淚和鼻涕。美齡抽噎地問:“姐姐,我能長大嗎?”“能,你一定能長成一個大人!”大姐安慰道。
兒時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很長時間宋美齡也無法擺脫這種挫折感。類似的事件使得她很難與他人推心置腹,和睦相處。在自卑中產生的尊嚴,使她容易激動,盛氣凌人,令人覺得她高不可攀。她在過分激動的時候,往往突然出蕁麻疹,渾身上下出現許多紅色腫塊或疹團,這種慢性皮膚病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她。
因為大姐藹齡自小就幫助她、保護她,從未使她失望過,所以美齡對大姐產生了英雄般的崇拜,以後逐漸轉化為深厚的愛。她對大姐幾乎是言聽計從。當藹齡在家裡發號施令、處理家務的時候,美齡總是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著,仿佛在做藹齡的藝徒,準備將來取代姐姐的角色。
宋美齡滿5歲時,堅持要求隨姐姐們去學校讀書。
美齡活潑調皮,膽大要強,從教室通往宿舍的樓梯間有一段漆黑的甬道,許多女孩子不敢走這段路,而美齡卻幾次從這裡通過。老師鼓勵其他膽小的孩子時總說:“你們為什麼不像美齡一樣從那裡走呢?”受到老師的表揚,美齡自然十分得意,臉上笑意盈盈。其實,她心裡比誰都害怕走那段路,只是硬撐著罷了,每次通過時都嚇出一身冷汗,睡覺時總被噩夢困擾。
有一次,美齡躺在宿舍的床上,望著樹影在窗子上晃來晃去,似鬼非鬼,嚇得連連做噩夢,好容易從噩夢中掙脫出來,她睜大雙眼再也不敢入睡,渾身一陣陣發顫。第二天,老師把這一情況通知給宋耀如。美齡被接回家去,由私塾先生教她,一直到幾年後出國為止。
三姊妹中,父母最寵愛的就是宋美齡。也許她占了年齡最小的優勢,也許她那楚楚動人、頑皮淘氣的外貌更使人喜愛。就長相而言,美齡像二姐慶齡多一點,疏眉細眼,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翹著,薄薄的兩片小嘴唇像金魚似的,兩個小酒窩兒嫵媚多姿。但她不如慶齡長得那麼耐看。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藹齡,慶齡比較文靜、溫柔,美齡則像大姐藹齡一樣顯得傲氣逼人,孤芳自賞。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二、到美國去
1907年夏天,宋慶齡和宋美齡跟隨二姨夫溫秉忠,乘坐滿洲里號客輪前往美國。溫秉忠在清政府任職,奉命率領教育事務團訪美,順便一路照看宋氏姊妹。
經過半個多月的顛簸,滿洲里號終於結束了橫越太平洋的航行,抵達終點港舊金山。
大姐藹齡已經焦急地站在碼頭上翹望了,三姊妹相見,情深意濃。
1909年,宋慶齡如願以償,考到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宋美齡因年齡尚小,不能進入大學學習,便留在德莫雷斯特,同小夥伴們一起進入皮德蒙特學校讀書,宋慶齡和大姐宋藹齡商量後,把她安排到宋藹齡的一個同學的母親莫斯夫人家裡。宋美齡在皮德蒙特非常愉快地度過了9個月。老師教她從語法上分析句子,結果收到成效,使她能比較準確地用英語將自己的意圖表達出來。她的哲學成績也很好,平均分數為98分。但算術成績則比較差,尤其對百分比的換算沒有弄懂,據說僅能得“C等”,勉強及格。有一年聖誕節的前幾天,宋美齡與另外3個同伴每人拿出25美分,總共湊成1美元,買了些土豆、牛奶、牛肉餅、蘋果和橘子等,送給住在鐵道邊的某家窮人,並努力做到謙遜不驕,不把自己的高尚行為告訴任何人。總共9個月的學習和生活使宋美齡對這個南方小鎮充滿了感情,就連她的英語發音都帶有濃郁的南方鄉音。在美國的日子裡,宋美齡也時常以南方人自居。有一次,歷史老師讓她敘述謝爾曼將軍在南北戰爭中進攻南方的經歷。宋美齡當時憂鬱地答道:“原諒我,這個問題使我很難過,因為我也是個南方人。”
