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又說,何憬那些老匹夫不足為懼,他們的用處在於以正視聽,不過是證明承繼大統名正言順,不受朝官質疑,不受文人鄙夷,不受世人亂議,而真正能搶政權的,還是真槍實刀。
五月十七這夜,皇帝老子已昏迷足足九日,皇后皇貴妃都衣不解帶地守在床前,正夜深人靜,忽然皇貴妃的貼身女侍從殿外輕手輕腳進來,俯在皇貴妃耳邊輕語一句,皇貴妃驀然睜開眼。
皇后睡得淺,也被驚醒了,張眼一看,只見皇貴妃盈盈走她面前來,低聲道,“皇后娘娘,臣妾彤期至,污了衣物,有恐衝撞皇上聖體,望娘娘准臣妾回宮換身衣物。”
皇后想想,點點頭,“妹妹去罷。”
皇貴妃於是在女侍攙扶下,往殿外去了。
不想剛出殿外,走了不過七八步,身後大殿深處忽然傳出太監尖厲欣喜的聲音,“皇上醒了,皇上醒了!”
旁邊暖閣里,即刻有太監雙手高舉一隻金絲楠木長盒,匆匆往殿裡去了。
皇貴妃轉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那金絲楠木盒,素來是裝詔書的,低低和身邊女侍道,“快傳話出宮。”
說罷,急急提裙裾噔噔噔小跑,徑直往殿裡去了。
那女侍得令,忙急急右轉而去,眼角卻已掛著對面已遠遠走來一群人,見著均是朱紅官袍,應是從內閣處趕來。
內閣輔臣這麼快就得了消息?
於是她撒開腳丫子,趕緊跑到殿後去了。
就在這時,皇貴妃已跑進內殿,只見皇帝果然已醒,只是口角流涎,斜著嘴說不出話來,看著跪在床前的皇后,張嘴啊啊兩聲,滿面通紅。
她急忙兩步並作一步,往龍床前撲去,“皇上……”
可撲到龍床前,她卻傻了。
方才皇后跪在床榻前嚶嚶哭泣,倒看得不太分明,這時過去一瞧,皇帝他果然右手握著硃筆,正堪堪划過那冊噴過血還待續的立儲詔書,划過一筆鮮紅如血的長痕,筆倒詔落,捲軸舒展,明黃布帛上“皇六子諸君之位”赫然在目。
最後那個位字,因氣力不逮,那最末一橫,被硃筆拖得老長老長。
皇貴妃頓時跌坐在地,驚惶搖頭,“不……不……這不是真的……”
皇帝喘著粗氣,無力倒下,內輔首臣領一干內閣輔臣正疾步進殿,唰唰跪在殿門口,“臣等拜見皇上!”
皇帝深深看一眼皇后,嘴唇劇烈哆嗦,可就是說不出話,剛抬手起來,皇后便跪走兩步,緊緊抱住皇帝的手,往胸前按,一邊淚流滿面道,“臣妾知道,臣妾知道皇上想說什麼,皇上放心,社稷穩固,千秋萬代!”
她面帶淚痕,轉頭厲聲道,“何憬,皇上詔書已下,還不宣詔!”
猛然,皇貴妃撲向那攤在床前地上的詔書,“妖婦,你脅迫皇上!”
不料皇后卻似有此準備,跪在床前,抬膝猛壓住那黃帛詔書,這節骨眼兒上,何憬已聽命自殿前起,疾步走過去,眼疾手快抓起那詔書一看,皇六子三字,赫然在目。
是了,“八”字里有一“丿”,可“六”字里照樣也有一“丿”啊。
他趕緊捧著詔書,高舉過頭,雙膝跪地,“皇上立儲之意,老臣定當詔告天下!”
