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怎麼?”有的人都緊張了,巴巴的就問。
“嘿嘿。”有的人不以為然的在笑。
“你們都知道‘冬月冬,大霧鎖河中,無事平起十里風’這句話吧?這一天魏濟是說不會渡人的。可是我有好幾年在這一天看見他在河裡渡一個人。”陳其規神色惘惘的就說。
“什麼?”大家幾乎都驚住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冬月冬這一天,實在是一個大忌諱。
“那船向著對岸,因為霧大,每次都只能隱約看見一個影子,魏濟依然在船頭撐著船,而在船尾,卻也站著一個人,那背影那身形就與魏濟差不多。我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何至於他每年都要在這一天去渡他,不管有多大霧,不管有多大雨,他每年都在渡他。”
陳其規說得很平靜,而聽的人卻都驚愕了。
“那人不是我們賢達鎮的?”在這壓抑的空氣里,終於有人發問了。
“不是,我打包票不是我們鎮上的。”
“那您就沒有問過魏濟,那渡的是誰?”
“我問過,他說他那天沒有渡別人!”
“沒渡別人,那是渡的誰?怪了。”
“嗯,怪了。”眾人都這麼說。
茶館裡的議論自然不會有任何結果,大家最終意猶未盡的各自散去了。
但在第二天一早,鎮上卻又出了一件新聞。頭天還在滿世界敲鑼的胡天死了,並且是失足淹死在河裡的。他的屍體被魏濟撈了上來,擺放在了渡口。至死他手裡還握著那早已敲穿的鑼。
“不能讓他成為一個漂泊無依的鬼,還是讓他入土為安吧。”魏濟悲憫的就說。
鎮裡許多閒漢都跑到渡口去看,指指戳戳的,照例發了一通沒有定論的議論,卻沒一個願意去葬他。眼看蒼蠅都快爬滿他全身的時候,畢鳳鳴叫人抬著一口棺材來了。
眾人於是立刻都對畢鳳鳴現出肅然起敬的神色,紛紛讓出一條道來。
畢鳳鳴叫來的那幾個人卻都不願去搬動那已經發臭的屍體,畢鳳鳴於是親自把他入殮了。
胡天於是成了因這橋而死的第一個人。
在陳壽輝的幫助下,陳壽宜也拿到了這個令無數人垂涎欲滴的工程。
這架橋的工程照例是要招標的,陳壽輝便通過自己在官場上的一切關係給了陳壽宜許多極有用的信息,並且告訴他,必須掛靠一個非常大的建築公司才可能拿到這個項目,而且給他介紹了一個極有份量的公司以及公司的負責人。陳壽輝還告訴陳壽宜,這位負責人是某部隊上的一個參謀長,愛好唐詩宋詞,而且還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於是不出多久,陳壽宜就掛靠上了這家公司,並且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做好了標書。
“你是怎麼搞定這位參謀長的?”陳壽輝饒有興趣的就問。
陳壽宜志得意滿的就說:“他不是喜歡吟風弄月嗎,他不是喜歡女孩子嗎?我就去S大學找了一位中文系的漂亮女學生,在酒席上就介紹給他,並且說,這位女學生也很喜歡唐詩宋詞,她很想會您請教。於是酒席一結束,那參謀長就和這女學生到房間裡去討論唐詩宋詞了。”
陳壽輝就笑了起來。
陳壽宜也笑了,說:“說起來這參謀長還真是虛偽,第二天他居然還對我說,他和那女孩子討論了一晚上的詩詞,他還說他和她真是難得的知音,以至秉燭夜談,意猶未盡。他還說,他們臨別還作了詩相互贈別,儘是什麼楊柳灞橋的,我一句也不懂。嘿嘿,你看這人,絕口不承認自己在研究的其實是大腿文化。不過,那掛靠的事兒,卻爽快的答應了。這也就成了。”
兩兄弟於是都哂笑起來。
陳壽宜因為掛靠了這家大公司,並且做了一份極好的標書,終於順利拿到了這個他心儀已久的大工程。而工程在上馬之前,卻又開始討論一件事,那就是死亡指標。因為這麼大的工程,是很容易死上幾個人的。上面打算把這個指標定為三個人,而陳壽宜卻覺得三個人太少,幾經周折,這指標終於被定為了五個。也就是說,架這橋容許死五個人。
然而在大橋還沒有奠基的時候就又有人因為這橋而死了,為架橋提前運輸物資的輪船在經過橋址下面的時候沉沒了,一船的物資全墮入了河中,雖然大多數人都爬了起來,卻有兩個淹死在河中,連屍首也不曾打撈起來。第二次又來運物資時那船又一次差點沉沒,有三四個人還受了或輕或重的傷。
大家都覺得這事兒太邪門,官方到民間都認為這河裡可能有鬼。於是在再次運輸物資時,就請了魏濟在前面架船開路,而果然也並沒有再出事。
大橋在十月初十那一天奠基了。奠基的會場設在縣城所在的北岸,省里縣裡的領導來了不少,賢達鎮的民眾也來了不少——他們是坐魏濟的船過來的,場面熱鬧得不得了。這個講完話那個又講話,大家的手掌拍了一通又一通,氣球鴿子還有彩帶滿天飛,鞭炮齊鳴,鼓鑼陣陣,官民都是興高采烈。
“架橋了,架橋了!”賢達鎮的人的耳朵里,似乎都在迴響著這一句話;“架橋了,架橋了!”賢達鎮的人的嘴巴里,似乎都在重複著這一句話。
“這真是一個大盛事!這真是眾望所歸的大好事!”陳氏兄弟都很感慨的這麼說。
“嘿嘿。”有的人不以為然的在笑。
“你們都知道‘冬月冬,大霧鎖河中,無事平起十里風’這句話吧?這一天魏濟是說不會渡人的。可是我有好幾年在這一天看見他在河裡渡一個人。”陳其規神色惘惘的就說。
“什麼?”大家幾乎都驚住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冬月冬這一天,實在是一個大忌諱。
“那船向著對岸,因為霧大,每次都只能隱約看見一個影子,魏濟依然在船頭撐著船,而在船尾,卻也站著一個人,那背影那身形就與魏濟差不多。我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何至於他每年都要在這一天去渡他,不管有多大霧,不管有多大雨,他每年都在渡他。”
陳其規說得很平靜,而聽的人卻都驚愕了。
“那人不是我們賢達鎮的?”在這壓抑的空氣里,終於有人發問了。
“不是,我打包票不是我們鎮上的。”
“那您就沒有問過魏濟,那渡的是誰?”