簡介:
在張學良將軍溘然長逝之後,世人的眼光集中到了宋美齡的身上:這位中國最後一部活歷史書。
本書儘量真實地記載、最大限度地客觀評述了宋美齡的一生:她堅決主張抗日,不失為愛國主義者,但她又包庇親友,大發國難財,為中國的現代史揮灑了沉重的一筆;她崇尚美德,堅決勇敢,一生孜孜以求,始終不渝,曾被譽為“聖女貞德”,但她又有自私的一面,善於耍政治手腕,玩弄權術。眾多尖銳的矛盾集於她一身,我們看到她的陰影,也看到了她的光亮,回顧中國現代史的發展過程,不能不承認她在歷史中所起的作用,當然也包括副作用。
一、淘氣的小女孩
宋美齡出生時,宋耀如已離開衛理公會,成為上海灘上有錢有勢的百萬富翁、興中會的執行秘書長。小美齡是個胖乎乎的可愛的孩子。冬天,母親倪桂珍給她穿上厚厚的棉襖,使得本來就胖嘟嘟的美齡顯得更圓了,活像一隻滿地滾動的大皮球。
宋美齡聰穎靈敏,淘氣好玩。倪桂珍從多方面培養子女,不但讓女兒們學習識字斷文,而且希望她們精通針線活。為此,她請來一個知書達理的寡婦,教女兒們學刺繡。生性好動的美齡根本就坐不住,看著老師繡花的樣子就格格直笑,在她的影響下,藹齡、慶齡也憋不住笑。刺繡老師很生氣,不滿地說:“再笑,我不教了!”
三姐妹一聽“不教了”,就像獲得了特赦令一樣,飛也似的跑了出去。
宋家宅院後面有一個大菜園,圍牆兩邊都栽著樹,一邊是風景樹,一邊是鄉里人種的果樹。正值桃樹豐收,蜜桃滿枝,三姐妹望著又大又鮮的蜜桃直流口水。小美齡人小膽大,二話不說,脫下鞋子,就往風景樹上爬,借著風景樹,她翻過圍牆,又爬到牆外的桃樹上,非常麻利地摘下蜜桃,扔到姐姐們的手裡。藹齡和慶齡接到桃子,坐在地上吃,小美齡顧不上下來,就在樹上嚼開了。正當三姐妹吃得津津有味時,遠處傳來一聲吆喝,果農來了。又驚又嚇,小美齡坐在樹上,嘴裡還含著半塊桃子,嚇得大哭起來,藹齡和慶齡也不知所措,幸好宋耀如及時趕來,才解了圍。
倪桂珍非常生氣,訓斥三個女兒不好好學女紅,還出去惹事生非。宋耀如卻不以為然地說,既然僅花幾美元就能買到最好的刺繡,那麼,用這種精工細活去損害孩子們的眼睛完全沒有必要,眼睛最好用於閱讀。
三姐妹們解放了,她們走出家庭,跑遍了鄉村,和周圍許多小孩子成了好朋友,經常在一起做遊戲。
捉迷藏是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小美齡卻不太會玩,輪到她藏的時候,她往往不知道該往哪兒藏,很快就被人家找到了。當她去找別人時,卻又不知道該去哪兒找,因而,她往往成為孩子們遊戲中的小累贅,所以,孩子們都不太願意跟她玩。
有一次,又玩捉迷藏,大家禁不住美齡的一再哀求只得帶她玩。有一個小孩想出了一個主意甩掉美齡。她對美齡說:“你站在花園裡,閉上眼睛數一百個數再找我們。”
小美齡用胖乎乎的小手捂住眼睛,耐著性子數了起來。為了早點數到一百,她經常從二十就跳到三十甚至四十,沒多一會兒,她就數到了一百。當她高興地睜開眼睛,正準備開始找時,發現花園四周一片沉寂,連個人影都沒有。她找了半天,一個人也沒找到。這時她才明白自己上當受騙了:她們一定是跑到別處去玩了,也許還在那兒嘲笑自己呢。一種被拋棄被輕視被愚弄的委屈感頓時湧上心頭,她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站在那裡傷心地嗚嗚哭了起來。這時,大姐藹齡跑了過來,替她擦乾了眼淚和鼻涕。美齡抽噎地問:“姐姐,我能長大嗎?”“能,你一定能長成一個大人!”大姐安慰道。