皇貴妃狀若瘋婦,撲過去就搶何憬手裡的詔書,不料皇后這時卻已鎮定下來,放開皇帝的手,跪在地上,二話不說,一把揪住皇貴妃的頭髮,將她扯得轉過身來,然後啪的一耳光,狠狠抽去,似將多年仇恨,在這一耳光里打得淋漓盡致,倒是把何憬一干老臣驚呆了。
皇后淚容蒼白,眸色冷厲,“來人,將這擾亂朝綱的瘋婦拿下!”
皇帝面色越發赤紅,猛然雙目圓瞪,噗的一口血噴出,手腳一直,瞪大眼,死翹翹了。
大殿中猛然靜了一靜,便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哭聲,“皇上——”
未幾,宮中喪鐘數鳴,太監尖厲淒長的聲音,一殿傳一殿,“皇上賓天——”
“皇上賓天——”
“皇上賓天——”
幾乎與此同時,重重宮殿內的紅燈籠紛紛被取下,掛上縞素白燈籠,一盞盞燈籠點起,像照亮一條森然前路。
就在這森然之路上,一名宮城禁軍自東宮門飛騎而入,“報——”
五月十七下半夜,皇帝賓天,臨終前親筆立皇六子為儲君,皇后皇貴妃皆在場,何憬一干內閣重臣也親眼見皇帝手握硃筆,當即宣讀詔書。
不想詔書尚未讀完,宮城禁軍卻是急報,說是皇八子邑王策反,兵臨南宮門,聲稱詔書有假,宮中魑魅魍魍,他誓要一清君側,京城駐軍八大統領,有五大統領追隨其後。
未幾,端王率大軍抵至南宮門下,與邑王對峙,兩軍相交,昔日裝出來的兄弟情分,徹底撕裂,刀戈相向。
彼時,霍安正統領北軍騎兵九營四千精銳騎兵,飛馳東宮門下。
這時何憬等一干機要重臣幾乎盡皆在宮中,誰先搶得先機,駐軍宮中,再掌控住那一乾重臣,自然形勢大逆轉。
果然東宮門下已是兵馬如林。
明公公料想得不錯,邑王若要策反,徐承毓所領宮城近衛軍必是一支奇軍,此人和霍安走同一個路線,官職不算大,在朝中也不算舉足輕重,可武力值高,用作奇軍,效力不可忽視。
寅時三刻,霍安和徐承毓在東宮門下,狹路相逢。
霍安帶著四千鐵騎,勢如一柄利劍,猛衝向正入宮中的兵馬,一時間宮牆上蟄伏好的弓箭手,齊齊開弓,箭矢如蝗,趕來的騎兵群卻毫不退縮,紛紛張起黑鐵盾牌,沖勢不減,轟轟烈烈,張牙舞爪,不斷有人馬倒下,但不斷有人馬湧上來,讓徐承毓用鼻子猜都能猜到,一定是那死啞巴來了。
打架兇殘不要命,是那死啞巴一貫走的路線。
剛念及此,不妨那死啞巴已從天而降,衝過箭雨,一路砍人如砍蔥般,直奔他這個主帥,忽然間掄起手裡黑鐵盾牌,猛力擲向他座下馬匹。
人太多,徐承毓雖猛提馬,可馬匹右後腿還是被盾牌打得一跪,馬匹驚嘶,徐承毓往後一仰,只覺得麵皮子一涼,霍安一柄長刀已送至。
他立馬側身連翻,躲開霍安咄咄逼人的刀鋒,足剛點地,又借力彈起,飛身跳起身邊另一匹馬,將那馬背上的兵士一掌拍了下去,搶過一把長槍,便和霍安對打起來。
宮牆上弓箭手一輪箭矢射完,霍安趁著他們換箭囊這空隙,大吼一聲,“給我殺!”
他話音一落,手下騎兵紛紛將手中盾牌往牆頭上猛扔,從馬背上躍起,雙足一點馬背,便往牆頭上飛去。
宮城之牆不比城牆的高達十餘丈,只不過二丈有餘,牆體窄,又不設兵防,比起攻城,那要容易多了。
一時之間,東宮門下,兵荒馬亂,混亂不堪。
徐承毓也怒了,大吼一聲,“給老子殺!有他們沒我們!有我們沒他們!”
