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問的很沒道理,因為雖然局勢很危殆,消息傳得很開,有心人都知道絕世如何,可明晃晃的把敵人的強大和己方的弱小當眾說出來,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可以稱之為動搖軍心了。

  然而,不等下面的軍士反應過來,便有一人當先出列昂然作答:「回稟中郎將,當上下一心,不離不棄,以六千騎為一人,如臂使指,方可應對。」

  眾將校看過去,果然是公孫珣的頭號心腹,此次一來便被拜為裨將(副將)的呂范。

  「既如此,」公孫珣嘆氣道。「不如暫緩犧牲祭祀,先殺一馬歃血盟誓如何?」

  眾將校面面相覷,其中曹操被逼無奈,只能上前相詢:「敢問將軍,此番盟何誓?」

  「無他。」公孫珣立在台上,昂然應道。「我意此番出征,無論出身貴賤,官職高低,當不離不棄,不使一人落於敵陣而不救,不使一人骸骨落異鄉無所奉,違者……天譴之!爾等以為如何?」

  曹操一時語塞,四面的軍士聞言不由大喜過望,而周邊的軍官們卻有些異議。尤其是本就在洛陽久居的北軍軍官,和涿郡而來的軍官,基本上立場相對。

  而稍傾片刻,居然有一名北軍出身的軍司馬拱手行禮而出:「將軍,若是有別部被圍,相約而救自然合理,可若是一無階騎士落於敵陣也要想救,豈不是因小失大?大軍六千餘,甚至於近七千人,天譴之言當慎之……」

  「大軍出征,出此無端之言,亂我軍心!」眼看著一群北軍子弟要紛紛附和,公孫珣不等此人說完,便忽然乾脆打斷。「請節杖……斬!」

  眾人猛地聽到一個斬字,還茫然不醒,就見到數名中郎將的親兵義從徑直將這名軍司馬從行列中拖拽出來,然後不等眾人反應過來,便直接有人抽刀將其一刀梟首……血濺三尺,這時滿營俱驚!

  台下軍士自然是駭的半晌沒反應過來,而台邊諸多軍官,尤其是北軍出身的軍官反應過來後卻更是心驚肉跳……一來是生怕公孫珣是在惡意找北軍出身的軍官立威;二來卻又更擔心對方只是純粹發怒不滿。

  便是曹孟德,也是一時手腳冰涼,不知所言,更遑論來送行的河內太守等不相干之人了。

  「這便是我為何要盟誓的緣故了。」公孫珣環顧四周,再無人敢輕易出聲反駁。「軍中倉促,或自北軍而出,或自幽燕而來,或於河內徵召……來源斑駁,互不心服,且倉促成軍。或有人依仗出身鄙視他人;或有人初次從軍不知生死之重;如今,更誘人連我這個持節主將當眾所令之事都不在乎……那若不能歃血盟誓,以作約束,此行怕是真的要一敗塗地了!諸位,如這等宵小若不嚴加處置,幾日後上了戰場輕易死了不要緊,要是誤了朝廷大計,牽累軍中袍澤,又該如何?!」

  曹操聽得此言,已然有幾分佩服,便趕緊率眾拱手稱是,以作呼應……一時間,倒是無人再理會這地上之人了。

  「將軍。」有人忽然又建議道。「既如此,是否要藉此獠之血行盟誓?或是以此人為犧牲塗抹旗幟立威?」

  「不覺得噁心嗎?」公孫珣在台上冷笑一聲。「此等卑劣小人之血,含在嘴裡不怕得病嗎?若是抹在旗幟上……我卻怕他污了我的將旗!孟德,將此人懸首於轅門之上,然後殺馬,盟誓!雲長,你來接任此人別部司馬一職,兼領其軍。」

  曹操趕緊接令而出,領人掛首級回來之後,便看到有人從周邊牽出一匹驄馬來,他來不及多想,便在木槽之前親自動手,一刀兩斷。

  血流滿槽,又有人早有準備,依次分出來兌上酒水,滿營軍官將士人人取用分抹嘴唇,然後紛紛慷慨立誓不棄,再無一人出挑……倒是隱隱有巍然一體的感覺了。

  漢光和七年四月廿二日,五官中郎將公孫珣以騎都尉曹操為副,以假別部司馬關羽為前鋒,以公孫越為佐軍司馬行戎律事,以呂范為裨將,以王修為糧草官,以韓當為主騎,領劉備、牽招、張飛、魏越、楊開、夏侯惇凡諸將,都督六千五百騎兵出河內,征伐卜已。

  臨行盟誓,不許棄一人落於敵陣,不許遺一骨落於他鄉。

  —————我是做夢了的分割線—————

  「桓典,後漢靈帝朝拜侍御史,常乘驄馬,人呼為『驄馬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不避,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黃巾起,逢太祖將兵出河內,將殺馬盟誓。典奉使督軍,在側,以軍馬將戰,獻己驄馬,曹操刃之。」——《世說新語》.品藻篇

  第十八章 杯酒祭黃河

  公孫珣領著六七千騎兵,沿著黃河北岸一路東進,即便是需要照顧到黃河中的補給線……大量的船隻載著不計其數的補給、軍械順流而下,沿途為大軍提供補給……但依舊迅速到達了東郡,並遙遙見到了黃巾軍的旗幟。

  這裡面沒什麼疾如風之類的說法,純粹是因為東郡距離河內太近了,或者說,兩郡根本就是隔著黃河勉強接壤的!當然了,右中郎將朱儁那邊更坑,他從洛陽往東走幾十里地,一出關就看到了黃巾軍的蹤影。

  回到眼前,河內郡最東側的朝歌城正南方,隔著一道黃河,其實便是東郡最西段的燕縣了,此時也已經陷落。而燕縣再繼續往東,便是白馬和韋鄉。

  其中,燕縣、白馬是縣城,韋鄉是鄉,但有古城可以依靠,燕縣在西面,白馬在東北,韋鄉在東南,三者在黃河南岸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牢牢拱衛著三者更東面,然後同樣在黃河南岸的東郡首府濮陽。對應的,也形成了東郡黃巾最西側的一個牢固鐵三角防區,以應對洛陽當面的漢軍。




章節目錄