兒時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很長時間宋美齡也無法擺脫這種挫折感。類似的事件使得她很難與他人推心置腹,和睦相處。在自卑中產生的尊嚴,使她容易激動,盛氣凌人,令人覺得她高不可攀。她在過分激動的時候,往往突然出蕁麻疹,渾身上下出現許多紅色腫塊或疹團,這種慢性皮膚病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她。
因為大姐藹齡自小就幫助她、保護她,從未使她失望過,所以美齡對大姐產生了英雄般的崇拜,以後逐漸轉化為深厚的愛。她對大姐幾乎是言聽計從。當藹齡在家裡發號施令、處理家務的時候,美齡總是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著,仿佛在做藹齡的藝徒,準備將來取代姐姐的角色。
宋美齡滿5歲時,堅持要求隨姐姐們去學校讀書。
美齡活潑調皮,膽大要強,從教室通往宿舍的樓梯間有一段漆黑的甬道,許多女孩子不敢走這段路,而美齡卻幾次從這裡通過。老師鼓勵其他膽小的孩子時總說:“你們為什麼不像美齡一樣從那裡走呢?”受到老師的表揚,美齡自然十分得意,臉上笑意盈盈。其實,她心裡比誰都害怕走那段路,只是硬撐著罷了,每次通過時都嚇出一身冷汗,睡覺時總被噩夢困擾。
有一次,美齡躺在宿舍的床上,望著樹影在窗子上晃來晃去,似鬼非鬼,嚇得連連做噩夢,好容易從噩夢中掙脫出來,她睜大雙眼再也不敢入睡,渾身一陣陣發顫。第二天,老師把這一情況通知給宋耀如。美齡被接回家去,由私塾先生教她,一直到幾年後出國為止。
三姊妹中,父母最寵愛的就是宋美齡。也許她占了年齡最小的優勢,也許她那楚楚動人、頑皮淘氣的外貌更使人喜愛。就長相而言,美齡像二姐慶齡多一點,疏眉細眼,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翹著,薄薄的兩片小嘴唇像金魚似的,兩個小酒窩兒嫵媚多姿。但她不如慶齡長得那麼耐看。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藹齡,慶齡比較文靜、溫柔,美齡則像大姐藹齡一樣顯得傲氣逼人,孤芳自賞。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二、到美國去
1907年夏天,宋慶齡和宋美齡跟隨二姨夫溫秉忠,乘坐滿洲里號客輪前往美國。溫秉忠在清政府任職,奉命率領教育事務團訪美,順便一路照看宋氏姊妹。
經過半個多月的顛簸,滿洲里號終於結束了橫越太平洋的航行,抵達終點港舊金山。
大姐藹齡已經焦急地站在碼頭上翹望了,三姊妹相見,情深意濃。
1909年,宋慶齡如願以償,考到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宋美齡因年齡尚小,不能進入大學學習,便留在德莫雷斯特,同小夥伴們一起進入皮德蒙特學校讀書,宋慶齡和大姐宋藹齡商量後,把她安排到宋藹齡的一個同學的母親莫斯夫人家裡。宋美齡在皮德蒙特非常愉快地度過了9個月。老師教她從語法上分析句子,結果收到成效,使她能比較準確地用英語將自己的意圖表達出來。她的哲學成績也很好,平均分數為98分。但算術成績則比較差,尤其對百分比的換算沒有弄懂,據說僅能得“C等”,勉強及格。有一年聖誕節的前幾天,宋美齡與另外3個同伴每人拿出25美分,總共湊成1美元,買了些土豆、牛奶、牛肉餅、蘋果和橘子等,送給住在鐵道邊的某家窮人,並努力做到謙遜不驕,不把自己的高尚行為告訴任何人。總共9個月的學習和生活使宋美齡對這個南方小鎮充滿了感情,就連她的英語發音都帶有濃郁的南方鄉音。在美國的日子裡,宋美齡也時常以南方人自居。有一次,歷史老師讓她敘述謝爾曼將軍在南北戰爭中進攻南方的經歷。宋美齡當時憂鬱地答道:“原諒我,這個問題使我很難過,因為我也是個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