正吼著,冷不防霍安手中長刀挽朵刀花,猛然刀勢一變,快得如同下雨,他不及應變,肩頭一涼,竟已被那銳利刀鋒劃破甲衣,颳了一條傷口,湧出血來。
他一驚,趕緊提馬就走。
早就聽說,這小子會一套胡人刀法。不過他們打架多次,倒從不曾見他使用。
霍安忽然一收刀,“徐承毓,老子今晚和你打最後一架!”
說完雙腿猛夾馬肚,手裡長刀一挽,刀氣如虹,直逼徐承毓。
至此,東南兩宮門俱是兵戈相向。
邑王不懼,京畿駐軍五大統領都聽他調遣,兵力上絕對性壓倒他六哥。
正在這時,不想有人於混亂中急急來報,說是南軍步兵五營八營、騎兵六營七營前來南宮門的路上,遭遇弓箭手埋伏,射出焰箭,混亂中,統領被高手刺殺,刺客與其同歸於盡,群軍無首,大亂,被北軍步兵營狙殺,大軍棄械歸降。
還沒喘口氣,又急報傳來,說外城援軍被阻於宣武門、正陽門、朝陽門外,一時入不得內。更令人意外的是,外城圍有越州保寧、從州阜城等五州九城之地方軍,兵騎不下五萬,破城門而入。
邑王大驚,險些跌下馬。宣武門和正陽門不都是他的人麼?那些地方軍不是離京了麼?
調兵遣將,自然已不是一日兩日了,可今夜之變實在太快,快得容不得他調外城駐軍入內,宮中傳來他皇帝老子醒恐有變的消息後,還未待他來得及兵臨宮門下,又傳來晴天霹靂,皇上賓天,立儲君為皇六子。
事已至此,那只有以死相搏了。
不想他這六哥果然是條蟄伏的毒蛇,跳起來咬人時專咬人咽喉,伏下高手,狙殺內城援軍統領,又派人殺到正陽門和宣武門下,搶過地盤,牢守城門,不放外城駐軍入城,斷了他兩頭來路。
這時天已破曉,內城大街上血流成河,正陽門宣武門朝陽門下死人無數,南宮門東宮門水深火熱,宮中亂不可言,以致於妃嬪宮女太監奔走呼號。
第一道曙光衝破暗雲時,東宮門下的廝殺也終是一分勝負,霍安雷霆一擊,將徐承毓一刀砍下馬,待他一個翻滾,冷冷刀鋒已迫在他喉間。
徐承毓喘氣,睜開眼看著頭頂上那張面容。霍安額頭上一條刀傷翻開駭然的口子,幾滴鮮血落下,堪堪墜在他眼皮上,頓時洇得他睜不開眼。
這終極一戰,東宮門下屍積如山,連著霍安全身傷也不少,可他笑了,白牙染滿鮮血,“徐承毓,我們,誰看相准?”
徐承毓也笑了,“對,我看錯了。”
他頓了頓,勉力睜開被血糊住的眼睛,“你是鰥夫相。”
霍安又笑了,“徐中郎,你派人去殺的誰吶?蘇換她在保寧呢。”
徐承毓一僵。
五月十八,天明,艷陽高照。
內城大街上活人沒有,死人不少,平常百姓,無不是關門閉戶,無人敢出來,這一夜金戈鐵馬聲,早驚醒了大半個內城。
邑王被擒,叛軍繳械投降,端王領兵入宮,撥亂反正,皇后一身縞素,領著一乾重臣登上宮城正中的祭天台,何憬一抖皇帝遺詔,大聲宣讀。
端王一步步登上高台,跪下接旨,緩緩站起身來。
很快,祭天台下丟刀棄甲之聲嘩啦啦此起彼伏,一片片兵士跪成鐵甲的海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新皇登基,天光開明。
同是這一夜,遠在保寧的蘇換,夜裡驚醒數次。事實上,自那日,她和非燕小葡萄被裹在綾羅綢緞里,跟隨青幫出京城以來,幾乎每夜都沒睡好。
五月十七這夜,皇帝老子已昏迷足足九日,皇后皇貴妃都衣不解帶地守在床前,正夜深人靜,忽然皇貴妃的貼身女侍從殿外輕手輕腳進來,俯在皇貴妃耳邊輕語一句,皇貴妃驀然睜開眼。
皇后睡得淺,也被驚醒了,張眼一看,只見皇貴妃盈盈走她面前來,低聲道,“皇后娘娘,臣妾彤期至,污了衣物,有恐衝撞皇上聖體,望娘娘准臣妾回宮換身衣物。”
皇后想想,點點頭,“妹妹去罷。”
皇貴妃於是在女侍攙扶下,往殿外去了。
不想剛出殿外,走了不過七八步,身後大殿深處忽然傳出太監尖厲欣喜的聲音,“皇上醒了,皇上醒了!”
