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公孫珣例行視察完了一圈營盤,又安排了一些事情,便按照在軍中的習慣,回帳中讀書、休息……然而,其人手捧一本安利號版印的《史記》看了沒多大功夫,賈逵卻忽然來報,說是帳外有人求見。

  「公達何來啊?」深更半夜,公孫珣見到來人,卻是好整以暇,完全不以為意,甚至連手中書卷都沒放下。

  「回稟明公。」荀攸見到公孫珣姿態,先是一怔,然後方才認真拱手言道。「屬下剛剛想到一事,不能不來。」

  「且坐,稍待。」公孫珣隨手一指,卻並沒有立即聽取對方意見的意思。「看看還有幾人來。」

  而荀攸聞言,倒也並未有抗辯的意思,反而直接在帳中坐下。

  俄而,賈逵再度來報,說是婁圭來了。

  公孫珣依葫蘆畫瓢,還是讓婁圭靜坐相候。

  又過了一會,賈逵復又引田豐進來了……半夜三更,被公孫珣選定專職軍務的三位軍事齊匯在衛將軍的後帳之中,然後面面相覷,各自無言。

  又過了片刻,賈逵第四次回報,說是公孫珣之前專門發出的一波夜間哨騎已經疾速折返,並帶來了相關情報。

  這下子,三位軍師紛紛釋然。

  「既如此,就不必再等人了。」哨騎告辭出帳,公孫珣才放下手中《史記》,對三位明顯技高一籌的軍師乾脆而言。「明日一戰,我也已經有了決斷,三位軍師且聽一聽如何?」

  ………………

  「今日一戰我已經有了決斷!」翌日一早,吃過早飯,公孫珣全副披掛,正式在帳前大會軍中諸將,卻是對著全軍上下軍官、幕僚,甚至包括作為天子使節而來的王朗,揚聲宣告。「秋收已經開始,如果不能立即擊破張燕,使北太行群賊群龍無首,必然會釀出大禍,故此,今日正該仿效項王當年破釜沉船一策,自斷後路,然後全軍奮勇向前。」

  軍中一片譁然,尤其是大部分中高層軍官,簡直是腦子一片漿糊,之前不是一直說仿效韓信背水一戰嗎?如何又變成仿效項王了?莫非是自己昨夜睡糊塗了,一開始就是破釜沉舟?反正什麼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聽起來就挺像的。

  而當這些人將目光轉移到幾位面色平和的軍師身上,還有此戰軍中絕對主力武將龐德等人身上時,更是加深了這種自我懷疑……尤其是龐德,這廝原本不應該是天未亮就帶著一千五百最精銳的義從去做別動隊嗎,為何此時還在?而且還在那裡領著一群義從軍官,以刀拍甲,鼓譟發聲,表示贊同?

  但不管糊塗還是明白了,隨著公孫珣一聲令下,下面義從軍官先行鼓譟,然後軍中一些幕僚也開始表示贊同,軍中上下卻是即刻開始執行起了衛將軍的破釜沉舟之策!

  鍋是沒法砸的,也不捨得砸,背身上還能擋刀;但倉促立起來才一日夜的營寨拆起來卻是利索,柵欄被推倒,營帳被收起,加上帳中糧秣器具一起被送到了綿蔓水後面;兩名試圖混在輔兵中,借著送器具過河時試圖不歸的郡卒被斬首示眾,隨即浮橋也被當眾搗毀……

  最後,光禿禿的綿蔓水這一側營寨舊址上,當全軍將士,從公孫珣往下每人獲得了一人一日份的乾糧、引水後,所有人才開始真的緊張了起來,因為所有人都真的確定了——今日一戰,若真不能破賊,就真的要完了!

  不然呢?在井陘這種地形中,破不了賊,想要活命只有投降,可對於軍中主力,便是太原郡卒也都是有家有口有根基之人,何況義從,誰願做賊?!

  劉璋尚未著甲,只是牽著自己的戰馬列隊而已,便已經汗水連連——入義從一年有餘,經歷了一年多軍事化生活,其人早就不是那個虛胖的益州牧幼子了,實際上,自幼良好的營養補充和一年多的鍛鍊倒是讓正在青壯時節的貴族子弟看起來頗有氣勢,可自幼養成的懦弱性格又如何能輕易改變?

  法正、楊修這兩個聰明孩子也沒有這麼多多餘的腦子可用了,因為真的沒有什麼別的可想了,此時此刻,他們只是區區一名普通士卒而已,除了放手一搏,還能如何?所以,二人也只是不停低頭檢查身上裝備,並時不時照看戰馬罷了。

  倒是孟達,第一次臨戰之前,居然顯得有些興奮,其人也不顧什麼後路被斷,竟然和義從中的軍官一起,上下遊走,勉勵同袍,倒是與賈逵的表現頗為類似……故此,其人得到了龐德的青眼,專門叫到身邊稱讚。

  但不管如何了,上午時分,隨著所有人準備妥當,中軍一聲號角,全軍終於肅然!

  而陣陣號角聲中,全軍上下,親眼見著全副武裝的衛將軍公孫珣翻身上馬,名震天下的白馬旗、白馬近衛,衛將軍儀仗、傘蓋,無一不在,然後其人不管不顧,親自先行向東,全軍卻是繼而振奮,吹角連連,並按照秩序紛紛相從出戰。

  井陘南道雖然很近,但卻地形複雜,狹窄的狹窄的,寬闊的寬闊,走起來極為麻煩,所以雖然相距不過十里,兩軍卻在中午時分方才在半道上的一處狹窄通道中相遇——兩軍大營中間其實足足有兩處開闊谷地天然適合做戰場,所以彼時,雙方都希望能率先搶過這個通道,來到下一處山谷方才接戰,於是紛紛臨時提速,卻不料狹路相逢。

  而張燕和太行匪眾雖然早從斥候處知道公孫珣親自到來,但此時眼見著衛將軍儀仗分明,白馬充斥道路,心中本就矮上一頭的氣勢卻是不由再低了一些,更是有人湧上前去,請示張燕該如何作戰,又該如何詐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