“我問過,他說他那天沒有渡別人!”
“沒渡別人,那是渡的誰?怪了。”
“嗯,怪了。”眾人都這麼說。
茶館裡的議論自然不會有任何結果,大家最終意猶未盡的各自散去了。
但在第二天一早,鎮上卻又出了一件新聞。頭天還在滿世界敲鑼的胡天死了,並且是失足淹死在河裡的。他的屍體被魏濟撈了上來,擺放在了渡口。至死他手裡還握著那早已敲穿的鑼。
“不能讓他成為一個漂泊無依的鬼,還是讓他入土為安吧。”魏濟悲憫的就說。
鎮裡許多閒漢都跑到渡口去看,指指戳戳的,照例發了一通沒有定論的議論,卻沒一個願意去葬他。眼看蒼蠅都快爬滿他全身的時候,畢鳳鳴叫人抬著一口棺材來了。
眾人於是立刻都對畢鳳鳴現出肅然起敬的神色,紛紛讓出一條道來。
畢鳳鳴叫來的那幾個人卻都不願去搬動那已經發臭的屍體,畢鳳鳴於是親自把他入殮了。
胡天於是成了因這橋而死的第一個人。
在陳壽輝的幫助下,陳壽宜也拿到了這個令無數人垂涎欲滴的工程。
這架橋的工程照例是要招標的,陳壽輝便通過自己在官場上的一切關係給了陳壽宜許多極有用的信息,並且告訴他,必須掛靠一個非常大的建築公司才可能拿到這個項目,而且給他介紹了一個極有份量的公司以及公司的負責人。陳壽輝還告訴陳壽宜,這位負責人是某部隊上的一個參謀長,愛好唐詩宋詞,而且還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於是不出多久,陳壽宜就掛靠上了這家公司,並且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做好了標書。
“你是怎麼搞定這位參謀長的?”陳壽輝饒有興趣的就問。
陳壽宜志得意滿的就說:“他不是喜歡吟風弄月嗎,他不是喜歡女孩子嗎?我就去S大學找了一位中文系的漂亮女學生,在酒席上就介紹給他,並且說,這位女學生也很喜歡唐詩宋詞,她很想會您請教。於是酒席一結束,那參謀長就和這女學生到房間裡去討論唐詩宋詞了。”
陳壽輝就笑了起來。
陳壽宜也笑了,說:“說起來這參謀長還真是虛偽,第二天他居然還對我說,他和那女孩子討論了一晚上的詩詞,他還說他和她真是難得的知音,以至秉燭夜談,意猶未盡。他還說,他們臨別還作了詩相互贈別,儘是什麼楊柳灞橋的,我一句也不懂。嘿嘿,你看這人,絕口不承認自己在研究的其實是大腿文化。不過,那掛靠的事兒,卻爽快的答應了。這也就成了。”
兩兄弟於是都哂笑起來。
陳壽宜因為掛靠了這家大公司,並且做了一份極好的標書,終於順利拿到了這個他心儀已久的大工程。而工程在上馬之前,卻又開始討論一件事,那就是死亡指標。因為這麼大的工程,是很容易死上幾個人的。上面打算把這個指標定為三個人,而陳壽宜卻覺得三個人太少,幾經周折,這指標終於被定為了五個。也就是說,架這橋容許死五個人。
然而在大橋還沒有奠基的時候就又有人因為這橋而死了,為架橋提前運輸物資的輪船在經過橋址下面的時候沉沒了,一船的物資全墮入了河中,雖然大多數人都爬了起來,卻有兩個淹死在河中,連屍首也不曾打撈起來。第二次又來運物資時那船又一次差點沉沒,有三四個人還受了或輕或重的傷。
大家都覺得這事兒太邪門,官方到民間都認為這河裡可能有鬼。於是在再次運輸物資時,就請了魏濟在前面架船開路,而果然也並沒有再出事。
大橋在十月初十那一天奠基了。奠基的會場設在縣城所在的北岸,省里縣裡的領導來了不少,賢達鎮的民眾也來了不少——他們是坐魏濟的船過來的,場面熱鬧得不得了。這個講完話那個又講話,大家的手掌拍了一通又一通,氣球鴿子還有彩帶滿天飛,鞭炮齊鳴,鼓鑼陣陣,官民都是興高采烈。
“架橋了,架橋了!”賢達鎮的人的耳朵里,似乎都在迴響著這一句話;“架橋了,架橋了!”賢達鎮的人的嘴巴里,似乎都在重複著這一句話。
“這真是一個大盛事!這真是眾望所歸的大好事!”陳氏兄弟都很感慨的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