旁邊暖閣里,即刻有太監雙手高舉一隻金絲楠木長盒,匆匆往殿裡去了。
皇貴妃轉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那金絲楠木盒,素來是裝詔書的,低低和身邊女侍道,“快傳話出宮。”
說罷,急急提裙裾噔噔噔小跑,徑直往殿裡去了。
那女侍得令,忙急急右轉而去,眼角卻已掛著對面已遠遠走來一群人,見著均是朱紅官袍,應是從內閣處趕來。
內閣輔臣這麼快就得了消息?
於是她撒開腳丫子,趕緊跑到殿後去了。
就在這時,皇貴妃已跑進內殿,只見皇帝果然已醒,只是口角流涎,斜著嘴說不出話來,看著跪在床前的皇后,張嘴啊啊兩聲,滿面通紅。
她急忙兩步並作一步,往龍床前撲去,“皇上……”
可撲到龍床前,她卻傻了。
方才皇后跪在床榻前嚶嚶哭泣,倒看得不太分明,這時過去一瞧,皇帝他果然右手握著硃筆,正堪堪划過那冊噴過血還待續的立儲詔書,划過一筆鮮紅如血的長痕,筆倒詔落,捲軸舒展,明黃布帛上“皇六子諸君之位”赫然在目。
最後那個位字,因氣力不逮,那最末一橫,被硃筆拖得老長老長。
皇貴妃頓時跌坐在地,驚惶搖頭,“不……不……這不是真的……”
皇帝喘著粗氣,無力倒下,內輔首臣領一干內閣輔臣正疾步進殿,唰唰跪在殿門口,“臣等拜見皇上!”
皇帝深深看一眼皇后,嘴唇劇烈哆嗦,可就是說不出話,剛抬手起來,皇后便跪走兩步,緊緊抱住皇帝的手,往胸前按,一邊淚流滿面道,“臣妾知道,臣妾知道皇上想說什麼,皇上放心,社稷穩固,千秋萬代!”
她面帶淚痕,轉頭厲聲道,“何憬,皇上詔書已下,還不宣詔!”
猛然,皇貴妃撲向那攤在床前地上的詔書,“妖婦,你脅迫皇上!”
不料皇后卻似有此準備,跪在床前,抬膝猛壓住那黃帛詔書,這節骨眼兒上,何憬已聽命自殿前起,疾步走過去,眼疾手快抓起那詔書一看,皇六子三字,赫然在目。
是了,“八”字里有一“丿”,可“六”字里照樣也有一“丿”啊。
他趕緊捧著詔書,高舉過頭,雙膝跪地,“皇上立儲之意,老臣定當詔告天下!”
皇貴妃狀若瘋婦,撲過去就搶何憬手裡的詔書,不料皇后這時卻已鎮定下來,放開皇帝的手,跪在地上,二話不說,一把揪住皇貴妃的頭髮,將她扯得轉過身來,然後啪的一耳光,狠狠抽去,似將多年仇恨,在這一耳光里打得淋漓盡致,倒是把何憬一干老臣驚呆了。
皇后淚容蒼白,眸色冷厲,“來人,將這擾亂朝綱的瘋婦拿下!”
皇帝面色越發赤紅,猛然雙目圓瞪,噗的一口血噴出,手腳一直,瞪大眼,死翹翹了。
大殿中猛然靜了一靜,便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哭聲,“皇上——”
未幾,宮中喪鐘數鳴,太監尖厲淒長的聲音,一殿傳一殿,“皇上賓天——”
“皇上賓天——”
“皇上賓天——”
幾乎與此同時,重重宮殿內的紅燈籠紛紛被取下,掛上縞素白燈籠,一盞盞燈籠點起,像照亮一條森然前路。
就在這森然之路上,一名宮城禁軍自東宮門飛騎而入,“報——”
五月十七下半夜,皇帝賓天,臨終前親筆立皇六子為儲君,皇后皇貴妃皆在場,何憬一干內閣重臣也親眼見皇帝手握硃筆,當即宣讀詔書。
不想詔書尚未讀完,宮城禁軍卻是急報,說是皇八子邑王策反,兵臨南宮門,聲稱詔書有假,宮中魑魅魍魍,他誓要一清君側,京城駐軍八大統領,有五大統領追隨其後。
未幾,端王率大軍抵至南宮門下,與邑王對峙,兩軍相交,昔日裝出來的兄弟情分,徹底撕裂,刀戈相向。
彼時,霍安正統領北軍騎兵九營四千精銳騎兵,飛馳東宮門下。
這時何憬等一干機要重臣幾乎盡皆在宮中,誰先搶得先機,駐軍宮中,再掌控住那一乾重臣,自然形勢大逆轉。
果然東宮門下已是兵馬如林。
明公公料想得不錯,邑王若要策反,徐承毓所領宮城近衛軍必是一支奇軍,此人和霍安走同一個路線,官職不算大,在朝中也不算舉足輕重,可武力值高,用作奇軍,效力不可忽視。
寅時三刻,霍安和徐承毓在東宮門下,狹路相逢。
霍安帶著四千鐵騎,勢如一柄利劍,猛衝向正入宮中的兵馬,一時間宮牆上蟄伏好的弓箭手,齊齊開弓,箭矢如蝗,趕來的騎兵群卻毫不退縮,紛紛張起黑鐵盾牌,沖勢不減,轟轟烈烈,張牙舞爪,不斷有人馬倒下,但不斷有人馬湧上來,讓徐承毓用鼻子猜都能猜到,一定是那死啞巴來了。
打架兇殘不要命,是那死啞巴一貫走的路線。
剛念及此,不妨那死啞巴已從天而降,衝過箭雨,一路砍人如砍蔥般,直奔他這個主帥,忽然間掄起手裡黑鐵盾牌,猛力擲向他座下馬匹。
人太多,徐承毓雖猛提馬,可馬匹右後腿還是被盾牌打得一跪,馬匹驚嘶,徐承毓往後一仰,只覺得麵皮子一涼,霍安一柄長刀已送至。
他立馬側身連翻,躲開霍安咄咄逼人的刀鋒,足剛點地,又借力彈起,飛身跳起身邊另一匹馬,將那馬背上的兵士一掌拍了下去,搶過一把長槍,便和霍安對打起來。
宮牆上弓箭手一輪箭矢射完,霍安趁著他們換箭囊這空隙,大吼一聲,“給我殺!”
他話音一落,手下騎兵紛紛將手中盾牌往牆頭上猛扔,從馬背上躍起,雙足一點馬背,便往牆頭上飛去。
宮城之牆不比城牆的高達十餘丈,只不過二丈有餘,牆體窄,又不設兵防,比起攻城,那要容易多了。
一時之間,東宮門下,兵荒馬亂,混亂不堪。
徐承毓也怒了,大吼一聲,“給老子殺!有他們沒我們!有我們沒他們!”
正吼著,冷不防霍安手中長刀挽朵刀花,猛然刀勢一變,快得如同下雨,他不及應變,肩頭一涼,竟已被那銳利刀鋒劃破甲衣,颳了一條傷口,湧出血來。
他一驚,趕緊提馬就走。
早就聽說,這小子會一套胡人刀法。不過他們打架多次,倒從不曾見他使用。
霍安忽然一收刀,“徐承毓,老子今晚和你打最後一架!”
說完雙腿猛夾馬肚,手裡長刀一挽,刀氣如虹,直逼徐承毓。
至此,東南兩宮門俱是兵戈相向。
邑王不懼,京畿駐軍五大統領都聽他調遣,兵力上絕對性壓倒他六哥。
正在這時,不想有人於混亂中急急來報,說是南軍步兵五營八營、騎兵六營七營前來南宮門的路上,遭遇弓箭手埋伏,射出焰箭,混亂中,統領被高手刺殺,刺客與其同歸於盡,群軍無首,大亂,被北軍步兵營狙殺,大軍棄械歸降。
還沒喘口氣,又急報傳來,說外城援軍被阻於宣武門、正陽門、朝陽門外,一時入不得內。更令人意外的是,外城圍有越州保寧、從州阜城等五州九城之地方軍,兵騎不下五萬,破城門而入。
邑王大驚,險些跌下馬。宣武門和正陽門不都是他的人麼?那些地方軍不是離京了麼?
調兵遣將,自然已不是一日兩日了,可今夜之變實在太快,快得容不得他調外城駐軍入內,宮中傳來他皇帝老子醒恐有變的消息後,還未待他來得及兵臨宮門下,又傳來晴天霹靂,皇上賓天,立儲君為皇六子。
事已至此,那只有以死相搏了。
不想他這六哥果然是條蟄伏的毒蛇,跳起來咬人時專咬人咽喉,伏下高手,狙殺內城援軍統領,又派人殺到正陽門和宣武門下,搶過地盤,牢守城門,不放外城駐軍入城,斷了他兩頭來路。
這時天已破曉,內城大街上血流成河,正陽門宣武門朝陽門下死人無數,南宮門東宮門水深火熱,宮中亂不可言,以致於妃嬪宮女太監奔走呼號。
第一道曙光衝破暗雲時,東宮門下的廝殺也終是一分勝負,霍安雷霆一擊,將徐承毓一刀砍下馬,待他一個翻滾,冷冷刀鋒已迫在他喉間。
徐承毓喘氣,睜開眼看著頭頂上那張面容。霍安額頭上一條刀傷翻開駭然的口子,幾滴鮮血落下,堪堪墜在他眼皮上,頓時洇得他睜不開眼。
這終極一戰,東宮門下屍積如山,連著霍安全身傷也不少,可他笑了,白牙染滿鮮血,“徐承毓,我們,誰看相准?”
徐承毓也笑了,“對,我看錯了。”
他頓了頓,勉力睜開被血糊住的眼睛,“你是鰥夫相。”
霍安又笑了,“徐中郎,你派人去殺的誰吶?蘇換她在保寧呢。”
徐承毓一僵。
五月十八,天明,艷陽高照。
內城大街上活人沒有,死人不少,平常百姓,無不是關門閉戶,無人敢出來,這一夜金戈鐵馬聲,早驚醒了大半個內城。
邑王被擒,叛軍繳械投降,端王領兵入宮,撥亂反正,皇后一身縞素,領著一乾重臣登上宮城正中的祭天台,何憬一抖皇帝遺詔,大聲宣讀。
端王一步步登上高台,跪下接旨,緩緩站起身來。
很快,祭天台下丟刀棄甲之聲嘩啦啦此起彼伏,一片片兵士跪成鐵甲的海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新皇登基,天光開明。
同是這一夜,遠在保寧的蘇換,夜裡驚醒數次。事實上,自那日,她和非燕小葡萄被裹在綾羅綢緞里,跟隨青幫出京城以來,幾乎每夜都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